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戰爭的古詩

時間:2022-11-24 13:34:45 古詩大全 我要投稿

關于戰爭的古詩集錦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一些使用較為普遍的古詩吧,古詩言簡意豐,具有凝煉和跳躍的特點。其實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樣的古詩才是好的古詩,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戰爭的古詩,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于戰爭的古詩集錦

  戰爭的古詩 篇1

  1、《己亥歲》

  曹松(唐)

  澤國江山入戰圖,生民何計樂樵蘇。

  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傳聞一戰百神愁,兩岸強兵過未休。

  誰道滄江總無事,近來長共血爭流。

  2、《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岑參(唐)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干千尺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3、《木蘭詩》

  佚名(北朝)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

  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

  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

  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

  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

  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

  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

  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

  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

  不聞爺娘喚女聲,

  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

  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

  不聞爺娘喚女聲,

  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

  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

  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

  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

  愿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

  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

  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

  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

  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

  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

  當窗理云鬢,對鏡帖花黃。

  出門看伙伴,伙伴皆驚惶。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

  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4、《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陸游(宋)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5、《樂府雜曲·鼓吹曲辭·戰城南》

  李白(唐)

  去年戰桑干源,今年戰蔥河道。

  洗兵條支海上波,放馬天山雪中草。

  萬里長征戰,三軍盡衰老。

  匈奴以殺戮為耕作,古來唯見白骨黃沙田。

  秦家筑城備胡處,漢家還有烽火燃。

  烽火燃不息,征戰無已時。

  野戰格斗死,敗馬號鳴向天悲。

  烏鳶啄人腸,銜飛上掛枯樹枝。

  士卒涂草莽,將軍空爾為。

  乃知兵者是兇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6、《隴西行》

  陳陶(唐)

  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

  戰爭的古詩 篇2

  1、征師屯廣武,分兵救朔方。——出自詩人鮑照《代出自薊北門行》

  2、歲暮遠為客,邊隅還用兵。——出自詩人杜甫《歲暮》

  3、龍武新軍深駐輦,芙蓉別殿謾焚香。——出自詩人杜甫《曲江對雨》

  4、胡雁哀鳴夜夜飛,胡兒眼淚雙雙落。——出自詩人李頎《古從軍行》

  5、客子過壕追野馬,將軍韜箭射天狼。——出自詩人李夢陽《秋望》

  6、軍書發上郡,春色度河陽。——出自詩人李頎《古塞下曲》

  7、一日官軍收海服,驅牛駕車食牛肉,歸來攸得牛兩角。——出自詩人元稹《田家詞》

  8、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出自詩人杜牧《題烏江亭》

  9、大漢無兵阻,窮邊有客游。——出自詩人張喬《書邊事》

  10、爾來從軍天漢濱,南山曉雪玉嶙峋。——出自詩人陸游《金錯刀行》

  11、半夜火來知有敵,一時齊保賀蘭山。——出自詩人盧汝弼《和李秀才邊庭四時怨·其四》

  12、勿謂時平無事也,便以言兵為諱。——出自詩人劉仙倫《念奴嬌·送張明之赴京西幕》

  13、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出自詩人《木蘭詩》

  14、關東有義士,興兵討群兇。——出自詩人曹操《蒿里行》

  15、聞道玉門猶被遮,應將性命逐輕車。——出自詩人李頎《古從軍行》

  16、橫笛聞聲不見人,紅旗直上天山雪。——出自詩人陳羽《從軍行》

  17、將軍發白馬,旌節度黃河。——出自詩人李白《發白馬》

  18、將軍狐裘臥不暖,都護寶刀凍欲斷。——出自詩人岑參《天山雪歌送蕭治歸京》

  19、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報群黃金臺上意,但攜玉龍為君死。——出自詩人李賀《雁門太守行》

  20、目送歸鴻,手揮五弦。——出自詩人嵇康《贈秀才入軍·其十四》

  21、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出自詩人杜甫《石壕吏》

  22、乃知兵者是兇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出自詩人李白《戰城南》

  23、故園便是無兵馬,猶有歸時一段愁。——出自詩人陳與義《送人歸京師》

  24、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出自詩人孟子及其弟子《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25、已聞塞下銷鋒鏑,正自胸中有甲兵。——出自詩人陳亮《送文子轉漕江東二首》

  26、戍樓刁斗催落月,三十從軍今白發。——出自詩人陸游《關山月》

  27、烽火然不息,征戰無已時。——出自詩人李白《戰城南》

  28、邊草,邊草,邊草盡來兵老。——出自詩人戴叔倫《轉應曲·邊草》

  29、戍樓西望煙塵黑,漢兵屯在輪臺北。——出自詩人岑參《輪臺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30、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苧衣衫鬢發焦。——出自詩人杜荀鶴《山中寡婦》

  31、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出自詩人范仲淹《漁家傲·秋思》

  32、憶昔霍將軍,連年此征討。——出自詩人高適《登百丈峰二首》

  33、突營射殺呼延將,獨領殘兵千騎歸。——出自詩人李白《從軍行》

  34、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出自詩人陳陶《隴西行》

  35、戰氣今如此,從軍復幾年。——出自詩人徐陵《關山月·關山三五月》

  36、火山六月應更熱,赤亭道口行人絕。——出自詩人岑參《送李副使赴磧西官軍》

  37、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塵直到江城。——出自詩人陳克《臨江仙·四海十年兵不解》

  38、羽檄起邊亭,烽火入咸陽。——出自詩人鮑照《代出自薊北門行》

  39、統豺虎,御邊幅,號令明,軍威肅。——出自詩人宋江《滿江紅·喜遇重陽》

  40、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出自詩人楊炯《從軍行》

  41、坐看驕兵南渡,沸浪駭奔鯨。——出自詩人葉夢得《八聲甘州·壽陽樓八公山作》

  42、萬里鳴刁斗,三軍出井陘。——出自詩人王維《送趙都督赴代州得青字》

  43、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出自詩人范仲淹《漁家傲》

  44、勍敵猛,戎馬殷,橫陣亙野若屯云。——出自詩人何承天《戰城南》

  45、江城烽火連三月。——出自詩人李彌遜《菩薩蠻·江城烽火連三月》

  46、海畔風吹凍泥裂,枯桐葉落枝梢折。——出自詩人陳羽《從軍行》

  47、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出自詩人《左傳—曹劌論戰》

  48、劃然變軒昂,勇士赴敵場。——出自詩人韓愈《聽穎師彈琴》

  49、煙塵犯雪嶺,鼓角動江城。——出自詩人杜甫《歲暮》

  50、萬里長征戰,三軍盡衰老。——出自詩人李白《戰城南》

  51、萬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濁酒戍樓東。——出自詩人張孝祥《浣溪沙·霜日明霄水蘸空》

  52、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出自詩人杜甫《春望》

  53、雖是幕府文書,玉關烽火,暫送平安信。——出自詩人張紹文《酹江月·淮城感興》

  54、秋山年長頭陀處,說我軍前射虎歸。——出自詩人劉商《贈頭陀師》

  55、長嘯若懷人,越禮自驚眾。——出自詩人顏延之《阮步兵》

  56、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軍至。——出自詩人杜甫《悲陳陶》

  57、胡馬大宛名,鋒棱瘦骨成。——出自詩人杜甫《房兵曹胡馬詩》

  58、君王游樂萬機輕,一曲霓裳四海兵。——出自詩人李約《過華清宮》

  59、九月匈奴殺邊將,漢軍全沒遼水上。——出自詩人張籍《征婦怨》

  60、醉里挑燈看劍,夢會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出自詩人辛棄疾《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戰爭的`古詩 篇3

  1、《豫章行》

  唐·李白

  胡風吹代馬,北擁魯陽關。

  吳兵照海雪,西討何時還。

  半渡上遼津,黃云慘無顏。

  老母與子別,呼天野草間。

  白馬繞旌旗,悲鳴相追攀。

  白楊秋月苦,早落豫章山。

  本為休明人,斬虜素不閑。

  豈惜戰斗死,為君掃兇頑。

  精感石沒羽,豈云憚險艱。

  樓船若鯨飛,波蕩落星灣。

  此曲不可奏,三軍鬢成斑。

  2、《悲青坂》

  唐·杜甫

  我軍青坂在東門,天寒飲馬太白窟。

  黃頭奚兒日向西,數騎彎弓敢馳突。

  山雪河冰野蕭瑟,青是烽煙白人骨。

  焉得附書與我軍,忍待明年莫倉卒。

  3、《渡遼水》

  唐·王建

  渡遼水,此去咸陽五千里。

  來時父母知隔生,重著衣裳如送死。

  亦有白骨歸咸陽,營家各與題本鄉。

  身在應無回渡日,駐馬相看遼水傍。

  4、《古意》

  唐·李頎

  男兒事長征,少小幽燕客。

  賭勝馬蹄下,由來輕七尺。

  殺人莫敢前,須如猬毛磔。

  黃云隴底白云飛,未得報恩不能歸。

  遼東小婦年十五,慣彈琵琶解歌舞。

  今為羌笛出塞聲,使我三軍淚如雨。

  5、《雁門太守行》

  唐·李賀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6、《己亥歲二首·僖宗廣明元年》

  唐·曹松

  澤國江山入戰圖,生民何計樂樵蘇。

  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傳聞一戰百神愁,兩岸強兵過未休。

  誰道滄江總無事,近來長共血爭流。

  7、《望月有感》

  唐·白居易

  時難年荒世業空,弟兄羈旅各西東。

  田園寥落干戈后,骨肉流離道路中。

  吊影分為千里雁,辭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

  8、《潼關吏》

  唐·杜甫

  士卒何草草,筑城潼關道。

  大城鐵不如,小城萬丈余。

  借問潼關吏:“修關還備胡?”

  要我下馬行,為我指山隅:

  “連云列戰格,飛鳥不能逾。

  胡來但自守,豈復憂西都。

  丈人視要處,窄狹容單車。

  艱難奮長戟,萬古用一夫。”

  “哀哉桃林戰,百萬化為魚。

  請囑防關將,慎勿學哥舒!”

  9、《遼東行》

  唐·王建

  遼東萬里遼水曲,古戍無城復無屋。

  黃云蓋地雪作山,不惜黃金買衣服。

  戰回各自收弓箭,正西回面家鄉遠。

  年年郡縣送征人,將與遼東作丘坂。

  寧為草木鄉中生,有身不向遼東行。

  10、《悲陳陶》

  唐·杜甫

  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陳陶澤中水。

  野曠天清無戰聲,四萬義軍同日死。

  群胡歸來血洗箭,仍唱胡歌飲都市。

  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軍至。

  戰爭的古詩 篇4

  1、《涼州詞》

  唐·王翰

  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2、《出塞》

  唐·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3、《從軍行》

  唐·王昌齡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4、《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宋·辛棄疾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

  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

  可憐白發生!

  5、《己亥歲》

  唐·曹松

  澤國江山入戰圖,生民何計樂樵蘇。

  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6、《春望》

  唐·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7、《隴西行》

  唐·陳陶

  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

  8、《雁門太守行》

  唐·李賀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群黃金臺上意,但攜玉龍為君死。

  9、《漁家傲》

  宋·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

  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

  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10、《垂老別》

  唐·杜甫

  四郊未寧靜,垂老不得安。

  子孫陣亡盡,焉用身獨完!

  投杖出門去,同行為辛酸。

  幸有牙齒存,所悲骨髓干。

  男兒既介胄,長揖別上官。

  老妻臥路啼,歲暮衣裳單。

  孰知是死別,且復傷其寒。

  此去必不歸,還聞勸加餐。

  土門壁甚堅,杏園度亦難。

  勢異鄴城下,縱死時猶寬。

  人生有離合,豈擇衰盛端!

  憶昔少壯日,遲回竟長嘆。

  萬國盡征戍,烽火被岡巒。

  積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何鄉為樂土?安敢尚盤桓!

  棄絕蓬室居,塌然摧肺肝。

  11、《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宋·陸游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12、《梅嶺三章·其一》

  近代·陳毅

  斷頭今日意如何?創業艱難百戰多。

  此去泉臺招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

  13、《赤壁》

  唐·杜牧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14、《國風·王風·君子于役》

  先秦·佚名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其至哉?

  雞棲于塒,日之夕矣,羊牛下來。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

  曷其有佸?

  雞棲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

  君子于役,茍無饑渴!

  戰爭的古詩 篇5

  1、城頭一片西山月,多少征人立刻看。——李攀龍《塞上曲送元美》

  2、匈奴草黃馬正肥,金山西見煙塵飛,漢家大將西出師。——岑參《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征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3、白馬金鞍從武皇,旌旗十萬宿長楊。——王昌齡《青樓曲二首》

  4、支離東北風塵際,漂泊西南天地間。——杜甫《詠懷古跡五首·其一》

  5、此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李商隱《馬嵬·其二》

  6、流星飛玉彈,寶劍落秋霜。——張玉娘《從軍行》

  7、莫遣只輪歸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李益《塞下曲》

  8、卓眾來東下,金甲耀日光。——蔡琰《悲憤詩》

  9、弟妹蕭條各何在,干戈衰謝兩相催!——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10、滿衣血淚與塵埃,亂后還鄉亦可哀。——高啟《送陳秀才還沙上省墓》

  11、煙塵犯雪嶺,鼓角動江城。——杜甫《歲暮》

  12、去年戰桑干源,今年戰蔥河道。——李白《戰城南》

  13、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辛棄疾《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14、霾兩輪兮縶四馬,援玉枹兮擊鳴鼓。——屈原《國殤》

  15、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王維《觀獵》

  16、慟哭六軍俱縞素,沖冠一怒為紅顏。——吳偉業《圓圓曲》

  17、橫戈從百戰,直為銜恩甚。——李白《塞下曲六首》

  18、野曠天清無戰聲,四萬義軍同日死。——杜甫《悲陳陶》

  19、胡雁哀鳴夜夜飛,胡兒眼淚雙雙落。——李頎《古從軍行》

  20、起望衣冠神州路,白日銷殘戰骨。——辛棄疾《賀新郎·用前韻送杜叔高》

  21、憶昔霍將軍,連年此征討。——高適《登百丈峰二首》

  22、凌余陣兮躐余行,左驂殪兮右刃傷。——屈原《國殤》

  23、秋到邊城角聲哀,烽火照高臺。——陸游《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興亭望長安南山》

  24、戎衣不脫隨霜雪,汗馬驂單長被鐵。——李昂《從軍行》

  25、重鑄鋤犁作斤,姑舂婦擔去輪官,輸官不足歸賣屋。——元稹《田家詞田家行》

  26、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杜甫《月夜憶舍弟》

  27、落日塞塵起,胡騎獵清秋。——辛棄疾《水調歌頭·舟次揚州和人韻》

  28、歲歲金河復玉關,朝朝馬策與刀環。——柳中庸《征人怨征怨》

  29、白日登山望烽火,黃昏飲馬傍交河。——李頎《古從軍行》

  30、百戰沙場碎鐵衣,城南已合數重圍。——李白《從軍行》

  31、漢甲連胡兵,沙塵暗云海。——李白《經亂離后天恩流夜郎憶舊游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

  32、卷旗夜劫單于帳,亂斫胡兒缺寶刀。——馬戴《出塞詞》

  33、鐵馬云雕久絕塵,柳營高壓漢營春。——溫庭筠《過五丈原經五丈原》

  34、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楊炯《從軍行》

  35、萬里云間戍,立馬劍門關。——崔與之《水調歌頭·題劍閣》

【戰爭的古詩】相關文章:

有關戰爭的古詩03-26

與戰爭有關的古詩07-22

描寫戰爭的古詩08-05

關于戰爭的古詩08-08

與戰爭的相關的古詩08-08

關于戰爭的古詩03-18

唐代關于戰爭的古詩03-25

描寫戰爭的古詩有哪些03-22

描寫戰爭的古詩詞合集06-23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自拍自偷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高清在线观看一二三区 | 日本中文字幕永久免费 |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HS | 亚洲日韩最新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制服欧美动漫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