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子夜吳歌·春歌》的賞析
【原文】
秦地羅敷女,采桑綠水邊。
素手青條上,紅妝白日鮮。
蠶饑妾欲去,五馬莫留連。
【賞析】
《春歌》吟詠了漢樂府《陌上桑》詩中美女秦羅敷的'故事。秦羅敷不僅有美貌,更有美麗的心靈。詩人贊揚(yáng)她不為富貴動(dòng)心、拒絕達(dá)官貴人挑逗引誘的高尚品質(zhì)。而且,詩中還突出了秦羅敷的勤勞品質(zhì),這在“蠶饑妾欲去,五馬莫留連”一句中得到了很好的闡述。這是“春歌”,所以用采桑起興。
【注釋】
①子夜吳歌:《子夜歌》屬樂府的吳聲曲辭,又名《子夜四時(shí)歌》,分為“春歌”、“夏歌”、“秋歌”、“冬歌”。《唐書·樂志》說:“《子夜歌》者,晉曲也。晉有女子名子夜,造此聲,聲過哀苦。”因起于吳地,所以又名《子夜吳歌》。
②“秦地”句:秦地,指今陜西省關(guān)中地區(qū)。羅敷女,樂府詩《陌上桑》有“日出東南隅,歸我秦氏樓。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羅敷善蠶桑,采桑城南隅”的詩句。
③素:白色。
④“紅妝”句:指女子盛妝后非常艷麗。
⑤妾:古代女子自稱的謙詞。
⑥“五馬”句:意思是,貴人莫要在此留連。五馬,《漢官儀》記載:“四馬載車,此常禮也,惟太守出,則增一馬。”故稱五馬。這里指達(dá)官貴人。
【譯文】
秦地有位羅敷女,曾在綠水邊采桑。素手在青條上采來采去,在陽光下其紅妝顯得特別鮮艷。她宛轉(zhuǎn)地拒絕了太守的糾纏,說:蠶兒已饑,我該趕快回去了,太守大人,且莫在此耽擱您寶斑的時(shí)間了。
【唐詩《子夜吳歌·春歌》的賞析】相關(guān)文章:
子夜吳歌春歌經(jīng)典唐詩賞析02-28
唐代詩人李白《子夜吳歌·春歌》11-24
《子夜吳歌·冬歌》賞析10-14
子夜吳歌·秋歌原文及賞析08-19
《子夜吳歌·秋歌》古詩原文及賞析03-19
李白《子夜吳歌》古詩賞析鑒賞03-06
唐代詩人李白《子夜吳歌·秋歌》詩歌賞析02-19
《子夜吳歌》李白古詩鑒賞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