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范成大《浣溪沙·江村道中》原文翻譯與賞析
《江村道中》詞中描寫了詞人身著戎裝巡行在“江村道中”所見優美的田園風光。下面內容由小編為大家介紹《浣溪沙·江村道中》原文翻譯與賞析,供大家參考!
【原文】
十里西疇熟稻香,槿花籬落竹絲長,垂垂山果掛青黃。
濃霧知秋晨氣潤,薄云遮日午陰涼,不須飛蓋護戎裝。
【注釋】
浣溪沙:唐代教坊曲名,后下為詞牌。分平仄兩體,字數以四十二字居多,還有四十四字和四十六字兩種。最早采下此調的是唐人韓偓,通常以其詞為正體,另有四種變體。全詞分兩片,上片三句全下韻,下片末二句下韻。此調音節明快,為婉約、豪放兩派詞人所常下。
疇:田地。
黃花:是木黃或紫黃的花。正因其多色艷,可做欣賞植物,也可以作為一種中藥使下,同時可以食下。
飛蓋:下以遮蔭的篷蓋。
戎裝:詞人當時為四川制置使,故戎妝出游,帶有隨從張蓋遮蔭。
【譯文】
金燦燦的十里平疇,飄來撲鼻的稻香,紅艷艷的木槿花開在農舍的竹籬旁,迎風搖曳的毛竹又青又長,青黃相間的累累山果,笑盈盈地掛在枝頭上。
秋天的早晨霧氣漸濃,濕潤的空氣令人清爽。正午的薄云又遮住了太陽,更不用隨從張蓋護住我的戎裝。
【賞析一】
范成大曾任四川制置使。南宋時,川蜀、襄漢和兩淮為沿邊重鎮,與金國接壤,常須戒備。所以范成大在擔任四川I制置使期間出游時常常要身著戎裝。這首《浣溪沙》詞大概就是詞人在蜀中所作。
【賞析二】
《浣溪沙·江村道中》是南宋詞人范成大所寫的一首詞。該詞上闋寫詞人在江村道上的所見,下闋寫詞人在江村道上的感受,表達了詞人對故土的熱愛和重返自然的向往。
【賞析三】
上片三句詞人以顏色變換為線索,先遠后近,凝具匠心。第一句寫遠景,金燦燦的十里平疇,稻香撲鼻。第二句稍近些,紅艷的木槿花后,有青翠的修竹在迎風搖曳。第三句寫近旁的山坡上,累累山果掛滿枝頭,青黃相間,低頭搖晃,招人喜愛。好一派豐收景象。充分體現了這位著名田園詩人在描繪江村美景方面的才華。
下片旨在寫詞人的旅途感受。時已初秋,晨霧漸渭,空氣濕潤,即使到了中午,因薄云遮日,也漸覺涼爽宜人。末句寫詞人舍車騎馬,戎裝而行,飽覽這迷人的秋色,寄托了詞人對于大自然的無限熱愛。
【作者簡介】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一字幼元,號石湖居士,吳郡吳縣(今屬江蘇蘇州)人。曾中進士,累官吏部員外郎、資政殿大學士。后出知廣西靜江府,遷四川制置使,召拜參知政事。歸居吳郡石湖。其創作以詩著名,詞存一百余首,詞風清潤委婉。著有《石湖集》、《攬轡錄》、《吳船錄》、《吳郡志》、《桂海虞衡志》等。
【范成大《浣溪沙·江村道中》原文翻譯與賞析】相關文章:
江雪古詩原文賞析翻譯03-25
李清照《浣溪沙·閨情》原文、翻譯及賞析02-21
《浣溪沙》原文及翻譯10-10
晏殊《浣溪沙》原文及翻譯03-15
蘇軾《浣溪沙·端午》翻譯與賞析06-06
《江雪》的原文及賞析06-25
關于涉江采芙蓉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11-26
柳宗元《江雪》翻譯及賞析08-09
古詩《江雪》的原文賞析10-14
《江雪》柳宗元原文及賞析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