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登兗州城樓》杜甫唐詩鑒賞

時間:2021-11-23 17:56:27 唐詩三百首 我要投稿

《登兗州城樓》杜甫唐詩鑒賞

  《登兗州城樓》是唐代詩人杜甫早期創作的一首詩。此詩首聯點出初次登樓;頷聯寫登樓縱目所見遠景;頸聯點兗州境內的古跡;尾聯總結,承上兩句抒發登臨懷古之情,接下來就由小編帶來《登兗州城樓》杜甫唐詩鑒賞,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登兗州城樓》杜甫唐詩鑒賞

  登兗州城樓

  杜甫

  東郡趨庭日,

  南樓縱目初;

  浮云連海岱,

  平野入青徐;

  孤嶂秦碑在,

  荒城魯殿余。

  從來多古意,

  臨眺獨躊躇。

  杜甫詩鑒賞

  “兗州”在今山東省。“城樓”即州城南樓。這是杜甫第一次游歷齊趙之作。他的父親杜閑時正在袞作司馬。

  首聯點出登樓的緣由和時間。“東郡”,在漢代是兗州所轄九郡之一。“趨庭”用《論語·季氏》孔丘的兒子“鯉趨而過庭”的故事,指明是因探親來到兗州,借此機會登城樓“縱目”觀賞。“初”字確指這是首次登樓。

  次聯寫“縱目”所見形勢。“海”指渤海,“岱”指泰山,都在青州境。兗、青、徐等州均在山東、江蘇一帶。“浮云”、“平野”四字,用烘托法表現兗與鄰州都位于遼闊平野之中,浮云籠罩,難以分辨。

  “連”“入”二字從地理角度加以定向,兗州往東與海“連”接,往西伸“入”楚地。不但壯觀,且傳神。

  三聯寫縱目所見勝跡,并引起懷古之情。“孤嶂”指今山東鄒縣東南的嶧山。“秦碑”,指秦始皇登嶧山時臣下“頌”德的石刻。“在”指尚在。“荒城”指曲阜。“魯殿”,指縣東二里的漢景帝子魯恭王所建魯靈光殿,“余”指殘存。“在”、“余”二字從歷史角度進行選點,秦碑、魯殿在“孤嶂”、“荒城”中經受歷史長河之沖刷,一存一殘,個中原因是很能引起人們對傳統文化的反思的。

  尾聯是全詩的總結。“從來”意為向來如此。“古意”承三聯“秦碑”來。“多”說明深廣。它包含兩層意思。其一詩人自指,意為詩人向來懷古情深,其一指兗州,是說早在東漢開始兗州建置前,它就以古跡眾多聞名。這就是杜甫登樓遠眺,會生起懷古情思的原因。“臨眺”與次聯“縱目”相照應。“躊躇”,徘徊。“獨”字很能表現杜甫不忍離去時的“獨”特感受。前人解釋:“曰‘從來’則平昔懷抱可知;曰‘獨’則登樓者未必皆知”。(趙汸)很能道出尾聯的深沉含意。

  此詩是杜甫二十九歲時作,是杜甫現存最早的一首五律詩。此詩已初次顯露出他的藝術才華。明代李夢陽把“迭景者意必二”作為“律詩三昧”之一。胡應麟更以此詩中間兩聯“前景寓目,后景感懷”為杜律“變化莫測”之一例。此詩雖屬旅游題材,但詩人從縱橫兩方面,即地理和歷史的角度,分別進行觀覽與思考,從而表達出登樓臨眺時觸動的.個人感受,是頗具特色的。詩人一方面廣覽祖國的山海壯觀,一方面回顧前朝的歷史勝跡,而更多的是由臨眺而勾引起的懷“古”意識。

  在藝術上此詩一、二、三聯均運用了工整的對句。

  “ 東郡”、“南樓”,“趨庭”、“縱目”,“浮云”、“平野”,“海岱”、“青徐”,“孤嶂”、“荒城”,“秦碑”、“魯殿”,都是實寫。尾聯才由“臨眺”引出思“古”之“意”,則帶有虛寫的意味。而二、三聯“連”、“入”、“在”、“余”四字,通過對仗,將海岱連接,平野延伸,秦碑雖存,魯殿已殘等自然景觀與歷史勝跡,在動態中分別表現出來。尾聯“多”、“獨”二字尤能傳達作者深沉歷史反思與個人獨特感受。無怪乎葉石林評論說:“詩人以一字為工”,“惟老杜變化開闔,出奇無窮”。

【《登兗州城樓》杜甫唐詩鑒賞】相關文章:

《不見》杜甫唐詩鑒賞12-01

《野望》杜甫唐詩鑒賞11-29

《孤雁》杜甫唐詩鑒賞06-22

題齊安城樓的唐詩鑒賞07-11

《賓至》杜甫唐詩鑒賞11-23

《發潭州》杜甫唐詩鑒賞11-30

《滟滪堆》杜甫唐詩鑒賞11-29

《玉華宮》杜甫唐詩鑒賞11-23

《石壕吏》杜甫唐詩鑒賞11-24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区小说区激情区图片区 | 中文字幕久久免费福利片 | 亚洲影院色在线观看 | 五月天在线视频一区二区 | 免费看国产大片AV | 午夜福利小视频免费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