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晏幾道《臨江仙·斗草階前初見》賞析

時間:2021-02-25 09:21:50 全宋詞 我要投稿

晏幾道《臨江仙·斗草階前初見》賞析

  《臨江仙·斗草階前初見》是北宋詞人晏幾道的作品。這首相思詞寫男子與相愛的女子在“斗草”時節初識 又于“七巧”節重逢,離別后引起無限相思,表達了作者對自己曾經愛過的女子的深深懷念。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晏幾道《臨江仙·斗草階前初見》賞析,歡迎閱讀。

  【原文】

  臨江仙①·斗草階前初見

  斗草②階前初見,穿針③樓上曾逢。羅裙香露玉釵風④。靚妝眉沁綠,羞臉粉生紅。

  流水便隨春遠⑤,行云⑥終與誰同。酒醒長恨錦屏空。相尋夢里路,飛雨⑦落花中。

  【注釋】

  ①臨江仙,原唐教坊曲名,后用為詞牌。原曲多用于詠水仙,故名。

  ②斗草,古代春夏間的一種游戲。梁·宗懔《荊楚歲時記》載:“五月五日……四民并踏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戲。”但宋代在春社、清明之際已開始斗草。

  ③穿針,指七月七日七巧節。《西京雜記》載:“漢宮女以七月七日登開襟樓,寄七子針”,以示向天上織女乞求織錦技巧,稱之為“七巧節”。

  ④“羅裙”句,七夕月夜,你身著羅裙,裙濕香露;頭戴玉釵,鬢插香花,立于夜風之中。唐·溫庭筠《菩薩蠻》云:“雙鬢隔香紅,玉釵頭上風。” [2]

  ⑤“流水”句,從李煜“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句化來,此處指女子去遠,無處尋覓。

  ⑥行云,這里用“巫山云雨”的典故。這里指心愛的女子行蹤不定。

  ⑦飛雨,微雨。

  【白話譯文】

  當你在階前與女伴斗草時我們初次相見,當你在樓上與女伴穿針時我們再次相逢。少女踏青斗草游戲。只見你在階前和別的姑娘斗草,裙子上沾滿露水,玉釵在頭上迎風微顫,那活潑唯美的情態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另一次是七夕,少女夜須穿針乞巧拜新月。我和你在穿針樓上重逢,只見你靚妝照人,眉際沁出翠黛,羞得粉臉生出嬌紅,我們兩個人已是生情意,卻道得空靈。不料華年似水,伊人亦如行云,不知去向了。

  【創作背景】

  宋代斗草之風,與唐代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在時間上,宋代人斗草除在端午節外.在春社及清明也有斗草活動,此詩為證。據說這還成了婦女游戲的專利品,這首詩詞里對“斗草”的描寫就和女性有關。

  【賞析】

  此詞系作者為思念一個自己曾經深愛過的女子而作,全詞寫情婉轉而含蓄。作者正面寫了與女子的初見與重逢,而對于兩人關系更為接近后的錦屏前相敘一節卻未作正面表現,給讀者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間。夢中相尋一節也寫得很空朦,含蓄地暗示了多量的情感內涵,把心中的哀愁抒寫得極為深沉婉曲。

  上片不過是寥寥五句,可是一句一景,一景一情。景中不僅有人,也有人物的感情透出;而且,通過這情景交融的描寫,又暗暗交代了雙方的感情由淺麗深,逐步遞變。更妙的是,這個女子的音容笑貌,也仿佛可以呼之欲出。

  “斗草階前初見,穿針樓上曾逢。”憶敘他與她在兩個特定環境中的初次相見和再次相逢。“斗草階前初見”寫有一天女子同別的姑娘階前斗草的時候,詞人第一次看見了她。斗草,據《荊楚歲時記》:“五月五日,四民并踏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戲”。“穿針樓上曾逢”寫轉眼又到了七夕。女子樓上對著牛郎織女雙星穿針,以為乞巧。這種風俗就從漢代一直流傳下來。這天晚上,穿針樓上,他又同她相逢了。

  “羅裙香露玉釵風。靚妝眉沁綠,羞臉粉生紅。”這三句,是補敘兩次見面時她的情態。她的裙子沾滿了花叢中的露水,玉釵頭上迎風微顫。她“靚妝眉沁綠,羞臉粉生紅”,靚妝才罷,新畫的眉間沁出了翠黛,她突然看到了他,粉臉上不禁泛起了嬌紅。以上既有泛寫,又有細膩的刻畫,一位天真美麗的女子形象如在眼前。末句一“羞”字,已露情意。

  下片則陡轉話題,拋開往日美好的回憶,陷入眼前苦苦相思的苦悶之中。

  “流水便隨春遠,行云終與誰同”用巫山神女的典故,表達了心中的無限惆悵。“流水便隨春遠”說隨著時光的流逝,共同生活結束了,姑娘不知流落何方。“春”也是象征他們的歡聚,可惜不能長久。“行云終與誰同”,用巫山神女“旦為朝云,暮為行雨”(見《高唐賦》)的典故,說她像傳說中的神女那樣,不知又飄向何處,依附誰人了。

  “酒醒長恨錦屏空”,人是早已走了,再也不回來了。可是,那情感卻一直留了下來。每當夜闌酒醒的'時候,總覺得圍屏是空蕩蕩的,他永遠也找不回能夠填滿這空虛的那一段溫暖了。正因為她象行云流水,不知去向,所以只好夢里相尋了。“相尋夢里路,飛雨落花中”,春雨飛花中,他獨個兒跋山涉水,到處尋找那女子。盡管這是夢里,他仍然希望能夠找到她。此處以夢境相尋表現了詞人對自己深愛過的女子深沉的愛戀和思念。

  這首詞寫懷人。表現作者對往日相逢的美好回憶和如今孤獨相思的不堪。全詞前后反襯,對比鮮明,形成強烈的情感落差,所以有很強的感染力。

  名家點評

  毛晉說此詞“字字娉娉裊裊如挽嬙(王嬙)施(西施)之袂。”

  劉逸生先生具體分析道:“詞人正面寫了與女子的初見、重逢,至于錦屏前的相敘,他更接近了,但詞人卻沒有正面寫,只是通過‘錦屏空’來透露,這樣寫就更耐人尋味,更給人以深刻的印象。夢中相尋路上的“飛雨落花”,這一句寫得也很含蓄,不僅給夢境以迷蒙的色彩,而且含蓄地暗示出女子的遭遇和夢中的難尋,同時還透露出小晏無可奈何的情懷,抒發了自己生活中的真正哀愁。”

  【作者介紹】

  晏幾道(約1030—約1106)北宋詞人。字叔原,號小山,撫州臨川(今屬江西)人,晏殊第七子。曾任太常寺太祝。熙寧七年以鄭俠上書反對王安石變法事,受株連下獄。元豐五年為潁昌府許田鎮監官,“年未至乞身,退居京師賜第”(《碧雞漫志》卷二)。晚年家境貧寒。文學與其父晏殊齊名,世稱“二晏”。詞風哀感纏綿、清壯婉麗。


【晏幾道《臨江仙·斗草階前初見》賞析】相關文章:

《臨江仙·斗草階前初見》賞析08-20

《臨江仙·斗草階前初見》宋詞賞析04-06

《臨江仙》晏幾道詞作鑒賞08-20

晏幾道宋詞的名句賞析12-20

關于宋詞三百首·晏幾道《臨江仙》05-12

晏幾道宋詞名句賞析參考04-03

介紹晏幾道宋詞名句賞析12-27

晏幾道《臨江仙·夢后樓臺高鎖》08-17

晏幾道《長相思·長相思》賞析03-21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五月婷婷丁香视频在线 | 亚洲视频之中文字幕 | 中文字幕大看焦在线看 | 亚洲日韩欧美在线午夜 | 日本一点不卡高清 | 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