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山的詩句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關(guān)于登山的詩句
在日常學(xué)習(xí)、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收藏過自己喜歡的詩句吧,詩句具有精煉含蓄的特點(diǎn),起著反映社會生活、表達(dá)思想感情的作用。詩句的類型多樣,你所見過的詩句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guān)于登山的詩句,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guān)于登山的詩句 篇1
1、《登金陵鳳凰臺》
唐代·李白
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2、斗牛山登高
宋-陳杰
佳節(jié)一消憂,攜壺上斗牛。
乾坤有今日,江漢自東流。
亂后不多菊,看來無限秋。
憑高未能已,更為夕陽留。
3、念奴嬌-登高作賦
宋-管鑒
登高作賦,嘆老來筆力,都非年少。
古觀重游秋色里,冷怯西風(fēng)吹帽。
千里江山,一時(shí)人物,迥出塵埃表。
危闌同憑,皎然玉樹相照。
惆悵紫菊紅萸,年年簪發(fā)、應(yīng)笑人空老。
北闕西江君賜遠(yuǎn),難得一枝來到。
莫話升沈,且乘閑暇,贏得清尊倒。
飲酣歸暮,浩歌聲振林杪。
4、次韻知郡登高言懷
宋-鄭俠
莫向天涯說故鄉(xiāng),人身不似雁隨陽。
黃花滿手空佳節(jié),千里有懷如雨腸。
為許功名酬圣代,不須愁緒付瑤觴。
男兒不是閨中物,生則桑弧射四方。
5、登高感興
宋-程炎子
破帽西風(fēng)里,龍山憶孟嘉。
白衣誰送酒,黃菊自開花。
塞遠(yuǎn)書傳雁,天昏墨點(diǎn)鴉。
憑高窮北望,何處是中華。
6、金縷曲/賀新郎-攜手登高賦
宋-劉辰翁
攜手登高賦。望前山、山色如煙,煙光如雨。
少日憑闌峰南北,誰料美人遲暮。
漫回首、殘基冷緒。
長恨中原無人問,到而今、總是經(jīng)行處。
書易就,雁難付。
斜陽日日長亭路。倚秋風(fēng)、洞庭一劍,故人何許。
寂寞柴桑塞花外,還有白衣來否。
但哨遍、長歌歸去。
尚有孔明英英者,悵孔明、自是英英誤。
歌未斷,鬢成縷。
7、《登樂游原》
唐代·李商隱
向晚意不適,驅(qū)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8、《與夏十二登岳陽樓》
唐代·李白
樓觀岳陽盡,川迥洞庭開。
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
云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涼風(fēng)起,吹人舞袖回。
9、落日登高詩
南北朝-王僧孺
憑高且一望,目極不能舍。
東北指青門,西南見白社。
軫軫河梁上,紛紛渭橋下。
爭利亦爭名,驅(qū)車復(fù)驅(qū)馬。
寧訪蓬蒿人,誰憐寂寞者。
10、登高
唐-杜甫
風(fēng)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dú)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11、《登飛來峰》
宋代·王安石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wù)f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12、登膠山絕頂
清-安定
登高須上最高峰,直透云關(guān)第一重。
此處山頭高幾許,如何留得白云蹤。
13、《登高》
唐代·杜甫
風(fēng)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dú)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14、上封登高
宋-胡寅
今朝的的是重陽,獨(dú)步崔巍覓醉鄉(xiāng)。
飽日山楓千樹赤,絢秋巖菊一枝黃。
幽禪出應(yīng)耶城供,倦客來迎宴寢香。
閒讀舊題嗟歲月,功名回首鬢毛蒼。
15、《望岳》
唐代·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16、登高不至
清-吳敬梓
綠橙手擘味清嘉,黃菊枝頭漸著花。
獨(dú)坐河亭人不到,一簾秋水讀南華。
17、《登幽州臺歌》
唐代·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dú)愴然而涕下!
關(guān)于登山的`詩句 篇2
《登高》
唐代·杜甫
風(fēng)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dú)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解讀】
前一首《望岳》是青年杜甫的萬丈豪情。
這一首《登高》則是詩人歷經(jīng)“安史之亂”后,窮困潦倒的暮年悲歌。
同樣是登高望遠(yuǎn),詩人的心境已與青年大不相同。
詩人一生不順,晚年流落四川,生活無依,疾病纏身。
重陽節(jié)這天,詩人獨(dú)自登高遠(yuǎn)眺,秋風(fēng)蕭瑟,滿目凄涼。
百年人生,馬上要到終點(diǎn),自己卻依然流浪漂泊,一事無成。
人生的凄涼和惶惑,讓詩人心如死灰。
本是團(tuán)圓的節(jié)日,大家一起飲酒作樂,自己孤單一人,竟然喝不下去。
人到暮年,生命將盡,一事無成,一身的才華和抱負(fù)終要隨自己一起埋沒。
這樣的痛苦,自古以來有多少人感慨過。
時(shí)也,命也,如果不能得償所愿,不如放過自己。
無人理解,孤單一人
《登幽州臺歌》
唐代·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dú)愴然而涕下!
【解讀】
陳子昂做官的時(shí)候隨軍平叛,前方戰(zhàn)敗的消息不斷傳來。
部隊(duì)軍心動搖,陳子昂主動請纓,希望可以帶兵平叛,卻被主帥拒絕。
陳子昂內(nèi)心悲憤,深感一身才華無用武之地,寫下這首《登幽州臺歌》。
前無圣君,后無明主,時(shí)間綿長無盡。
登樓遠(yuǎn)眺,天地悠悠,空間遼闊無限。
這無盡的時(shí)空中,只有自己一人踽踽獨(dú)行,無人了解,無人重用,怎能不讓人悲傷落淚。
用天地時(shí)間的無限,來反襯個(gè)人的孤獨(dú),本是懷才不遇的憤懣,卻寫盡了人生的孤單。
人生百年,誰又沒有前后無依,孤身一人的時(shí)刻呢?
孤獨(dú),是人生的必修課。
莊子說:“獨(dú)與天地精神相往來。”
在孤獨(dú)中沉淀自己,磨煉自己,相信有一天,你一定可以成為更好的自己。
劫后余生,感恩擁有
《與夏十二登岳陽樓》
唐代·李白
樓觀岳陽盡,川迥洞庭開。
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
云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涼風(fēng)起,吹人舞袖回。
【解讀】
公元759年,李白卷入李唐王朝內(nèi)部斗爭,流放夜郎。
途中遇赦,回到江陵,有劫后余生之感。
作者重游岳陽樓,說不盡的自在和暢快。
大雁帶走哀愁,山峰銜明月。
作者在岳陽樓的高處喝得酩酊大醉,卻依然興致不減。
人生最大的歡喜莫過于:失而復(fù)得、虛驚一場、劫后余生。
李白為功名奔忙一生,等到被流放的時(shí)候才發(fā)現(xiàn),自由自在地賞景喝酒是多開心的一件事。
不要總是追逐那些不屬于自己的東西,學(xué)著感恩,感恩擁有的一切,珍惜當(dāng)下的美好。
無能為力,無限傷感
《登樂游原》
唐代·李商隱
向晚意不適,驅(qū)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解讀】
傍晚詩人心情不佳,于是登上古原散心。
夕陽西下,景色無限美好,可是已接近黃昏。
再好的美景也會被黑夜吞噬。
留不住夕陽西下,挽救不了國家,沒法實(shí)現(xiàn)自己的抱負(fù)。
一時(shí)之間,百感交集。
詩人沒有“一覽眾山小”的萬丈豪情,只有江河日下的無限感傷。
人生總有這樣的時(shí)刻,無可奈何,無能無力。
人力有時(shí)盡。
很多事情不是人力所能左右的。
古人說:“君子樂天知命,不怨不尤”。
事已至此,學(xué)著坦然接受,也是一種修行。
懷才不遇,憂國傷時(shí)
《登金陵鳳凰臺》
唐代·李白
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解讀】
寫這首詩的'時(shí)候,李白被排擠在朝堂之外,不受重用。
苦悶的李白登上鳳凰臺,看到的不是美景,而是歷史交替中的殘敗。
鳳凰臺上的鳳凰早已飛走了,六朝曾經(jīng)的繁華早已荒蕪。
遠(yuǎn)景遼闊,可惜浮云遮天蔽日,讓我看不到如今的長安城,看不到自己心中的明君圣主。
詩人借著登高,透過歷史典故,寫懷才不遇,寫憂國傷時(shí)。
作者深陷困頓,難以自拔,登高臨遠(yuǎn),也難解心中郁結(jié)。
莊子說:“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
人生百年,匆匆而逝。
再多的執(zhí)念,也終歸是要放下。
有舍必有得,舍棄名利,未必不能收獲一種更好的人生。
自信驕傲,一往無前
《登飛來峰》
宋代·王安石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wù)f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解讀】
寫這首詩的時(shí)候,王安石只有三十歲。
詩人正值壯年,心懷壯志志,加上政績斐然,宰相賞識,更是前途無量。
與李白官場失意的“總為浮云能蔽日”正好相反。
王安石是:“不畏浮云遮望眼”。
登上飛來峰,王安石所見的是自身前途一片光明。
自己這顆政治新星正在升起。
為了實(shí)現(xiàn)自己的理想,無論前方有多少艱難險(xiǎn)阻,自己都會勇往直前,無所畏懼。
只要自己攀登得夠高,那便什么困難也不可能阻礙自己。
這份自信與驕傲,借登高之勢,表達(dá)地淋漓盡致。
過度的自信,是傲慢;過度的謙卑,是虛偽。
人生需要一點(diǎn)恰到好處的自信。
鋒芒盡斂,從容淡定。
飄零異鄉(xiāng),思念親人
《九日登高》
唐代·王勃
九月九日望鄉(xiāng)臺,他席他鄉(xiāng)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解讀】
重陽節(jié),作者在玄武山宴飲,送別即將遠(yuǎn)行的客人。
可是作者本身也身在異鄉(xiāng),無法與家人團(tuán)圓。
此情此景,倍感凄涼。
看到鴻雁從北方而來,作者埋怨道:
“我已經(jīng)厭倦了南方客居的苦楚,北歸不得,你為何卻要從北方回來?”
重陽佳節(jié),是感恩敬老的日子,在外的游子要在這天回家,一起和家人朋友登高宴飲。
“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這樣的日子里,別人都是家人團(tuán)圓熱熱鬧鬧,自己卻孤身一人,客居他鄉(xiāng)。
怎能不孤單感慨,思念親人家鄉(xiāng)。
家,永遠(yuǎn)是一個(gè)人最堅(jiān)實(shí)的后盾。
無論走到哪里,只要家還在,歸宿就在。
在外漂泊的游子的啊,不要讓父母等得太久,停下腳步,常回家看看。
一念放下,萬般從容
《九日齊山登高》
唐代·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jié),不用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dú)霑衣。
【解讀】
唐會昌五年,杜牧被排擠到池州當(dāng)市長,張祜來拜訪他。
二人同命相憐,在重陽節(jié)一起登山游玩。
“塵世難逢開口笑”,人生就是這樣,不如意的事情總是壓得人喘不過氣來。
今日既然來此游玩,就一定要玩?zhèn)痛快。
何必學(xué)齊景公,一登高望遠(yuǎn),就滿懷唏噓,感嘆落淚呢?
古往今來,不如意的人有太多太多。
命運(yùn)又不是單單針對你我二人,所以不必耿耿于懷。
登高暢飲,作者既是在開解朋友,也是在開解自己。
既然無法逆轉(zhuǎn)人生,何不灑脫一點(diǎn),轉(zhuǎn)身放下呢?
關(guān)于登山的詩句 篇3
1、《行路難》
唐·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饈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坐溪上,忽復(fù)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fēng)破浪會有時(shí),直掛云帆濟(jì)滄海。
2、《登峨眉山》
唐·李白
蜀國多仙山,峨眉邈難匹。
周流試登覽,絕怪安可悉?
青冥倚天開,彩錯(cuò)疑畫出。
泠然紫霞賞,果得錦囊術(shù)。
云間吟瓊簫,石上弄寶瑟。
平生有微尚,歡笑自此畢。
煙容如在顏,塵累忽相失。
倘逢騎羊子,攜手凌白日。
3、《游鐘山》
宋·王安石
終日看山不厭山,買山終待老山間。
山花落盡山長在,山水空流山自閑。
4、《望天門山》
唐·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自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5、《曉行望云山》
宋·楊萬里
霽天欲曉未明間,滿目奇峰總可觀。
卻有一峰忽然長,方知不動是真山。
6、《題天柱峰》
唐·白居易
太微星斗拱瓊臺,圣祖琳宮鎮(zhèn)九垓。
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門千仞鎖云雷。
玉光白橘相爭秀,金翠佳蓮蕊斗開。
時(shí)訪左慈高隱處,紫清仙鶴認(rèn)巢來。
7、《江上望皖公山》
唐·李白
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氣。
清晏皖公山。口絕稱人意。
獨(dú)游滄江上。終日淡無味。
但愛茲嶺高。何由討靈異。
默然遙相許。欲往心莫遂。
待吾還丹成。投跡歸此地。
8、《詠江郎山》
宋·辛棄疾
三峰一一青如削,卓立千仞不可干。
正直相扶無依傍,撐持天地與人看。
9、《錢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10、《題西林壁》
宋·蘇軾
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yuǎn)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關(guān)于登山的詩句 篇4
1、泛湖賒看月,尋寺強(qiáng)登山,比陶朱心更懶。——任昱《紅繡鞋·重到吳門》
2、登山見千里,懷古心悠哉。——陳子昂《感遇三十八首》
3、吟君詩罷登山崦,立盡余陽尚懶回。——方回《次韻方去言用予喜歸韻見寄三首·野鳥呼風(fēng)金粟堆》
4、早行子午關(guān),卻登山路遠(yuǎn)。——李白《答長安崔少府叔封游終南翠微寺太宗皇帝金沙泉見寄》
5、借問泛湖舟,何似登山屐。——蘇轍《次韻子瞻自徑山回宿湖上》
6、竹屏風(fēng)下登山屐,十宿高陽忘卻回。——皮日休《習(xí)池晨起》
7、屢乘泛雪王子舟,長躡登山謝公屐。——孫蕡《題荊徵士茂之藏楊補(bǔ)之梅花圖》
8、登山望不見,涕泣久漣洏。——陳子昂《感遇三十八首》
9、乙庵是渠幾世孫,登山認(rèn)得屐齒痕。——葉紹翁《登謝屐亭贈謝行之》
10、迢遙明月別千里,送遠(yuǎn)登山又臨水。——黎簡《眾香亭餞梅歌》
11、無人可招隱,盡日登山吟。——曹鄴《霽后作(齊梁體)》
12、尋危兼采藥,渡水又登山。——李端《與蕭遠(yuǎn)上人游少華山寄皇甫侍御》
13、出登山腰叩中洞,外視石井聞潺潺。——方鳳《三洞》
14、分留導(dǎo)從屯林麓,別張醮具登山椒。——司馬光《王君貺宣徽垂示嵩山祈雪詩十章合為一篇以酬》
15、花穠錦城酒,月白瞿唐笛,咿啞下江櫓,跌宕登山屐。——陸游《思?xì)w·平生無宦情》
16、入海畏蛟龍,登山多虎狼;官軍信威武,何不恢城邑,愿輸夏稅貢秋糧!——張煌言《舴艋行》
17、五十年前幼學(xué)時(shí),登山諸父許追隨。——方回《問政山拜墓》
18、欲具航海舟,從公登山屐。——姜特立《賦括蒼郡齋》
19、暫辭八座罷雙旌,便作登山臨水行。——白居易《和高仆射罷節(jié)度讓尚書授少保分司喜遂游山水之作》
20、一種為枯槁,得作登山屐。——貫休《古意九首》
21、畢事登山椒,常服更短後。——梅堯臣《希深惠書言與師魯永叔子聰幾道游嵩因誦而韻》
22、無復(fù)登山拋舊屐,不堪臨水送歸舟。——賀鑄《送時(shí)適歸彭城兼寄王會之并張白云》
23、登山望宇宙,白日已西暝。——陳子昂《感遇三十八首》
24、每登山臨水,惹起平生心事,一場消黯,永日無言,卻下層樓。——柳永《曲玉管·隴首云飛》
25、江風(fēng)正搖落,宋玉莫登山。——李端《送司空文明歸江上舊居》
26、勿羨翻經(jīng)臺,學(xué)著登山屐。——宋濂《送劉贊府之官都昌五十韻》
27、蔣詡巢云居上頭,我來須用登山屐。——史謹(jǐn)《松雪軒》
28、鑒此登山悲,飄飖然已矣。——徐賁《晉冀紀(jì)行(十四首)》
29、講罷同尋相鶴經(jīng),閑來共蠟登山屐。——劉禹錫《送僧仲剬東游兼寄呈靈澈上人》
30、登山敢惜駑駘力,望闕難伸螻蟻情。——白居易《揀貢橘書情》
31、當(dāng)時(shí)宋玉悲感,向此臨水與登山。——柳永《戚氏·晚秋天》
32、立換登山屐,行攜漉酒巾。——白居易《早春西湖閑游悵然興懷憶與微之同賞…偶成十八韻寄微之》
33、登山石同憩,臨流泉共菊。——方回《秀山霜晴晚眺與趙賓暘黃惟月聯(lián)句》
34、笑蹣跚病足,登山不武,尚能踏、苔痕破。——許有壬《水龍吟·己丑中秋用韻》
35、閉戶閒身樂,登山野步輕。——釋文珦《一缽》
36、幾日登山尋樂境,香風(fēng)滿袖放船還。——史宜之《梨花山》
37、登山把酒醉明月,共看此畫歌此詩。——黃庚《題東山玩月圖》
38、下元昧爽漏恒秩,登山朝禮玄元室。——韋應(yīng)物《驪山行》
39、萬卷書邊人半白,再來惟恐降玄纁、性靈比鶴爭多少,氣力登山較幾分。——曹松《拜訪陸處士》
40、豈惟但和鐵杖詩,追從已辦登山屨。——釋德洪《次韻許叔溫賦龍學(xué)鐵杖歌》
41、屋后登山路,牛欄更向西。——葉紹翁《田舍小憩》
42、整頓登山屐,簽題煉藥篇,采芝應(yīng)有路,種玉得無田。——宋庠《郡樓望嵩少作》
43、詠月嘲風(fēng)先要減,登山臨水亦宜稀。——白居易《將歸渭村先寄舍弟》
44、昨日風(fēng)光還入戶,登山臨水意何如。——郎士元《贈韋司直》
【登山的詩句】相關(guān)文章:
關(guān)于登山的詩句經(jīng)典130句10-19
登山06-19
登山07-30
登山07-06
登山07-02
登山05-29
登山05-07
登山04-22
登山06-25
登山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