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皇甫郎中親家翁赴任絳州宴送出城贈別古詩原文意思賞析

時間:2023-02-07 10:15:36 古詩大全 我要投稿

皇甫郎中親家翁赴任絳州宴送出城贈別古詩原文意思賞析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一些使用較為普遍的古詩吧,古詩的格律限制較少。其實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樣的古詩才是好的古詩,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皇甫郎中親家翁赴任絳州宴送出城贈別古詩原文意思賞析,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皇甫郎中親家翁赴任絳州宴送出城贈別古詩原文意思賞析

  古詩《皇甫郎中親家翁赴任絳州宴送出城贈別》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慕賢入室交先定,結援通家好復成。

  新婦不嫌貧活計,嬌孫同慰老心情。

  洛橋歌酒今朝散,絳路風煙幾日行?

  欲識離群相戀意,為君扶病出都城。

  古詩《雪夜小飲贈夢得》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同為懶慢園林客,共對蕭條雨雪天。

  小酌酒巡銷永夜,大開口笑送殘年。

  久將時背成遺老,多被人呼作散仙。

  呼作散仙應有以,曾看東海變桑田。

  作品賞析

  【注解】:

  ①永夜:長夜,整夜。

  ②殘年:歲暮,一年將盡之時。

  【鑒賞】:

  這首《雪夜小飲贈夢得》作于洛陽。這是一首記敘詩。雪夜,詩人與友人小酌慢飲,促膝敘談,銷磨了一整夜時間;談得高興了,就開懷大笑,以爽朗的胸懷,度過殘年。老年生活情趣,生動而又活躍。

  白居易簡介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晚年又號稱香山居士,河南鄭州新鄭人,是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陜西、出生于河南鄭州新鄭,葬于洛陽。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于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作品主題

  題材集中是白居易諷喻詩的藝術特色之一。他一般只選擇最典型的一件事,突出一個主題,“一吟悲一事”,主題非常明確。為使主題更明確傳達給讀者,或詩題下加小序點明主題,或“卒章顯其志”突出主題。其次,白詩的藝術特色還表現在刻畫人物上,他能抓住人物的特征,用白描方法勾勒出鮮明生動的人物形象。但白詩的詩意并不淺顯,他常以淺白之句寄托諷喻之意,取得怵目驚心的藝術效果。《輕肥》一詩描寫了內臣、大夫、將軍們赴會的氣概和席上酒食的豐盛,結句卻寫道:“是歲江南旱,衢州人食人”,這是一幅多么慘烈的情景。

  閑適詩和諷喻詩是白居易特別看重的兩類詩作,二者都具有尚實、尚俗、務盡的特點,但在內容和情調上卻很不相同。諷喻詩志在“兼濟”,與社會政治緊相關聯,多寫得意激氣烈;閑適詩則意在“獨善”,“知足保和,吟玩性情” (《與元九書》),從而表現出淡泊平和、閑逸悠然的情調。

  白居易的閑適詩在后代有很大影響,其淺切平易的語言風格、淡泊悠閑的意緒情調,都曾屢屢為人稱道,但相比之下,這些詩中所表現的那種退避政治、知足保和的“閑適”思想,以及歸趨佛老、效法陶淵明的生活態度,因與后世文人的心理較為吻合,所以影響更為深遠。如白居易有“相爭兩蝸角,所得一牛毛” (《不如來飲酒七首》其七)、“蝸牛角上爭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對酒五首》其二)的詩句,而“后之使蝸角事悉稽之”(吳曾《能改齋漫錄》卷八)。即以宋人所取名號論,“醉翁、迂叟、東坡之名,皆出于白樂天詩云”(龔頤正《芥隱筆記》)。宋人周必大指出:“本朝蘇文忠公不輕許可,獨敬愛樂天,屢形詩篇。蓋其文章皆主辭達,而忠厚好施,剛直盡言,與人有情,于物無著,大略相似。謫居黃州,始號東坡,其原必起于樂天忠州之作也。”(《二老堂詩話》)凡此種種,都展示出白居易及其詩的影響軌跡。

  詩歌理論

  白居易的思想,綜合儒、佛、道三家,以儒家思想為主導。孟子說的“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是他終生遵循的信條。其“兼濟”之志,以儒家仁政為主,也包括黃老之說、管蕭之術和申韓之法;其“獨善”之心,則吸取了老莊的知足、齊物、逍遙觀念和佛家的“解脫”思想。二者大致以白氏被貶江州司馬為界。白居易不僅留下近三千首詩,還提出一整套詩歌理論。他把詩比作果樹,提出“根情、苗言、華聲、實義”(《與元九書》)的觀點,他認為“情”是詩歌的根本條件,“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與元九書》),而情感的產生又是有感于事而系于時政。因此,詩歌創作不能離開現實,必須取材于現實生活中的各種事件,反映一個時代的社會政治狀況。他繼承了《詩經》以來的比興美刺傳統,重視詩歌的現實內容和社會作用。強調詩歌揭露、批評政治弊端的功能。他在詩歌表現方法上提出一系列原則。《與元九書》中他提出了著名的“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的現實主義創作原則。

  他的這種詩歌理論對于促使詩人正視現實,關心民生疾苦,是有進步意義的。對大歷(766~779)以來逐漸偏重形式的詩風,亦有針砭作用。但過分強調詩歌創作服從于現實政治的需要,則勢必束縛詩歌的藝術創造和風格的多樣化。

  創作主張

  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

  作品風格

  語言優美、通俗、音調和諧,形象鮮明、政治諷喻。

【皇甫郎中親家翁赴任絳州宴送出城贈別古詩原文意思賞析】相關文章:

古詩《送唐州崔使君侍親赴任》賞析03-31

《送禰郎中》古詩賞析03-31

《送魏郡李太守赴任》古詩賞析03-31

伊州歌古詩原文及賞析07-21

送靈州李判官古詩賞析12-04

古詩-贈別賞析03-31

《宴榮二山池》古詩原文意思賞析04-27

《送薛弁歸河東》古詩原文意思賞析03-31

送袁太祝蔚豫章古詩原文意思賞析03-31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久久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视频 | 日本无遮真人祼交视频 | 最新国产精品视频久久 | 一级A午夜福利免费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