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答族侄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并序)》唐詩賞析

時間:2021-03-31 10:09:08 全唐詩 我要投稿

《答族侄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并序)》唐詩賞析

  《答族侄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并序)》作品介紹

《答族侄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并序)》唐詩賞析

  《答族侄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的作者是李白,被選入《全唐詩》的第178卷。這是一首詠茶詩。這首詩寫名茶“仙人掌茶”,是“名茶入詩”最早的詩篇。作者用雄奇豪放的詩句,把“仙人掌茶”的出處,品質、功效等作了詳細的描述。因此這首詩成為重要的茶葉資料和詠茶名篇。

  《答族侄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并序)》原文

  答族侄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并序)

  作者:唐·李白

  余聞荊州玉泉寺近清溪諸山⑴,山洞往往有乳窟,窟中多玉泉交流,其中有白蝙蝠,大如鴉。按《仙經》,蝙蝠一名仙鼠,千歲之后,體白如雪⑵,棲則倒懸,蓋飲乳水而長生也⑶。其水邊處處有茗草羅生⑷,枝葉如碧玉。惟玉泉真公常采而飲之⑸,年八十余歲,顏色如桃李。而此茗清香滑熟,異于他者,所以能還童振枯,扶人壽也。余游金陵,見宗僧中孚,示余茶數十片,拳然重疊,其狀如手,號為“仙人掌茶”。蓋新出乎玉泉之山,曠古未覿。因持之見遺,兼贈詩,要余答之,遂有此作。后之高僧大隱,知仙人掌茶發乎中孚禪子及青蓮居士李白也。

  常聞玉泉山,山洞多乳窟。

  仙鼠如白鴉,倒懸清溪月。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

  根柯灑芳津,采服潤肌骨。

  叢老卷綠葉,枝枝相接連。

  曝成仙人掌,似拍洪崖肩⑹。

  舉世未見之,其名定誰傳。

  宗英乃禪伯,投贈有佳篇。

  清鏡燭無鹽⑺,顧慚西子妍⑻。

  朝坐有馀興,長吟播諸天⑼。

  《答族侄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并序)》注釋

  ⑴《方輿勝覽》:玉泉寺,在荊門軍當陽縣西南二十里。玉泉山,陳光大中浮屠知顗,自天臺飛錫來居此。山寺雄于一方,殿前有金龜池。《一統志》:玉泉寺,在荊州當陽縣西三十里。隋大業間建。清溪山在南漳縣臨沮城界內,其山高峻,東有泉。《潛確居類書》:玉泉山,在當陽,泉色白而瑩,又曰珠泉。泉南為天臺智者道場,即關帝遣鬼工所造。

  ⑵《抱樸子》:千歲蝙蝠,色如白雪,集則倒懸,腦重故也。《述異記》:荊州清溪秀壁諸山,山洞往往有乳窟,窟中多玉泉交流。中有白蝙蝠,大如鴉。按《仙經》云:蝙蝠一名仙鼠,千載之后,體白如銀,棲則倒懸,蓋飲乳水而長生也。太白此序所謂“余聞”者,蓋本之于此。

  ⑶《本草拾遺》:乳穴水,近乳穴處流出之泉也。人多取水作飲、釀酒,大有益。其水濃者,稱之,重于他水;煎之,上有鹽花,此真乳液也。

  ⑷《說文》:“茗,茶芽也。”郭璞《爾雅注》:“茶樹小如梔子,冬生葉可煮作羹飲。”今呼早采者為茶,晚取者為茗。

  ⑸呂溫《南岳彌陀寺承遠和尚碑》:開元二十三年,至荊州玉泉寺謁蘭若真和尚,即玉泉真公也。

  ⑹郭璞詩:“左挹浮丘袖,右拍洪崖肩。”薛綜《西京賦注》:“洪崖,三皇時伎人。”

  ⑺《新序》:“齊有婦人,極丑無雙,號曰無鹽女。”

  ⑻趙岐《孟子注》:西子,古之好女西施也。

  ⑼佛書言,三界共有三十二天,自四天王天至非有想非無想天,總謂之諸天。

  《答族侄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并序)》譯文

  常聽說玉泉山上,有許多乳窟樣的山洞,

  里面有好多白鴉的仙鼠(白色蝙蝠),倒懸清溪的樹上遙望明月。

  茗茶就生長在此山中的石崖上,石上玉泉潺潺,永不停歇。

  茶樹根莖澆灑山花芳津,采服后可以潤肌強骨。

  茶樹叢年代久遠,綠葉蔥蔥,枝枝相接。

  看茶葉曝曬成仙人掌一樣,好像可以用它拍拍仙人洪崖的.肩膀。

  舉世未見這樣的茶葉,誰來給這茶葉命名而使之永遠流傳呢?

  宗英你是高僧禪伯,尚有瑰麗的詩篇與茶一起投贈給我。

  你的詩篇如西子臨鏡,使我這個無鹽丑女,慚愧無比。

  清晨坐聊,佳興勃勃,長吟詩篇,聲播九天。

  《答族侄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并序)》賞析

  此詩是一首詠茶名作,字里行間無不贊美飲茶之妙,為歷代詠茶者贊賞不已。公元752年(唐玄宗天寶十一載),李白與侄兒中孚禪師在金陵(今江蘇南京)棲霞寺不期而遇,中孚禪師以仙人掌茶相贈并要李白以詩作答,遂有此作。

  此詩生動形象地描寫了仙人掌茶的獨特之處。前四段寫仙人掌茶的生長環境及作用,得天獨厚,以襯序文;“叢老卷綠葉,枝枝相接連。”寫出了仙人掌茶樹的外形;“曝成仙人掌,以拍洪崖肩” 曝,曬也。本句是目前發現的最早曬青史料。 洪崖,傳說中的仙人名。 本句的意思是飲用了仙人掌茶,來達到幫助人成仙長生的結果。“舉世未見之,其名定誰傳。”由“曝成仙人掌”可以看出仙人掌茶是散茶,明朝罷團改散,在明以前大部分都是團茶,因此是舉世未見之,其名定誰傳。“宗英乃禪伯,投贈有佳篇。清鏡燭無鹽,顧慚西子妍”寫的是李白對中孚的贊美之情,詩人在此自謙將自己比作“無鹽”,而將中孚的詩歌比作西子,表示夸獎。“朝坐有馀興,長吟播諸天”詩人大聲朗讀所作的詩歌,使他能夠達到西方極樂世界的“諸天”。

  《答族侄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并序)》作者介紹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詩人,有“詩仙”之稱,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漢族,出生于西域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5歲隨父遷至劍南道之綿州(巴西郡)昌隆縣(712年更名為昌明縣,今四川綿陽江油市青蓮鄉),祖籍隴西郡成紀縣(今甘肅平涼市靜寧縣南)。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陽)。存世詩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難》、《行路難》、《夢游天姥吟留別》、《將進酒》等詩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于安徽當涂,享年61歲。

  李白的詩歌創作帶有強烈的主觀色彩,主要表現為側重抒寫豪邁氣概和激昂情懷,很少對客觀事物和具體時間做細致的描述。灑脫不羈的氣質、傲視獨立的人格、易于觸動而又易爆發的強烈情感,形成了李白詩抒情方式的鮮明特點。他往往噴發式的,一旦感情興發,就毫無節制的奔涌而出,宛若天際的狂飆和噴溢的火山。他的想象奇特,常有異乎尋常的銜接,隨情思流動而變化萬端。

  《答族侄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并序)》繁體對照

  《全唐詩》卷178_37答族侄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李白

  常聞玉泉山,山洞多乳窟。

  仙鼠如白鴉,倒懸清溪月。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

  根柯灑芳津,采服潤肌骨。

  叢老卷綠葉,枝枝相接連。

  曝成仙人掌,似拍洪崖肩。

  舉世未見之,其名定誰傳。

  宗英乃禪伯,投贈有佳篇。

  清鏡燭無鹽,顧慚西子研。

  朝坐有餘興,長吟播諸天。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在线亚洲精品 | 亚洲中文日韩欧美v | 中文字幕大看焦在线看 | 亚洲午夜在线观看 | 最新国产清清在线视频 | 中文字幕一区久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