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讀《唐詩》有感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后感如何寫了哦。那要怎么寫好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唐詩》有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讀《唐詩》有感1
唐詩的文學成就之高是毋庸置疑的。蔣勛是美學大師,詩、書、畫俱全,文學作品也頗佳!妒Y勛說唐詩》,這樣一本書的讀后感,我很難說出專業的見解,只能是信口雌黃。
在我所接觸到的詩歌解讀的書籍中,蔣勛是我最推崇的。他從多種角度解讀了唐詩的魅力,把唐詩的璀璨光芒投射到讀者的眼前。我只能把書中關注到的點呈現出來。
首先是蔣勛對文學的獨到見解(如果他是引用了別人的話,請恕我見識少。)“那些積累了很長時間,和我們的身體、呼吸已經有了共識與默契的語言和文字才叫文學。”文學是有生命的。他不但同于文字記載。只有真正的文學才能夠代代的流傳。在我10歲那年,家里造房子的時候,借住在村里一戶人家。在他家發現了一副撲克牌,每一張撲克牌上都有一首不同的詩,每天晚上媽媽陪我背撲克牌上的古詩打發時間,近兩個月的時間,房子蓋好,我把五十四張撲克牌上的古詩也背完了。當時就是無意識的`,喜歡這些有節奏感的語言,沒有帶任何功利的把它背了下來。后來對我的語文學習有了很大的幫助。“詩如果不能跟生命對話,就真的味同嚼蠟。”“文學世界最迷人的地方是每一個生命都有不同的自我完成的方式。”“我想文學的有趣之處就在于是一種狀態的再現,不一定非要把事情講清楚,講的太清楚就是論文了。”
第二是蔣勛慧眼選詩。他把濃墨重彩留給了《春江花月夜》,留給了王維、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隱。
記得讀中師的時候就背過《春江花月夜》,覺得這不像一首古人寫的詩!按航彼B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這是每當月圓之夜,都在人們心底浮現的詩句,讓人的心沉靜下來。人不由自主的思考:“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時初照人?”當我們在一定的情境當中,很多儲存在我們心里的零散、模糊的詩句,在生命的某些經驗中會忽然活過來,因為情感從來都是相通的。“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第三,蔣勛充分解讀了唐詩的豐富。1唐詩的開闊。“何處春江無月明”是空間的跨越!扒安灰姽湃,后不見來者”是時間上的跨越!靶械剿F處,坐看云起時”是心理上的跨越。
2唐詩的浪漫與灑脫。“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的兒女情長;“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永結無情游,相期邈云漢”的不羈;“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钡男拍。
3唐詩的哲理!俺榈稊嗨鳌薄
4唐詩的深情。杜甫對李白的友情,“不見李生久,佯狂真可哀”,家國情“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他鄉遇知音的惺惺相惜;“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對生命的眷戀。
唐詩是美的!霸钢鹪氯A流照君!钡富梢黄⌒〉脑鹿,流轉到你的身上,相隔千里萬里,中間唯一可以連貫的東西是月光。當你身邊有人離開的時候,可以給他寫上這句詩,表達你對他的牽掛。讓我們偶爾遠離及時通訊工具,留一點距離,留一點空間,留一點時間給唐詩,去感受那個迷人的世界。
讀《唐詩》有感2
“盛世必然出現偉人,偉人必然創造盛世。詩國的盛世就是盛唐氣象。”
這句話出自《戴老師高能唐詩課》。作為盛唐詩壇璀璨群星中的杰出代表——李白,他的詩是連牙牙學語的小孩都能耳熟能詳。李白的標簽很多:浪漫主義、詩仙、謫詩人等等,他可以說是盛唐氣象的櫥窗。這樣一名偉大的詩人,他的詩歌究竟有多大的力量,為什么有這樣大的力量?
帶著問題,我閱讀了《戴老師高能唐詩課》。戴老師對李白的代表詩作逐一分析解讀,聯系作詩背景,帶我體會李白寫詩的豪邁、奔放、飄逸的激情。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李白詩歌中的矛盾與對立。《將進酒》前面幾句,他快樂地放縱喝酒——“人生得意須盡歡”。接下來又寫“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把功名利都看穿了,覺得它們“不足貴”,一下子很痛苦。但緊接著又說“惟有飲者留其名”,其實他還是很看重功名,喝酒也想永垂不朽。接著又是“五花馬,千金裘”地換美酒,可見興致又很高,最后一句“與爾同銷萬古愁”,忽然冒出那么多愁緒。狂歡與痛苦來回交替,對功名的重視與輕蔑迅速切換,高度地自信與徹底的自卑同在。而且兩者不同的情緒都非常強烈,矛盾對立的情緒相互撞擊產生巨大能量,這種力量給了讀者強大的藝術震撼力。
大多數人對創作講究的`是一致的情感,一脈相連。李白的詩卻在完全對立的情緒中不斷跳轉,就好像是在兩座懸崖之間來回跳躍。他的詩正反映了他那個蓬勃的靈魂,那個靈魂像一團火,燃燒、熄滅,都在驟然之間。燃的時候很猛烈,熄的時候很徹底。這個蓬勃的靈魂也反映了盛唐那個時代。這個時代國力不斷走向強盛,國家就開始由盛轉衰,出現了很多奢侈腐敗,但仍然是蓬勃向向上的。這時李白的內心世界也開始有了變化,一方面很張揚,另一方面又隱隱不安,有朦朧的騷動。所以說李白的詩就像盛唐氣象的櫥窗,詩中透露出來的精神氣,正是盛唐時代的縮影。
在盛唐時代,每個人都自我感覺良好。其中自我感覺最好非李白莫屬。他在《為宋中丞自薦表》中自述才能,表明自已“懷經濟之才”,很有治國才能。在《代壽山答孟少府移文書》中寫到自己的志向:“申管晏之談,謀帝王之術!彼凇顿涁S秘書子春》中提到“茍無濟代心,獨善亦何益”。李白覺得自己對國家和民族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同時在他眼中,天下似乎沒什么事是他搞不定的。雖然他確定不太懂政治,但高度自信(或者說自負),宏偉的抱負,強烈的歷史使命感,都是那個時代賦予盛唐人的。李白則更突出地表現在了詩歌里。
盛唐是個兼容并包的盛世,這個時代自信與積極已經滲透進了人們的靈魂。其中李白“受害”很嚴重,自負和積極進取在他心靈深處沖突碰撞,從他筆尖溢出。李白詩歌中的偉力,正反映了唐詩時代的激情。他通過個體生命的激揚,生動演繹了盛唐氣象中那種偉大的活力。
讀了《戴老師高能唐詩課》,我對李白和他那個時代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李白如同盛唐氣象的櫥窗,讓我看到了盛唐氣象的自信和蓬勃。
讀《唐詩》有感3
動畫電影《長安三萬里》掀起了吟誦唐詩的文化熱潮。影片中引用大量的經典詩句、名人典故,讓觀眾沉浸式體驗了中國詩詞的獨特魅力!爸灰娫冢瑫,長安就在”。詩見證了千年前詩人們的春風得意,也承載了千年前的落寞孤寂,我重新拾起塵封已久的《唐詩三百首》,傾聽歷史深處的文化回響。
《唐詩三百首》是由清朝蘅塘退士編撰的`一部唐詩選集,共選入唐代詩人77位,唐詩311首。魯迅先生曾說:“我以為一切好詩,到唐朝已被做完,此后倘非翻出如來掌心之‘齊天大圣’大可不必動手了”,可見唐詩地位之高、成就之大。
年少初識唐詩不知此中意,重溫不覺已直觸心底。一本唐詩集,半個唐朝史。翻開《唐詩三百首》,透過文字,我感受詩人穿越時空的文化浪漫、感受中國文化千古不朽!稐鳂蛞共础分械摹霸侣錇跆渌獫M天,江楓漁火對愁眠”,這是唐朝的江楓漁火敲打著后世的人淺愁的無眠之夜;《靜夜思》中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是唐朝的月圓月缺照亮著無寐人的千里嬋娟;《淮上與友人別》中的“數聲風笛離亭晚,君向瀟湘我向秦”,這是唐朝的折盡柳枝留不住送別人的一曲離歌。它不僅是“詩”,更是“時代”“命運”的生動寫照。
以唐詩窺唐朝,現實中的繁華盛景與兵荒馬亂,早已揉進蕩氣回腸與曲水流觴的唐詩之中。這里有寫下“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詩中有畫的王維,“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壯志滿懷的孟郊,也有“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憂國憂民的杜甫,“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語淺意深的李商隱。在《唐詩三百首》中,我感受到盛唐氣象的磅礴之勢、晚唐光景的衰落疾苦。
年少自認本該封侯拜相、出人頭地,縱使一生追求也未能一展抱負,看待人生依然充滿希冀,堅定寫下“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的,是“詩仙”李白;年少滿腔報國情,數次流連長安依然報國無門,寫下“誰憐不得意,長劍獨歸來”,面對人生依然堅守本心,在邊塞寫下“常懷感激心,愿效縱橫謨”終在年逾半百后獲得重用的,是“高常侍”高適。在《唐詩三百首》中,我感受到了詩人事與愿違的灑脫抒懷和矢志不渝的赤膽忠心。
心有千層意,詩中萬種情。唐詩是中國人獨有的浪漫,傳承千年,生生不息。唐詩是我們中華民族文化性格的生動體現,著眼山水,對準人間。唐詩是我們中華文化寶庫中的一顆璀璨明珠,真切鮮明,光彩照人。
讀《唐詩》有感4
時常撫摸著《唐詩三百首》的扉頁,恰似細語呢喃,仿佛一位知己——只需看見他、碰著他,便心滿意足了。在我的心里,每一首詩,就像一幅充滿詩情意趣的畫,又像一首婉轉動聽的歌,更像一片飄逸的云,將我帶人快樂的世界。
我的爸爸是一名中學教師,我七歲生日那天,爸爸送我一本《唐詩三百首》作為生日禮物。也就是從那天起,我和唐詩結下了不解之“緣”,媽媽經常教我背詩。那時的我懵懵懂懂,只是覺得每一首都朗朗上口。上學后,唐詩成了我學習生活的一部分,只要一有空,我就會翻開《唐詩三百首》讀讀背背,當別人忙著玩耍的時候,我徜徉在詩海之中,其樂無窮。
這個暑假,我和爸爸、媽媽共讀《唐詩三百首》。爸爸告訴我每首詩的背后都有一個或美麗,或動人,或悲壯的故事,這更引發了我讀詩的興趣,誦讀過程中我還翻閱了大量的資料。我品悟到詩中有“史”,從詩中我似乎看到唐朝從興盛走向衰敗的歷程;詩中有“情”,透過一首首詩,我仿佛感受到了詩人濃濃的思鄉之情和深深的思友之情;詩中有“憂”,杜甫的《春望》反映了詩人憂國憂民的情懷。詩中有喜,有憂,有笑,有淚……在詩歌的海洋里,我飽覽了祖國壯麗的山河:我從“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的江南,暢游到了“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塞北;領略了“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的長江;欣賞了“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的黃河……誦讀《唐詩三百首》,深感唐詩是文學領域中的瑰寶,它開闊了我的'視野,陶冶了我的情操。英國的培根曾說:“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蔽也桓疑萃约簳兊枚嗦敾,但是,我還會去品讀,因為唐詩的深意是讀不盡、品不完的。長大后,我要研究這份寶貴的遺產,吸收其精華,和詩歌愛好者共同創造出中國詩歌的新高峰!這是我的夢想,我堅信,只要努力,定然能夢想成真!
唐詩宋詞是中華文明中的瑰寶,隨歲月淘洗而愈發光芒璀璨,但因其表現形式的時代特征,終究與現實有了一定的隔閡。小作者卻癡迷地徜徉于詩海之中,流連忘返,因為她從詩中讀到了故事、歷史和愛恨情仇,以及喜憂笑淚,飽覽了大江南北、壯麗河山。這份對唐詩的摯愛之情和傳承之志,是新一代人難得的文化自覺。
讀《唐詩》有感5
真好!今年暑假我有幸閱讀了《唐詩三百首》這本書。讀完這本書,我受益匪淺。
書中的每一首詩都是那樣的耐人尋味,每一首詩都是那樣的含義深刻。拿起《唐詩三百首》再去細細品讀,我們會發現,每一首詩都是一則伊索寓言,告訴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古詩只要細細地去品讀,這便是一生中的財富,讓我們一輩子受益。
就這么屈指可數的`幾個字,卻如海上的照明燈,風雪中的煤炭,時時幫忙著我們,溫暖著我們,這一切,都離不開古詩告訴我們的哲理。古詩,他并不是啞巴,不論是在學習,還是工作上遇到困難,他都像教師那樣教導著我們,關心著我們,給予我們期望。
《唐詩三百首》,寄托了中國人對禮貌的夢想。作為一個現代人,為了不辜負古人的期望,我們要為他而努力,為他而奮斗。不僅僅是為祖國,也是為我們自我,創下偉大的事業。
唐詩是中國詩歌發展的峰巔,是一代文學的標志。唐詩的作家上有帝王將相、下有漁夫樵人、僧道伶工;唐代詩壇上不僅僅涌現了初唐四杰、王維、孟浩然、高適、岑參、白居易、韓愈、孟郊、柳宗元、劉禹錫、李賀、李商隱、杜牧等璀璨的群星,并且升起了“詩仙”李白和“詩圣”杜甫兩位光照千秋的詩壇巨星。
在我們小學生讀的唐詩中,其實有的詩句與我們現實生活中的事情相同,如李白的《靜夜思》是表達詩人思念親人的思想感情。在我們生活中,有許多人外出打工,長時間沒見家人都有思念家人的情感。再比如說,賈島的《題李凝幽居》一詩中有個“敲”字,顯示出賈島行為很禮貌、很有禮貌。在我們生活中,經常遇到的紅綠燈,大家要遵守交通規則,紅燈停、綠燈行。要是到了一戶人家,就要懂得講禮貌、懂禮儀。
讀完這本書,我深深感受到唐詩與我們現實生活的緊密聯系。我們小學生必須要好好背誦唐詩哦!
讀《唐詩》有感6
如果說中國是詩的國度,那么唐詩就是中國詩歌發展史的高峰和瑰寶。
雖然只有短短的幾行字,卻凝聚著幾代中國人的精神力量。
那簡潔又生動的語言,似乎在向我們訴說著中國曾經的歷史文化。
可以說《唐詩三百首》是近兩百多年來流傳最為廣泛,風行海內外,歷久不衰的一種唐詩選本。
書中各種詩體都有,如:五言律詩、絕句、七言詩……在各個詩人筆下出現了一首首名詩,一個個名句。
既有李白、杜甫、王維、白居易、李商隱等“大家”,也有不少王侯、僧侶、歌女,甚至無名氏等“小家”。
書的取材也十分廣泛,不拘一格。
不僅有描寫自然風光的,也有揭露戰爭給人民帶來深重災難的,還有表達詩人對友人依依惜別之情的.。
既有描寫歸家時的復雜心情,又有描寫君王愛情的悲劇……從市井風情到邊塞風光,從生活瑣事到國恨家仇,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這本書是應有盡有。
每一首詩的風格都不一樣。
每一首詩出自不同詩人的筆下,它像海上的照明燈,風雪中的煤炭,時時幫助著我們,溫暖著我們;他像老師,無論在學習上還是做事上,時刻教導著我們,激勵著我們。
每一首詩都是那樣耐人尋味,那樣含義深刻。
拿起這本書再次細細品讀,我發現:每一首詩都是一個寓言故事,都在告訴我一個深刻的道理。
品讀書中的古詩,能讓一個迷路的人找到光明的路,能讓心靈流浪者重新找到生活的方向。
《唐詩三百首》將唐代詩歌的精華,永遠留在一代代中國人的心中。
作為一個中國人,讓我們一起“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吧!
讀《唐詩》有感7
直到上了高中,學了《唐詩宋詞選讀》,我才感受到那韻味。
如果說現代詩是揭示了現實的黑暗,諷刺社會丑惡嘴臉,是一把尖銳的匕首;那么唐詩是一杯茶。只有淡淡的品茶,寧靜的看著茶水的霧氣,才能知曉它的韻味,了解美麗與恬靜背后詩人的思想與情緒。唐詩縱使帶了太多的憤懣,傷感,豪邁不羈,離愁別緒…但在我眼中,它終究是一杯茶,一杯蘊含了無數情緒的'茶。
這杯茶里,曾有一位詩人的豪情壯志:“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边@杯茶里也曾融入了一個詩人的豪邁不羈“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這杯茶里暗含著一位忠臣的血淚“欲為圣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
;這杯茶里也曾因邊關的緊急戰事而泛過一絲漣漪“校尉羽書飛瀚海,單于獵火照狼”
;這杯茶里也曾包含了太多的嘆息“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詩人已盈滿熱淚,只有重重的嘆息…這杯茶里已融合了太多的嘆息,它記錄著唐朝的歷史,它為唐朝而生,它是唐朝的傾聽著,記錄者。它讓我們懂得了去品詩,感受唐詩的魅力。這杯茶是一位智者,它將那么多的情緒埋藏在心底,只為讓我們去了解它內心深處的喜悅,嘆息,痛苦,悲傷,秘密…我眼中的唐詩是充滿韻味的,它是一位穿著古樸,舉手投足之間有著一股風流的文人雅士;它亦或是一位出生在江南古鎮的婷婷少女,一顰一笑間有一股難以描述的韻致…這就是唐詩,它可化作千萬種景象,千萬種情緒,千萬種風情。惟一不變的是唐詩骨子里的韻味,讓人思索,讓人感慨萬分。
讀《唐詩》有感8
這個寒假由于疫情的關系,假期不斷延長。老師經常讓我們讀讀背背《唐詩三百首》里的詩,剛剛開始我覺得很枯燥,難背。但漸漸地,我學會了看詩意背詩,覺得故事讀起來很有韻律,郎朗上口,非常有趣。因此,我越來越喜歡讀古詩。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是我特別喜歡的一句詩,它出自杜甫的《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這句詩告訴我們看的.書多,腦子里積累的東西也就多了,寫起文章來,自然得心應手,如神來之筆。讀了這首詩我知道了讀書的作用很大。以前讀書時,我總是心安定不下來,眼睛盯著書,心早已飛得無影無蹤。現在我看書很認真,每次看得都入了迷,看完一篇還想看一篇。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边@首詩是無名氏的《金縷衣》,是一首關于珍惜時間的詩,勸你不要顧惜華貴的金縷衣,勸你一定要珍惜青春年華,花開適宜折時就要抓緊時間去折,不要等到花謝了去折空枝。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我們是學生,當務之急的任務就是學習,所以我們要抓緊時間學習,為了將來打好扎實的基礎,時間不等人,時間是無價之寶!吧賶巡慌Γ洗笸絺!
《唐詩三百首》里還有許多像這樣廣為流傳的詩,有顏真卿的《勸學詩》,有杜甫的《望岳》,王維的《相思》,李白的《贈汪倫》……這些都詩人們智慧的結晶。他們的聰明是我們難以達到的,但是我們可以更加努力地學習,爭取每天都能進步一點點。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同學們,讓我們以詩為伴,學習更多知識吧!
讀《唐詩》有感9
讀了好幾部解讀唐詩的作品,包括蒙曼老師的作品在內,頗有收獲?梢赃@樣說,每每看到聽到那優美的文字、深情的講解,我都會深深震撼并陶醉,是啊,有一種幸福的感覺叫做讀唐詩宋詞的日子……蒙曼老師引經據典從四時美景感懷唐詩之美,其特點是條理清晰,講述詳實,顯示了教授淵博的學識廣博的知識,會像在教室上課一樣的'心情去收獲去感懷,蒙曼的作品特點都是這樣的。四時更替,春華秋實,景致宜人,風華絕代!我只想說,如果你喜愛讀書,那么讀讀唐詩吧,讓我們的人生充滿詩情畫意充滿期待美意,如果沒有這些經典的作品,可以想象生活該是多么的不堪一擊和多么的蒼白無味……如果不讀唐詩,必將是錯過人生中人世間最美的風景!風過無痕再讀再感
20xx年12月27日下午n
讀《唐詩》有感10
如果說唐詩是一座華麗卻沒有大門的漂亮花園,盛開的繁花開遍了整個花園,吸引了無數蜂蝶為之翩躚飛舞,那么,六神磊磊一定是這座花園的鑿門人或是引路人。
他自己就曾說過:“假如唐詩是一個花園,被圍墻圍著,多數人都繞墻而過,我就做一個翻過唐詩的圍墻的人,去里面摘幾朵花給大家看看。如果喜歡,你們可以去走正門。我做這樣的人就不錯了!
在這本書里,作者并沒有用十分枯燥的學術語言來給我們講述唐朝的那些事,而是用十分活潑、符合大眾胃口的語言生動形象地為我們描摹出唐詩的丹青圖。
徜徉在書中,我們不再對大唐的文化詩歌望而卻步,因為詩人們亦都是一個個平凡的人。他們同樣會在深夜挑燈苦讀,同樣會在官場苦苦奮斗,面臨感情和事業上的失意,同樣會因為一次失誤捶胸頓足。他們有登科時的欣喜若狂——“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亦有落第時的悲涼——“榜前潛制淚,眾里自嫌身”,有女嬌娥對戀人的思念——“憶君心似西江水,日夜東流無歇時”,也有與戀人分手時的無奈悲傷——“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這些關于唐朝詩歌的種種,六神磊磊都用最生動活潑的語言為我們一一展現出來。
詩人的性格和仕途遭遇都交匯成詩人生命中的音符,每個音符都是一句詩,都是詩歌的靈魂所在?v使是同一個詩人的詩,都并非完全一樣。詩人也許前半生及第,仕途順利,寫的'詩歌都是旖旎優美的,著手點都在描寫皇家宮殿或是漂亮的風景。詩人也許后半生仕途失意,被貶邊疆,或是直接被撤職,詩歌所體現的情感時而是憂愁不悅的,時而是對朝廷不滿的,時而是充滿雄心壯志打算重入官場的,時而是看開后云淡風輕的。這些都讓我們難以揣摩。但是我們現在可以跟著六神磊磊去更加細致入微地體會初唐、盛唐、中唐、晚唐的詩歌世界,以不同的角度、別樣的切入點去觀察一個詩人。我們可以從唐詩世界的另一扇大門進入這個世界,更加真切地體會這個世界的每一筆每一畫。
小時候我也背了不下兩百首唐詩,但對唐詩的內容以及詩人的生平背景一知半解,或是根本就不了解。背完詩歌后,連此詩歌的意思都被我拋到九霄云外了?梢哉f,我連唐朝詩歌的大門都沒有真正踏入,只是在刻有“唐詩”的牌匾前徘徊。讀完這本書之后,我才算真正踏進了唐朝詩歌的大門,在門前的一隅仔細而小心地欣賞著怒放的朵朵梨花。
我想,這一切都要歸功于六神磊磊。
讀《唐詩》有感11
平生嗜好國粹。鄙人對國粹的理解就是,經久不熄的、怡人貽世的、富含哲理的文化精髓!短圃娝卧~三百首》理所當然是中華文明的精髓部分,他經久不息,但他更近乎于“怡人貽世的”。如果我們把《唐詩宋詞三百首》比作一座雄偉的殿堂的話,那么我們孩時所學的唐詩和宋詞,就只能算是走進了殿堂的第一門;或者說憑著對雄偉殿堂的一知半解,而對那座殿堂有著熱切的向往。
當你忽然有一天長大成人時,順著孩時的腳步走近那座雄偉的殿堂時,這才恍然大悟,原來它的雄偉還不止想像中的雄偉。只要你有時間真正的在里面暢游時,跨越時空的鴻溝、“身”置時空的背景中,并能領會其中滋味,這便覺得原來自己如此的“渺小”,這是我之所以稱自己為“鄙人”的原因。我以為,謙卑的目光會使人走的更高更遠,因為當你手握“謙卑”這副望遠鏡時,你將會深深的探尋那山外之山,或用目光的,或用思想的。
說起唐詩,首推李白。他的佳作不可羅列,他的意境氣象萬千。他信手拈來的一首《渡荊門送別》,每每讀后讓我寸腸泛愁萬里,鄉情直系云帆。他牽掛著家鄉,家鄉的山水也情意纏長,從他的詩中明了可知家鄉的山水是懂得如何與他惜別的——送君萬里方為別!還有他的三首《清平調》,無意間寫盡了、寫絕了人間的榮華富貴。他的`好多詩也是那個時代許多歷史事件的佐證。
說唐詩其次,杜甫必不可少。他是個現實主義的大詩人。他的詩也時常朦朧,但他絕不蓋沒現實;他的詩包天含地,但他走的是人間正道。他的詩絢麗多彩,但詩的對仗仍齊心工整;他的詩處處批判,但說盡事實絕不反叛。一首《望岳》和《兵車行》,盡可代表他的詩風。唐詩中還有許多絕筆佳唱,比如《渭城曲》《琵琶行·并序》《無題》《登鸛雀樓》《烏衣巷》……我深醉于那拘泥可塑的詞藻中,我更欣賞那富麗堂皇的祖國山水,還有那悲歡可鑒的歷史與人物。
宋詞是繼唐詩之后的又一座文學高峰。宋詞講究詞牌和音律,但他的內容卻是波瀾起伏的。宋詞中我最愛反復品嘗的是,岳飛的《滿江紅》,辛棄疾的《破陣子》,陸游的《卜算子·詠梅》,還有蘇軾的《江城子·密州出獵》等。這些詞品熠出時,偉大詞人更像是詩人。他們用自己的筆桿子代斧鉞,把自己的一腔雄心壯志全部交給了國勢日衰的大宋王朝,他們的愛國情懷至今感人至深。他們的筆鋒與唐詩比肩,他們的情懷同輝日月。再讀讀蘇軾那月光流水般的《水調歌頭》,似乎整個大宋都融進了這首詞中,在它的字里行間中飄落了太多的不甘與無奈。
一首唐詩百讀不厭,一首宋詞千年傳頌。在這微縮的景觀里,有山水,有色彩,有音樂,有舞蹈,有傳奇,有愛情,有歷史,有人物,有高低,有貴賤,還有冰雪,風雨、藍天白云、冷暖親疏……總之里面裝滿了大千世界。它們時而分,時而合,時而相互摻雜,或表情,或人物,或大自然,這些都在詩人或詞人的胸中臆念千轉萬回。直到把一個過去的,現有的,預見的世間,通過文字的串連直接書寫在了人們的心間。
讀《唐詩》有感12
選了很多關于唐詩的作品,出于種種的原因,最終還是選取了自我最熟悉的這部作品,也就是《唐詩三百首》。
在我們國家,我想就應沒幾個人不明白它,也就是說它已經成了一部家喻戶曉的作品。中國是詩的國度,唐詩又是中國古典詩歌的高峰。在唐代三百余年的歷史中,涌現了許許多多的著名詩人,比如我們從小學時就比較熟悉的李白、杜甫、白居易、孟浩然,還有著名的邊塞詩人王維等。當然此外也有很多相對不出名的詩人,就是所有的這些詩人,使得我們歷史上的唐朝成為詩的鼎盛時期,也有了這天人人稱道的唐詩。
從小我們就明白“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也在一進入校園就接觸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白居易的“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杜甫的“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等,相信這些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以前的我還以為《唐詩三百首》真的只有三百首,其實并非如此。
《唐詩三百首》一書的命名,是沿襲“詩三百”的說法,有著要繼承《詩經》傳統的含義。它一共分為8卷,入選詩篇按詩體分為五古、七古、五律、七律、五絕、七絕六類,樂府詩附于個體之后。說三百首,其實只是個概數,實際上書中一共收錄了310篇詩作,原本是為了兒童開蒙而選編的一個“家塾課本”,因為針對的'對象是理解潛力較弱的少兒,因此該書借鑒了《千家詩》易于背誦的特點,因此不一樣年齡階段的人都能理解。我想這也是它能在人群中廣泛傳播的原因之一。
在我看來,唐詩之所以魅力經久不衰,受到越來越多人的歡迎,除了它具有的簡單易懂的特點以外,還與它向人們展示出來的那個極其繁榮昌盛的社會背景,它自身語言也意蘊無窮,有時還會使人充滿期望與力量等原因有關。唐代經濟繁榮,政治昌明,外交發達,這些都為唐詩的發展帶給了很好的條件。唐朝的統治者們酷愛詩歌,也常鼓勵別人進行創作。詩歌在唐代的科舉考試中尤為重要,那時實行了以詩取士的政策,這樣一來就使詩歌和功名利祿緊緊地聯系在一齊。詩歌寫得好壞關系著一個人的政治前途,因此,它受到了社會的廣泛重視。
另外,我覺得在讀唐詩的過程中會得到一種力量,會讓自我的心靈得到一種超然的釋放。每讀一次,都是心靈的一次沉淀。當我們受到挫折時,想想李白“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钡幕磉_與堅持,想想杜甫“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喜悅和幸福,就會從失望甚至是絕望中獲得堅持下去的勇氣,從而更加堅定我們的信念!總之,我認為多讀詩不僅僅能夠增長我們的知識,還能夠陶冶情操,提升內在氣質。
總而言之,閱讀唐詩真的是很有必要的,而《唐詩三百首》又是其中較為精華的部分,因此,沒讀過的人們趕緊拋開一切雜念,潛心閱讀吧!
讀《唐詩》有感13
古典詩詞,是穿越千年依然至美的風景;是流傳百代依然至純的情感。它是中華民族永遠的情感庫藏,是歷代中國人靈魂深處的至愛。愜意人生,哪能無詩詞相伴在這個年代,幸好還有古詩詞,讓我們去追憶曾經的美好……
我喜歡李白的詩!熬灰婞S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如雪”,如挾天風雨撲面而來,有誰能寫出這樣的豪氣與悲涼“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這曾讓多少躊躇滿志之人聽后心潮澎湃,熱血沸騰“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這樣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的純純的'愛情,又令多少的青春男女深深向往這就是李白,他有濟世之才,也有濟世之志,可他一生仗劍天涯,寄情山水,浪漫豪放,酒和詩才是他最好的伙伴。
我喜歡李商隱的詩。“荷葉生時春恨生,荷葉枯時秋恨成。深知身在情長在,悵望江頭江水聲!痹娙藢鉂獾陌V情化作奔流的江水!板\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薄按饲榭纱勺窇洠皇钱敃r已惘然。”無論是錦瑟華年,還是如玉如珠,最終換來的卻是一片悵惘!靶仪筚t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蓱z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崩钌屉[感嘆賈誼的'才華無法施展,也哀嘆自己的志向無法實現!“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眹@息,夕陽的余暉悄悄襲來,將世世代代的人擊中,引起無數的傷感。
我喜歡蘇軾的詞!叭痹聮焓柰,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飄渺孤鴻影。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边@種徘徊在字里行間的淡淡憂愁,是如此震撼人的心靈!“大江東去,浪淘盡”“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山水中品咂人生的況味,令人蕩氣回腸!但蘇軾總算是一個重情的才子,“十年生死兩茫茫,不凄涼,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岡”,王弗的病逝將兩人的幸福終結。蘇軾與王弗,才子佳人,珠聯璧合,也算得上是一段人間佳話了。
我最愛的是納蘭性德,我愛他的文武雙全,愛他的雖生于富貴之家,卻從不追求聲色犬馬,從不沉湎于風花雪月的獨特。他的詞太美了!“曲闌深處重相見,勻淚偎人顫”于凄涼清怨的氛圍中嘆流水落花易逝,孤清歲月無情,真是哀婉動人,情真意切!“誰翻樂府凄涼曲風也蕭蕭,雨也蕭蕭,瘦盡燈花又一宵。不知何事縈懷抱,醒也無聊,醉也無聊,夢也何曾到謝橋!币粓龉艜r候的思念,一個謝娘的故事,或許思念真的是從一座謝橋走向另一座謝橋,在不經意間品味思念似醉非醉的感覺!岸癫诺喇敃r錯,心緒凄迷。紅淚偷垂,滿眼春風百事非。情知此后來無計,強說歡期。一別如斯,落盡梨花月又西。”每個詞、每個字都能讓你體會到靈魂深處的戰栗,那是一種幸福的憂傷!懊髟露嗲閼ξ,笑我如今。辜負春心,獨自閑行獨自吟。近來怕說當時事,結遍蘭襟。月淺燈深,夢里云歸何處尋”這種細膩,這種單純,干凈得幾乎透明。他是一個奇特的男子,幾乎擁有了世間的一切,但獨獨沒有快樂;他是情深不壽的最典型代表,生命短暫卻磨難重重;他是古來難得一見的情種,也是受盡造化捉弄的失意之人……一尺華麗,三寸憂傷!
中國人的每一種心境,似乎都被古詩詞吟詠過了。讀這些古詩詞的時候,自豪之情會油然而生,這就是中國人對古詩詞的熱愛之情。
讀《唐詩》有感14
嚴羽說:“詩沒意思,沒關系!碧貏e欣賞這句話。
縱觀唐詩三百首,我注意到一個事實:在盛唐時期,詩人所想象的廣闊世界實在是“理不可及”
第一,才華橫溢的詩人往往馳騁想象,依托空曠之地,以使自己的境界出乎意料。比如我讀了一首好詩,它的手法、靈感、境界都是我力所不及的,我就會由衷感嘆:單純的筆墨難畫。詩如禪,重心悟,而離言。詩詞講究“悟性好者不言多”的手法。當一首詩能達到禪意的境界,就更難了。就我而言,我更喜歡那些帶有禪意的詩,因為它們所表達的意境可以直接指向人心。
第二,博學而有品味的詩人,永遠是能看各家的智者,永遠是能改變學問,修習禪學的開悟者。久而久之,他的詩歌自然會達到一種清晰的.狀態,詩人會創造出一種吸引世人目光的景觀。
第三,一個有成就的詩人,一定是經過幾十年的實踐和磨礪,達到“為道而奮斗,游于藝術”境界的人。因為只要你讀了他們的詩,讀者總能嘗到一種舒服的狀態。就像絕壁上的木橋,是無心之失。
第四,實現了禪境的詩人,必須是“取諸境,入詩三味”的詩人;趁深,自由”。
讀《唐詩》有感15
在一陣陣蛙聲與蟬鳴間,夏日伴隨著暑假一同到來。此時正是學習與成長的大好時節。在這段難得的休閑時光中,我也趁機閱讀了許多書籍,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便是這一本《戴老師高能唐詩課》。
這本書的作者是華中師范大學教授兼博士生導師戴建業。他老人家的點評精確,語言風趣幽默,十分吸引人。書中摘錄了許多流傳甚廣的唐詩,通過詳細的介紹使讀者了解更多知識,同時也對詩詞產生一定興趣。
從初唐到晚唐,從山水田園到邊塞,在一首首詩中,我們仿佛能回到當初那個繁盛的時代,看著濃墨在紙上寫下那些被后人傳誦千古的篇章。在作者生動的描述中,這些原本有些生澀的文字都化作易為理解的故事,帶著作者穿越千年的風云。
恍然間,戰場似乎出現在我眼前,將士們才剛剛戰罷,“城頭鐵鼓聲猶震,匣里金刀血未干!碧焐淹,荒涼的邊塞上,“高高秋月照長城”。四周一片寂靜,帳中的將士們惆悵地睡下,耳邊卻隱隱聽到有人“更吹羌笛關山月”。在悠揚的笛聲間,將士們不由得開始思念起自己的故鄉。
忽然,在作者的帶領下,我又到了一個全然不同的地方。我處在一個小村莊之中,這兒剛剛到黃昏,夕陽漸漸西沉,“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边@時,放牧的人們也陸陸續續回到了家,“斜光照墟落,窮巷牛羊歸!贝逯械睦先烁赏炅宿r事,此時正悠閑地“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這兒的人們都過著寧靜、平凡而快樂的生活。
在閱讀這本書時,無數個這樣的場景在我眼前閃過。春日的“桃紅復含宿雨,柳綠更帶春煙”,夏日的`“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秋日的“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冬日的“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這本書真正讓我領略到了詩詞之美,領略唐代文化的魅力,讓我明白這一行行文字并不死板,他們甚至比照片、視頻更加鮮活、動人。
這本書蘊含著中華幾千年文化之中的瑰寶,他為我帶來了有趣而豐富的知識,以及美的熏陶,令我印象深刻。
【讀《唐詩》有感】相關文章:
讀《唐詩》有感12-27
(通用)讀《唐詩》有感06-25
(必備)讀《唐詩》有感06-26
讀《最好的方法讀唐詩》有感02-20
淺讀《唐詩宋詞》02-20
我讀唐詩作文05-17
讀《唐詩》有感(精選15篇)06-25
讀《蔣勛說唐詩》有感02-20
(實用)讀《唐詩》有感15篇06-24
(通用)讀《唐詩》有感15篇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