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描寫冬天的古詩

時間:2024-08-14 14:05:33 思穎 古詩三百首 我要投稿

描寫冬天的古詩精選115首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對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詩很是熟悉吧,古詩泛指中國古代詩歌。究竟什么樣的古詩才是好的古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描寫冬天的古詩,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描寫冬天的古詩精選115首

  1、《山園小梅》(宋、林逋)

  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樽。

  2、《和子由澠池懷舊》(宋、蘇軾)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

  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

  3、《初冬旅舍早懷》(唐、懷浦)

  枕上角聲微,離情未息機。

  夢回三楚寺,寒入五更衣。

  月沒棲禽動,霜晴凍葉飛。

  自慚行役早,深與道相違。

  4、《立冬日作》(宋、陸游)

  室小才容膝,墻低僅及肩。

  方過授衣月,又遇始裘天。

  寸積篝爐炭,銖稱布被綿。

  平生師陋巷,隨處一欣然。

  5、立冬日野外行吟》(宋、釋文珦)

  吟行不憚遙,風景盡堪抄。

  天水清相入,秋冬氣始交。

  飲虹消海曲,宿雁下塘坳。

  歸去須乘月,松門許夜敲。

  6、《立冬夜舟中作》(宋、范成大)

  人逐年華老,寒隨雨意増。

  山頭望樵火,水底見漁燈。

  浪影生千疊,沙痕沒幾稜。

  峨眉欲還觀,須待到晨興。

  7、《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唐、岑參)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8、《清平樂·年年雪里》(宋、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挼盡梅花無好意,贏得滿衣清淚。

  今年海角天涯,蕭蕭兩鬢生華。

  看取晚來風勢,故應難看梅花。

  9、冬日過練川黃東溪隱居(元代-良琦)

  歲晚來尋黃處士,小艇曉入東溪云。水生柳下鵝鴨喜,日出沙頭鷗鷺分。

  枸杞子香浮茗碗,枇杷花氣雜爐薰。卻憐清會難頻得,明日南江又憶君。

  10、冬日平江寄倪元鎮(元代-李元圭)

  玄文館里逢君日,剪燭傳杯夜話時。寒月半窗親下榻,幽人滿坐共吟詩。

  無兒守舍馮唐老,有客分金鮑叔知。咫尺維舟空悵望,封題聊為寄相思。

  11、冬日齋居雜詩其四(元代-安熙)

  擁彗摳衣志未酬,哲人已矣更何求。

  微言尚省蒙私淑,愿得終身事遠游。

  12、冬日齋居雜詩其一(元代-安熙)

  憶昔趍庭講誦初,慨然不復向迷途。

  只今回首還思省,力學工夫尚爾疏。

  13、冬日偶成(元代-善住)

  清霜欲重小春天,楊柳蕭疏帶曉煙。

  無奈東皇苦多事,又傳春信到梅邊。

  14、次韻奉答德機冬日見寄(元代-柳貫)

  雪滿千山云滿溪,半竿寒日稍平西。東風不為年芳地,錯莫江梅吐未齊。

  15、扈從冬狩(元代-耶律楚材)

  天皇冬狩如行兵,白旄一麾長圍成。長圍不知幾千里,蟄龍震慄山神驚。

  長圍布置如圓陣,萬里云屯貫魚進。千群野馬雜山羊,赤熊白鹿奔青獐。

  壯士彎弓殞奇獸,更驅虎豹逐貪狼。獨有中書倦游客,放下氈簾誦周易。

  16、冬青冢篇(元代-楊維楨)

  老羝夜射錢塘潮,天山兩乳王氣消。禿妖尚壓龍虎怪,浮圖千尺高岧峣。

  文山老客智且勇,夜舟拔山山不動。江南石馬久不嘶,冢上冬青今已拱。

  百年父老憤填胸,不知巧手奪天工。冬青之木郁蔥蔥,六槚更樹蒲門東。

  17、冬日山中遣興(宋代-釋文珦)

  始見迎秋氣,又復換玄律。

  寒山何蕭蕭,飄風何弗弗。

  雙丸遞隱見,百齡信超忽。

  慨念同游人,大半成異物。

  吾年亦云衰,逾六已望七。

  不唯齒發變,舊聞盡遺失。

  死生無定據,萬事難固必。

  且以永今朝,奚須計明日。

  息影入山林,曾不厭深密。

  賢哉龐德公,萬世稱隱逸。

  18、立冬日野外行吟(宋代-釋文珦)

  吟行不憚遙,風景盡堪抄。

  天水清相入,秋冬氣始交。

  飲虹消海曲,宿雁下塘坳。

  歸去須乘月,松門許夜敲。

  19、冬后書事(宋代-張侃)

  兀坐茅檐意自閒,哦詩因得數苔斑。一番雨過歸寒水,數片云浮疊晚山。

  近日陰晴多不定,自來冷暖不相關。春深泛棹清溪上,穩釣漁村三兩灣。

  20、立冬日贈張直夫(宋代-呂本中)

  參差寒葉樹,林鳥獨依棲。發變心同素,年遲日向西。

  一水通晨夕,三山隔海溪。尚憶魯儒席,南樓攜手齊。

  21、和微之游湖春夏秋冬四絕(宋代-韓維)

  冰散玉珂微弄暖,梅含金粉巧矜新。

  道人不管年光逝,貪作詩章等待人。

  22、冬夜有感(宋代-范浚)

  宵長倦觀書,掩帙起微步。徘徊檐隙月,點綴竹稍露。

  寒空頑無風,寂歷雁時度。不知何處村,尚急野塘戽。

  哀哉當丙夜,取水窮沮洳。得無空魚群,一舉不復顧。

  那知今竭澤,無復魚可捕。天公仁百物,暴殄天所怒。

  褰裳欲從之,告以盍長慮。浮云暗林野,恐墮荊棘路。

  出門還入門,此意定誰喻。遣興強微吟,凄涼不能句。

  23、冬日牡丹五絕句其一(宋代-劉才邵)

  百花頭上有江梅,更向江梅頭上開。

  便使詩人慚未識,春前還解上樓臺。

  24、初冬山居即事十首(宋代-吳芾)

  我愛山居好,冬來愜野情。

  檐前朝日暖,谷口暮云橫。

  柏子當軒墮,蕉花傍檻生。

  自堪安樸拙,何苦慕塵纓。

  25、冬青花(宋代-林景熙)

  隔江風雨清影空,五月深山護微雪。

  石根云氣龍所藏,尋常螻蟻不敢穴。

  移來此種非人間,曾識萬年觴底月。

  26、冬至日作(宋代-孔平仲)

  今宵當月滿,此日又陽生。明凈乾坤氣,歡和井邑聲。

  年年對佳節,處處樂升平。遙想京師盛,新宮太一迎。

  27、冬溫(宋代-蔡襄)

  海曲封疆僻,冬溫氣序差。

  蟲蛇誰閉戶,草木自開花。

  霧重朝迷日,風號夕卷沙。

  可憐天地雪,偏解舞京華。

  28、次韻強幼安冬日旅舍(宋代-唐庚)

  殘歲無多日,此身猶旅人。客情安枕少,天氣舉杯頻。

  桂玉黃金盡,風埃白發新。異鄉梅信遠,誰寄一枝春。

  29、冬日(宋代-俞紫芝)

  茆舍竹籬短,梅花吐未齊。

  晚來溪徑側,雪壓小橋低。

  30、冬日即事(宋代-蘇轍)

  寒日初加一線長,臘醅添浸隔羅光。

  新年只愿多新酒,舊疾微令變舊方。

  自昔杯棬元窄小,得閑筋力尚康強。

  買田種秫貧無計,自有人家為插秧。

  31、冬夜書懷(唐代-王維)

  冬宵(xiāo)寒且永,夜漏宮中發。

  草白靄(ǎi)繁霜,木衰澄清月。

  麗服映頹(tuí)顏,朱燈照華發。

  漢家方尚少,顧影慚朝謁(yè)。

  32、冬夕(唐代-岑參)

  浩汗霜(shuāng)風刮天地,溫泉火井無生意。

  澤(zé)國龍蛇凍不伸,南山瘦(shòu)柏消殘翠。

  33、冬柳(唐代-陸龜蒙)

  柳汀斜對野人窗,零落衰條傍曉江。

  正是霜風飄斷處,寒鷗驚起一雙雙。

  34、冬青花(宋代-林景熙)

  冬青花,花時一日腸九折。

  隔江風雨晴影空,五月深山護微雪。

  石根云氣龍所藏,尋常螻(lóu)蟻不敢穴。

  移來此種非人間,曾識萬年觴(shāng)底月。

  蜀(shǔ)魂飛繞百鳥臣,夜半一聲山竹裂。

  35、早冬過笠澤漁隱(元代-陳方)

  方塘如鑒石如峰,落葉平蕪覆一重。云作晚陰低薜荔,水涵秋色亂芙蓉。

  黃冠道士松間過,白雪漁翁月下逢。尚想天隨無俗伴,應攜茶灶與從容。

  36、冬日齋居雜詩其五(元代-安熙)

  圣門道大若天然,小智區區見自偏。

  謾抱遺編時自惜,光陰去矣又中年。

  37、冬日(金朝-劉仲尹)

  刁騷短發鑷還生,鏡里形骸只自驚。睡枕食槃翻歲月,頭風股痹識陰晴。

  鳩棲任笑謀生拙,兔簡難忘照眼清。不用暖爐公庫酒,試容擁被聽雞聲。

  38、乙未冬至(金朝-李俊民)

  已應黃宮律,初生復卦陽。道隨天在北,愁與日俱長。

  節物驚時換,年光有底忙。浮云多變態,試與問何祥。

  39、冬雷行(宋代-洪咨夔)

  三月廿八雪,十月十九雷。

  日官起歷失氣朔,深春為臘冬為梅。

  衣巾暄淑糝白醭,研席昏濕凝青埃。

  階頭蠢{左月右忍}上未已,陣陣送雨千峰來。

  水鄉種早場已筑,山鄉種晚鎌方催。

  漏天未信解晴否,低田芽茁高田摧。

  老農一飽不自保,愁面百摺何當開。

  君不見太史局申十月盂,麥成堆。

  40、冬日早作(宋代-裘萬頃)

  黃昏月姊翦云開,夜半雷車載雨來。

  晨起鉤簾望霄漢,風花吹墮萬璚瑰。

  41、冬至日代書呈諸兄(宋代-金君卿)

  人人歡聚慶新陽,我獨飛心戀北堂。薄宦飄流成底事,數年牢落在他鄉。

  徒將遠意憑歸雁,不及諸兄捧壽觴。何幸前春改官去,綵衣相逐戲親傍。

  42、冬日雜詩其二(宋代-呂本中)

  春景晴乃映,寒江曉不波。云山明客眼,風露凈林柯。

  紫塞傳烽急,黃池帶劍多。蒼生好蘇息,天意定如何。

  43、裝冬后不速之客來(宋代-釋居簡)

  綻裘紉絮辦冬和,羽化其如獨冷何。

  藕蕩欲搴霜后葉,曉來零落更無多。

  44、跋四時景畫冬(宋代-李錞)

  剪水飛花細舞風,斷蘆洲外水連空。

  剡溪幾曲知名處,何似今朝眼界中。

  45、冬夜聞蛩(宋代-顧逢)

  尚有一蛩在,悲吟廢草邊。

  想于深夜里,自憶早秋前。

  勝負皆成夢,孤寒似可憐。

  晚年飄泊老,此況亦同然。

  46、大觀庚寅冬游資州北巖(宋代-宋京)

  資州城郭云山里,北巖正在云山底。翠壁嵌空抱日明,飛閣橫斜矗天起。

  游人祇解愛城郭,不知山底幽人樂。六月全無暑氣生,三冬亦有林花落。

  蒼楠臥月影如輪,乳泉濺瀑波生鱗。利名付與百忙者,早晚自由無事身。

  紅蓮幕下青城客,五斗留人歸未得。衙回不用展山圖,直到巖邊看秋色。

  47、冬至日(宋代-蘇轍)

  陰陽升降自相催,齒發誰教老不回。

  猶有髻珠常照物,坐看心火冷成灰。

  酥煎隴坂經年在,柑摘吳江半月來。

  官冷無因得官酒,老妻微笑潑新醅。

  48、初冬書懷(宋代-朱淑真)

  觸目圓池景,荷枯菊已荒。

  風寒侵夜枕,霜凍怯晨妝。

  江上風翻赤,庭前橘帶黃。

  題詩欲排悶,對景倍悲傷。

  49、感事四首丙午冬淮上作其三(宋代-張元干)

  賊馬環京洛,朝廷尚議和。傷心聞徇地,痛恨競投戈。

  始望全三鎮,誰謀棄兩河。群兇未菹醢,吾合老江波。

  50、感事四首丙午冬淮上作(宋代-張元干)

  肉食貪謀己,幾成國興人。

  珠旒輕遺賊,玉冊忍稱臣。

  四海皆流涕,三軍盍奮身。

  不堪宗社辱,一戰靖邊塵。

  51、感事四首丙午冬淮上作(宋代-張元干)

  賊馬環京洛,朝廷尚議和。

  傷心聞徇地,痛恨競投戈。

  始望全三鎮,誰謀棄兩河。

  群兇未葅醢,吾合老江波。

  52、感事四首丙午冬淮上作(宋代-張元干)

  國步何多難,天驕據孟津。

  焦勞唯圣主,游說盡奸臣。

  再造今誰力,重圍忌太頻。

  風吹遷客淚,為灑屬車塵。

  53、冬至夜發峽州舟中作(宋代-范成大)

  舟中萬里行,燈下一陽生。

  不減在家好,都忘為旅情。

  霜干風愈勁,雲淡月微明。

  況有詩兼酒,樽前莫問更。

  54、辛巳冬聞德音其二(宋代-張孝祥)

  韃靼奚家款附多,王師直到白溝河。守江諸將遙分閫,絕漠殘胡競倒戈。

  翠蹕春行天動色,牙檣宵濟海無波。小儒不得參戎事,賦賦新詩續雅歌。

  55、冬至二首(宋代-劉克莊)

  病逢佳節徑投床,臥聽群兒笑老蒼。

  僅可六藏數龜息,安能三黜入鹓行。

  脈微藥焙常儲火,足冷茅檐定有霜。

  多謝天公相暖熱,起披敗絮負朝陽。

  56、菩薩蠻(初冬)(宋代-趙長卿)

  敗荷倒盡芙蓉老。寒光黯淡迷衰草。行客易銷魂。笛飛何處村。

  云寒天借碧。樹瘦煙籠直。若個是鄉關。夕陽西去山。

  57、長安冬夜書事(唐代-任翻)

  憂來長不寐,往事重思量。清渭幾年客,故衣今夜霜。

  春風誰識面,水國但牽腸。十二門車馬,昏明各自忙。

  58、冬日病中即事(唐代-呂溫)

  墻下長安道,囂塵咫尺間。久牽身外役,暫得病中閑。

  背喜朝陽滿,心憐暮鳥還。吾廬在何處,南有白云山。

  59、和襲美初冬偶作(唐代-陸龜蒙)

  桐下空階疊綠錢,貂裘初綻擁高眠。

  小爐低幌還遮掩,酒滴灰香似去年。

  60、初冬雜詠(宋代-陸游)

  微風蹙水靴文浪,薄日烘云卵色天。

  但恨世間閑客少,江湖底處欠漁船?

  61、初冬有感(宋代-陸游)

  衰發蕭蕭滿鏡絲,情懷非復似平時。

  風霜十月流年感,碪杵三更游子悲。

  閩嶠故人消息惡,蜀江遺老素書遲。

  一簞豆飯休嫌薄,賦分羈窮合自知。

  62、初冬雜詠(宋代-陸游)

  俗緣已斷寧容續,幽事雖多不厭增。

  折簡迎醫看病鹿,舂粳炊飯供游僧。

  63、冬日齋中即事(宋代-陸游)

  一帚常在傍,有暇即掃地。

  既省課童奴,亦以平血氣。

  按摩與導引,雖善亦多事。

  不如掃地法,延年直差易。

  64、冬夜讀書(宋代-陸游)

  平生喜藏書,拱璧未為寶!

  歸來稽山下,爛漫恣探討。

  六經萬世眼,守此可以老。

  多聞竟何用,綺語期一掃。

  幽居出戶稀,衰病擁爐早。

  青燈照黃卷,作意勿草草。

  65、立冬日作(宋代-陸游)

  室小財容膝,墻低僅及肩。

  方過授衣月,又遇始裘天。

  寸積篝爐炭,銖稱布被綿。

  平生師陋巷,隨處一欣然。

  66、立冬日作(宋代-陸游)

  室小才容膝,墻低僅及肩。方過授衣月,又遇始裘天。

  寸積篝爐炭,銖稱布被綿。平生師陋巷,隨處一欣然。

  67、冬日觀漁獵者(宋代-陸游)

  人閒漁獵各相從,南陌東阡處處逢。繡羽觸機馀耿介,錦鱗出網尚噞喁。

  傍觀扶杖常移日,就買還家足御冬。更待風霜都過盡,卻從春野看春農。

  68、冬日晴眺(明代-皇甫汸)

  江國開晴久,風煙逐望勻。寒陰漸改故,陽氣欲乘新。

  犬馬驚余齒,龍蛇任此身。悠然北窗下,何意得先春。

  69、甲申冬至(明代-潘希曾)

  一陽初動又晨鐘,朝罷楓宸日正紅。閒事攪人方滾滾,殘冬辭我太匆匆。

  冰霜勢重陰馀幾,梅柳春遙意已通。多病年來常止酒,試開涓滴待東風。

  70、丙子冬至次韓信山韻(明代-潘希曾)

  天地陽回又此辰,履長馀慶仰皇宸。年華滾滾波同逝,官寺寥寥山作鄰。

  凍合硯池從閣筆,暖生茶灶任添薪。滁陽細酒堪消日,拭眼梅花對早春。

  71、冬日雜興四首其二(明代-何瑭)

  故鄉千里馀,夙夕夢見之。門巷宛如昨,鄰里亦不移。

  親朋喜我至,談笑相追隨。情長苦夜短,夢覺恍惚疑。

  諒無離魂術,所見知是非。徘徊顧庭宇,默默坐如癡。

  72、冬日雜興四首其一(明代-何瑭)

  重衾不成寐,展轉冬夜長。神疲一合眼,忽已升高堂。

  衣裳問燠寒,拜跪陳酒漿。夢覺雞亂啼,渺然天一方。

  草芥視天下,感念焚中腸。卻憶過庭訓,兒當佐虞唐。

  73、初冬過梅嶺(明代-郭棐)

  削嶺嵯峨壓碧空,紛紛霜葉下丹楓。越王經略炎荒處,丞相祠堂霄漢中。

  日落棲烏喧古樹,天高飛旆溯回風。憑輿幾度頻來往,猶憶含香侍紫宮。

  74、冬夜見新月(明代-秦鎬)

  霜天約略一鉤斜,半掛平蕪半遠沙。

  照向兩鄉偏是缺,不知圓處落誰家。

  75、冬景十絕其四江路梅香(元代-葉颙)

  漠漠江云路不分,小橋流水夕陽村。

  唫翁馬上頻回首,一陣東風暗斷魂。

  76、冬夜睡起作(清代-何承道)

  茜紗隔子護紅蠻,栩栩游仙夢乍還。滿院嚴霜催市柝,一簾寒色上屏山。

  重溫茗碗都成趣,微撥薰爐盡著閒。便聽檐鈴語長夜,靜中清福幾曾慳。

  77、冬日雜興其三(清代-湯懋綱)

  童爇烏薪暖,垂簾向客論。老懷唯近古,學究不妨村。

  豈務藏崖穴,甘輸倚市門。約探梅信去,霜曉或煙昏。

  78、冬日游甘露寺(宋代-蔡肇)

  漕河膠舟水流咽,水關著鍵行者歇。

  大江伏槎臥長劍,萬頃濕銀寒不結。

  蓬萊諸仙亦避寒,海門冥冥凍欲坼。

  朔風吹晚雁叫空,蓬巷松杉崖石裂。

  道人丈室最高處,地爐蒲團穩坐熱。

  我來乘閒不問道,方床相對無言說。

  79、冬日同王茂翁聯句二首(宋代-白玉蟾)

  鑿冰添硯水,燃干發梅花。

  踏破霜苔逕,燒紅雪樹槎。

  閉門風愈怒,送客日將斜。

  寒甚酒無力,閑多道有芽。

  楮衾眠不暖,葦壁破難遮。

  他日瑤臺上,流傳仙子家。

  80、冬日雙林寺(時予家于豫章)(未知-陳昂)

  可見無人境,門前與世分。

  鐘聲停半壑,水面湛孤云。

  宿火灰中陷,鄰舂雨外勤。

  豫章二百里,消息不相聞。

  81、冬日都中雜詠其四(清代-張晉)

  羈心念鄉國,昨日家書至。倉卒視封緘,上有平安字。

  書中何所言?讀罷長歔欷。縷縷述饑寒,此亦意中事。

  年來嘆飄泊,偪仄情難舒。修名苦不立,回首慚妻拿。

  心懷千歲憂,身無一日好。何不隨仙人,山中拾瑤草。

  82、恭閱邸鈔敬賦戊子秋冬其一(清代-曾廣鈞)

  翠帝山裳臨九有,絳妃水佩候三商。德言夙秉深宮教,姻眷兼聯異姓王。

  蘋荇新篇分奭旦,椒蘭別殿列英皇。我朝家法隆翚翟,會見蒼龍捧御床。

  83、東風第一枝冬至(清代-蔣春霖)

  雀誶晴檐,蠅蘇凍紙,嚴霜忽作輕暖。錦貂才近熏爐,鳳律暗移翠琯。

  尋春無處,但日日、春痕偷展。恰引起、千丈愁思,添似繡床金線。

  云影薄、畫簾乍捲。山意冷、瘦筇又懶。幾多釀雪樓臺,豫滌熨寒酒盞。

  梅魂知否,怕迤邐年華將換。待借他、一縷東風,悄把萬花吹轉。

  84、冬柳四首其一(清代-蔣春霖)

  營門風勁冷悲笳,臨水堤空盡白沙。淡日荒村猶系馬,凍云小苑欲棲鴉。

  百端枯菀觀生事,一樹婆娑感歲華。昔日青青今在否,江南回首已無家。

  85、冬日過水繪園作(清代-陳維崧)

  蕭晨行散罷,沿溪恣回轉。屢聽白社鐘,時遇青林筧。

  名園構城阿,綺閣俯荒畎。風物果泬,襟抱況修緬。

  元冬花尚開,亭午露猶泫。繁條結危嵏,明流掛層巘。

  而我佇山椒,支筇更登踐。沓嶂紅滅沒,回岡碧清淺。

  雨歇鄰塘深,日霽遙墟顯。下有古缽池,溪毛綠如蘚。

  皎鏡一以開,生綃問誰剪。始信境象幽,高下任遴選。

  我生疲津梁,何能學淟涊。曠識協林巒,高懷薄軒冕。

  庶幾和天倪,幽默獲所遣。

  86、冬至(明代-程通)

  葭吹六管動浮灰,正是先春氣始回。君子一陽知道長,皇王萬福自天來。

  爐煙細細云中闕,環佩珊珊月下臺。何幸小臣逢盛事,陪班又進紫霞杯。

  87、秋冬小畫其二(明代-曹義)

  門外青山盡白頭,此時誰棹剡溪舟。先生獨擁吟肩坐,應賦梁園興未休。

  88、菩薩蠻其二冬閨(清代-張振)

  枕邊聽徹雞聲小。寒深一倍愁難曉。敲罷五更鐘。窗含曙色中。

  繞檐冰箸凍。照見清無夢。欲起著衣難。起來霜雪寒。

  89、王左史宅賞冬菊(明代-李夢陽)

  菊筵元向春前約,共憶霜黃薄牡丹。冬日此逢香欲暖,夜堂偏醉色終寒。

  閑居四海嗟吾賞,晚歲三杯稱爾官。疏影獨枝看轉劇,好添華燭近高闌。

  90、冬日撫州贈友(明代-李夢陽)

  晨光郁將布,時嚴氣自懔。陽也諒匪力,厥陰無亦甚。

  時極理終固,情成勢難寢。徒然江漢紀,莫制北飆凜。

  寒湍落孔家,霜色峻石廩。甘菊冬始華,赤樹紛如錦。

  校閱才及旬,勞拙遺安枕。既巳阻攜玩,胡由接芳衽。

  擬峴行共陟,寄言備醇飲。

  91、酬何子冬日懷西峰見寄(明代-李夢陽)

  梁城積滯心煩婪,遙憶西峰懷漢南。絕頂營居只自住,緣崖捫葛與誰參。

  北岡雪盛虛多阻,南澗湍回今有潭。更極扶桑長影接,巳偏弱水碧波涵。

  猿啼虎嘯雖頗聒,窈曲叢篁非可探。轉盻紅輪忽西沒,勸君福地且投簪。

  92、赦歸冬日宴劉氏園莊十四韻(明代-李夢陽)

  脫難旋疆里,行歌入宋中。陰陽雙轉轂,天地一飛蓬。

  憶昨遭拘縶,悲傷途路窮。鄒生猶雨雹,列子竟乘風。

  歸作墟中叟,來從河上公。壺觴聊假日,村塢坐書空。

  卜筑劉園麗,芳菲漢苑通。冬亭饒霧露,陽井下霜虹。

  候煖冰桃熟,林空晚杮紅。玉芝穿曲檻,青筱蔽虛櫳。

  樂極悲心發,時違感慨雄。古人隨蔓草,吾道付冥鴻。

  去魯情難忍,游梁跡豈同。重思竊符子,攬淚宋門東。

  93、冬日靈濟宮(十六韻)(明代-李夢陽)

  貝闕昆侖外,浮生此路疑。

  蓬萊移舊國,塵世出瑤池。

  蕞爾雙仙跡,飛騰后晉時。

  論功竟恍惚,讖兆且逶迤。

  慫恿精靈托,呼噓霹靂隨。

  先皇親議號,繼圣必修辭。

  爵陟王侯上,尊同帝者師。

  龍襦分內錦,宮女準昭儀。

  雨露宮城切,星辰天仗移。

  琳瑯搖繡栱,松柏蔭丹墀。

  瓶內金花踴,龕前紫鳳垂。

  晴還日月秘,暝則鬼神悲。

  玉鼎推龍虎,瑤編述姹兒。

  漢惟欒大顯,秦竟羨門欺。

  五帝非無術,千齡今見誰。

  累朝盟誓冊,玉柜少人知。

  94、補題冬日村居四絕其一(明代-王世貞)

  緯蕭風急蟹全肥,黃雀頭頭飽不飛。

  自有牽綿新釀在,不煩機婦授寒衣。

  95、初冬日于邯鄲叢臺餞朱太仆(明代-王世貞)

  天寒大陸吐叢臺,倚酒雄風亦快哉。紅日迥從漳水墮,白云紛阻太行回。

  空城竟暮無鳴瑟,俠客千秋付舉杯。此去君王須問駿,莫言曾見劇辛來。

  96、冬山即事其四(明代-王夫之)

  墻陰小步試欹危,未厭晴風裊鬢絲。櫧實乍驚飛鳥過,苔陰漸放素光移。

  紺珠千顆垂藤子,丹葉孤飄繞故枝。寂歷經過聊緩頰,重來千載更伊誰。

  97、乙卯冬留別安亭諸友(明代-歸有光)

  黽勉復行役,殷勤感故知。

  悠悠寒水上,獵獵朔風吹。

  彈雀人多笑,屠龍世久嗤。

  往來誠數數,公等得無疑。

  98、用馬中丞韻送志能賀冬之京師(元代-李孝光)

  停酒更唱車遙遙,官船打鼓回春潮。鳳曹合引金閨彥,驄馬尚隨方蓋軺。

  五日樂成黃道正,萬年觴進紫宸朝。清班陪謁三云殿,仙伯神官手屢招。

  99、冬夜有懷(明代-胡奎)

  柴門掩晴雪,戶外無俗駕。悠悠懷故人,寂寂坐終夜。

  凍云歸遠浦,朗月生虛榭。古意寄冰弦,何由共清話。

  100、冬至后在儀真館賦詩以贈三伴使(元代-郝經)

  突兀天壤間,洞視及八軌。區宇入割裂,疆場更彼此。

  鬨怒尋干戈,禍亂無期已。孰能著手援,下石往往是。

  予方閉關居,不忍安坐視。復有弓旌招,飆然為時起。

  仁義一萬言,麻鞋見天子。天道本好生,天顏亦為喜。

  乃曰哀吾民,去殺兵當弭。今日踐阼初,急務惟爾耳。

  三人奉書行,一信盈尺紙。詔下癃老泣,春風動田里。

  入境及淮壖,肺臆即開披。鏟薙撤藩垣,羅列倒瑚簋。

  萬變惟悃赤,一念無幸詭。白虹晝貫日,清江秋見底。

  行人不能行,在所輒頓止。一自入儀真,改館七牢美。

  坐使庖丁勞,徒增魯連恥。空庭重咨嗟,闇室還徙倚。

  蹉跎兩朝事,慘澹一江水。堂上接玉帛,何如四郊壘。

  萬眾七奔命,何如一行李。新陽復生意,歲律已窮紀。

  節候中易感,挺特入骫骳。折梅愧皇華,對酒生顙泚。

  蒼生茍能活,志士豈惜死。愿借君懸河,發我弦上矢。

  天下本一氣,南北只一理。處置一何難,鴻毛扇糠秕。

  中原帝高光,遽可遼金比。君家祖宗法,親仁載良史。

  可令富鄭公,樹立太平址。一若泰山安,一若九卵累。

  事幾或一失,千載貽詬訾。中間樂禍徒,沮遏逞奸宄。

  以為富貴镃,瞰鼎磨血齒。高天無風飆,側佇羽翮俟。

  激怒起兵端,馮鋒肆蛇豕。皇皇仁圣資,比復當謹始。

  發言謾盈庭,執咎誰敢爾。是非在目前,胡為眩紅紫。

  政如道傍室,牽制終誤己。區區謾多議,紙上何足恃。

  出門懼垂堂,何嘗見邊鄙。睽孤還自睽,見鬼急張弛。

  一斷即遇雨,群疑皆披靡。天運屬安治,何當合離仳。

  不能鷹脫韝,還成肉在幾。盤飧寧忍食,欲斷南八指。

  101、余秋初離庭闈冬至猶未得歸夜讀宛丘先生秋日(宋代-虞儔)

  屈指西風閱歲華,半年行役苦思家。

  彩衣歸去親闈好,畫角吹殘客夢賒。

  病里中秋慵見月,醉中九日強簪花。

  朅來又過書云候,節物催人一可嗟。

  102、和耘老弟冬夜聞雨有懷(宋代-虞儔)

  蒲團睡思欲蒙蒙,珍重賢人酒一中。

  夜靜喜聽懸霤雨,寒多更怯戰窗風。

  檐花細落渾疑夢,詩句頻催政未工。

  雪擁紅爐愁不寐,此時懷抱想君同。

  103、冬暄(宋代-王镃)

  小春氣候不相同,晴卻無寒有軟風。

  最是湘桃驚暖誤,霜邊偷染一梢紅。

  104、冬日(宋代-吳泳)

  四時平似準,冬日頗傷暄。

  暖驟狂花坼,霜輕野草繁。

  林鳶饑跕水,山鬼暗窺垣。

  便擬懸車計,無人為買園。

  105、冬景(宋代-呂徽之)

  斗室蕭蕭日晏眠,疏狂惟與懶相便。

  尋常甲子無心記,看到梅花又一年。

  106、庚午冬至夜(宋代-鄭剛中)

  今夜云開北陸風,丈三將至土圭中。

  剝窮誰見陰陽妙,來復方知天地功。

  孤坐看燈渾是夢,蒼顏被酒不生紅。

  卻憐土俗追時節,言語雖殊意亦同。

  107、冬夕書事(宋代-田錫)

  堪嗤棲屑客長安,風雪加添近臘寒。

  凍筆呵來書字淡,孤燈挑盡向窗殘。

  十年苦思詩千首,一夕回腸事萬端。

  家住天涯歸未得,嶺梅江蓼自辛酸。

  108、《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109、《梅花》

  【宋】王安石

  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110、《終南望余雪》

  【唐】祖詠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云端。

  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111、《對雪》

  【唐】高駢

  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

  如今好上高樓望,蓋盡人間惡路岐。

  112、《冬夕》

  【唐】岑參

  浩汗霜風刮天地,溫泉火井無生意。

  澤國龍蛇凍不伸,南山瘦柏消殘翠。

  113、《冬夜書懷》

  【唐】王維

  冬宵寒且永。夜漏宮中發。草白靄繁霜。木衰澄清月。

  麗服映頹顏。朱燈照華發。漢家方尚少。顧影慚朝謁。

  114、《別董大》

  【唐】高適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115、《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劉長卿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描寫冬天的古詩】相關文章:

描寫冬天的古詩【經典】04-23

描寫冬天的古詩(經典)06-01

描寫冬天的古詩12-06

描寫冬天的古詩11-14

描寫冬天古詩01-10

(熱門)描寫冬天的古詩07-05

描寫冬天的優美古詩03-03

描寫冬天的古詩及賞析03-07

關于描寫冬天的經典古詩03-28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色多多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一区精品自拍 | 亚洲五码在线视频 | 日韩一区二区久久 | 亚洲日韩欧洲日本国产综合 | 网址你懂的免费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