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精選宋詞:長亭怨慢
在平日的學(xué)習(xí)、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接觸過古詩吧,古詩泛指中國古代詩歌。那些被廣泛運用的古詩都是什么樣子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精選宋詞:長亭怨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宋詞:長亭怨慢 1
作品原文
長亭怨慢
余頗喜自制曲。初率意為長短句,然后協(xié)以律,故前后闋多不同;复笏抉R云:“昔年種柳,依依漢南。今看搖落,凄愴江潭。樹猶如此,人何以堪?”此語余深愛之。
漸吹盡、枝頭香絮,是處人家,綠深門戶。遠(yuǎn)浦縈回,暮帆零亂向何許?閱人多矣,誰得似長亭樹?樹若有情時,不會得青青如此!
日暮,望高城不見,只見亂山無數(shù)。韋郎去也,怎忘得、玉環(huán)分付:第一是早早歸來,怕紅萼無人為主。算空有并刀,難剪離愁千縷。
作品注釋
⑴長亭怨慢:詞牌名,又名“長亭怨”,創(chuàng)自姜夔,調(diào)名取自此篇詞意。
、谱灾魄褐冈谂f曲調(diào)之外自己新創(chuàng)作的曲調(diào),也叫自度曲。
、锹室猓弘S意。長短句:詞曲的別稱。詞曲的句子,長短不一,因調(diào)而異,故稱。
、惹昂箝牐阂皇自~的一段稱一闋,前一段稱“上闋”或“前闋”,后一段稱“下闋”或“后闋”。
⑸桓大司馬:即桓溫(312~373),字元子,東晉明帝之婿,初為荊州刺史,定蜀,攻前秦,破姚襄,威權(quán)日盛,官至大司馬。
⑹“昔年種柳”六句:語本出自庾信《枯樹賦》,故事見于《世說新語·言語》:“(東晉)桓公北征,經(jīng)金城,前為瑯琊王時種柳,皆已十圍,慨然曰:‘木猶如此,人何以堪?’”依依:輕柔披拂貌。
、说教帲惶幪帯K瘟馈栋寺暩手荨t瀟暮雨灑江天》詞:“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
⑻浦:水邊?M(yíng)回:盤旋往復(fù)。唐杜甫《冬到金華山觀因得故拾遺陳公學(xué)堂遺跡》詩:“系舟接絕壁,杖策窮縈回。”
、秃卧S:何處。唐杜甫《宿青溪驛奉懷張員外十五兄之緒》詩:“我生本飄飄,今復(fù)在何許?”
、伍喨耍褐敢娺^的離別場面。
、祥L亭樹:指種在長亭邊的柳樹。長亭:古時于道路每隔十里設(shè)長亭,故亦稱“十里長亭”。供行旅停息。近城者常為送別之處。
、小皹淙簟倍洌赫Z出唐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天若有情天亦老”詩句以及唐李商隱《蟬》”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詩句。不會得:猶言不應(yīng),不可能。得,語助詞。
、迅叱遣灰姡赫Z出歐陽詹《初發(fā)太原途中寄太原所思》詩:“高城已不見,況復(fù)城中人!
⒁韋郎:即韋皋!对葡炎h》卷中《玉簫記》條載,唐韋皋游江夏,與玉簫女有情,別時留玉指環(huán),約以少則五載,多則七載來娶,后八載不至,玉簫絕食而死。
、佑癍h(huán):指玉簫女留給韋皋的玉指環(huán)。分付:付托;寄意。宋毛滂《惜分飛》詞:“今夜山深處,斷魂分付潮回去!
、约t萼:紅花,女子自指。萼,花蒂。南朝宋謝靈運《酬從弟惠連》詩:“山桃發(fā)紅萼,野蕨漸紫苞。”
、铡八憧沼小倍洌禾瀑R知章《詠柳》詩:“碧玉妝成一榪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xì)葉誰裁出,二月春風(fēng)似剪刀!蔽宕铎稀断嘁姎g·無言獨上西樓》詞:“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彼瓮醢彩度沙胶场罚骸翱退妓茥盍,春風(fēng)千萬條!贝颂幓靡陨暇湟狻2ⅲ╞īng)刀:亦稱“并州刀”。即并州剪。并州為古九州之一,今屬山西,所產(chǎn)刀剪以鋒利出名,唐杜甫《戲題王宰畫山水圖歌》:“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吳松半江水!
作品譯文
我喜歡自己作曲,開始時隨意寫下長短句,然后再調(diào)整,配以樂曲,所以前后片有很多不同。桓溫大司馬曾說:“當(dāng)年漢南種下的依依楊柳,是多么裊娜動人。而今江邊潭畔,柳葉片片搖落,讓人感到多么凄婉。時光的流逝,春秋的交替,人又豈能逃過歲月的滄桑呢?”這幾句話我異常偏愛。
當(dāng)春風(fēng)漸漸吹盡枝頭上的柳絮,掩映在綠蔭深處是處處人家。遠(yuǎn)處的水岸迂回曲折,黃昏時分,船帆少少的,也不知都到哪里去?我見過太多的.離別場面,沒有誰能像那長亭邊的柳樹。柳樹若是懂得人間的情意,它一定不會年年依舊青青。
天色漸漸昏暮,高高的城樓已隱約不見,眼前只是一片連綿縱橫的層層亂山。我像韋郎一樣離你而去,但你要記得,我把玉環(huán)留下給你作信物,你在分別時也一再叮囑讓我早早歸來,免得紅花沒人憐惜。如今縱有鋒利的剪刀,也無法剪斷我心頭絲絲縷縷的愁緒。
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詞是言情憶別之作。根據(jù)夏承燾《姜白石詞編年箋!分小缎袑嵖肌ず戏试~事》的考證,姜夔二三十歲時曾游合肥,與歌女姊妹二個相識,情好甚篤,其后屢次來往合肥,數(shù)見于詞作。宋光宗紹熙二年(1191年),姜夔曾往合肥,旋即離去。這首《長亭怨慢》詞,大約即是他離開合肥后憶別情侶之作。
作品鑒賞
此詞題序中所引的所謂“桓大司馬”(桓溫)所云“昔年種柳”以下六句,均出庾信《枯樹賦》,并非桓溫之言。此或是姜夔偶然誤記。按此詞是惜別言情之作,而題序中只言柳樹,一則以“合肥巷陌皆種柳”(姜夔《凄涼犯·綠楊巷陌秋風(fēng)起》序),故姜氏合肥情詞多借柳起興,二則是故意“亂以他辭”,以掩其孤往之懷(說本夏承燾《合肥詞事》)。
上半片是詠柳。開頭說,春事已深,柳絮吹盡,到處人家門前柳陰濃綠。這正是合肥巷陌情況!斑h(yuǎn)浦”二句點出行人乘船離去。“閱人”數(shù)句又回到說柳。長亭(古人送別之地)邊的柳樹經(jīng)?吹饺藗兯蛣e的情況,離人黯然銷魂,而柳則無動于衷,否則它也不會“青青如此”了。暗用李長吉詩“天若有情天亦老”句意,以柳之無情反襯自己惜別的深情。這半片詞用筆不即不離,寫合肥,寫離去,寫惜別,而表面上卻都是以柳貫串,借做襯托。
下半片是寫自己與情侶離別后的戀慕之情!叭漳骸比鋵戨x開合肥后依戀不舍。唐歐陽詹在太原與一妓女相戀,別時贈詩有“高城已不見,況復(fù)城中人”之句!巴叱遣灰姟奔从么耸,正切合臨行懷念情侶之意!绊f郎”二句用唐韋皋事。這兩句是說,當(dāng)臨別時,自己向情侶表示,怎能像韋皋那樣“忘得玉環(huán)分付”,即是說,自己必將重來的。下邊“第一”兩句是情侶叮囑之辭。她還是不放心,要姜夔早早歸來(“第一”是加重之意),否則“怕紅萼無人為主”。因為歌女社會地位低下,是不能掌握自己命運的,其情甚篤,其辭甚哀。“算空有”二句以離愁難剪作結(jié)。古代并州(今山西)出產(chǎn)好剪刀,故云。這半片詞寫自己惜別之情,情侶屬望之意,非常凄愴纏綿。
詞牌簡介
長亭怨慢:雙片九十七字,前片六仄韻,后片五仄韻。前片第一、第七,后片第二、第九、第十一句領(lǐng)字皆用去聲。前片第五、六句為四言對句。
作者簡介
姜夔(kuí)(1155年~1221年),南宋詞人、音樂家。字堯章,號白石道人,饒州鄱陽(今江西鄱陽)人。在他所處的時代,南宋王朝和金朝南北對峙,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都十分尖銳復(fù)雜。戰(zhàn)爭的災(zāi)難和人民的痛苦使姜夔感到痛心,但他由于幕僚清客生涯的局限,雖然為此也發(fā)出或流露過激昂的呼聲,而凄涼的心情卻表現(xiàn)在一生的大部分文學(xué)和音樂創(chuàng)作里。慶元(宋寧宗年號,1195~1200)中,曾上書乞正太常雅樂。一生布衣,靠賣字和朋友接濟(jì)為生。他多才多藝,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詞格律嚴(yán)密。其作品素以空靈含蓄著稱。有《白石道人歌曲》。
【宋詞:長亭怨慢】相關(guān)文章:
長亭怨慢·重過中庵故園宋詞欣賞10-28
《怨王孫·春暮》李清照宋詞03-21
李清照《聲聲慢》宋詞賞析02-20
姜夔《揚(yáng)州慢》宋詞注釋翻譯05-07
《解連環(huán)·怨懷無托》周邦彥宋詞注釋翻譯賞析06-11
對恨長亭09-13
對恨長亭09-13
經(jīng)典的宋詞01-28
經(jīng)典宋詞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