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宋詞鑒賞

時間:2021-04-06 12:56:00 全宋詞 我要投稿

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宋詞鑒賞

  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宋詞鑒賞

  辛棄疾

  郁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

  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

  辛棄疾詞作鑒賞

  作者的這首詞,用極高明的比興手法,表達了作者深沉的愛國情思,堪稱詞中的.瑰寶。辛棄疾此首《菩薩蠻》用極高明之比興藝術,寫極深沉之愛國情思,無愧為詞中瑰寶。

  造口一名皂口,在江西萬安縣西南六十里(《萬安縣志》)。詞中的郁孤臺在贛州城西北角(《嘉靖贛州府志圖》),因隆阜郁然,孤起平地數丈得名。唐李勉為虔州(即贛州)剌史時,登臨北望,慨然曰:余雖不及子牟,而心在魏闕一也。‘改郁孤為望闕。(《方輿勝覽》)清江即贛江。章、貢二水抱贛州城而流,至郁孤臺下匯為贛江,再北流,經造口、萬安、太和、吉州(治廬陵,今吉安)、隆興府(即洪州,今南昌市),入鄱陽湖注入長江。淳熙二、三年間(1175-1176),詞人提點江西刑獄,駐節贛州,這首詞正是詞人在此時書于造口壁的。南宋羅大經《鶴林玉露。辛幼安詞》條云:其題江西造口壁詞云云。蓋南渡之初,虜人追隆祐太后,(哲宗孟后,高宗伯母)御舟至造口,不及而還,幼安因此起興。這一記載對體會本詞意蘊,實有重要意義!端问贰犯咦诩o及后妃傳載:建炎三年(1129)八月,會防秋迫,命劉寧止制置江浙,衛太后往洪州,騰康、劉玨權知三省樞密院事從行。閏八月,高宗亦離建康(今南京市)赴浙西。時金兵分兩路大舉南侵,十月,西路金兵自黃州(今湖北黃岡)渡江,直奔洪州追隆祐太后。康、玨奉太后行次吉州,金人追急,太后乘舟夜行。《三朝北盟會編》十一月二十三日載:質明至太和縣(去吉州八十里!短涂h志》),又進至萬安縣(去太和一百里。《萬安縣志》),兵衛不滿百人,滕康、劉玨皆竄山谷中。金人追至太和縣,太后乃自萬安縣至皂口,舍舟而陸,遂幸虔州(去萬安凡二百四十里?《贛州府志》)。《宋史·后妃傳》:太后及潘妃以農夫肩輿而行!端问贰:寕鳌罚恒屇监l兵助官軍捍御金兵,太后得脫幸虔。

  史書所記載的金兵追至太和。與羅氏所記的追至造口稍有不符。但羅氏為南宋廬陵人,又曾任江西撫州軍事推官,其所記信實與否,尚不妨存疑。況且金兵既至太和,其前鋒追至南一百六十里之造口,也不能說無此可能性。無論金兵是否追至造口,隆祐太后被追造口時情勢危急,以致舍舟以農夫肩輿而行,此是鐵案,史無異辭。重要的是,應知隆祐其人和建炎年間形勢。以靖康二年(1127)金兵入汴擄徽欽二宗北去,北宋滅亡之際,隆祐以廢后幸免,她垂簾聽政,迎立康王,即后來的高宗。有人請立皇太子,隆祐拒之。《宋史。后妃傳》記其言曰:今強敵在外,我以婦人抱三歲小兒聽政,將何以令天下?其告天下手詔曰:雖舉族有北轅之恤,而敷天同左袒之心。又曰:漢家之厄十世,宜光武之中興;獻公之子九人,唯重耳之獨在。《鶴林玉露。建炎登極》條云:事詞的切,讀之感動,蓋中興之一助也。陳寅恪《論再生緣》亦謂:維系人心,抵御外侮,所以為當時及后世所傳誦。故史稱隆祐:國有事變,必此人當之。建炎三年,西路金兵窮追隆祐,東路金兵則渡江陷建康、臨安,高宗被迫浮舟海上。正值南宋政權出生死存亡之季。因而作者身臨造口,懷想隆祐被追至此,因此感興,題詞于壁,也是情理之中的事。羅氏所記大體可信,詞題六字即為本證。

  上闋頭句郁孤臺下清江水起筆橫絕。由于漢字形、聲、義具體可感之特質,尤其郁(鬱)有郁勃、沉郁之意,孤有巍巍獨立之感,郁孤臺三字劈面便呈顯出一座郁然孤峙之高臺。詞人調動此三字打頭陣,顯然有滿腔磅礴之激憤,勢不能不用此突兀之筆也。進而寫出臺下之清江水!度f安縣志》云:贛水入萬安境,初落平廣,奔激響溜。寫出此一江激流,詞境遂從百余里外之郁孤臺,順勢收至眼前之造口。而造口,詞境之核心也。接著又縱筆寫出:中間多少行人淚。行人淚三字,直點造口當年事。詞人身臨隆祐太后被追之地,痛感建炎國脈如縷之危,憤金兵之猖狂,羞國恥之未雪,乃將滿懷之悲憤,化為此悲涼之句。在詞人之心魂中,此一江流水,竟為行人流不盡之傷心淚。行人淚意蘊深廣,不必專言隆。在建炎年間四海南奔之際,自中原至江淮而江南,不知有多少行人流下無數傷心淚呵。由此想來,便覺隆祐被追至造口,又正是那一存亡危急之秋之象征。無疑此一江行人的淚中,也有詞人之悲淚呵。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長安指汴京,西北望猶言東北望。詞人因回想隆祐被追而念及神州陸沉,獨立造口仰望汴京亦猶杜老之獨立夔州仰望長安。遙望長安,境界頓時無限高遠。然而,可惜有無數青山重重遮攔,望不見也,境界遂一變而為具有封閉式之意味,歇拍雖暗用李勉登郁孤臺望闕之故事,卻寫出自己之滿懷忠憤。卓人月《詞統》云:忠憤之氣,拂拂指端。正是如此。

  下闋頭兩句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寫眼前的景色。贛江原是北流,詞人為抒發胸懷,不受拘泥,在這里言東流。無數青山雖可遮住長安,但終究遮不住一江之水向東流。此處若言有寄托,則難以指實。若言無寄托,則遮不住與畢竟二語,又明顯帶有感情色彩。周濟《宋四家詞選》云:借水怨山?芍^具眼。此詞句句不離山水。試體味遮不住三字,將青山周匝圍堵之感一筆推去,畢竟二字更見深沉有力。

【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宋詞鑒賞】相關文章:

《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賞析11-12

《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古詩詞鑒賞01-24

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賞析10-30

辛棄疾的《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全文07-15

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原文欣賞12-20

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古詩詞賞析12-23

高中語文《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ppt06-02

《菩薩蠻》的宋詞鑒賞01-24

《菩薩蠻》張先宋詞鑒賞01-29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免费 |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日韩专区一 | 日韩在线不卡免费视频 | 亚洲中文成人门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