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左思《詠史(八首其五)》的賞析
左思:《詠史(八首其五)》
原文:
皓天舒白日,靈景耀神州。
列宅紫宮里,飛宇若云浮。
峨峨高門內,藹藹皆王侯。
自非攀龍客,何為欻來游。
被褐出閶闔,高步追許由。
振衣千仞岡,濯足萬里流。
左思:《詠史(八首其五)》賞析:
左思的《詠史》詩以它所特有的深厚社會內容,熔鑄著左思的平生理想,奠定了它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堅實地位。另外,《詠史》詩在藝術上也有著它特出的地方。
第一,力矯太康頹靡文風,承繼建安雄健骨力。
晉初太康文壇上,總的創作傾向是:刻意摹仿古人作品,很少結合現實實際;追求辭句華麗和對偶的工整,形成了綺靡浮泛的形式主義風尚。在這種頹風面前,左思則獨樹旗幟,以《詠史》詩為代表,繼續發揚了建安文學“以情緯文,以文被質”的優秀傳統。雖然以詠史名篇,不是左思首創,但左思能從現實生活出發,精心選擇史實,巧妙地融匯進自己的思想、情感,借詠史以抒情,借抒情以譏世。這不僅突破了前人詠史詩只限于一事,“堆垛寡變”的局限,而且與太康文學刻意摹仿古人、脫離現實的形式主義傾向分庭抗禮。鐘嶸說,左思的《詠史》詩“文典以怨,頗為精切,得諷喻之致。”是很符合左思詩的實際的。在藝術形式方面,《詠史》詩并非不注重,詩人從華麗之中求樸拙,于浮泛之外求深蘊,質樸自然,奔放沉郁,絕少雕鏤的痕跡。綜上兩個方面,鐘嶸稱贊左思創造了一種獨特的“左思風力”(《詩品》)。王夫之則說:“三國之降為西晉,文體大破,不絕于來茲者,非太沖其焉歸?”(《古詩評選》卷四)這些評價是公允的。
第二,才志結合,渾然一體。
陳祚明曾說:“太沖一代偉人,胸次浩落,灑然流詠。似孟德而加以流麗,仿子建而獨能貴簡。創成一體,垂示千秋。其雄在才,而其高在志。有其才無其志,語必虛矯;有其志而無其才,音難頓挫。”(《采菽堂古詩選》卷十一)陳祚明指出左思成功的原因,在于才志結合,是很對的。左思的藝術才能,使《詠史》八首,每首都可以獨立,并能體現出一定的社會意義;同時用一根高潔理想、情操的金縷線,把首首串連在一起的,渾然一體,內在結構緊密使之不可分割。其一,正面暢抒自己的理想,可謂全組詩的總綱;其二,寫遭受門閥制度的壓抑而產生的悲憤之情;其三,表示要以段干木、魯仲連為榜樣,另僻蹊徑,以期報國;其四,寫自己甘于孤寂專心著述,成就自己;其五,再寫此路不通,而想追奔許由;其六,贊譽荊軻,借以披露情懷;其七,從歷史上許多英俊人物沈埋下僚,以慰心中的`不平;其八,寫社會的黑暗,決心避世,求潔身自好。這些作品中,思想情感似滔滔江水,奔瀉翻騰;又似九曲黃河,曲折回環,一詠三嘆,反復宛轉。慷慨悲壯之中,有細膩旖旎;低音纖氣之內,又挾滾滾沉雷。左思把豐富多變的思想感情,分別寫在各首之中,恰似一個巨手巧匠把顆顆散珠組成一個完整精美的花環。因而《詠史》“遂為古今絕唱”(胡應麟語),在中國文學史上,詠史詩體同左思的名字便緊緊聯起來了。
作為封建階級文人的左思,又處在黑暗險惡的政治環境之中,他所寫的《詠史》詩不可能不打上鮮明的階級烙印,不能不留下他那個時代所給他的影響,如消極避世的思想,虛無無為的思想。我們不能因為左思的《詠史》詩有著豐富的精華而對其所含有的封建性的糟粕,盡管相比之下份量很輕,而有所忽視。
【古詩左思《詠史(八首其五)》的賞析】相關文章:
中秋古詩絕句八首賞析03-30
《馬詩二十三首其五》古詩賞析03-02
秋興八首其一古詩賞析02-02
《詠史懷古詩》教學教案分析10-23
《續古詩十首·其九》白居易唐詩賞析02-03
南園十三首(其五)唐詩原文及賞析04-01
唐詩《遣興五首·猛虎憑其威》賞析02-08
出其東門原文及賞析11-20
夏至的古詩賞析12-09
詠柳的古詩賞析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