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唐代詩人孟浩然喝酒誤前程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看到過許多經典的古詩吧,古詩是古代中國詩歌的泛稱,在時間上指1840年鴉片戰爭以前中國的詩歌作品。那么都有哪些類型的古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唐代詩人孟浩然喝酒誤前程古詩詞,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在唐朝,大凡吟詩作賦有點名氣的,基本上混得都不錯,要么在中央任職,要么到地方做官,唯獨一位老兄除外,誰?山水田園詩兩大代表之一——孟浩然。
這位孟兄年輕時恪守孔老夫子“父母在,不遠游”的訓示,主要呆在家里,侍奉雙親,兼讀書作文。幾十年工夫,博覽群書,吟詩作賦,那是出口成章,信手拈來。
40歲那年,老孟看看周圍能作幾首詩的同志們都謀了個一官半職,而自己還是白身一個,挺失落,心想我老孟不比別人差啊,怎么著也得混出個人五人六吧。于是出游京師,準備以一腹錦繡詩賦換套華麗官服。
可惜出師不利。第一次參加考試,可能經驗不足,竟然沒有考上。
但老孟詩文實在太好了,當時在中央大學里讀過他詩的人如張九齡等,也是以作詩著稱的高官,沒有一個不感嘆佩服他的。山水田園詩的另一大代表、吏部郎中王維很看重老孟,以私人的名義把他請到官邸來,小酌淺飲,好不愜意。
談笑正歡,冷不丁當朝皇帝唐玄宗有事闖了進來。唐玄宗也是個附庸風雅的人物,見到老孟十分高興,寒喧兩句便問起了老孟的詩。老孟一陣激動,借著酒勁就作起了詩,確切地說應該是朗誦起自己以前所作的詩,一首接一首,唐玄宗聽了一個勁叫好。老孟更加情不能禁,隨口又把自己落榜后作的一首詩《歲暮歸南山》朗誦出來,當念到第二句的前半句“不才明主棄”時,唐玄宗皺起眉頭發話了:“是你自己早不來要求當官,我又什么時候拋棄了你?為什么賴到我身上?”
唐玄宗不太高興。
等老孟酒醒回過神來,唐玄宗早走了。
3年后,在家隱居的老孟多少還有點耿耿于懷3年前的那次錯失良機,想再進京一搏。他和當時唐玄宗跟前的紅人、襄州刺史兼山南東道采訪使韓朝宗關系不錯, 韓朝宗也挺欣賞他,有心把老孟推薦給唐玄宗破格錄用,于是和老孟約好幾月幾日一同赴京。不巧那天老孟家有個老朋友登門拜訪,老孟陪他喝了幾盅,一喝就喝高了,家人幾次提醒他說:“你和韓采訪使約好了上京的時間到了哦。”老孟正喝在興頭上,頭腦有些發脹,嫌家人三番五次在客人面前打斷他喝酒有些跌面子,很不高興地說:“既然已經喝開了,哪里還管什么別的事情!”一副豁出去的樣子。
這話恰巧又讓正在客廳等候的韓采訪使聽見了,韓采訪使很生氣,一拂袖走了。后果自然很嚴重,酒醒后的老孟又一次與機會擦肩而過。
《歲暮歸南山》
唐·孟浩然
北闕休上書,南山歸敝廬。
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
白發催年老,青陽逼歲除。
永懷愁不寐,松月夜窗虛。
孟浩然在盛唐詩人中顯得有些特別(其實盛唐詩人們哪個不特別?)。他一輩子都沒有當過官,卻是盛唐很多詩人推崇的“老大哥”式人物。
王維是他的忘年交,李白是他的粉絲小迷弟,王昌齡是他的同窗,高適的敬仰對象。
能得到這么多如雷貫耳的大家們相交,不是因為他有多么的能說會道,或者是有錢,而是因為他是一個值得敬重的人。
公元712年,李隆基登基,是為唐玄宗。盛唐的鼎峰也已然到來,因為隨著初唐的貞觀之治的積淀,到了李隆基的年代,“開元盛世”自然而然就綻放了。
而這一年,孟浩然攜張志容一起“出山”(鹿門山),準備求功名。因為在他的祖訓中有一條:“不侍不明君主”。他認為,時機到了。
可是,一番折騰,他拜謁求官15載,依然沒有什么進展,后來只有寄情于酒來排解心中煩悶,就寫下了這首《歲暮歸南山》。
其中的失望和泄憤之情溢然于表。而這首詩也讓他失去了當官的門路。
從出山到失意這十五年里,他為什么執著于拜謁求官而不走科舉考試這條道?畢竟他是有才學的。
事實上,在開元年間,以前采用的科舉考試“糊名制”被取消了,這也就意味著,對于權貴家子弟來說,暗箱操作的方式就多了,對寒門子弟來說,則少了“公平”二字。這種情況下,只能走拜謁求官的路線。
簡單來說,就是要朝中有人舉薦,才可能步入仕途。其實這也是盛唐走向衰敗的裂痕開始,只不過那時候還不明顯而已。
可以想想,有才華和學識的人都這般艱難,那些略顯低微的人呢?就更加難出頭了。這樣的情況下盛唐能支撐那么久,也是很幸運了。
比如說王翰、賀知章、張九齡等是張說舉薦提拔起來的;張九齡則推薦了王維和王昌齡;賀知章又舉薦了李白,李白才入了翰林。
所以在唐詩中會發現一種類型題材特別豐富,那就是酬唱詩。因為得了人情,是要還的,最直接就是以詩表達感謝,既贊美又有面子,更有文化內涵。概括起來就是四個字:“人情世故”。
孟浩然滿懷壯志出山,不料現實卻一盆冷水當頭潑下。科舉考試放榜后,卻名落孫山。
借著去王維府上喝了一頓消愁酒后,借著酒勁大鬧太學(學宮,學校),并留下兩句詩:微云淡河漢,疏雨滴梧桐。可謂是名震長安城。
可是后來唐玄宗到王維家,而孟浩然恰巧也在,還以為是大鬧太學事發,丟了皇家臉面,來興師問罪來了,趕緊躲到床底。
而王維了解清楚唐玄宗緣由后,誤會解除,于是推薦孟浩然。
不料孟浩然卻獻上了一首昏詩。那就是《歲暮歸南山》,身處盛唐,唐玄宗也是有詩詞鑒賞功底的。他看到“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一句,自然浮想聯翩。既然把考試不中的理由歸劃到自己的頭上,那么就不取你了。
就這樣,孟浩然只有黯然離開長安城,和仕途說拜拜。
在京城斷了仕途,在地方其實也有機會,可是孟浩然又一次因為喝酒錯過了。
當地襄州刺史韓朝宗欣賞孟浩然的才華,于是宴請名士,為孟浩然舉薦。
不料孟浩然卻因為和朋友在家喝酒,不想去應酬,就這樣,又被他自己生生掐斷了。
公元740年,從嶺南貶官復歸的王昌齡路過襄陽,前來探望孟浩然,不料這場酒喝成了孟浩然的絕命酒。這一頓酒讓孟浩然舊疾復發,竟然辭世西游了,終年52歲。
這也讓王昌齡愧疚不已。已經返京城又折返親赴襄陽憑吊,并寫下了《哭孟浩然》:故人不可見,漢水日東流。
正所謂酒大傷身,而且還容易誤事,搞不好還要命。不過和古人喝酒多數是一種經歷,借酒抒懷。現代人喝酒,很多卻只是出于單純的喜歡或者是應酬,為了喝而喝,僅此而已。
在現實生活中,嗜酒好酒愛酒的人不少,尤其是男人占多數,可謂是視酒如命。殊不知,小酒怡情,大酒傷身。因就誤事甚至危及生命的事例比比皆是。
所以,喝酒要適可而止,人生不止有酒而已。
喝酒是一種社交活動,也是一種文化傳統,但是,不能過度飲酒,更不能讓酒成為生活的全部。當們沉浸在酒精的麻醉中時,很容易忘記生活中的其他重要事情。可能會忽視工作、家庭和朋友,只想著下一杯酒。
這樣下去,生活會變得越來越糟糕,甚至可能導致身體健康問題。
應該意識到,人生不僅僅是為了喝酒。生活中還有很多其他的美好事物,這些美好可以讓人體驗到不同的感覺,并且拓展視野,增強身心健康。當勇于嘗試新的事物,不沉迷于酒的時候,會發現生活中有無限的可能性,而這些可能性遠遠超過了酒精所能帶給刺激。
過度飲酒可能會導致人做出不理智的行為,這些行為會對社交關系造成負面影響,甚至可能導致失去朋友和家人的支持。因此,應該學會控制自己的飲酒量,避免給自己和他人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讓我們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個時刻,不斷拓展自己的視野和經驗,為自己和他人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唐代詩人孟浩然喝酒誤前程】相關文章:
唐代詩人孟浩然簡介04-03
唐代詩人孟浩然詩句12-23
唐代詩人李商隱04-10
唐代詩人杜甫08-23
淺談唐代詩人李白10-18
唐代詩人的古詩大全09-09
唐代詩人李白的簡介08-27
唐代的詩人都有哪些10-07
唐代詩人都有哪些07-13
唐代有哪些詩人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