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剝啄行》唐詩賞析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肯定還記得那些經典的古詩詞鑒賞嗎?古詩詞鑒賞,簡單來說,就是這首古詩詞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很多人在面對古詩詞鑒賞的時候都很頭疼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剝啄行》唐詩賞析,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作品介紹】
《剝啄行》的作者是韓愈,被選入《全唐詩》的第339卷。
【原文】
剝啄行
作者:唐·韓愈
剝剝啄啄,有客至門。
我不出應,客去而嗔。
從者語我,子胡為然。
我不厭客,困于語言。
欲不出納,以堙其源。
空堂幽幽,有秸有莞。
門以兩板,叢書于間。
窅窅深塹,其墉甚完。
彼寧可隳,此不可干。
從者語我,嗟子誠難。
子雖云爾,其口益蕃。
我為子謀,有萬其全。
凡今之人,急名與官。
子不引去,與為波瀾。
雖不開口,雖不開關。
變化咀嚼,有鬼有神。
今去不勇,其如后艱。
我謝再拜,汝無復云。
往追不及,來不有年。
【注釋】
1、剝啄:敲門聲。
2、厭:討厭憎惡。
3、語言:指讒言。
4、秸:禾麥等農作物脫粒后的莖稈。莞:蒲草。古人用秸和莞織席。
5、叢:聚集。
6、窅窅:幽深的樣子。
7、墉:墻。完:堅固。
8、彼:指塹與墉。隳:毀壞。
9、此:指堂。干:犯。指進人。
10、口:口舌,謗言。
11、有萬其全:有萬全之策。
12、與為波瀾:猶同流合污。
13、開關:開門。
14、如:奈。
【作者介紹】
韓愈(768—824) 字退之,洛陽人,文學家,世有韓昌黎、韓吏部、韓文公之稱。三歲即孤,由嫂撫養成人,貞元進士。曾官監察御史、陽山令、刑部侍郎、潮州刺史、吏部侍郎,卒贈禮部侍郎。政治上既不贊成改革主張,又反對藩鎮割據。尊儒反佛,比較關心人民疾苦 。
韓愈在文學上主張師承秦、漢散文傳統,積極倡導古文運動,提出“文以載道”、“文道合一”的觀點。《師說》、《進學解》等,皆為名篇。韓詩力求創新,氣勢雄偉,有獨特風格,對宋詩創作影響較大,延及清代 。有《昌黎先生集》。
【繁體對照】
【剝啄行】韓愈
剝剝啄啄,有客至門。
我不出應,客去而嗔。
從者語我,子胡爲然。
我不厭客,困于語言。
欲不出納,以堙其源。
空堂幽幽,有稭有莞。
門以兩板,叢書于間。
窅窅深塹,其墉甚完。
彼甯可隳,此不可幹。
從者語我,嗟子誠難。
子雖雲爾,其口益蕃。
我爲子謀,有萬其全。
凡今之人,急名與官。
子不引去,與爲波瀾。
雖不開口,雖不開關。
變化咀嚼,有鬼有神。
今去不勇,其如後艱。
我謝再拜,汝無複雲。
往追不及,來不有年。
【《剝啄行》唐詩賞析】相關文章:
唐詩《山行》賞析10-19
《長干行》唐詩原文賞析05-18
[唐詩]《老將行》03-10
《野菊》唐詩賞析07-13
晚春唐詩賞析01-09
《春曉》唐詩賞析06-09
小學唐詩賞析09-23
唐詩《箏》的賞析04-13
唐詩賞析及翻譯04-12
最經典唐詩賞析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