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昭君怨》注釋賞析

時間:2021-03-23 19:29:10 全宋詞 我要投稿

《昭君怨》注釋賞析

  宋代盛行的一種中國文學體裁,宋詞是一種相對于古體詩的新體詩歌之一,標志宋代文學的最高成就。宋詞句子有長有短,便于歌唱。因是合樂的歌詞,故又稱曲子詞、樂府、樂章、長短句、詩余、琴趣等。以下是小編為您帶來的

  原文:

  誰作桓伊三弄,驚破綠窗幽夢?新月與愁煙,滿江天。

  欲去又還不去,明日落花飛絮。飛絮送行舟,水東流。

  注釋:

  ⑴桓伊三弄:桓伊,字叔夏,小字子野。東晉時音樂家,善箏笛。《世說新語·任誕》載:“王子猷(徽之)出都,尚在渚下。舊聞桓子野善吹笛,而不相識。遇桓于岸上過,王在船中,客有識之者云:“是桓子野。”王便令人與相聞云:“聞君善吹笛,試為我一奏。”桓時已貴顯,素聞王名,即便回,下車,踞胡床,為作三調。弄畢,便上車去,客主不交一言。”

  ⑵ “綠窗”,碧紗窗。

  ⑶ 新月句:客將遠行,故如此說。張繼《楓橋夜泊》:“月落鳥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⑷ 欲去又還不去:欲去還留戀,終于不得不去。

  賞析:

  這首詞作于熙寧七年(1074)二月,是作者為送別柳子玉(名瑾)而作。子玉是潤州丹徒人,與東坡誼兼戚友。熙寧六年(1073)十一月,蘇軾時任杭州通判,赴常州、潤州一帶賑饑,子玉赴懷守之靈仙觀,二人結伴而行。次年二月,蘇軾金山(潤州西北長江中)送別子玉,遂作此詞以贈。

  上闋寫離別時的情景。首二句以晉人桓伊為王徽之吹奏三個曲調的典故,以發問的形式提出疑問:夜深人靜時,是誰吹奏有名的古曲,將人們從夢中喚醒?此二句暗寫離別。次二句融情入景,通過新月、煙云、天空、江面等景,將整個送別情景和盤托出。

  下闋遙想“明日”分別的情景。“欲去又還不去”,道了千萬聲珍重,但遲遲沒有成行。二月春深,將是“落花飛絮”的時節,景象凄迷,那時別情更使人黯然。“飛絮送行舟,水東流。”設想離別的人終于走了,船兒離開江岸漸漸西去。送別的.人站立江邊,引頸遠望,不愿離開,只有那多情的柳絮,像是明白人的心愿,追逐著行舟,代替人送行。而滔滔江水,全不理解人的心情,依舊東流入海。以“流水無情”反襯人之有情,又借“飛絮送行舟”表達人的深厚情意,結束全詞,分外含蓄雋永。詞所謂明日送行舟,未必即謂作此詞的第二日開船,須作稍為寬泛的理解。

  此詞上片寫送別情景,以景色作為笛聲的背景,情景交融地渲染出送別時的感傷氛圍。下片運用疊句造境傳情,想象次日分別的情景,大大擴展了離情別緒的空間。如此虛實結合,渲染出一種強烈的情感氛圍,使讀者受到極強的藝術感染。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l | 在线āv视频国产免费网站 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久久免费 | 日韩在线看精品免费视频 | 一级少妇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 亚洲国产精品激情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乱在线伦视频中文字幕乱码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