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描寫山水的古詩

時間:2025-04-25 09:25:44 少芬 古詩三百首 我要投稿

(精選)描寫山水的古詩151首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收藏過自己喜歡的古詩吧,古詩是中國古代詩歌的一種體裁,又稱古體詩或古風。還在苦苦尋找優秀經典的古詩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精選)描寫山水的古詩,歡迎閱讀與收藏。

(精選)描寫山水的古詩151首

  1、《秋下荊門》

  李白

  霜落荊門江樹空,布帆無恙掛秋風。

  此行不為鱸魚膾,自愛名山入剡中。

  2、《望廬山瀑布二首》

  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3、《秋登宣城謝脁北樓》

  李白

  江城如畫里,山晚望晴空。

  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

  4、《獨坐敬亭山》

  李白

  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5、《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

  李白

  刬卻君山好,平鋪湘水流。

  巴陵無限酒,醉殺洞庭秋!

  6、《陪族叔刑部侍郎曄及中書賈舍人至游洞庭》

  李白

  南湖秋水夜無煙,耐可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賒月色,將船買酒白云邊。

  7、《題西林壁》

  宋·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8、《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9、《游鐘山》

  宋·王安石

  終日看山不厭山,買山終待老山間。

  山花落盡山長在,山水空流山自閑。

  10、《望天門山》

  唐·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自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11、《曉行望云山》

  宋·楊萬里

  霽天欲曉未明間,滿目奇峰總可觀。

  卻有一峰忽然長,方知不動是真山。

  12、《題天柱峰》

  唐·白居易

  太微星斗拱瓊臺,圣祖琳宮鎮九垓。

  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門千仞鎖云雷。

  玉光白橘相爭秀,金翠佳蓮蕊斗開。

  時訪左慈高隱處,紫清仙鶴認巢來。

  13、《江上望皖公山》

  唐·李白

  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氣。

  清晏皖公山。口絕稱人意。

  獨游滄江上。終日淡無味。

  但愛茲嶺高。何由討靈異。

  默然遙相許。欲往心莫遂。

  待吾還丹成。投跡歸此地。

  14、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15、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16、   《楓橋夜泊

  唐·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17、   《竹枝詞

  唐·劉禹錫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情還有晴。

  18、   《登鸛雀樓

  唐·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19、春山夜月

  作者:于良史

  春山多勝事,賞玩夜忘歸。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

  興來無遠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鳴鐘處,樓臺深翠微。

  20、長相思汴水流

  作者: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頭。吳山點點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月明人倚樓。

  21、宿王昌齡

  22、隱居

  作者:常建

  清溪深不測,隱處唯孤云。松際露微月,清光猶為君。

  茅亭宿花影,藥院滋苔紋。余亦謝時去,西山鸞鶴群。

  23、白云泉

  作者: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無心水自閑。

  何必奔沖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間。

  24、游九龍潭

  作者:武則天

  山窗游玉女,澗戶對瓊峰。

  巖頂翔雙鳳,潭心倒九龍。

  酒中浮竹葉,杯上寫芙蓉。

  故驗家山賞,惟有風入松。

  25、蘭溪棹歌

  作者:戴叔倫

  涼月如眉掛柳灣,越中山色鏡中看。

  蘭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鯉魚來上灘。

  26、陸渾山莊

  作者:宋之問

  歸來物外情,負杖閱巖耕。

  源水看花入,幽林采藥行。

  野人相問姓,山鳥自呼名。

  去去獨吾樂,無然愧此生。

  27、望洞庭

  作者: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

  28、上三峽

  作者:李白

  巫山夾青天,巴水流若茲。

  巴水忽可盡,青天無到時。

  三朝上黃牛,三暮行太遲。

  三朝又三暮,不覺鬢成絲。

  29、送靈澈上人

  作者:劉長卿

  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

  荷笠帶斜陽,青山獨歸遠。

  30、北山

  作者:王安石

  北山輸綠漲橫陂,直塹回塘滟滟時。

  細數落花因坐久,緩尋芳草得歸遲。

  31、歸嵩山作

  作者:王維

  清川帶長薄,車馬去閑閑。流水如有意,暮禽相與還。

  荒城臨古渡,落日滿秋山。迢遞嵩高下,歸來且閉關。

  32、耶溪泛舟

  作者:孟浩然

  落景余清輝,輕橈弄溪渚。

  澄明愛水物,臨泛何容與。

  白首垂釣翁,新妝浣紗女。

  相看似相識,脈脈不得語。

  33、滁州西澗

  作者: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34、利州南渡

  作者:溫庭筠

  澹然空水對斜暉,曲島蒼茫接翠微。

  波上馬嘶看棹去,柳邊人歇待船歸。

  數叢沙草群鷗散,萬頃江田一鷺飛。

  誰解乘舟尋范蠡,五湖煙水獨忘機。

  35、幽居初夏

  作者:陸游

  湖山勝處放翁家,槐柳陰中野徑斜。

  水滿有時觀下鷺,草深無處不鳴蛙。

  籜龍已過頭番筍,木筆猶開第一花。

  嘆息老來交舊盡,睡來誰共午甌茶。

  36、山行

  作者:項斯

  青櫪林深亦有人,一渠流水數家分。

  山當日午回峰影,草帶泥痕過鹿群。

  蒸茗氣從茅舍出,繰絲聲隔竹籬聞。

  行逢賣藥歸來客,不惜相隨入島云。

  37、送友人入蜀

  作者:李白

  見說蠶叢路,崎嶇不易行。

  山從人面起,云傍馬頭生。

  芳樹籠秦棧,春流繞蜀城。

  升沉應已定,不必問君平。

  38、瀑布

  作者:施肩吾

  豁開青冥顛,瀉出萬丈泉。

  如裁一條素,白日懸秋天。

  39、生查子旅思

  作者:吳偉業

  一尺過江山,萬點長淮樹。石上水潺潺,流入青溪去。

  六月北風寒,落葉無朝暮。度樾與穿云,林黑行人顧。

  40、《鳥鳴澗》

  王維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41、《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42、《竹里館》

  王維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43、《鹿柴》

  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44、《江雪》

  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45、《野望》

  翁卷

  一天秋色冷晴灣,無數峰巒遠近間。

  閑上山來看野水,忽于水底見青山。

  46、《詠史詩·黃河》

  胡曾

  博望沉埋不復旋,黃河依舊水茫然。

  沿流欲共牛郎語,只得靈槎送上天。

  47、《惠崇春江晚景》

  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48、《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49、《詠柳》

  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50、《山中留客》

  張旭

  山光物態弄春暉,莫為輕陰便擬歸。

  縱使晴明無雨色,入云深處亦沾衣。

  51、荊門浮舟望蜀江 ——李白

  春水月峽來,浮舟望安極? 正是桃花流,依然錦江色。

  江色綠且明,茫茫與天平。 逶迤巴山盡,搖曳楚云行。

  雪照聚沙雁,花飛出谷鶯。芳洲卻已轉,碧樹森森迎。

  流目浦煙夕,揚帆海月生。 江陵識遙火,應到渚宮城。

  52、登金陵鳳凰臺 ——李白

  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53、與夏十二登岳陽樓——李白

  樓觀岳陽盡,川迥洞庭開。 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

  云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涼風起,吹人舞袖回。

  54、北風行 ——李白

  燭龍棲寒門,光耀猶旦開。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唯有北風號怒天上來。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 幽州思婦十二月,停歌罷笑雙蛾摧。

  倚門望行人,念君長城苦寒良可哀。 別時提劍救邊去,遺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一又白羽箭,蜘蛛結網生塵埃。箭空在,人今戰死不復回。

  不忍見此物,焚之已成灰。 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

  55、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李白

  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 手持綠玉杖,朝別黃鶴樓。

  五岳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游。 廬山秀出南斗傍,屏風九疊云錦張。

  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闕前開二峰長。 銀河倒掛三石梁,香爐瀑布遙相望。 回崖沓障凌蒼蒼。

  翠影紅霞映朝日,鳥飛不到吳天長。 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黃。

  黃云萬里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為廬山謠,興因廬山發。

  閑窺石鏡清我心,謝公行處蒼苔沒。早服還丹無世情,琴心三疊道初成。

  遙見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盧敖游太清。

  56、山中雜詩

  南北朝:吳均

  山際見來煙,竹中窺落日。

  鳥向檐上飛,云從窗里出。

  57、遺愛寺

  唐代:白居易

  弄石臨溪坐,尋花繞寺行。

  時時聞鳥語,處處是泉聲。

  58、聽彈琴

  唐代:劉長卿

  泠泠七弦上,靜聽松風寒。

  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

  59、《登岳陽樓》【唐】杜甫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60、山中

  唐代:王勃

  長江悲已滯,萬里念將歸。

  況屬高風晚,山山黃葉飛。

  61、山中

  唐代:王維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

  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

  62、夏日山中

  唐代:李白

  懶搖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脫巾掛石壁,露頂灑松風。

  63、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代:劉長卿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64、送別

  唐代:王維

  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歸臥南山陲。

  但去莫復問,白云無盡時。

  65、《錢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66、《絕句》

  【唐】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67、尋隱者不遇

  唐代:賈島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68、《題稚川山水》

  【唐】戴叔倫

  松下茅亭五月涼,汀沙云樹晚蒼蒼。

  行人無限秋風思,隔水青山似故鄉。

  69、《寄揚州韓綽判官》

  杜牧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70、《古風其一》

  李白

  黃河走東溟,白日落西海。

  逝川與流光,飄忽不相待。

  春容舍我去,秋發已衰改。

  人生非寒松,年貌豈長在。

  吾當乘云螭,吸景駐光彩。

  71、《將進酒》

  李白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

  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72、《金陵酒肆留別》

  李白

  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勸客嘗。

  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

  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

  73、《山居秋暝》

  王維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74、《過故人莊》

  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75、《題破山寺后禪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俱寂,但馀鐘磬音。

  76、《早發白帝城》

  李白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77、《涼州詞》

  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78、《春日》

  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79、《絕句》

  僧志南

  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80、《山行》

  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81、《望廬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82、《山中》- 唐·王維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

  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

  83、《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84、《早發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85、《終南別業》- 唐·王維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86、《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 唐·王維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潺。

  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

  渡頭余落日,墟里上孤煙。

  復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

  87、《歸園田居·其一》- 晉·陶淵明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

  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

  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

  88、《田園言懷》- 唐·李白

  賈誼三年謫,班超萬里侯。

  何如牽白犢,飲水對清流。

  89、《鄉村四月》- 宋·翁卷

  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里雨如煙。

  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90、《四時田園雜興》-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

  日長籬落無人過,唯有蜻蜓蛺蝶飛。

  91、《惠崇春江晚景》- 宋·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92、《鳥鳴澗》- 唐·王維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93、《野老歌》- 唐·張籍

  老農家貧在山住,耕種山田三四畝。

  苗疏稅多不得食,輸入官倉化為土。

  歲暮鋤犁傍空室,呼兒登山收橡實。

  西江賈客珠百斛,船中養犬長食肉。

  94、《登鸛雀樓》- 唐·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95、《山行》- 唐·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96、《滁州西澗》- 唐·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97、《望洞庭》- 唐·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

  98、《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99、《鹿柴》- 唐·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100、《望天門山》- 唐·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101、《漢江臨泛》- 唐·王維

  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

  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

  102、《過香積寺》- 唐·王維

  不知香積寺,數里入云峰。

  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

  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禪制毒龍。

  103、《題破山寺后禪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俱寂,但余鐘磬音。

  104、《歸嵩山作》- 唐·王維

  清川帶長薄,車馬去閑閑。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與還。

  荒城臨古渡,落日滿秋山。

  迢遞嵩高下,歸來且閉關。

  105、《秋登蘭山寄張五》- 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隱者自怡悅。

  相望試登高,心隨雁飛滅。

  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

  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

  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

  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

  106、《山居即事》- 唐·王維

  寂寞掩柴扉,蒼茫對落暉。

  鶴巢松樹遍,人訪蓽門稀。

  綠竹含新粉,紅蓮落故衣。

  渡頭煙火起,處處采菱歸。

  107、《石壁精舍還湖中作》- 南北朝·謝靈運

  昏旦變氣候,山水含清暉。

  清暉能娛人,游子憺忘歸。

  出谷日尚早,入舟陽已微。

  林壑斂暝色,云霞收夕霏。

  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

  披拂趨南徑,愉悅偃東扉。

  慮澹物自輕,意愜理無違。

  寄言攝生客,試用此道推。

  108、《宿業師山房期丁大不至》- 唐·孟浩然

  夕陽度西嶺,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涼,風泉滿清聽。

  樵人歸欲盡,煙鳥棲初定。

  之子期宿來,孤琴候蘿徑。

  109、《湖口望廬山瀑布泉》- 唐·張九齡

  萬丈紅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雜樹,灑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天清風雨聞。

  靈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氳。

  110、《登池上樓》- 南北朝·謝靈運

  潛虬媚幽姿,飛鴻響遠音。

  薄霄愧云浮,棲川怍淵沉。

  進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

  徇祿反窮海,臥疴對空林。

  衾枕昧節候,褰開暫窺臨。

  傾耳聆波瀾,舉目眺嶇嵚。

  初景革緒風,新陽改故陰。

  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

  祁祁傷豳歌,萋萋感楚吟。

  索居易永久,離群難處心。

  持操豈獨古,無悶征在今。

  111、《湞陽峽》- 唐·張九齡

  行舟傍越岑,窈窕越溪深。

  水暗先秋冷,山晴當晝陰。

  重林間五色,對壁聳千尋。

  惜此生遐遠,誰知造化心。

  112、《青溪》- 唐·王維

  言入黃花川,每逐青溪水。

  隨山將萬轉,趣途無百里。

  聲喧亂石中,色靜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葦。

  我心素已閑,清川澹如此。

  請留磐石上,垂釣將已矣。

  113、《四月二十三日晚同太沖表之公實野步》- 宋·洪炎

  四山矗矗野田田,近是人煙遠是邨。

  鳥外疏鐘靈隱寺,花邊流水武陵源。

  有逢即畫原非筆,所見皆詩本不言。

  看插秧栽欲忘返,杖藜徙倚至黃昏。

  114、《二月二日出郊》- 宋·王庭珪

  日頭欲出未出時,霧失江城雨腳微。

  天忽作晴山卷幔,云猶含態石披衣。

  煙村南北黃鸝語,麥垅高低紫燕飛。

  誰似田家知此樂,呼兒吹笛跨牛歸?

  115、《春園即事》- 唐·王維

  宿雨乘輕屐,春寒著弊袍。

  開畦分白水,間柳發紅桃。

  草際成棋局,林端舉桔槔。

  還持鹿皮幾,日暮隱蓬蒿。

  116、《山家》- 元·劉因

  馬蹄踏水亂明霞,醉袖迎風受落花。

  怪見溪童出門望,鵲聲先我到山家。

  117、《即事》- 宋·王安石

  徑暖草如積,山晴花更繁。

  縱橫一川水,高下數家村。

  靜憩雞鳴午,荒尋犬吠昏。

  歸來向人說,疑是武陵源。

  118、《贈裴十迪》- 唐·王維

  風景日夕佳,與君賦新詩。

  澹然望遠空,如意方支頤。

  春風動百草,蘭蕙生我籬。

  曖曖日暖閨,田家來致詞。

  欣欣春還皋,淡淡水生陂。

  桃李雖未開,荑萼滿芳枝。

  請君理還策,敢告將農時。

  119、《橫溪堂春曉》- 宋·虞似良

  一把青秧趁手青,輕煙漠漠雨冥冥。

  東風染盡三千頃,白鷺飛來無處停。

  120、《田舍》- 唐·杜甫

  田舍清江曲,柴門古道旁。

  草深迷市井,地僻懶衣裳。

  櫸柳枝枝弱,枇杷樹樹香。

  鸕鶿西日照,曬翅滿魚梁。

  121、《村行》- 唐·杜牧

  春半南陽西,柔桑過村塢。

  娉娉垂柳風,點點回塘雨。

  蓑唱牧牛兒,籬窺茜裙女。

  半濕解征衫,主人饋雞黍。

  122、《題元丹丘山居》- 唐·李白

  故人棲東山,自愛丘壑美。

  青春臥空林,白日猶不起。

  松風清襟袖,石潭洗心耳。

  羨君無紛喧,高枕碧霞里。

  123、《游終南山》- 唐·孟郊

  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

  高峰夜留景,深谷晝未明。

  山中人自正,路險心亦平。

  長風驅松柏,聲拂萬壑清。

  到此悔讀書,朝朝近浮名。

  124、《江行無題一百首·其六十八》- 唐·錢珝

  萬木已清霜,江邊村事忙。

  故溪黃稻熟,一夜夢中香。

  125、《秋江》- 宋·道潛

  赤葉楓林落酒旗,白沙洲渚陽已微。

  數聲柔櫓蒼茫外,何處江村人夜歸。

  126、《曉行望云山》- 宋·楊萬里

  霽天欲曉未明間,滿目奇峰總可觀。

  卻有一峰忽然長,方知不動是真山。

  127、《山亭夏日》- 唐·高駢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

  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128、《山水小景》- 元·吳景奎

  秋滿西山爽氣多,山人帷箔卷煙蘿。

  清溪只在云林外,夜半月明聞棹歌。

  129、《絕句四首·其三》- 唐·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130、《江畔獨步尋花·其六》- 唐·杜甫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131、《樂游原》- 唐·李商隱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132、《滁州西澗》- 唐·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133、《黃鶴樓》- 唐·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134、《錢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135、《飲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宋·蘇軾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136、《題西林壁》- 宋·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137、《三衢道中》- 宋·曾幾

  梅子黃時日日晴,小溪泛盡卻山行。

  綠陰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

  138、《示兒》- 宋·陸游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139、《游山西村》- 宋·陸游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40、《四時田園雜興·其二》-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

  日長籬落無人過,唯有蜻蜓蛺蝶飛。

  141、《夏日田園雜興·其七》- 宋·范成大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142、《鄉村四月》- 宋·翁卷

  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里雨如煙。

  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143、《約客》- 宋·趙師秀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144、《所見》- 清·袁枚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145、《小池》- 宋·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146、《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宋·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147、《春日》- 宋·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148、《觀書有感二首·其一》- 宋·朱熹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149、《題李叔班山水橫卷·其一》- 宋·顏博文

  高峰柱層霄,遠水沒平野。

  當年居山客,半是愛山者。

  橋攲欲沈崖,路險不容馬。

  慎勿誇世人,正要知者寡。

  150、《宰馀姚道詠上虞山水二首·其二》- 宋·趙子潚

  山自南來崇地位,水從東去泳江流。

  徘徊四顧情何限,直欲于中構小樓。

  151、《題米元暉山水》- 宋·翟耆年

  善畫無根樹,能抽朦{左月或董}山。

  如今身貴也,不肯與人間。

【描寫山水的古詩】相關文章:

描寫山水的古詩03-25

描寫山水風光的古詩10-05

描寫山水風光的古詩01-27

[精品]描寫山水的古詩08-21

(優)描寫山水的古詩07-02

描寫山水的優美古詩11-06

[集合]描寫山水的古詩06-01

描寫山水的詩句古詩05-27

描寫山水的詩句古詩02-17

【熱】描寫山水的古詩07-03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在线高清不卡免v中文字幕 | 中文字幕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亚洲福利精品久久久久91 | 日本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色婷婷综合久久 | 亚洲成AⅤ人影院在线欢看 亚洲成a人片在线天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