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望海潮》賞析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云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重湖疊山獻(音yǎn)清佳。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嘻嘻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夸。
【賞析】
《望海潮》也是柳永詞中廣泛傳誦的名篇。
錢塘(今浙江杭州市),從唐代開始便是歷史上著名的大城市,到了宋代又有進一步的發展。柳永在杭州生活過一個時期,對杭州的山水名勝、風土人情有著親身的體驗和深厚的感情,所以,在這首詞里,他能以生動的筆墨,把杭州描繪得富麗非凡。西湖的美景,錢江潮的壯觀,杭州市區的繁華富庶,當地上層人物的享樂,下層人民的勞動生活,都一一注于詞人的筆下,涂寫出一幅幅優美壯麗、生動活潑的畫面。這畫面的價值,不僅在于它描畫出杭州的錦山秀水,而且更重要的是它面出了當時當地的風土人情。
據羅大經《鶴林玉露》記載,這首詞是柳永呈獻給舊友孫何的作品。孫何當時任兩浙轉運使,駐節杭州。詞中千騎擁高牙之句,有可能指孫何而言。由于是呈獻杭州官長之作,詞中不免對當時的杭州做夸張描寫,也免不了要用恭維應酬的話語作結。但是,更主要的是,透過競豪奢這樣的表面現象,讀者還可以看到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的盈實富庶,羌管 弄晴,菱歌泛夜的輕快歡欣,以及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的風流瀟灑。這一切,都只能產生在古代勞動人民長期辛勤勞動所創造出的巨大物質財富的基礎之上。重湖疊山獻,煙柳畫橋,也并非天然生就,而是勞動人民治理河山,改造自然的結果。云樹繞堤沙,三 秋桂子,十里荷花,也無一不是勞動人民辛勤的雙手造就。當時,柳永對此大加贊賞并引以為自豪。今天,我們讀這樣的詞作也不應求之過苛,甚至指責他掩蓋了當時的階級矛盾與貧富懸殊,而是應當從詞里所提供的畫面中去感受祖國河山的壯美以及古代人民的勤勞和智慧,從而增強我們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贊語由來已久,這并非溢美之詞。
這首詞在藝術上也是相當成功的。作者抓住具有特征的事物,用飽蘸激情而又帶有夸張的筆調,寥寥數語便筆底風生,迷人的西湖與錢塘勝景便展現在讀者面前。前片,主要勾畫錢塘的形勝與繁華,大筆濃墨,高屋建瓴,氣象萬千。寫法上由概括到具體,逐次展開,步步深化。如,開篇三句點出了形勝、都會與繁 華,但終究是概括性的直陳,很難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繼之而來的下面九句,便緊緊圍繞這六個字,做形象的鋪寫,境界立即展開:煙柳畫橋三句寫的是都會,云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等則側重于刻畫形勝,而市 列殊璣,戶盈羅綺則突出了杭州的富庶繁華.下片,側重于描繪西湖的美景、歡樂的游賞與勞動生活。寫法上著眼于好景二字,尤其側重于好景中出現的人。重湖三句描繪西湖美景,其中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是天生的好言語,是千古迷人的麗句。羌 管弄晴三句寫的是下層人民,千騎擁高牙三句寫的是州郡長官。結尾又以贊美的口吻收束。
除飽滿的感情與適度的夸張以外,詞的語言,音律,詞調也與詞的內容結合得恰到好處。《望海潮》也是柳永首創的,詞牌與詞的內容以及地域性特點密切結合。上片寫形勝之地和錢江潮的壯觀,詞中用怒濤、霜雪、天塹這類色彩濃烈有氣勢的`語言,詞句短小,音調急促,仿佛大潮劈面奔涌而來,有雷霆萬鈞,不可阻擋之勢。而寫西湖清幽的美景時,文字優美,詞句變長,節奏平和舒緩,終于出現了三 秋桂子這樣干秋傳誦的佳句,繼之又用羌管弄晴等句不斷地加以點染,美麗的西湖就更加使人心曠神怡了。
這是一首藝術感染力很強的詞。相傳后來金主完顏亮聽唱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以后,便羨慕錢塘的繁華,從而更加強了他侵吞南宋的野心。為此,宋人謝驛(處厚)還寫了一首:莫把杭州曲子謳,荷花十里桂三秋。豈知草木無情物,牽動長江萬里愁。(見羅大經《鶴林玉露》)說金主亮因受一首詞的影響而萌發南侵之心,原不可信。但是,產生這一傳說,卻可以印證這首詞的藝術感染力是很強的。作為高級官僚的范縝對柳永這首詞也極端贊佩:仁完四十二年太平,鎮壓翰苑十余載,不能出一語詠歌,巧于耆卿詞見之。( 見《方輿盛覽》)柳永擴大了詞的內容的主要表現之一,就是他的詞反映了都市的繁華與山川的壯麗。除歌詠杭州以外,柳永的詞還歌詠過蘇州(《木蘭花慢》、《瑞鷓鴣》)。揚州(《臨江仙》)、成都(《一寸金》)、洛陽(《少年游》和北宋都城汴京(《傾杯樂》、《透碧霄》)等。為宋代都市繁榮留下了形象的畫面。
【宋詞《望海潮》賞析】相關文章:
宋詞望海潮的翻譯03-23
著名宋詞《望海潮》翻譯07-28
《望海潮》全文賞析03-18
《望海潮》課文賞析03-23
《望海潮·東南形勝》賞析12-18
望海潮梅英疏淡宋詞鑒賞04-21
望海潮05-14
望海潮05-14
拼音版《望海潮》古詩翻譯及賞析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