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迢迢牽牛星》賞析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收藏過自己喜歡的古詩吧,古詩言簡意豐,具有凝煉和跳躍的特點。古詩的類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古詩《迢迢牽牛星》賞析,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迢迢牽牛星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古詩鑒賞
這首詩依據牛郎織女的傳說展開,但是這里不言牛郎只寫織女,視角別具一格。開篇描寫詩人眼中的牽牛星、織女星,突出現實中二星距離之遠。與傳說故事相結合,詩歌自然而然地帶上了一種憂傷、哀怨的情感色彩。以“河漢女”代替織女星,與牽牛星相對,使詩歌更整齊、押韻。然后視角由地面轉到天上,運用外貌、聲音以及動作描寫,簡練而生動地塑造織女織布的形象。織女雖在織布,卻難以成章,而且滿面淚痕。用如雨的眼淚,作為織布難以成章的原因。雖不言愁,卻愁緒滿懷。接著以織女的口吻發問,銀河又清又淺,兩岸之間的距離又能有多遠呢?但是就是因為這清盈的河水,讓有情人相隔兩端,只能相望,卻不能相守。詩人不再以旁觀者的視角客觀描寫織女的形象,而是生動、細膩地揣摩織女的心思。以銀河之淺,反襯現實中雖看不見,卻無法逾越的距離。以織女的口吻發問,更平添了多少的無奈。
詩人善用疊字,全詩讀之朗朗上口。視角轉換靈活,情感真摯、細膩。不直接言情,而情貫始終。全文僅50個字,卻寫透了人世間最難以言說的深情。世間多少兒女因種種無奈而分別,可是留在彼此心中的那份思念、愁緒卻永遠不會消逝。這首詩直擊內心深處最為難舍的柔情,因此極易引起后世讀者的共鳴,成為中國詩歌史上的言情佳作。
創作背景
牽牛和織女本是兩個星宿的名稱。牽牛星即“河鼓二”,在銀河東。織女星又稱“天孫”,在銀河西,與牽牛相對。在中國關于牽牛和織女的民間故事起源很早。《詩經·小雅·大東》已經寫到了牽牛和織女,但還只是作為兩顆星來寫的.。《春秋元命苞》和《淮南子·俶真》開始說織女是神女。而在曹丕的《燕歌行》,曹植的《洛神賦》和《九詠》里,牽牛和織女已成為夫婦了。曹植《九詠》曰“牽牛為夫,織女為婦。織女牽牛之星各處河鼓之旁,七月七日乃得一會”這是當時最明確的記載。《古詩十九首》中的這首《迢迢牽牛星》寫牽牛織女夫婦的離隔,它的時代在東漢后期,略早于曹丕和曹植。將這首詩和曹氏兄弟的作品加以對照,可以看出,在東漢末年到魏這段時間里牽牛和織女的故事大概已經定型了。
賞析:
《迢迢牽牛星》一韻到底,十句詩中有六句用了疊字且都用在句首,不但使詩具有很強的音樂節奏美感,而且對寫景寫人起到“景情并生”的作用。而其所引起的讓人對愛情、對生命、對宇宙的思考則更讓我動容和感佩。明代鐘惺《古詩歸》里曾說“樂府之妙,在能使人驚;古詩之妙,在能使人思。”此言不虛也。(疊字:漢語特有的一種修辭方法。一個字重疊后可能會增添某些附加意義,甚至可能會改變原來那個字的詞性和詞義。)《迢迢牽牛星》全詩運用了六組疊字:迢迢,皎皎,纖纖,札札,盈盈,脈脈,使人產生一種夜空廣大,星光燦爛的視覺感受,手之秀美,織布之繁忙,形聲兼備,繼而生情。由景及人,使詩文更生動形象。
《迢迢牽牛星》起首兩句描寫兩星相對的清冷環境,于景中寄寓離愁。課文把“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這兩句翻譯為“遠遠的牽牛星,燦爛的織女星”,這并不是最好的。顯然它用了互文的修辭手法,牽牛星何嘗不“皎皎”,織女星又何嘗不“迢迢”?既如此,那我是否就可以把它改為“皎皎牽牛星,迢迢河漢女”呢?結論是不可以。詩詞文約意廣,全在讀者的聯想想象,迢迢是距離遙遠的意思,用“迢迢”寫牽牛星,讓人聯想到他是一個遠在他鄉的游子;皎皎寫星光之亮,用“皎皎”寫織女星,讓人想到女性之美。在遼遠而清幽的蒼穹之上,有這樣兩顆遙遙相望而情牽你我的星星,怎能不讓人黯然銷魂。而動人的傳說早就給它罩上了凄美的色彩,何況由織女星化身而來的美麗的姑娘是這樣的愁腸百結。
“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這四句用動作神態寫哀怨。“纖纖”從音韻上給出了一個纏綿悱惻的基調,“纖纖素手”是一種動人的美,但現在美在遭受折磨,牽動著我們的心。“札札弄機杼”之“札札”,是重復的勞動亦或是心煩意亂躁動不安?或許都有吧。終日勞作卻終“不成章”,如果真如教參上所說“織女織成布,才能同牛郎相會”,我們又怎能不黯然神傷呢?偉大的西緒弗斯以他男性的剛強和無比的信念戰勝絕望,日復一日地推石上山永無休止,給我們留下了驚心動魄的震撼之美。我們的主人公只是一個纖弱的女性,卻以她的眼淚印證了她的不屈——縱然難以排除阻隔,但愛情之火不熄,思念之心不止。所以雖是哀怨,也有了一種剛強之美,雖是哽咽不能語,也自是一種倔強和堅持。這幾句詩化用《詩經大東》“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而來,自有其化工之妙。而較之《詩經周南卷耳》“采采卷耳,不盈頃筐。嗟我懷人,置彼周行”,則其情感有了更深層的發展,畢竟《卷耳》所描繪所吟唱的只是一個女子因思念情人而心猿意馬的場景,那種感情是美好甜蜜而輕松愉快的,而此處卻能引發人更深沉的喟嘆,為永遠無法突破的困境,為困境中的堅持,為愛情的美好,為情路的艱辛。
詩歌最后四句則承接上文,直接抒發詩人的慨嘆,也暗示了苦痛的根源。河漢清淺,相隔不遠卻不可逾越,遂成文學、哲學上永恒的悲劇意象。“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初讀不覺有多少沉重的分量,再品卻不覺悲從中來,進而悲不自勝。盈盈一水,是望穿秋水的凝視,是眼淚的匯聚,還是瘦了的清癯的容顏?不管怎樣,都讓我們看見了一個飽含離愁、楚楚動人的女子形象。而這只是哀怨的第一個層面。進而細想,不止愛情,人生的各個層面,不都有著這樣難以逾越的憂傷嗎?我們所追求的東西常常可見、可感卻永遠無法觸及、無法抓住。到這個時候,我們不僅僅是為這個美麗的思婦感動,我們更感到了自我生命的悲傷。但詩中表現出來的哀怨,我們所體會到的生命的悲傷卻又并不讓我們頹廢、悲觀、消極,它又有一種奇怪的力量,她的眼淚、她的愁容都讓我們感受到了對人生、生命、命運、愛情的強烈的欲求和留戀,從而我們所感受到的生命的悲傷亦只不過是對自我意志的磨礪。正是在這一個層面上,詩歌的價值有了再一次的提升。
【古詩《迢迢牽牛星》賞析】相關文章:
《迢迢牽牛星》賞析08-15
《迢迢牽牛星》課文賞析01-18
迢迢牽牛星原文及賞析10-16
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03-30
古詩三百首《迢迢牽牛星》原文02-25
迢迢牽牛星全詩賞析誰有?02-28
《迢迢牽牛星》原文賞析與注釋翻譯02-25
迢迢牽牛星作文12-06
《迢迢牽牛星》原文及翻譯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