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贈從弟的賞析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古詩吧,古詩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體式的詩,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創作的詩。其實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樣的古詩才是好的古詩,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古詩贈從弟的賞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古詩贈從弟的賞析
原文
劉楨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風。
風聲一何盛,松枝一何勁!
冰霜正慘凄,終歲常端正。
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注:從弟,堂弟。
【試題】
。1)三、四兩句詩中的兩個一何,表達上各有什么不同?
。2)全詩主要運用了哪種表現手法?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3)詩是怎樣表現松樹不畏凝寒而有本性的品質的?(4分)
。4)詩人如此描繪松樹的形象,結合詩題,說說作者寫作的用意。(3分)
。5)這是一首詠物詩,詩歌標題是《贈從弟》而內容卻寫松,請你簡要分析作者的用意何在。(3分)
【參考答案】
。1)第一個一何突出谷中風的迅疾兇猛,第二個一何突出青松的雄健挺拔(意近即可)
。2)象征手法全詩借松柏挺立風中而不倒、歷經嚴寒而不凋,自喻高潔、堅貞的情懷,在自勉中也勉勵從弟做一個堅強不屈的人。(意近即可)
。3)高山上挺拔聳立的松樹,頂著山谷間瑟瑟呼嘯的狂風。風聲是如此的猛烈,而松枝又如此的剛勁!任它滿天冰霜慘慘凄凄,松樹的腰桿終年端端正正。(2分)詩人采用反襯的手法,(1分)把松柏放在惡劣的環境,通過描畫它與狂風、冰雹的搏斗,突出了松樹的經寒不衰、凜然正氣的品質、形象。(1分)
(4)詩人以松柏托物言志,(1分)勉勵他的堂弟要堅貞自守,不因外力壓迫而改變,即使處于亂世也要有一種堅定的人格追求。(2分)
。5)本詩以松柏為喻(使用象征手法),贊頌松柏挺立風中而不倒,歷經嚴寒而不凋的頑強生命力,表達了作者自己堅守的品格及對從弟的勸勉之意。
閱讀練習二:
。1)三、四兩句詩用了什么手法?風聲松枝各有什么含義?(4分)
答案:三四句用了襯托手法(或者是對比),用谷中風的迅疾兇猛襯托出青松的雄健挺拔。(意近即可)(2分) 風聲象征險惡的環境(1分), 松枝象征正直的君子(1分)。
解析:第一步,先通讀全詩明確詩中運用襯托手法(或者是對比);第二步,抓主要意象風聲松枝;第三步,結合作者情感具體點明其效果。第四步,整合答案,注意答案表述的簡明、連貫。
。2)全詩塑造了一個什么樣的松柏形象?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4分)
答案:塑造了一個雄健挺拔、挺立風中而不倒,端正、歷經嚴寒而不凋(1分),本性高潔、內心堅勁的松柏形象(1分)。作者借松樹的高潔來自勉,并借以勉勵從弟堅貞自守,不因外力壓迫而改變本性。(2分)。
解析:抓住詩歌的主要意象松柏 風冰霜等,再由從象征的角度,以及詩人的情感角度思考作者的思想感情。
白話譯文
高高聳立的山上的松樹,在山谷中吹來的`瑟瑟風中挺立。
風刮得是多么強大,松枝是多么的勁挺!
冰與霜正下的猛烈急驟,而松柏卻整年長久端正挺立。
難道它不怕遭受酷寒的侵逼?松柏有不懼嚴寒的本性!
創作背景
劉楨生逢亂世,遭遇坎坷,但文名早為鄉梓所重。除《太平御覽》 引《文士傳》 所記“少以才學知名,年八、九歲能誦《論語》、《詩》、賦數萬言,警悟辯捷,所問應聲而答,當其辭氣鋒烈,莫有折者”,曹植《與楊德祖書》亦謂“公干振藻于海隅”。他“貧居晏里鬧,少小長東平。河充當沖要,淪漂薄許京“(謝靈運《擬魏太子鄴中集詩劉楨》 詩),因戰亂離開家鄉, 漂泊到中原的許(今河南許昌)一帶。世積亂離、風衰俗怨的政治社會, 使他對現實生活有深切的體驗,不僅沒有產生對人生、前途的厭倦空幻之感,作品中還充分表現出積極進取的理想因素!顿洀牡堋 詩三首便寫于此時。同時劉楨是一位很有骨氣的文士。據《典略》記載,一次曹丕宴請諸文學,席間命夫人甄氏出拜,“坐中眾人皆伏”,唯獨劉楨“平視”,不肯折節。曹操恨他“不敬”,差點砍了他的腦袋。以這樣的氣骨作詩,其詩自能“挺挺自持”,“高風跨俗”。《贈從弟三首》,就帶有這樣的氣骨。
整體賞析
第二首詠“松柏”。松柏自古以來為人們所稱頌,成為秉性堅貞,不向惡勢力屈服的象征?鬃赢斈昃驮鴿M懷敬意地贊美它:“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边@一首寫法,與詠蘋藻又稍有不同,不是先寫背景,后寫主體,而是開筆便讓山上亭亭之松拔聳而起,展現出一種“突兀撐青穹”的雄偉氣象。然后再用“瑟瑟”谷風加以烘托,寫得極有聲勢。后面兩句為表現松柏的蒼勁,進一步渲染谷風之凜烈:“風聲一何盛,松技一何勁!”前“一何”慨嘆谷風之盛,簡直就要橫掃萬木;后“一何”敘寫松枝之勁,更顯出松柏那“其奈我何”的剛挺難摧。詩人也許覺得,與谷風相抗,還不足以表現松柏的志節,所以接著又加以“冰霜”的進襲:“冰霜正慘凄,終歲常端正!鼻耙粋“正”字告訴人們,此刻正是滴水成冰、萬木凋零的凄寒嚴冬;后一個“正”字又告訴人們,再看松柏,它卻依舊端然挺立、正氣凜然,不減春日青蒼之色!抖Y記》說:“其在人也,如松柏之有心也,故貫四時不改柯易葉!闭赡脕碜鳌岸苏钡淖⒛_。這兩句描摹冰霜,辭色峻冷;展示松柏,意態從容。松柏的堅貞志節,正顯現于這一鮮明的對照之中。此詩結尾也是冷然一問:“豈不罹凝寒?”然后歸結到詩人主意之所在:“松柏有本性!蓖抡Z沉著,戛然收筆。這首詩通篇以松柏為喻,贊頌松柏能夠挺立風中而不倒,經嚴寒而不調。詩人并沒有將他希望堂弟應如何如何,但其勸勉之言卻又不言而喻。此詩貌似詠物,實為言志,借松柏之剛勁,明志向之堅貞。全詩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寓意高遠,氣壯脫俗。
作者簡介
劉楨(?—217),漢魏間文學家。字公干。東平國(今山東東平)人!敖ò财咦印敝弧=ò材觊g,為曹操丞相掾屬,與曹丕兄弟頗相親愛。后因在曹丕席上平視丕妻甄氏,以不敬之罪服勞役,后又免罪署為小吏。后染疾疫而亡!端鍟そ浖尽分浻凶髌芳木、《毛詩義問》十卷,皆已佚。明代張溥輯有《劉公干集》,收入《漢魏六朝百三家集》中。《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輯得其詩及斷句二十六首。
【古詩贈從弟的賞析】相關文章:
戲贈·吾弟東山時古詩賞析12-04
劉楨古詩《贈從弟》03-27
代贈古詩賞析03-31
贈王威古古詩賞析11-27
贈內人古詩翻譯賞析05-25
《贈荷花》古詩譯文及賞析04-24
贈花卿的古詩賞析04-24
《贈盧嵩》古詩賞析03-30
贈易秀才古詩賞析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