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李白《早發白帝城》原文及賞析
《早發白帝城》原文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早發白帝城》翻譯
早晨我告別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遠在千里船行只一日行程。
兩岸猿聲還在耳邊不停地啼叫,不知不覺輕舟已穿過萬重山峰。
《早發白帝城》詞句注釋
(1)發:啟程。白帝城:故址在今重慶奉節白帝山上。楊齊賢注:“白帝城,公孫述所筑。初,公孫述至魚復,有白龍出井中,自以承漢土運,故稱白帝,改魚復為白帝城。”王琦注:“白帝城,在夔州奉節縣,與巫山相近。所謂彩云,正指巫山之云也!
(2)朝:早晨。辭:告別。白帝:即白帝城。彩云間:因白帝城在白帝山上,地勢高峻,從山下江中仰望,仿佛聳入云間。
。3)千里江陵:從白帝城到江陵(今湖北荊州)約一千二百里,其間包括七百里三峽。一日還:一天就可以到達;還:歸;返回。
。4)啼:鳴,叫。。和O。一作“盡”。
。5)輕舟已過:一作“須臾過卻”。萬重山:層層疊疊的山峰。
《早發白帝城》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并稱“李杜”。其詩以抒情為主,表現出蔑視權貴的傲岸精神,對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繪自然景色,表達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詩風雄奇豪放,想象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善于從民間文藝和神話傳說中吸取營養和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瑋絢爛的色彩,達到盛唐詩歌藝術的巔峰。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三十卷。
《早發白帝城》的背景及賞析
背景
這首詩是李白因為永王李磷的案子被流放到夜郎一帶,當時李白正走到白帝城,傳來了皇帝大赦的消息,李白被免罪釋放,李白非常開心,立刻乘船從白帝城回到江陵。
簡析
這首詩是李白流放時聽到赦免的消息后,返回江陵的路途中所寫。第一句,用彩云間的白帝城形象的寫出了白帝城地勢之高,好像聳入云端,暗示后文水流之快的原因。第二句用“千”和“一”這兩個數字形成強烈的對比,表達了作者急切而喜悅的心情。后兩句寫長江兩岸的景色,猿聲不斷,小船也越過一座又一座山。最后一句也用對比寫行船之快,也突出詩人輕快興奮的心情。
詩是寫景的。唐肅宗乾元二年(759),詩人流放夜郎,行至白帝遇赦,乘舟東還江陵時而作此詩。詩意在描摹自白帝至江陵一段長江,水急流速,舟行若飛的情況。首句寫白帝城之高;二句寫江陵路遙,舟行迅速;三句以山影猿聲烘托行舟飛進;四句寫行舟輕如無物,點明水勢如瀉。
全詩鋒棱挺拔,一瀉直下,快船快意,令人神遠。難怪乎明人楊慎贊曰:“驚風雨而泣鬼神矣!”
【李白《早發白帝城》原文及賞析】相關文章:
李白《早發白帝城》賞析11-28
李白《早發白帝城》古詩賞析11-30
李白《早發白帝城》古詩賞析01-20
李白《早發白帝城》的翻譯及其賞析11-10
《早發白帝城》古詩原文及賞析03-31
李白《早發白帝城》07-12
李白《早發白帝城》鑒賞、賞析和意境解讀11-22
早發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原文及賞析12-01
早發白帝城古詩賞析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