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聞方響》唐詩賞析
方響聞時夜已深,聲聲敲著客愁心。
不知正在誰家樂,月下猶疑是遠(yuǎn)砧。
【賞析】
方響是古代中國打擊樂器,南朝梁代出現(xiàn),是中國古代很有藝術(shù)特色拜具有固定音高的'敲擊樂器。
它出自距今一千四百多年前的南北朝時的北周(公元557一581年),后為隋、唐燕樂中常用的樂器。它通常由十六塊鐵板根據(jù)音高順序排列而成,用小鐵錘或木錘敲擊發(fā)音。
方響始于南北朝梁代(502—557)。《舊唐書·音樂志》:“梁有銅磬,蓋今方響之類。方響。以鐵為之,修八寸,廣二寸,圓上方下。架如磬而不設(shè)業(yè)(樂器架子橫木上的大板),倚于架上以代鐘磬。”又據(jù)唐方干《新安殷明府家樂方響》:“葛溪鐵片梨園調(diào),耳底丁東十六聲”;唐牛殳《方響歌》:“長短參差十六片,敲擊宮商無不遍”。可知唐代方響由“圓上方下”、大小不一的十六塊鐵片組成。用于宮廷燕樂。
唐代詩人李沇、牛殳對古樂器方響各作詩七言古詩《方響歌》—首,分別描寫了隋唐時期新樂器方響的音樂表現(xiàn)力,也都寫到形制,是有關(guān)這個樂器的可貴材料。李詩說:“十六葉中侵素光”,牛詩說:“長短參差十六片,敲擊宮商無不遍”。兩詩均收入《全唐詩》(李詩在十函八冊,牛詩存十—函八冊)。
【《夜聞方響》唐詩賞析】相關(guān)文章:
唐詩《春夜聞笛》賞析03-03
春夜洛城聞笛唐詩賞析01-24
夜上受降城聞笛唐詩賞析01-23
孟郊《聞?wù)琛诽圃娰p析01-29
《春夜聞笛》的李益唐詩鑒賞02-05
夜聞歌者古詩賞析12-04
聞樂天授江州司馬唐詩原文及賞析01-22
劉方平《采蓮曲》唐詩賞析01-29
春天的唐詩《春夜喜雨》賞析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