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秋日登郡樓望贊皇山感而成詠》李德裕唐詩鑒

時間:2023-08-28 17:16:29 賽賽 全唐詩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秋日登郡樓望贊皇山感而成詠》李德裕唐詩鑒

  《秋日登郡樓望贊皇山感而成詠》是中唐詩人李德裕因事歸返家鄉趙郡而作的一首五言律詩。全詩抒寫詩人懷戀鄉土,感慨宦途漂泊,透露了遭受排斥的怨憤心情,一氣呵成,格律高邁。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秋日登郡樓望贊皇山感而成詠》李德裕唐詩鑒,歡迎閱讀。

《秋日登郡樓望贊皇山感而成詠》李德裕唐詩鑒

  秋日登郡樓望贊皇山感而成詠

  李德裕

  昔人懷井邑,為有掛冠期。

  顧我飄蓬者,長隨泛梗移。

  越吟因病感,潘鬢入愁悲。

  北指邯鄲道,應無歸去期。

  李德裕詩鑒賞

  李德裕是唐代河北道趙郡人。趙郡有贊皇縣,縣有贊皇山,縣因山而得名。據詩題“登郡樓望贊皇山”云云,本詩當是作者因事歸返家鄉趙郡而作。李德裕是唐武宗會昌年間建樹卓越的名相,執政六年中,外定回鶻,平澤潞,平幽燕,內抑宦官,曾使唐王朝一度中興。像這樣一位大政治家,在功業未就之前,是不能不積極求仕、努力進取的。《舊唐書》本傳說他:“幼有壯志,苦心力學,年才及冠,志業大成。”但是在唐憲宗元和初年,因為他的父親李吉甫出仕宰相,他只好“避嫌不仕臺省,累辟諸府從事。

  十一年,張弘靖罷相,鎮太原,辟為掌書記。”直到元和十四年,李德裕才入朝為官。在這一段時間內,他卻難以施展他的抱負和才干。這首詩大約就作于這個時期。

  “昔人懷井邑,為有掛冠期。顧我飄蓬者,長隨泛梗移。”詩的前四句用對比的手法,抒寫自己飄泊宦游,功業未就的悲嘆。前二句是說過去那些離鄉求仕的人,他們也時常懷念自己的家鄉,但是,他們最終都能在功成名就之后辭官榮歸故里。“井邑”,即鄉井,指家鄉。“掛冠”,指辭官。但這里的掛冠當指致仕返鄉,此據上下詩意可知。后二句筆鋒一轉,嘆息自己的仕宦未遇,以致雖然暫得返鄉,卻不能久留,還要為仕途而繼續奔逐。詩人以飛轉的蓬草和浮在水面的樹梗自喻,抒寫飄泊之感,十分形象。

  “越吟因病感,潘鬢入愁悲。”這兩句詩用了兩個典故:“越吟”見于《史記·張儀列傳》,秦惠王用張儀為相,陳軫奔楚,后來他又出使秦國,秦惠王問他:“ 子去寡人之楚,亦思寡人不?”陳軫回答說:“越人莊舄仕楚執珪,猶尚越聲也。今臣雖棄逐之楚,豈能無秦聲哉!”后來用越吟比喻思鄉之歌。

  “潘鬢”見于潘岳《秋興賦序》:“余春秋三十有二,始見二毛。”喻指鬢發斑白。又因潘岳三十二歲而鬢發斑白,所以也用潘鬢代指青年早衰。這兩句詩是說自己年來多病,經常引起思鄉之情;鬢發早斑,功業未遂,更加感到失意的悲嘆。

  “北指邯鄲道,應無歸去期。”邯鄲道,指自陜西長安通向河北邯鄲的道路。《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載:“頃之,至中郎將。從行至霸陵,居北臨廁。是時稹夫人從,上指示稹夫人新豐道,曰:‘此走邯鄲道也。’”邯鄲,戰國時為趙國都城,而李德裕的家鄉趙郡戰國時屬趙,秦為邯鄲郡地(見《元和郡縣圖志》),詩中即以邯鄲道代指通向家鄉趙郡的道路。從“應無歸去期”這句看,作者當是馬上又要離開家鄉,而且此去前途未卜,不知何日能夠壯志實現,功成名就,榮歸故里,故而發出慨嘆。

  這首詩在寫法上獨具特色。通篇議論,“一氣直下,以行文之法成詩”(沈德潛《唐詩別裁》)。開頭二句為立論的大前提,作者認為思鄉之情,人皆有之。但歷觀古志士仁人的掛冠歸鄉,都是在功業成就之后。從而領起以下六句,反襯自己長期宦游各地不得返鄉;今雖暫得歸鄉,而因職事在身,功業未遂,仍不能如古志士仁人的榮歸故里的遭際,內在邏輯十分嚴謹。通讀全詩,雖多飄泊失意之嘆,但仍然不乏對仕途的熱切追求,表現出不做出一番事業就不返鄉的進取精神。

  注釋

  郡樓:指滑州城樓。

  贊皇山:山名,在今河北省西南。《元和郡縣志》卷十七《趙州·贊皇縣》:“贊皇山,縣東南二十六里。”

  井邑:鄉邑,故里。語本《周禮·地官小司徒》:“九夫為井,四井為邑。”

  掛冠:謂辭官。東漢逢萌見政局混亂,辭職歸家,“解冠掛東都城門”而去。見《后漢書·逢萌傳》。

  泛梗:漂浮的桃梗。

  越吟:春秋越國人莊舄在楚國做官,不忘故國,病中吟越歌以寄鄉思。見《史記·張儀列傳》。后用喻思鄉之情。

  潘鬢:西晉詩人潘岳,三十二歲鬢發就開始斑白,作《秋興賦》以感懷。見《秋興賦》序。后以指中年鬢發初白。

  北指邯(hán)鄲(dān)道,應無歸去期:從滑州(今河南滑縣)歸故鄉贊皇,經過邯鄲(今河北邯鄲市),言歸鄉無期。

  譯文

  過去那些離鄉求仕的人,他們也時常懷念自己的家鄉,但是,他們最終都能在功成名就之后辭官榮歸故里。

  嘆息自己的仕宦未遇,以致雖然暫得返鄉,卻不能久留,還要為仕途而繼續奔逐。

  我年來多病,常常產生思鄉之情;鬢發發白,但未曾建功立業,愈發感到失意。

  馬上又要離開故鄉,這一去歸鄉無期,不知什么時候能夠實現壯志實現,功成名就。

  創作背景

  《秋日登郡樓望贊皇山感而成詠》作于文宗大和四年(830年),詩人任滑州刺史時。當時詩人登樓遠眺故鄉之贊皇山,不禁感慨系之,吟成此詩。

  作者簡介

  李德裕(787—849年),字文饒,趙州(今河北趙縣)人。幼有壯志,苦心向學,精《漢書》、《左氏拳秋》。歷任翰林學士、浙西觀察使、西川節度使、兵部尚書、左仆射,并在唐文宗大和七年(833年)和武宗開成五年(840年)兩度為相,使晚唐內憂外患的局面得到了暫時安定。著有《會昌一品集》《左岸書城》《次柳氏舊聞》等。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天干夜啦天干天干国产精品 | 婷婷色香五月综合缴缴情 | 亚洲欧美一级久久精品 |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高清 | 日韩精品免费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尤物精品国产福利一区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