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隱者不遇古詩閱讀
尋隱者不遇是唐代詩僧賈島的作品。下面就隨小編一起去閱讀尋隱者不遇古詩閱讀,相信能帶給大家啟發(fā)。
尋隱者不遇原文:
松下問童子,
言師采藥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處。
尋隱者不遇古詩閱讀題目
1.這首詩的作者是_________,傳說他騎驢作詩,遇上了大文學(xué)家_________,二人共同探討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于是便有了“_________”一詞。
2.這首詩中有______個人物,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只在此山中”是_______說的話,省略的問話應(yīng)是“__________________?”
尋隱者不遇古詩閱讀答案:
1.賈島 韓愈 鳥宿池邊樹 僧敲月下門 推敲
2.三 隱者 賈島 童子
3.童子 你師傅到哪里去采藥了
尋隱者不遇的賞析:
賈島是以“推敲”兩字出名的苦吟賈島。一般認(rèn)為他只是在用字方面下功夫,其實他的“推敲”不僅著眼于錘字煉句,在謀篇構(gòu)思方面也是同樣煞費(fèi)苦心的。此詩就是一個例證。
趙(玄荒)院士楷書刻石拓片《尋隱者不遇》全詩只有二十字,作為抒情詩,卻有環(huán)境,有人物,有情節(jié),內(nèi)容極豐富,其奧秘在于獨出心裁地運(yùn)用了問答體。不是一問一答,而是寓問于答,幾問幾答。 第一句省略了主語“我”。“我”來到“松下”問“童子”, 見得“松下”是“隱者”的住處,而“隱者”外出。“尋隱者不遇”的題目已經(jīng)交待清楚。“隱者” 外出而問其“童子”,必有所問,而這里把問話省略了,而寫出“童子” 的答語:“師采藥去。”從這四個字而可想見當(dāng)時松下所問是“師往何處去”。“我” 專程來“尋隱者”,“隱者”“采藥去”了,自然很想把他找回來。因而又問童子:“采藥在何處?”這一問賈島也沒有明寫,而以“只在此山中”的童子答辭,把問句隱括在內(nèi)。最后一句“云深不知處”,又是童子答復(fù)對方采藥究竟在山前、山后、山頂、山腳的問題。明明三番問答,至少須六句方能表達(dá)的,賈島采用了以答句包賅問句的手法,精簡為二十字。這種“推敲”就不在一字一句間了。
賈島巧妙地以答見問,收到了言外見意的藝術(shù)效果。“我”的問話固然見于言外,“我”與“童子”往復(fù)問答的動作、情態(tài)及其內(nèi)心活動也見于言外。四句詩,通過問答的形式寫出了“我”、“童子”、“隱者”三個人物及其相互關(guān)系,又通過環(huán)境烘托,使人物形象更加鮮明。
這首詩除了語音簡練,形象鮮明,還很講究色調(diào)。從表面看,這首詩似乎不著一色,白描無華,是淡妝而非濃抹。其實它的造型自然,色彩鮮明,濃淡相宜。郁郁青松,悠悠白云,這青與白,這松與云,它的形象與色調(diào)恰和云山深處的隱者身份相符。而且未見隱者先見其畫,青翠挺立中隱含無限生機(jī);而后卻見茫茫白云,深邃杳靄,捉摸無從,令人起秋水伊人無處可尋的'浮想。從造型的遞變,色調(diào)的先后中也映襯出作者感情的與物轉(zhuǎn)移。
詩中隱者采藥為生,濟(jì)世活人,是一個真隱士。所以賈島對他有高山仰止的欽慕之情。詩中白云顯其高潔,蒼松贊其風(fēng)骨,寫景中也含有比興之義。惟其如此,欽慕而不遇,就更突出其悵惘之情了。另外,作者作為一個封建社會的知識分子離開繁華的都市,跑到這超塵絕俗的青松白云之間來“尋隱者”,其原因也是耐人尋味,引人遐想的。
【尋隱者不遇古詩閱讀】相關(guān)文章:
古詩尋隱者不遇02-13
尋隱者不遇的古詩08-04
尋隱者不遇古詩02-13
尋隱者不遇古詩全文02-12
尋隱者不遇古詩朗讀02-13
讀尋隱者不遇古詩02-13
古詩尋隱者不遇全文02-13
古詩尋隱者不遇注音02-13
尋隱者不遇古詩注釋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