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日觀潮的詩意
《十七日觀潮》
作者:陳師道
原文:
漫漫平沙走白虹,瑤臺失手玉杯空。
晴天搖動清江底,晚日浮沉急浪中。
注釋:
1、十七日:農(nóng)歷八月十七、十八是錢塘江潮最為壯觀的日子,潮水最大的日子。
2、漫漫平沙:廣闊無邊的江邊平坦的沙灘。
3、走白虹:走,奔跑和滾動;白虹:指錢塘江潮。
4、瑤臺:傳說中指天上神仙居住的地方。
5、失手:因沒拿住(玉杯)而倒翻。
6、晴天:因滾動的錢塘江潮,使倒映在江水中的藍天也搖動不止。
7、晚日:因奔騰起伏的浪潮,使倒映在江水中的落日沉下又浮起。
詩意:
沙灘上潮水就像奔跑著的'白虹,
天上的神仙不小心杯中美酒倒空。
晴朗的天空在清澈的江底搖動,
傍晚的落日在湍急的波浪中沉浮。
賞析:
錢塘江在浙江省,江口是個虎口的形狀。海水漲潮倒灌進來,受到河床的約束,就會掀起巨大波瀾,這便是自古有名的錢塘江大潮。大潮每年八月十六到十八日水勢最猛,詩人觀潮選在十七這一天,正為欣賞那雄偉奇麗的壯觀。
詩的前兩句寫潮水洶涌而來的氣勢。潮頭的浪花連成一張,掠過兩岸平曠的沙灘,像一道白色的長虹迎面飛來?吹竭@情景,詩人腦海中忽然生出一個奇妙的想象:莫非瑤臺上的神仙失手碰翻酒杯,將那瓊玉液潑灑到人間來了嗎?
后兩句寫大潮波瀾壯闊的景象。近看潮水,藍天的倒影隨著浪濤的翻滾,在江底不停滯不前地搖晃;遠望西天,黃錯的落日隨浪濤的起伏,忽而上升,忽而下沉。這景象,要用“吞天吐日”來形容,是一點也不夸張的。
這首絕句,通過白色長虹的比喻,瑤臺潑酒的幻想,借助晴天和晚日的烘托,描繪出塘江大潮的壯麗景色。全篇沒有用到一個抒情的字眼,卻句句觸發(fā)著讀著熱愛祖國山川、熱愛大自然的激情。
【十七日觀潮的詩意】相關(guān)文章:
觀潮12-21
觀潮10-20
觀潮10-24
觀潮08-16
觀潮10-07
觀潮06-17
觀潮02-12
觀潮10-18
觀潮(改寫)12-22
海寧觀潮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