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送別》原文、譯文、注釋及賞析

時間:2024-02-23 09:36:17 文言文名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送別》原文、譯文、注釋及賞析

《送別》原文、譯文、注釋及賞析1

  賦得古原草送別

《送別》原文、譯文、注釋及賞析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朝

  作品原文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道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作品譯文

  原野上長滿茂盛的青草,每年秋冬枯黃春來草色濃。

  野火無法燒盡滿地的野草,春風吹來大地又是綠茸茸。遠處芬芳的野草遮沒了古道,陽光照耀下碧綠連荒城。

  今天我又來送別老朋友,連繁茂的草兒也滿懷離別之情。

  作品注釋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kū)榮(róng)。

  離離:青草茂盛的樣子。一歲一枯榮:枯,枯萎。榮,茂盛。野草每年都會茂盛一次,枯萎一次。

  野火燒不盡,春道吹又生。

  遠芳侵(qīn)古道,晴翠(cuì)接荒(huāng)城。

  遠芳侵古道:芳,指野草那濃郁的香氣。遠芳:草香遠播。侵,侵占,長滿。遠處芬芳的野草一直長到古老的驛道上。晴翠:草原明麗翠綠。

  又送王孫去,萋(qī)萋滿別情。

  王孫:本指貴族后代,此指遠方的友人。萋萋:形容草木長得茂盛的樣子。

  作品賞析

  這是一首應考習作,相傳白居易十六歲時作。按科舉考試規定,凡指定的試題,題目前須加“賦得”二字,作法與詠物相類似。《賦得古原草送別》即是通過對古原上野草的描繪,抒發送別友人時的依依惜別之情。

  詩的首句“離離原上草”,緊緊扣住題目“古原草”三字,并用疊字“離離”描寫春草的茂盛。第二句“一歲一枯榮”,進而寫出原上野草秋枯春榮,歲歲循環,生生不已的規律。第三、四句“野火燒不盡,春道吹又生”,一句寫“枯”,一句寫“榮”,是“枯榮”二字意思的發揮。不管烈火怎樣無情地焚燒,只要春道一吹,又是遍地青青的野草,極為形象生動地表現了野草頑強的生命力。第五、六句“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用“侵”和“接”刻畫春草蔓延,綠野廣闊的景象,“古道”“荒城”又點出友人即將經歷的處所。最后兩句“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點明送別的本意。用綿綿不盡的萋萋春草比喻充塞胸臆、彌漫原野的惜別之情,真正達到了情景交融,韻味無窮。

  此二句不但寫出“原上草”的性格,而且寫出一種從烈火中再生的理想的典型,一句寫枯,一句寫榮,“燒不盡”與“吹又生”是何等唱嘆有味,對仗亦工致天然,故卓絕千古。而劉句命意雖似,而韻味不足,遠不如白句為人樂道。

  如果說這兩句是承“古原草”而重在寫“草”,那么五、六句則繼續寫“古原草”而將重點落到“古原”,以引出“送別”題意,故是一轉。上一聯用流水對,妙在自然;而此聯為的對,妙在精工,頗覺變化有致。“遠芳”、“睛翠”都寫草,而比“原上草”意象更具體、生動。芳曰“遠”,古原上清香彌漫可嗅;翠曰“晴”,則綠草沐浴著陽光,秀色如見。“侵”、“接”二字繼“又生”,更寫出一種蔓延擴展之勢,再一次突出那生存競爭之強者野草的形象。“古道”、“荒城”則扣題面“古原”極切。雖然道古城荒,青草的滋生卻使古原恢復了青春。比較“亂蛬鳴古塹,殘日照荒臺”僧古懷《原上秋草》的秋原,就顯得生氣勃勃。

  作者并非為寫“古原”而寫古原,同時又安排一個送別的典型環境:大地春回,芳草芊芊的古原景象如此迷人,而送別在這樣的背景上發生,該是多么令人惆悵,同時又是多么富于詩意呵。“王孫”二字借自楚辭成句,泛指行者。“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說的`是看見萋萋芳草而懷思行游未歸的人。而這里卻變其意而用之,寫的是看見萋萋芳草而增送別的愁情,似乎每一片草葉都飽含別情,那真是:“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李煜《清平樂》)。這是多么意味深長的結尾啊!詩到此點明“送別”,結清題意,關合全篇,“古原”、“草”、“送別”打成一片,意境極渾成。

  唐人的詠物詩,往往僅在最后一句才能見到作者的本意。白居易一向提倡作詩要通俗易懂,但也不反對用隱喻的辦法。《古原草》這首詩題目標有“送別”二字,很顯然是一首送別友人的詩篇。而通篇幾乎都在寫草,實是借草取喻,以草木之茂盛顯示友人之間依依惜別時的綿綿情誼。情深意切,所喻尤為巧妙,不愧為、白居易的成名作。

《送別》原文、譯文、注釋及賞析2

  《送別

  作者:王維

  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歸臥南山陲。

  但去莫復問,白云無盡時。

  注釋

  1、飲君酒:勸君喝酒。

  2、何所之:去哪里。

  3、歸臥:隱居。

  4、南山陲:終南山邊。

  譯文

  請你下馬喝一杯美酒,我想問問你要去哪里?

  你說官場生活不得志,想要歸隱南山的邊陲。

  你只管去吧我不再問,白云無窮盡足以自娛。

  賞析

  這是一首送友人歸隱的'詩。表面看來語句平淡無奇,然而細細無味,卻是詞淺情深,含義深刻。詩的開頭兩句敘事、寫飲酒餞別,以問話引起下文。三、四句是交代友人歸隱原因——“不得志”。五、六句是寫對友人的安慰和自己對隱居的羨慕,對功名利祿、榮華富貴的否定。

  全詩寫失志歸隱,借以貶斥功名,抒發陶醉白云,自尋其樂之情,詩的后兩句韻味驟增,詩意頓濃,羨慕有心,感慨無限。

《送別》原文、譯文、注釋及賞析3

  《送別》

  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歸臥南山陲。

  但去莫復問,白云無盡時。

  譯文/注釋

  譯文

  請你下馬來喝一杯酒,敢問朋友你要去何方?

  你說因為生活不得意,回鄉隱居在終南山旁。

  只管去吧我何須再問,看那白云正無邊飄蕩。

  注釋

  ⑴飲君酒:勸君飲酒。飲,使……喝。

  ⑵何所之:去哪里。之,往。

  ⑶歸臥:隱居。南山:終南山,即秦嶺,在今陜西省西安市西南。陲:邊緣。

  ⑷但,只。

  全文賞析

  這首詩寫送友人歸隱。全詩六句,僅第一句敘事,五個字就敘寫出自己騎馬并轡送了友人一段路程,然后才下馬設酒,餞別友人。下馬之處也就是餞飲之地,大概在進入終南山的山口。這樣就把題旨點足。以下五句,是同友人的問答對話。第二句設問,問友人向哪里去,以設問自然地引出下面的答話,并過渡到歸隱,表露出對友人的關切。三、四句是友人的回答。看似語句平淡無奇,細細讀來,卻是詞淺情深,含著悠然不盡的意味。王維筆下是一個隱士,有自己的影子,至于為什么不得意,放在杜甫等人那里一定有許多牢騷,可在這里只是一語帶過,更見人物的飄逸性情,對俗世的厭棄以及對隱居生活的向往。

  “不得意”三字,指出了友人歸隱的原因,道出了友人心中郁抑不平。至于友人不得意的.內容,當然主要是指政治上、功業上的懷才不遇。詩人沒有明確寫出,也不必寫出,留以想象空間。五、六句,是他在得知友人“不得意”后,對友人的勸慰。他勸友人只管到山中去,不必再為塵世間得意失意的事情苦惱,只有山中的白云才是無窮無盡的。這里明說山中白云無盡,而塵世的功名利祿的“有盡”,無常,已含蘊其中。這兩句意蘊非常復雜、豐富,詩的韻味很濃。句中有詩人對友人的同情、安慰,也有自己對現實的憤懣,有對人世榮華富貴的否定,也有對隱居山林的向往。似乎是曠達超脫,又帶著點無可奈何的情緒。從全篇看,詩人以問答的方式,既使送者和行人雙方的思想感情得以交流,又能省略不少交代性的文字,還使得詩意空靈跳脫,語調親切。

  王維這首《送別》,用了禪法入詩,富于禪家的機鋒。禪宗師弟子間斗機鋒,常常不說話,而做出一些奇怪的動作,以求“心心相印”。即使要傳達禪意,也往往是妙喻取譬,將深邃意蘊藏在自然物象之中,讓弟子自己去參悟。王維在詩歌創作中吸收了這種通過直覺、暗示、比喻、象征來寄寓深層意蘊的方法。他在這首詩中,就將自己內心世界的復雜感受凝縮融匯在“白云無盡時”這一幅自然畫面之中,從而達到了“拈花一笑,不言而喻”,尋味無窮的藝術效果。

【《送別》原文、譯文、注釋及賞析】相關文章:

《初夏》原文注釋譯文及賞析02-21

寒食原文譯文拼音注釋賞析原文翻譯及賞析01-09

山行原文、賞析、注釋、譯文01-26

池上原文、譯文、注釋及賞析04-09

《西施詠》原文、譯文、注釋及賞析02-22

《貧女》原文、譯文、注釋及賞析02-23

古詩春日的原文譯文注釋以及賞析08-08

《三峽》原文、譯文、注釋及賞析02-22

刻舟求劍文言文原文,譯文,注釋,賞析原文翻譯及賞析01-16

《勸學》原文及譯文注釋01-22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国产欧美一级天堂 | 亚洲性线免费观看视频成熟 | 亚洲A∨电影免费在线 | 天天精品福利一区视频 | 午夜性色福利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 伊人成长在线综合视频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