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昭君怨牡丹詩詞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觸過一些經(jīng)典的古詩吧,古詩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兩類。還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詩?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昭君怨牡丹詩詞,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昭君怨·牡丹
[宋] 劉克莊
曾看洛陽舊譜。
只許姚黃獨步。若比廣陵花。太虧他。
舊日王侯園圃。今日荊榛狐兔。
君莫說中州。怕花愁。
注釋
、僖S:歐陽修《洛陽牡丹記》;“姚黃者,千葉黃花,出于民姚氏家!
、趶V陵花:指芍藥。
、厶澦貉蕴四档。
、苤兄荩汉幽鲜e稱。這里指洛陽。
白話譯文
在歐陽修的《洛陽牡丹記》中,我曾經(jīng)見到過你。文章中說只有洛陽的姚黃才是獨步天下的名花。(現(xiàn)在)與芍藥和瓊花相比,真是虧待了你。
昔日你生長在花圃中,王侯將相爭相觀賞,如今花圃荊棘叢生,你與狐兔相伴。請不要說起中州的慘境,恐怕花也要哀愁。[5]
創(chuàng)作背景
北宋末年,徽欽二帝被虜北行,諸后妃相隨,淪落金邦。南宋愛國詩人念及此辱,無不憤慨感傷,生活在南宋末年的詞人,痛感朝廷腐敗,國勢衰頹,報國無門,故托牡丹以發(fā)憤,寫下這首詞,抒其黍離之哀。
評解
這首詠物詞,借詠洛陽牡丹,抒寫憂國之情。上片言洛陽牡丹,獨步天下,勝于揚州的芍藥,因此說牡丹“若比廣陵花,太虧他”。下片抒寫惜花之情。但作者之意卻不在此,結句揭示了主旨,名為惜花,實惜中州。舊國舊都的哀愁,借對廣陵花、濟陽花的褒貶抑揚表現(xiàn)出來。
詞人寫牡丹,多贊其雍容華貴,國色天香,充滿富貴氣象?傊蠖贾赜谝粋喜字,而作者獨辟蹊徑,寫牡丹的不幸命運,發(fā)之所未發(fā),從而寄托詞人憂國傷時之情。
北宋末年,徽欽二帝被虜北行,諸后妃相隨,淪落金邦。南宋愛國詩人念及此辱,無不憤慨感傷,生活在南宋末年的劉克莊 ,痛感朝廷腐敗,國勢衰頹,報國無門,故托牡丹以發(fā)憤,抒其黍離之哀。
首二句寫牡丹的身世。所謂“ 洛陽舊譜”,是指歐陽修的《洛陽牡丹記》。其中云:“姚黃者,千葉黃花,出于民姚氏家!庇衷疲骸拔杭一ㄕ撸~肉紅花,出于魏相仁溥家 。”姚黃魏紫在當時是牡丹中的名貴品種。這里單舉姚黃,是以姚黃代名貴牡丹花種!蔼毑健倍郑瑴蚀_、簡潔地說出這些牡丹的美麗和名貴。詞人遙想當年中州繁華,人們競賞牡丹,姚黃魏紫獨占魁首,盛況何等空前?這不僅是深情地贊美,而且也飽含著詞人對北方故土的思戀之情。三、四句轉寫目前! 廣陵花”,指芍藥和瓊花。“楊州芍藥,名著天下!保ā哆q齋閑覽》)瓊花潔白而香,有“ 無雙”之譽。(見苕溪漁隱叢話后集)卷三十)“太虧他 ”的意思是:芍藥、瓊花和牡丹都是天下名花,前二者雖經(jīng)戰(zhàn)火摧殘,但仍近朝廷,常為詞人詠歌。而牡丹命運獨苦,淪落于敵人的鐵蹄下,猶如昭君,成為朝廷孱弱的的犧牲品。這是對牡丹的同情,也是對朝廷當政者的怨憤。
“舊日王侯園圃,今日荊榛狐兔”句,描繪了國破家亡后中州的慘象,同時,也形象地表明了牡丹的處境。盛世繁華時姚黃魏紫,傾國傾城;山河破碎中的一片焦土,牡丹也就只剩下與荒煙衰草,荊榛狐兔相伴的命運了。詞人的憂國之心,離黍之哀,也通過這些形象的描寫,得到充分的表現(xiàn) 。文字極為精煉,含義極為豐富。
“君莫說中州,怕花愁 !碧N含著詞人極為復雜而深沉的感情。怕人說中州的慘境,并非怯懦,而是更翻進一層,說明愛中州之深,言明光復中州之心的迫切,也說明未能渡江驅敵的慚恨心情。在堂堂男子漢空懷壯志、報國無門的南宋末年,作者那種不平靜的心潮是不言而喻的。結句說“ 怕花愁”,實則是自己愁不堪忍。而詞人采用曲折寫法,不僅能表現(xiàn)出惜花的深厚情意,而且也能引讀者進入境界,仿佛與牡丹相對,見其愁態(tài),而不能無動于衷。
作者簡介
劉克莊(1187—1269年),南宋文學家。字潛夫,號后村居士。莆田(今屬福建)人。以蔭入仕,淳祐六年(1246年)賜進士出身。官至工部尚書兼侍讀。詩詞均擅,風格豪邁激越,是南宋江湖詩人,辛派重要詞人。詞集有《后村別調》。
【昭君怨牡丹詩詞】相關文章:
關于荷花的詩句:昭君怨·詠荷上雨_昭君怨詠荷上雨翻譯04-13
鄭域《昭君怨》古詩翻譯賞析05-29
盧照鄰《昭君怨》唐詩原文及鑒賞04-10
牡丹的詩詞05-08
《玉階怨》詩詞鑒賞01-09
《瑤瑟怨》詩詞01-02
《昭君怨·合殿恩中絕》古詩賞析03-28
描寫牡丹的詩詞03-30
《長門怨》李白的詩詞12-28
古怨別的古詩詞及賞析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