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詩鑒賞
虞美人
晏幾道
曲闌干外天如水,昨夜還曾倚。
初將明月比佳期,長向月園時候望人歸。
羅衣著破前香,舊意誰教改?
一春離恨懶調(diào)弦,猶有兩行閑淚寶箏前。
晏幾道詞作鑒賞
此為懷人怨別詞。詞中以淺近而真摯的語言,回旋往復(fù)地抒寫了詞人心中短暫的歡樂和無法擺脫的悲哀,寄托了詞人落拓不堪的人生境遇中對于人情冷暖、世態(tài)炎涼、身世浮沉的深沉感慨。詞中著意刻畫的女子形象,隱然蘊含作者自傷幽獨之感。
詞的上片描述女主人公倚闌望月、盼人歸來之情。
起首兩句主寫倚闌,而寫今夕倚闌,卻從昨夜曾倚見出,同樣一句詞,內(nèi)涵容量便增加一倍不止。既然連夜皆倚闌而望,當(dāng)還有多少個如昨夜者!天如水,比喻夜空如水般明澈與清涼,可是其意不于寫天,而于以明凈的天空引出皓潔的明月。歇拍兩句寫女主人公的對月懷人。男子去后一直不回來,也沒說準什么時候回來,她結(jié)想成癡,就相信了傳統(tǒng)的或當(dāng)時流行的'說法月圓人團圓,每遇月圓,就倚闌苦望。詞中寫女主人公倚闌看月,從希望到絕望,有其獨到之處。初將是說本將,這一語匯,便已含有后卻不然的意味。下面卻跳過這層意思,徑寫長望,其中自有一而再、再而三以至多次的希望和失望的交替不言之中。初字起,長字承轉(zhuǎn),兩個要緊的字眼,括凈時期以來望月情事,從中烘托出女主人公的癡情和怨意。
詞的下片抒寫女子不幸被棄之恨,與上片的真誠信托、癡情等待形成強烈的反差。過片兩句,從等待無望而終于悟知癡想成虛。羅衣著破,是時長日久:前香,則以羅衣前香之猶存比喻往日歡情的溫馨難忘,委婉表達對舊情的繾綣眷戀。舊意誰教改?問語怨意頗深。人情易變,不如前香之尚;易散之香比人情還要持久,詞中女主人公感到深深的痛苦。結(jié)拍二句,點出全詞的離恨主旨,以一春寫離恨的時間久長,以懶調(diào)弦、兩行閑淚形容離恨的悲苦之深,將愁極無聊之感抒寫到極致。
春日本為芳思纏綿之時,然而日日為離恨所苦,自然無心調(diào)弦彈箏,然而又百無聊賴,于是不得不對著箏弦黯然神傷。這種內(nèi)心的苦恨,被作者表現(xiàn)得維妙維肖。陳延焯謂北宋晏小山工于言情,確然不錯。
此詞運筆有迥環(huán)往復(fù)之妙,讀之使人心魂搖蕩,低徊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