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古詩清明的原文及注釋賞析

時間:2022-03-10 14:49:20 古詩大全 我要投稿

古詩清明的原文及注釋賞析

  每逢清明節都會策馬奔騰祭祖上墳。文人墨客也隨意揮灑著筆尖,將清明一草一木、一花一世界,描繪得淋淋盡致。小編今天為大家帶來古詩清明的原文及注釋賞析,一起來看看吧!

古詩清明的原文及注釋賞析

  [原文]

  《清明》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注釋]

  1、斷魂:形容凄迷哀傷的心情。

  2、借問:請問。

  3、遙指:遠遠地指著。

  [簡析]

  這首詩描寫清明時節的天氣特征,抒發了孤身行路之人的情緒和希望。

  清明時節,天氣多變,有時春光明媚,花紅柳綠,有時卻細雨紛紛,綿綿不絕。首句“清明時節雨紛紛”寫出了“潑火雨”的特征(清明前兩天是寒日節,舊俗要禁火三天,這時候下雨稱為“潑火雨”)。次句“路上行人欲斷魂”寫行路人的心境。“斷魂”,指內心十分凄迷哀傷而并不外露的感情。這位行人為何“欲斷魂”呢?因為清明在我國古代是個大節日,照例該家人團聚,一起上墳祭掃,或踏青游春,F在這位行人孤身一人,在陌生的地方趕路,心里的滋味已不好受,偏偏又淋了雨,衣衫全被打濕,心境就更加凄迷紛亂了。

  如何排遣愁緒呢?行人自然想:最好在附近找個酒家,一來歇歇腳,避避雨;二來飲點酒,解解寒;更主要的可借酒驅散心中的愁緒。于是他問路了:“借問酒家何處有?”問誰,沒有點明。末句“牧童遙指杏花村”中的`“牧童”二字,既是本句的主語,又補充說明上句問的對象。牧童的回答以行動代替語言,行人順著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見在一片紅杏盛開的樹梢,隱隱約約露出了一個酒望子(古代酒店的標幟)。詩到這里戛然而止,至于行人如何聞訊而喜,興奮地趕上前去,找到酒店飲上幾杯,獲得了避雨、解寒、消愁的滿足等等,都留待讀者去想象。

  由于這首詩的廣泛流傳,“杏花村”三字在后世便成了酒家的雅號。

  [創作背景]

  此詩最早見于宋人謝枋得編《千家詩》,杜牧的《樊川文集》(杜牧外甥延翰編,北宋人續編)、清人馮集梧《樊川詩集注》(版本依據為《樊川文集》)及《全唐詩》均未收錄。謝枋得為南宋人,然從《草堂詩余》前集卷上所載宋祁《錦纏道》詞“問牧童遙指孤村,道杏花深處,那里人家有”數句可知,此詩在北宋已流傳人口。尤以首句“清明時節雨紛紛”一句流傳最廣,江南一帶可謂家喻戶曉。此詩當作于唐武宗會昌六年(846),時杜牧為池州刺史。關于杏花村到底在何處,歷來也有很多不同的說法,或說在山西汾陽,或說在湖北黃州,或說在江蘇南京(金陵),亦有以為詩人虛擬者。然而,諸說之中,以池州說最為可信。池州貴池西郊,有杏花村。據方志記載,唐會昌間,有黃公名廣潤者,在此釀酒出售。店內有井,水似甘泉,人稱“黃公廣潤玉泉”。而杜牧會昌年間,恰有出守池州的經歷,借本地風光,組織成詩,為水到渠成之事。《江南通志》載:杜牧任池州刺史時,曾經過金陵杏花村飲酒,詩中杏花村指此。

  [作者簡介]

  杜牧(803—853),唐代詩人。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孫。太和二年(828年)進士,曾為江西觀察使、宣歙觀察使沈傳師和淮南節度使牛僧孺的幕僚,歷任監察御史,黃州、池州、睦州刺史,后入為司勛員外郎,官終中書舍人。以濟世之才自負。詩文中多指陳時政之作。寫景抒情的小詩,多清麗生動。人謂之小杜,和李商隱合稱“小李杜”,以別于李白與杜甫。有《樊川文集》二十卷傳世。

【古詩清明的原文及注釋賞析】相關文章:

《古詩十九首》原文注釋及賞析07-21

《鴛鴦》古詩原文及注釋10-12

古詩原文及賞析10-25

古詩原文及賞析08-17

《山茱萸》古詩原文及注釋10-15

《雜詩》古詩原文及注釋08-05

《蠻子歌》古詩原文及注釋10-12

柳原文、譯文、注釋及賞析08-18

效古詩原文及賞析07-16

古詩《詠柳》原文及賞析02-23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一日本级频 |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中文一区二区 | 日本久久免费高清国产 | 五色天婷婷丁香五月综合 | 亚洲欧美日韩动漫一区 | 在线观看日本亚洲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