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李清照詩詞讀后感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后感怎么能落下!可是讀后感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李清照詩詞讀后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李清照詩詞讀后感1
談到李清照,大家都不陌陌生,她的詩詞豪放奔放、飄逸曠達,寫富貴而不鄙俗,寫嬌美而不輕佻。宋詞,也許是唐詩的升華。因此文學女神桂冠非她莫屬了。
李清照,中國文學史上一名才女,她的詞,字字句句,無不飽含她心中深深的落寂,她多愁善感的性格,又與黛玉不雷同,我崇尚這一份拿捏的幾近完美的愁怨。讀她的詞是一種享受,又是一種對于心靈更深一層的.體驗…
"喜歡李清照,固然傷心,人生還是多姿多彩,經歷風雨,才能悟出有味道的人生。
"傷心君獨立,江畔寒風摧。愿作天際月,崎路與君隨。"唯美的五言詩。"所悲者惟有一事,易安晚年遇人不淑,后又自愿被休,再嫁被休,且是看書狀告丈夫,在那個社會要承受多大的壓力,巾幗不讓須眉,讓人傷心,讓人敬佩"我很羨慕李清照,至于她南渡趙明誠去世后的不幸遭遇,不知道為什么,我一直沒有為她傷心過。我覺得,在中國這樣的社會,特別是過去男尊女卑的時代,她的命運在我看來不算很壞,比她際遇更悲慘的女性我想是無計其數的。我不為她悲傷,覺得應該為她驕傲。
她的詞,風格清秀,而面對國破家亡,她的心中又有不一樣的一番天地,"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一字一頓
若即若離,感傷之情,躍然于紙上,而我,唯獨喜歡這詞中的清麗淡雅,欣賞那一份恬靜婉約,是不是那滿卷愁都飛上了清照的眉間,直達心宇?
當讀到: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讓人感覺到花自在飄零,水自在飄流,一種離別的相思,牽動起兩處的閑愁,深深感受到她那種帶著感情色彩的思夫之情,相思苦中苦,思念愁上愁,情到深處人自痛,痛到深處人自苦。
惆悵愁,憂國愁,這就是李清照的詞,讀了便是愁上愁,愁、在她的筆下已然是心靈和靈魂的凝聚,是真真切切而又隱隱約約,她的詞,有穿越時空的力量,不然在現代的我怎會深切的感受到她的愁苦,陰郁,和深深的落寂呢?
就是這么一個女人,她的詞美得讓人心疼,美得讓人惆悵!
李清照詩詞讀后感2
宋詞之美,反復被人們咀嚼至今。李清照,是其中被反復提及的名字。她是大眾印象里的古代才女。下面我就為大家推薦一本《李清照詩詞全集》帶領大家走進宋詞。
幼時,她出生于書香門第,不受物質困擾,受到良好的家學熏陶。在她的早期作品中,有這首《點絳唇》:
蹴罷秋千,起來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
豆蔻少女,在院子里面蕩秋千,懶懶地收拾衣裳,整理發絲。院子里的植物上面布滿了一層露珠,而自己的薄衫也被汗水浸透了。
見客入來,襪劃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見到客人來,害羞地匆忙躲避,來不及穿鞋子,只穿襪子走路,頭發上的金釵也不小心滑落了。盡顯倉皇失措的.樣子,悄悄地藏在門口,卻還想看看是什么樣的客人,手里捻一枝青梅,細嗅起來。
剛剛倉皇失措緊張逃走,之后又細嗅青梅來掩飾內心的羞澀,這兩個畫面一動一靜地切換,把少女的調皮展現得淋漓盡致。仿佛可以看到門后面少女那忽閃忽閃的大眼睛,對外面未知世界充滿了探索的好奇。
讓我們慢慢去體會李清照的精神世界,在柔軟情義的包裹之下,是深刻而堅韌的內核。
【李清照詩詞讀后感】相關文章:
李清照詩詞賞析07-24
李清照詩詞(精選25首)10-13
李清照的詩詞詩句150句03-28
李清照唯美詩詞《如夢令》鑒賞11-11
李清照詩詞《醉花陰》原文、譯文及翻譯07-27
李清照04-22
李清照06-26
走近李清照07-05
邂逅李清照06-22
李清照的作文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