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聲聲慢》課后練習及其答案

時間:2022-03-31 15:38:40 宋詞精選 我要投稿

《聲聲慢》課后練習及其答案

  《聲聲慢·尋尋覓覓》是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的詞作。此詞通過描寫殘秋所見、所聞、所感,抒發自己因國破家亡、天涯淪落而產生的孤寂落寞、悲涼愁苦的心緒,具有濃厚的時代色彩。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聲聲慢》課后練習及其答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課后練習1:

  一、填空題:

  1.李清照,號_________,宋代_________派著名女詞人。

  2.李清照的詞集名_________。

  3.李清照《聲聲慢》在語言上的特點是善用_________。

  4.尋尋覓覓,冷冷清清,_________。

  5.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_________。

  二、單項選擇題:

  1、我國宋代著名女詞人李清照的作品集是( )

  A.《樂章集》 B.《漱玉詞》 C.《花間集》 D.《稼軒長短句》

  2、李清照的《聲聲慢》是一首( )

  A.婉約詞 B.豪放詞 C.抒情詞 D.清曠詞

  3、李清照的詞被謄為( )

  A.稼軒體 B.半山體 C.易安體 D.漱玉體

  4.李清照生活的年代是( )

  A.南唐 B.北宋 C.南宋 D.北宋南宋交替之際

  5.李清照《聲聲慢》一詞最突出的語言技巧是( )

  A.夸張 B.擬人 C.疊字 D.比喻

  6.《聲聲慢》一詞所寫的景物的季節特征是( )

  A.初秋 B.深秋 C.初春 D.暮春

  三、多項選擇題:

  1.《聲聲慢》一詞的藝術特色是( )

  A.運用白描手法寫景抒情 B.創造性地運用疊字

  C.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D.語言淺近,意境深遠

  2.在《聲聲慢》中,李清照主要通過以下哪些殘秋景物抒發愁情( )

  A.急風 B.過雁 C.黃花 D.梧桐細雨 E.江水

  3、“雁過也,正傷心”一句中,“雁過”所引發的作者的情緒有( )

  A.秋愁 B.故鄉之思 C.離別之苦

  D.往昔夫妻伉儷生活之思 E.羈旅行役之苦

  4、“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一句,主要從哪幾個方面表現愁情( )

  A.動作神態 B.環境感受 C.心境意緒 D.生活場景

  5、《聲聲慢》中的“黃花”具有的意義是( )

  A.實寫菊花 B.以花自喻

  C.寄托身世之感 D.象征自己晚年的孤苦無依

  E.抒發盛衰之感

  四、詞語解釋題:

  1.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乍: 將息:

  2.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損: 堪:

  3.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次第: 了得:

  五、簡答題:

  1.《聲聲慢》一詞表達了詞人晚年怎樣的處境與心情?

  2.這首詞通過哪些景物描寫來渲染愁情?

  3.這首詞在語言上有什么特點?

  4.這首詞表現了作者哪幾方面的情感內容?

  5.開頭十四個疊字的運用,從哪幾個方面抒寫作者的凄慘心情?在文章結構上有何作用?

  六、閱讀與分析題:

  閱讀李清照的《聲聲慢》一詞: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請回答:

  1開關三句疊字主要采用什么方式表現詞人的內心感受?

  2.“過雁”引發了詞人哪兩件傷心事?

  3.“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這幾句寄寓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4.這首詞采用了什么藝術表現手法?

  5.這首詞在語言運用上有何特點?

  課后練習2:

  一、填空題:

  1.易安居士;婉約 2.《漱玉詞》3.疊字 4.凄凄慘慘戚戚 5.點點滴滴

  二、單項選擇題:

  1.B 2.A 3.C 4.D 5.C 6.B

  三、多項選擇題:

  1.BCD 2.ABCD 3.ABCD 4.ABC 5.BCE

  四、詞語解釋題:

  1.乍:剛;將息:保養休息 2.損:凋零;堪:能3.次第:情景,光景;了得:概括

  五、簡答題:

  1.這首詞表達了詞人晚年流落江南孤苦無依的'處境和凄慘心情。

  2.這首詞通過急風、過雁、黃花、梧桐細雨等景物來渲染愁情。

  3.運用疊字表達詞人的情感活動和變化,語言自然、通俗,富于表現力。

  4.表達了三方面情感:一是寫國破家亡以后孤苦無依的凄慘心情;一是流露出故國之思;三是抒發昔盛今衰之感。

  5.從動作與神態、環境感受和心境意緒等方面抒寫作者凄慘心情。起到奠定全詞感情基調的作用,在結構上統領全詞,構成全詞的骨架。

  六、閱讀與分析題:

  1.以外顯內方式。

  2.國破家亡和丈夫新喪。

  3.寄寓作者昔盛今衰的個人身世之感。

  4.層層鋪敘。

  5.運用疊字.語言誦俗自然

  【拓展】

  詞牌名介紹:

  聲聲慢,詞牌名。據傳蔣捷作此慢詞俱用“聲”字入韻,故稱此名。亦稱《勝勝慢》、《鳳示凰》、《寒松嘆》、《人在樓上》,最早見于北宋晁補之筆下。雙調,上片十句,押四平韻,四十九字;下片九句,押四平韻,四十八字,共九十七字。又有仄韻體(一般押入聲)。用“仙呂調”。

  詞牌由來

  《聲聲慢》原名《勝勝慢》,最早見于北宋晁補之筆下。晁補之是蘇門四學士之一,也是一個頗想在政治上有一番作為的人。他二十七歲考中進士,在開封府和禮部考試時都名列第一。“晁張班馬手,崔蔡不足云”。這是黃庭堅稱贊當時的他和張耒就像司馬遷、班固一樣,而遠超過漢代的崔瑗和蔡邕。但正是這樣一個才氣縱橫,一心想在政治上有所作為的人,卻一生潦倒,功名蹭蹬。這和他的老師蘇軾有莫大關系。其實所謂蘇門四學士,并不是真的是蘇軾的學生,他們只是仰慕蘇軾文名,甘愿在為人為文方面以蘇軾為楷模,而蘇軾對真正有才華的后生從來是不遺余力地推薦褒贊,晁補之、秦觀、張耒、黃庭堅四人難得始終以蘇軾的立場為自己的 立場,在那個黨爭混亂是非難辨的大氣候下,殊為不易。

  晁補之因為官場不順,生活一直比較困窘,但這并不妨礙培養自己的生活情趣。有一次在一個大暑天,蘇軾到揚州訪他,晁補之命人用一個大木盆裝了一大盆清涼的泉水,然后在水中放入大朵的白蓮花。清涼的水色花容讓人暑意頓消。能想出這樣有創意的點子,可見晁補之的品味。

  宋代,“歌兒舞女以終天年”是太祖皇帝在世時就為大臣們定下的優惠政策,為鼓勵大臣們盡情享受生活少生異心,宋代給朝中官吏們的俸祿是很優厚的,更鼓勵大臣蓄養家妓。但買人不是一次買斷,而有一定的年限。大多雇用婢女約定個三五年,最高年限為十 年。有的小妾和婢女期滿后不忍離去,但如父母不同意,也不能留下。若婢女幾經轉雇,其身價往往看漲,具有特殊才能的婢女相當昂貴。即使如蘇東坡、辛棄疾這樣人品學識堪稱楷模的人,在當時大風氣下也不能免俗,家中大多養有許多家妓。一般士大夫家庭期滿后多送婢女還鄉,讓其婚嫁。所以宋詞中我們可以看到許多送 別家妓的詞。那些玲瓏聰慧的女孩子,如果跟主人建立了超出尋常的感情和關系,也有可能被收為妾,但并不容易,必須要征得女孩家人的同意,并不能強娶。

  晁補之就有一個這樣的家妓,名叫榮奴,他有兩首詞專門是為她的離去而作。這讓人想起《紅樓夢》 中的那些女孩子,一個個以離開大觀園為人生最大的不幸。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似寶玉,對所有女子都真心相待,但晁補之對這榮奴看來是動了一些真心:一首《點絳唇》里說:“檀口星眸,艷如桃李情柔惠。據我心里。不肯相拋棄。哭怕人猜,笑又無滋味。忡忡地。系人心里。一句臨歧誓。”詞寫得很直白動情,好像是很無 奈地眼睜睜地看著美麗的榮奴離去,好像他們之間曾有過相許的誓言。晁補之的詞豪放處不遜于東坡,這首小令也當得清新蘊藉,柔麗綿邈。

  朱門深掩,擺蕩春風,無情鎮欲輕飛。斷腸如雪,撩亂去點人衣。朝來半和細雨,向誰家、東館西池。算未肯、似桃含紅蕊,留待郎歸。還記章臺往事,別后縱青青,似舊時垂。灞岸行人多少,競折柔枝。而今恨啼露葉,鎮香街、拋擲因誰。又爭可、妒郎夸春草,步步相隨。

  這就是那首《勝勝慢》,題序明言是為榮奴的離去而作,言下對榮奴的離去甚是不舍,為她今后的命 運擔憂,榮奴為什么一定要離開,我們已不知道,但明明知道她此去有可能是“灞岸行人多少,競折柔枝”,可還要問“拋擲因誰”,這其中的感情幾分真幾分淺, 倒也無意深究了。在那個時代的風氣之下,多情未必是一件好事,無法相諧相好倒不如不惹情絲,落得個兩相干凈。在小令盛行的北宋,晁補之倒喜歡一些長調慢曲,這可能跟他有較高的音樂水準有關系。

  賞析

  這首詞寫于李清照生活的后期。一題作“秋情”,賦秋就是賦愁,但這里的愁已不是女詞人閨中生活的淡淡哀愁,詞人經歷了國家危亡,故鄉淪陷,丈夫病逝,金石書畫全部散失,自己流落在逃難的隊伍中,飽經離亂,所以這里的愁是深愁,濃愁,無盡的愁。

  詞一開頭就用了十四個疊字。“尋尋覓覓,”詞人好象有所尋求,但又不知道要尋求什么,這時她已經歷了國破、家亡、夫逝的沉重打擊,生活中美好的東西都已不存在了,事實上在現實生活中已經沒有什么可尋覓,也沒有什么需要尋覓的了,但詞人還是希望找點什么寄托自己空虛寂寞的情懷,支撐自己孤苦無助的人生,但尋覓的結果只能是“冷冷清清”,周圍的環境是一片凄清冷落,更讓人感到現實的孤苦無援。“凄凄慘慘戚戚”,寫詞人內心的凄涼、悲苦、慘戚的情緒。這三句都在表現女主人的愁苦無聊,寂寞哀傷,但各有側重,第一句寫神態,第二句寫環境,第三句寫心情,第二、三句又是第一句“尋尋覓覓”的結果,“冷冷清清,先感于外;凄凄慘慘戚戚,后感于心,進入愁境”(吳熊和《唐宋詞通論》)。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剛覺得有點兒暖和卻又變冷了,這是秋天的時令特征。“將息”,調養。人在天氣多變化時,是很難適應的,更何況是年歲已大,身體衰弱,又遭遇了如此不幸的人,就更是對天氣的變化特別敏感,更覺得難以將養適應了。

  為了適應這多變的秋天時節,詞人企圖以酒御寒,但“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酒是“三杯兩盞”,量少,又是“淡酒”,怎么能抵擋黃昏時的陣陣秋風呢?淡酒不敵風寒,飲酒也不能排遣憂愁。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雁飛過去,正令人傷心,原來雁是我過去見過的。這里我們可看到三層意思:

  (一)雁飛過去了,雁叫聲聲,凄厲難聞,正令人傷心,原來大雁是老相識了,觸動我內心的創傷已不止一次,現在又來觸動我,使我傷心難過。

  (二)古代有雁足傳書的傳說。雁以往是給我帶過信的,給我安慰,現在丈夫已逝,親戚離散,雁飛過去無信可帶,不能再給我安慰了,使我傷心。

  (三)作者的故鄉在北方,而此時作者淪落南方,秋天北雁南飛,引起了對故鄉的思念,所以使她傷心。雁在北方就相識,現在看到雁不是在故土,而是在異鄉,發出物是人非的感慨,寄托懷鄉之意。

  詞的下片承接上片。“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黃花”是指菊花,品種是黃色的。“堆積”,指花開之盛,可能是小菊花密密麻麻地開放,不是言落英滿地。“憔悴損”指人因傷心而消瘦。損,煞,是說憔悴得很。有人認為是黃花“憔悴損”,不妥,因為前面的“堆積”不作零落解,菊花是枯在枝頭的。“誰”,指自己。“堪”,能夠,經得起。菊花盛開,本要摘花插在瓶子里,可人已憔悴,如今還有什么心思和興趣去摘花呢?已經沒有賞花的心情了。

  “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一個人坐在窗邊,象守著什么東西一樣,百無聊賴,希望天早一點黑下來,看不到窗外一切使人傷心的東西,但天偏偏與人作對,越等越覺得時間漫長,度日如年。

  寂寞難耐,好不容易等到黃昏,等來的卻是更令人傷心的東西:“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風吹梧桐葉,蕭蕭瑟瑟,本已悲涼,又加細雨滴到梧桐上,更助悲涼。溫庭筠《更漏子》“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李清照是位敏銳善感的詞人,雨打梧桐點點滴滴,好象敲擊著她破碎的心靈,使她悲傷至極。

  這種種情形不斷地折磨詞人,情何以堪?所以詞人最后沖口而出:“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這次第”是說這種種情形或這種種光景。這種種情況加在一起,怎么是一個“愁”字可以概括得了!“愁”說不清楚,用人間文字和語言概括不了,寫出了無盡的愁緒,傳達出種種難以言傳的哀痛。

  這首詞是在國破家亡、流落異地時寫的,詞中訴說了詞人孤愁無助、生意蕭條的處境,寄托了極其深沉的家國之思,深深地打上了時代的烙印。

  詞的描寫純用賦體,寫了環境,寫了身世,寫了心情,并將這三者融為一體。詞中寫客觀環境的事物有:淡酒、晚風、飛雁、黃花、梧桐、細雨,這些景物都貫穿濃重的感情色彩,滲透著作者的主觀感受,創造了冷落、凄清、寂寞的意境。凄涼的景物一路寫下來越積越多,傷感越來越濃重,最后堆砌的愁苦迸涌而出。

  詞中用了九對疊字,疊字用得很自然,如大珠小珠落玉盤,前人稱贊她筆力很健。這些疊字用得自然妥帖,是經過作者錘煉而得的,使寂寞、悵惘、痛苦的感情通過這些疊字的渲染得以盡情的表現。

  詞的語言通俗平易,雖是尋常語,但富有表現力,表現了深刻的內容。《聲聲慢》詞調可押平聲韻,也可押入聲韻,詞人選用了入聲韻,能夠很好地表達憂郁的情懷,并多次運用雙聲字、舌音和齒音字,更加重了凄切悲苦的情調。

【《聲聲慢》課后練習及其答案】相關文章:

《聲聲慢·尋尋覓覓》原文及其翻譯05-24

《愛蓮說》課后練習和答案06-01

《祝福》課后練習及答案06-29

兒童謎及其答案10-13

幼兒猜燈謎及其答案11-22

兒童猜燈謎及其答案11-22

聲聲慢03-13

高三物理試卷及其答案02-19

《國寶—大熊貓》課后練習及答案03-26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洲日韩精品中文字幕 | 亚洲第一成年男人网站 | 在线人成视频播放午夜福利 | 尤物国产在线精品三区蜜芽 | 久久婷婷综合激情亚洲狠狠 |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潮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