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描寫大雁的古詩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古詩吧,漢魏以后的古詩一般以五七言為基調,押韻、轉韻有一定法式。古詩的類型多樣,你所見過的古詩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描寫大雁的古詩 ,歡迎閱讀與收藏。
描寫大雁的古詩 1
贈秀才入軍·息徒蘭圃
魏晉–嵇康
息徒蘭圃,秣馬華山。
流磻平皋,垂綸長川。
目送歸鴻,手揮五弦。
俯仰自得,游心太玄。
嘉彼釣翁,得魚忘筌。
郢人逝矣,誰與盡言?
詩人想象嵇喜行軍之暇領略山水樂趣的情景。他將在長滿蘭草的野地上休息,在鮮花盛開的山坡上喂馬,在草地上弋鳥,在長河里釣魚。一邊若有所思地目送南歸的鴻雁,一邊信手撫彈五弦琴。他的心神游于天地自然之中,隨時隨地都對自然之道有所領悟。顯然這里所寫的與其說是征人生活,不如說是抒寫詩人自己縱心自然的情趣。
與夏十二登岳陽樓
宋–李白
樓觀岳陽盡,川迥洞庭開。
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
云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涼風起,吹人舞袖回。
整首詩運用陪襯、烘托和夸張的手法,沒有一句正面直接描寫樓高,句句從俯視縱觀岳陽樓周圍景物的'渺遠、開闊、高聳等情狀落筆,卻無處不顯出樓高,不露斧鑿痕跡,自然渾成,巧奪天工。
閨怨
唐-沈如筠
雁盡書難寄,愁多夢不成。
愿隨孤月影,流照伏波營。
詩寫得情意動人。三四兩句尤為精妙,十字之外含意很深。“孤月”之“孤”,流露了思婦的孤單之感。但是,明月是可以跨越時空的隔絕,人們可以千里相共的。愿隨孤月,流照親人,寫她希望從愁怨之中解脫出來,顯出思婦的感情十分真摯。
霜月
唐-李商隱
初聞征雁已無蟬,百尺樓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
僅從文本看,詩寫深秋月夜景色,然不作靜態描寫,而借神話傳說宛言月夜冷艷之美。首句以物候變化說明霜冷長天,深秋已至。次句言月華澄明,天穹高迥。三四句寫超凡神女,爭美競妍。詩以想像為主,意境清幽空靈,冷艷絕俗。頗可說明義山詩之唯美傾向。
長安秋望
唐-杜牧
樓倚霜樹外,鏡天無一毫。
南山與秋色,氣勢兩相高。
這是一曲高秋的贊歌。題為“長安秋望”,重點卻并不在最后的那個“望”字,而是贊美遠望中的長安秋色。“秋”的風貌才是詩人要表現的直接對象。
次北固山下
唐-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作者從煉意著眼,把“日”與“春”作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語的位置而加以強調,并且用“生”字“入”字使之擬人化,賦予它們以人的意志和情思。妙在作者無意說理,卻在描寫景物、節令之中,蘊含著一種自然的理趣。
使至塞上
唐–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使至塞上》描繪了塞外奇特壯麗的風光,表現了詩人對不畏艱苦,以身許國的守邊戰士的愛國精神的贊美;此詩敘事精練簡潔,畫面奇麗壯美。
瑤瑟怨
唐-溫庭筠
冰簟銀床夢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輕。
雁聲遠過瀟湘去,十二樓中月自明。
這首詩詠閨怨。全詩沒有透出一個“怨”字,只描繪清秋的深夜,主人公凄涼獨居、寂寞難眠,以此來表現她深深的幽怨。詩是寫女子別離的悲怨,蘅塘退士批注:“通首布景,只夢不成三字露怨意。”
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
宋–蘇軾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
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
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這首詞是蘇軾初貶黃州寓居定慧院時所作。被貶黃州后,雖然自己的生活都有問題,但蘇軾是樂觀曠達的,能率領全家通過自身的努力來渡過生活難關。但內心深處的幽獨與寂寞是他人無法理解的。在這首詞中,作者借月夜孤鴻這一形象托物寓懷,表達了孤高自許、蔑視流俗的心境。
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宋–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全句設色清麗,意象蘊藉,不僅刻畫出四周景色,而且烘托出詞人情懷。花開花落,既是自然界現象,也是悲歡離合的人事象征;枕席生涼,既是肌膚間觸覺,也是凄涼獨處的內心感受。
描寫大雁的古詩 2
1. 《登高》(唐代:杜甫)。
大雁南飛來,羽翼何茫然。
不辭遠道翼,但余音哀婉。
2. 《大堤曲》(唐代:王之渙)。
大堤橫秋水,草黃煙火落。
夜久聽大雁,無心過伊閣。
3. 《登鸛雀樓》(唐代: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近來大雁南飛去,故人不見故鄉心。
4.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唐代:李白)。
三杯淡酒坐看秋,暗想天南大雁游。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描寫大雁的古詩 3
1、南雁歸時更寂寥。——納蘭性德《采桑子·九日》
2、心逐南云逝,形隨北雁來。——江總《于長安歸還揚州九月九日行薇》
3、瀟湘何事等閑回,水碧沙明兩岸苔。——錢起《歸雁》
4、軍合力不齊,躊躇而雁行。——曹操《蒿里行》
5、生怕見花開花落,朝來塞雁先還。——辛棄疾《漢宮春·立春日》
6、塞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月閑。——李煜《長相思·一重山》
7、惟有河邊雁,秋來南向飛。——庾信《重別周尚書》
8、人歸山郭暗,雁下蘆洲白。——韋應物《夕次盱眙縣》
9、目斷秋霄落雁,醉來時響空弦。——辛棄疾《木蘭花慢·滁州送范倅》
10、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高適《別董大二首》
11、渚云低暗度,關月冷遙隨。——崔涂《孤雁》
12、未必逢矰繳,孤飛自可疑。——崔涂《孤雁》
13、玉珰緘札何由達,萬里云羅一雁飛。——李商隱《春雨》
14、殊方日落玄猿哭,舊國霜前白雁來。——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15、驚塞雁,起城烏,畫屏金鷓鴣。——溫庭筠《更漏子·柳絲長》
16、木落雁南度,北風江上寒。——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懷》
17、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杜甫《天末懷李白》
18、扁舟去作江南客,旅雁孤云。——朱敦儒《采桑子·彭浪磯》
19、黃河水繞漢宮墻,河上秋風雁幾行。——李夢陽《秋望》
20、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韓翃《酬程延秋夜即事見贈》
21、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杜牧《九日齊山登高》
22、野曠云連樹,天寒雁聚沙。——文森《九日》
23、誰憐一片影,相失萬重云?望盡似猶見,哀多如更聞。——杜甫《孤雁》
24、獵人箭底求傷雁,釣戶竿頭乞活魚。——王建《寄舊山僧》
25、雁聲遠過瀟湘去,十二樓中月自明。——溫庭筠《瑤瑟怨》
26、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李白《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云》
27、惟有南來無數雁,和明月宿蘆花。——鄧剡《唐多令·雨過水明霞》
28、古戍三秋雁,高臺萬木風。——屈大均《魯連臺》
29、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王勃《蜀中九日》
30、雨暗殘燈棋散后,酒醒孤枕雁來初。——杜牧《齊安郡晚秋》
31、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溫庭筠《商山早行》
32、生怕見花開花落,朝來塞雁先還。——辛棄疾《漢宮春·立春日》
33、軍合力不齊,躊躇而雁行。——曹操《蒿里行》
34、一春魚雁無消息,則見雙燕斗銜泥。——關漢卿《大德歌·春》
35、哀蟬無留響,叢雁鳴云霄。——陶淵明《己酉歲九月九日》
36、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李白《與夏十二登岳陽樓》
37、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韓翃《酬程延秋夜即事見贈》
38、淮南秋雨夜,高齋聞雁來。——韋應物《聞雁》
39、萬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飛。——韋承慶《南中詠雁詩》
40、天長雁影稀,月落山容瘦,冷清清暮秋時候。——關漢卿《沉醉東風·重九》
41、錦雁峰前,淺約晝行處——宋·吳文英《祝英臺近·餞陳少逸被倉臺檄行部》
42、北書曾未達,南雁最初聞——明·等慈潤公《晚泊南岸有懷吳允兆茅孝若客燕中》
43、雁蕩接銀漢,翠涌生高寒——元·柯九思《送林彥清歸永嘉》
44、那堪北來雁,偏向別時聞——明·邊貢《次韻留別張西盤大參》
45、晚天落日浮湖光,漁舟相連鴻雁行——宋·姚勉《題河沙寺西崖》
46、雁回千里書須寄,春到三湘草自生——明·王鏊《送戚時望僉憲之湖廣》
47、初喧鵝雁聲,中靜兒女語——宋·喻良能《觀田家宴集》
48、春風歸雁那知己,寄與深宮絕塞看——宋·樂雷發《許介之以丞相周益公所書古樂府四篇見寄敬題》
49、北雁連書斷,秋霜點鬢斑——宋·張孝祥《南歌子·過嚴關》
50、西風吹墮上林雁,白發歸來有麒麟——宋·方鳳《懷古題雪十首·蘇武窖雪》
51、一行白雁投南下,百道清溪向北流——明·張羽《秋日登戴山佛閣》
52、徒溢牛腰軸,誰題雁塔名——宋·李洪《偶成律句十四韻》
53、白浪鷗邊小,青山雁外多——明·管訥《發新河次韻》
54、忍聽北方雁,愁看西域云——宋·汪元量《瀛國公入西域為僧號木波講師》
55、九秋驚雁序,萬里狎漁翁——唐·杜甫《天池》
56、雁飛江雨歇,龍蟄海潮平——元·王冕《送太上人之四明》
57、塞雁南飛又北旋,上皇音問轉茫然——明·劉溥《感懷》
58、雪霽月清甚,天寒雁過不——宋·許月卿《送張平湖山遠》
59、涼月一天孤雁影,秋風萬里狂夫心——宋·趙庚夫《真州聽角》
60、檀槽摐急斜金雁,彩袖翩躚亸翠翹——宋·嚴仁《鷓鴣天·閨情》
【描寫大雁的古詩 】相關文章:
關于大雁的古詩12-08
描寫大雁的詩句05-22
唐代描寫大雁的詩句03-04
描寫大雁的作文(精選33篇)06-15
有關描寫大雁南飛的句子02-03
帶有雁的詩句集錦_關于大雁的古詩詞02-19
有關描寫大雁的作文(通用18篇)09-12
描寫大雁塔噴泉的作文(精選40篇)08-08
描寫小寒的古詩01-02
描寫初夏的古詩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