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描寫荷花的古詩詞

時間:2024-06-22 09:41:44 古詩三百首 我要投稿

描寫荷花的古詩詞[匯編15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收藏過自己喜歡的古詩吧,古詩泛指中國古代詩歌。那什么樣的古詩才是好的古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描寫荷花的古詩詞,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描寫荷花的古詩詞[匯編15篇]

描寫荷花的古詩詞1

  水龍吟白蓮宋·周密

  素鸞飛下青冥,舞衣半惹涼云碎。

  藍田種玉,綠房迎曉,一奩秋意。

  擎露盤深,憶君涼夜,暗傾鉛水。

  想鴛鴦、正結梨云好夢,西風冷,還驚起。

  應是飛瓊仙會。倚涼飚,碧簪斜墜。

  輕妝斗白,明珰照影,紅衣羞避。

  霽月三更,粉云千點,靜香千里。

  聽湘弦奏徹,冰綃偷剪,聚相思淚。

描寫荷花的古詩詞2

  洞仙歌荷花宋·劉光祖

  晚風收署,小池塘荷凈。

  獨倚胡床酒初醒,起徘徊,時有香氣吹來,云藻亂,葉底游魚動影。空擎承露蓋,不見冰容,惆悵明妝曉鸞鏡。

  后夜月涼時,月淡花低幽夢覺,欲憑誰省。且應記,臨流憑欄干,便遙想,江南紅酣千頃。

描寫荷花的古詩詞3

  望海潮宋·柳永

  東南形勝,江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

  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

  云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

  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竟豪奢。

  重湖疊巘清佳,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笛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

  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

  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兮。

描寫荷花的古詩詞4

  《采蓮曲》

  朝代:唐朝|作者:王昌齡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翻譯/譯文

  采蓮少女的綠羅裙融入到田田荷葉中,仿佛一色,分不清楚,少女的臉龐掩映在盛開的荷花間,相互映照,人花難辨。混入蓮池中不見了蹤影,聽到歌聲四起才覺察到有人。

  注釋

  羅裙:絲綢制作的裙子。芙蓉:即荷花,又名蓮花。

  賞析/鑒賞

  這首詩寫的是采蓮少女,但詩中并不正面描寫,而是用荷葉與羅裙一樣綠、荷花與臉龐一樣紅、不見人影聞歌聲等手法加以襯托描寫,巧妙地將采蓮少女的美麗與大自然融為一體。全詩生動活潑,富于詩情畫意,饒有生活情趣。

  詩的前兩句的描寫,讓人感覺到這些采蓮少女簡直就是美麗的大自然的一部分;后兩句寫的是佇立凝望者在剎那間所產生的一種人花難辨的感覺。前兩句側重于客觀描寫,后兩句側重于寫主觀感受,客觀描寫與主觀感受相結合的手法,很好地表現了人花難辨、花人同美的引人遐想的優美意境。

  如果把這首詩看作一幅《采蓮圖》,畫面的中心自然是采蓮少女們。但作者卻自始至終不讓她們在這畫面上出現,而是讓她們夾雜在田田荷葉、艷艷荷花叢中,若隱若現,若有若無,使采蓮少女與美麗的大自然融為一體,使全詩別具一種引人遐想的優美意境。這樣的藝術構思,是獨具匠心的。

  一開頭就巧妙地把采蓮少女跟周圍的自然環境組成一個和諧統一的整體——“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說女子的羅裙綠得像荷葉一樣,不過是個普通的比喻;而這里寫的是采蓮少女,置身蓮池,說荷葉與羅裙一色,那便是“本地風光”,是“賦”而不是“比”了,顯得生動喜人,兼有素樸及美艷的風致。次句的芙蓉即荷花。說少女的臉龐紅潤艷麗如同出水的荷花,這樣的比喻也不算新鮮。但“芙蓉向臉兩邊開”卻又不單是比喻,而是描繪出一幅美麗的圖景:采蓮少女的臉龐正掩映在盛開的荷花中間,看上去好象鮮艷的荷花正朝著少女的臉龐開放。把這兩句聯成一體,讀者仿佛看到,在那一片綠荷紅蓮叢中,采蓮少女的綠羅裙已經融入田田荷葉之中,幾乎分不清孰為荷葉,孰為羅裙;而少女的臉龐則與鮮艷的荷花相互照映,人花難辨。讓人感到,這些采蓮女子簡直就是美麗的大自然的一部分,或者說竟是荷花的精靈。這描寫既具有真切的生活實感。

  第三小分句“亂入池中看不見”,緊承前兩句而來。亂入、雜入、混入之意。荷葉羅裙,芙蓉人面,本就恍若一體,難以分辨,只有在定晴細察時才勉強可辨;所以稍一錯神,采蓮少女又與綠荷紅蓮渾然為一,忽然不見蹤影了。這一句所寫的正是佇立凝望者在剎那間所產生的一種人花莫辨,是耶非耶的感覺,一種變幻莫測的驚奇與悵惘。這是通常所說“看花了眼”時常有的情形。然而,正當踟躕悵惘、望而不見之際,蓮塘中歌聲四起,忽又恍然大悟,“看不見”的采蓮女子仍在這田田荷葉、艷艷荷花之中。“始覺有人來”要跟“聞歌”聯在一起體味。本已“不見”,忽而“聞歌”,方知“有人”;但人卻又仍然掩映于荷葉荷花之中,故雖聞歌而不見她們的'身姿面影。這真是所謂“菱歌唱不徹,知在此塘中”(崔國輔《小長干曲》)了。這一描寫,更增加了畫面的生動意趣跟詩境的含蘊,令人宛見十畝蓮塘,荷花盛開,菱歌四起的情景,與觀望者聞歌神馳、佇立凝望的情狀,而采蓮少女們充滿青春活力的歡樂情緒也洋溢在這聞歌而不見人的荷塘之中。直到最后,作者仍不讓畫的主角明顯出現在畫面上,那目的,除了把她們作為美麗的大自然的化身之外,還因為這樣描寫,才能留下悠然不盡的情味。借助動詞,展現采蓮女在荷塘中若隱若現、若有若無,人花難辨,花人同類的生動畫面,表現出采蓮女天真浪漫、朝氣蓬勃的性格。

描寫荷花的古詩詞5

  塞翁吟芙蓉宋·楊澤民

  院宇臨池水,橋邊繞水朧膍。

  橋左右,水西東,水木兩芙蓉。

  低疑洛浦凌波步,高如弄玉凌空。

  葉百疊,蕊千重,更都染輕紅。

  沖沖,能消盡,憂心似結;

  看艷色、渾如夢中。

  為愛惜芳容未盡,好移去,滿插家園,特與培封。

  年年對賞美質,朝朝披玩香風。

描寫荷花的古詩詞6

  1、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作者】楊萬里【朝代】宋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譯文:

  六月里西湖的風光景色到底和其他時節的不一樣:那密密層層的荷葉鋪展開去,與藍天相連接,一片無邊無際的青翠碧綠;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綻蕾盛開,在陽光輝映下,顯得格外的鮮艷嬌紅。

  2、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作者】李清照【朝代】宋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譯文:

  應是常常想起一次郊游,一玩就到日暮時分,沉醉在其中不想回家。

  一直玩到沒了興致才乘舟返回,卻迷途進入藕花池的深處。

  怎么出去呢?怎么出去呢?嘰喳聲驚叫聲劃船聲驚起了一灘鳴鷺。

  3、贈荷花

  【作者】李商隱【朝代】唐

  世間花葉不相倫,花入金盆葉作塵。

  惟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

  此花此葉常相映,翠減紅衰愁殺人。

  譯文:

  世上人們對花和葉的說法不同,把花栽在美觀的金盆中,卻不管花葉讓它落在土里變為塵土。

  只有荷花是紅花綠葉相配,荷葉有卷有舒,荷花有開有合,襯托得那樣完美自然。

  荷花與荷葉長期互相交映,當荷葉掉落,荷花凋謝之時,是多么令人惋惜啊。

  4、狂夫

  【作者】杜甫【朝代】唐

  萬里橋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滄浪。

  風含翠篠娟娟凈,雨裛紅蕖冉冉香。

  厚祿故人書斷絕,恒饑稚子色凄涼。

  欲填溝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譯文:

  萬里橋西邊就是我的破草房,沒幾個人來訪,百花潭與我相伴,隨遇而安,這就是滄浪。

  和風輕輕擁著翠綠的竹子,秀美光潔,飄雨慢慢洗著粉紅的荷花,陣陣清香。

  當了大官的朋友人一闊就變臉,早與我斷的來往,長久饑餓的小兒子,小臉凄涼,讓我愧疚而感傷。

  我這老骨頭快要扔進溝里了,無官無錢只剩個狂放,自己大笑啊,當年的`狂夫老了卻更狂!我就這么狂!

  5、采桑子·荷花開后西湖好

  【作者】歐陽修【朝代】宋

  荷花開后西湖好,載酒來時。不用旌旗。前后紅幢綠蓋隨。

  畫船撐入花深處,香泛金卮。煙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歸。

  譯文:

  西湖風光好,荷花開后清香繚繞,劃船載著酒宴來賞玩,用不著旌旗儀仗,自有紅花為幢綠葉為蓋隨船而來。

  彩畫游船駛進了荷花叢的深處,金杯上泛起加了荷香的酒香。傍晚煙霧夾著微雨,在一片音樂歌聲里,船兒載著醉倒的游客歸去。

描寫荷花的古詩詞7

  惜紅衣宋·姜夔

  吳興號水晶宮,荷花盛麗。陳簡齋云:"今年何以報君恩,一路荷花相送到青墩。"

  亦可見矣。丁未之夏,予游千巖,數往來紅闃校遠卻飼暈奚涔柚

  簟枕邀涼,琴書換日,睡余無力。細灑冰泉,并刀破甘碧。墻頭喚酒,誰問訊、城南詩客。

  岑寂。高柳晚蟬,說西風消息。虹梁水陌。雨浪吹香,紅衣半狼藉。維舟試望,故國眇天北。

  可惜渚邊沙外,不共美人游歷。問甚時同賦,三十六陂秋色。

描寫荷花的古詩詞8

  洞仙歌令宋·康與之

  若耶溪路,別岸花無數。

  欲斂嬌紅向人語。

  與荷綠、相倚恨,回首西風,波渺渺、三十六陂煙雨。

  新妝明照水,汀渚生香,不嫁東風被誰誤?

  遣踟躕騷客意,千里綿綿,仙浪遠、何處凌波微步?

  想南浦、潮生畫橈歸,正月曉風清,斷腸凝佇。

描寫荷花的古詩詞9

  二色蓮詠題曹勛

  鳳沼湛碧,蓮影明潔,清泛波面。

  素肌鑒玉,煙臉暈紅深淺。

  占得熏風弄色,照醉眼、梅妝相問。

  堤上柳垂輕帳,飛塵盡教遮斷。

  重重翠荷凈,列向橫塘暖。

  爭映芳草岸。畫船未槳,清曉最宜遙看。

  似約鴛鴦并侶,又更與、舂鋤為伴。

  頻宴賞,香成陣、瑤池任晚。

描寫荷花的古詩詞10

  《小池》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古詩簡介

  《小池》是一首漢代樂府詩。這是一首歌唱江南勞動人民采蓮時愉快情景的民歌。前三句點明采蓮季節、場合,地點;后四句描述魚兒嬉戲的場景。全詩使用比喻和反復的修辭手法,寫出了江南采蓮時的優美意境。

  翻譯/譯文

  江南水上可以采蓮,蓮葉多么茂盛,魚兒在蓮葉間嬉戲。

  魚在蓮葉的東邊游戲,魚在蓮葉的西邊游戲,魚在蓮葉的的南邊游戲,魚在蓮葉的北邊游戲。

  注釋

  何:多么

  田田:蓮葉長的茂盛相連的樣子。

  賞析/鑒賞

  這是一首漢代樂府民歌中的采蓮歌,全詩沒有一字一句直接描寫采蓮人采蓮時的愉快心情,而是通過對蓮葉和魚兒的描繪,將它們的歡樂之情充分透露了出來,仿佛親耳聽到跟親眼看見許多采蓮男女的歌聲及笑語聲融成一片,許多小伙子和采蓮姑娘們還在調情求愛。

  首先,此歌起句“江南可采蓮”,其中的“可”字已透露出消息。蓮花本來是大江南北湖澤溝塘中常見的人工栽培植物,可這位歌者(亦即詩中未露的男主人公)卻偏要說“江南可采蓮”,這是因為蓮花栽培的地區雖然很廣,但卻以江南最盛;而江南采蓮人大都是青年男女,尤以青年婦女為主;同時江南民風柔靡,青年男女在采蓮時調情求愛之事極為常見,故盛行于南朝時期的民間情歌,在漢代的江南實際上就很流行。在這類民間情歌中常用比興、雙關手法,以“蓮”諧“憐”,象征愛情。由此可見,此歌用的顯然也是比興、雙關手法。起句中的“采蓮”,也含有尋歡求愛的意思。由此可推知這位歌者乃是一個風流小生,他可能不是江南人,而是從外鄉來到江南的。他來江南名為采蓮,實際上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否則何處不可采蓮,而獨留戀于江南,可見“可”字之中的寓意。

  其次,緊承上句而來的第二句“蓮葉何田田”,顯然也是明寫蓮葉茂美,暗喻采蓮姑娘們人數眾多,姿態豐美的。而第三句“魚戲蓮葉間”跟后四句“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則是以魚兒戲水于蓮葉間暗喻采蓮男女調情求愛的歡樂情景。這也是民間情歌中常用的`表現手法。由此可見,這首采蓮歌實際上乃是一首與勞動相結合的情歌。

  這首歌辭只有七句,明白如話,而后四句又基本上是第三句的重復,它的妙處究主要在于運用民歌中常用的比興、雙關手法,把男女之間調情求愛的歡樂之情寫得極其委婉、含蓄,耐人尋味,而無輕佻、庸俗之弊。全詩一氣呵成,但在結構上又可分為兩個部分:前三句揭示題旨;后四句進一步展示采蓮時的歡樂情景以及廣闊場面。而詩中第三句又在全詩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使上下相連,不著痕跡。詩的意境清新、開朗,寓情于景,景中寓人,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如臨其境,感到美景如畫,心曠神怡,呈現出一派生意盎然的景象。

  這首詩在樂府分類中屬《相和歌辭》,“相和歌”本是兩人唱和,或一個唱、眾人和的歌曲,故“魚戲蓮葉東”四句,可能為和聲。故此詩的前兩句可能為男歌者領唱;第三句為眾男女合唱;后四句當是男女的分組和唱。如此,則采蓮時的情景,更加活潑有趣,因而也更能領會到此歌表現手法的高妙。

  詩中“東”、“西”、“南”、“北”并列,極易流于呆板,但此歌如此鋪排,卻顯得文情恣肆,極為生動,從而充分體現了歌曲反復詠唱,余味無窮之妙。

描寫荷花的古詩詞11

  花犯荷花宋·方千里

  渚風低,芙蓉萬朵,清妍賦情味。

  霧綃紅綴,看曼立分行,閑淡佳麗。

  靚姿艷冶相扶倚,高低紛慍喜。

  正曉色、懶窺妝面,嬌眠敧翠被。

  秋光為花且徘徊,朱顏迎縞露,還應憔悴。

  腰肢小,腮痕嫩、更堪飄墜。

  風流事、舊宮暗鎖,誰復見、

  塵生香步里。謾嘆息、玉兒何許,繁華空逝水。

描寫荷花的古詩詞12

  1、《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宋代: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譯文:到底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風光與其它季節確實不同。荷葉接天望不盡一片碧綠,陽光下荷花分外艷麗鮮紅。

  2、《采蓮曲》

  唐代:王昌齡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譯文:采蓮少女的綠羅裙融入到田田荷葉中,仿佛一色,少女的臉龐掩映在盛開的荷花間,相互映照。混入蓮池中不見了蹤影,聽到歌聲四起才覺察到有人前來。

  3、《贈荷花》

  唐代:李商隱

  世間花葉不相倫,花入金盆葉作塵。

  惟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

  此花此葉常相映,翠減紅衰愁殺人。

  譯文:世上人們對花和葉的說法不同,把花栽在美觀的`金盆中,卻不管花葉讓它落在土里變為塵土。只有荷花是紅花綠葉相配,荷葉有卷有舒,荷花有開有合,襯托得那樣完美自然。荷花與荷葉長期互相交映,當荷葉掉落,荷花凋謝之時,是多么令人惋惜啊。

  4、《納涼》

  宋代:秦觀

  攜扙來追柳外涼,畫橋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參差起,風定池蓮自在香。

  譯文:攜杖出門去尋找納涼圣地,畫橋南畔,綠樹成蔭,坐靠在胡床之上愜意非常。寂寂明月夜,參差的笛聲響起在耳邊縈繞不覺,晚風初定,池中蓮花盛開,幽香散溢,泌人心脾。

  5、《蓮花》

  唐代:溫庭筠

  綠塘搖滟接星津,軋軋蘭橈入白蘋。

  應為洛神波上襪,至今蓮蕊有香塵。

  譯文:碧綠荷塘搖曳的荷花激起的漣漪好像連接著銀河(星津指銀河),船槳在荷塘滑動發出扎扎的聲響,船駛入水草之中。就像洛神步履輕盈地走在平靜的水面上,蕩起細細的漣漪(應該出自《洛神賦》“凌波微步羅襪生塵”),到今天蓮花都有洛神的香塵殘留。

描寫荷花的古詩詞13

  采蓮曲唐·張籍

  秋江岸旁蓮子多,采蓮女兒憑船歌。

  青房圓實齊戢戢,爭競前折漾微波。

  試牽綠莖下尋藉,斷處絲多刺傷手。

  白練束腰袖半卷,不插玉釵妝梳淺。

  船中未滿度前洲,借問阿誰家住遠。

  歸時共待暮潮上,自弄芙蓉還蕩槳。

描寫荷花的古詩詞14

  水龍吟白蓮宋·王沂孫

  翠云遙擁環妃,夜深按徹霓裳舞。

  鉛華凈洗,涓涓出浴,盈盈解語。

  太液荒寒,海山依約,斷魂何許。

  甚人間、別有冰肌雪艷,嬌無奈、頻相顧。

  三十六陂煙雨。舊凄涼,向誰堪訴。

  如今謾說,仙姿自潔,芳心更苦。

  羅襪初停,玉珰還解,早凌波去。

  試乘風一葉,重來月底,與修花譜。

描寫荷花的古詩詞15

  滿江紅雙頭蓮宋·劉學箕

  一柄雙花,低翠蓋、呈祥現美。

  人正在、薰風亭上,滿襟如水。

  二陸比方夸俊少,兩喬相并修容止。

  雨初晴、午永斗紅酣,真奇耳。

  雙白鷺,雙赪鯉。

  飛與泳,俱來此。

  綰雙鬟天上,侍香童子。

  雙劍豐城雙孕秀,雙鳧葉懸雙趨起。

  謾空談、國士本無雙,今雙矣。

【描寫荷花的古詩詞】相關文章:

描寫荷花的古詩詞07-20

描寫荷花古詩詞02-22

描寫荷花的古詩詞05-17

描寫荷花的古詩詞及賞析08-18

描寫荷花的古詩詞(通用)06-20

描寫荷花的古詩詞【薦】06-21

描寫荷花的古詩詞名句介紹09-08

描寫荷花的古詩詞3篇09-01

描寫荷花古詩詞9篇02-20

描寫荷花的古詩詞12首10-18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韩国欧美人人澡 |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日本有码视频中文字幕 | 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2020青青 | 在线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 | 亚洲性爱区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