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岑參古詩賞析《送王七錄事赴虢州》
《送王七錄事赴虢州》的作者是岑參,被選入《全唐詩》的第200卷。岑參的詩題材廣泛,除一般感嘆身世、贈答朋友的詩外,出塞以前曾寫了不少山水詩,詩風頗似謝朓、何遜,但有意境新奇的特色。下面我們一起來閱讀岑參古詩賞析《送王七錄事赴虢州》。歡迎大家閱讀!
【原文】
送王七錄事赴虢州
作者:唐·岑參
早歲即相知,嗟君最后時。
青云仍未達,白發欲成絲。
小店關門樹,長河華岳祠。
弘農人吏待,莫使馬行遲。
【注釋】
①王七錄事:即王季友。錄事,錄事參軍,州刺史佐吏。陶敏《岑參詩人名注釋及系年補正》謂獨孤及有《送虢州王錄事之任》詩,與本詩為同時之作。考獨孤及廣德二年(764)夏秋間在江西,永泰元年(765)初方入京為左拾遺,故二詩當作于永泰元年,時岑正在長安。
②后時:落后于時輩。指出仕晚。
③關:潼關。
④長河:指黃河。
⑤弘農:唐虢州治所,在今河南靈寶縣。
【作者介紹】
岑參(cén shēn) (約715年—770年)唐代詩人。南陽(今屬河南)人。自幼從兄受書,遍讀經史。二十歲至長安,求仕不成,奔走京洛,北游河朔。三十歲舉進士,授兵曹參軍。天寶(742~756)年間,兩度出塞,居邊塞六年,頗有雄心壯志。安史亂后回朝,由杜甫等推薦任右補闕,轉起居舍人等職,官至嘉州刺史,世稱岑嘉州。后罷官,客死成都旅舍。其詩題材廣泛,長于七言歌行。
岑參的詩題材廣泛,除一般感嘆身世、贈答朋友的詩外,出塞以前曾寫了不少山水詩,詩風頗似謝朓、何遜,但有意境新奇的特色。岑參所作善于描繪塞上風光和戰爭景象;氣勢豪邁,情辭慷慨,語言變化自如。與高適齊名,并稱“高岑”,同為盛唐邊塞詩派的代表。有《岑嘉州集》。
詩歌成就
邊塞詩
兩度出塞時期,岑參在立功邊塞的慷慨豪情的支配下,將西北荒漠的奇異風光與風物人情,用慷慨豪邁的語調和奇特的藝術手法,生動地表現出來,境界空前開闊,造意新奇的特色進一步發展,別具一種奇偉壯麗之美,突破了以往征戍詩寫邊地苦寒和士卒勞苦的傳統格局,極大地豐富拓寬了邊塞詩的描寫題材和內容范圍。
寫景詩
綜述
少年時期,岑參創作的寫景詩風格清麗俊逸,詩風頗似謝朓、何遜,但語奇體峻,意境新奇,如殷璠《河岳英靈集》所稱道的“山風吹空林,颯颯如有人”(《暮秋山行》)、“長風吹白茅,野火燒枯桑”(《至大梁卻寄匡城主人》)等詩句,都是詩意造奇的例子。晚年時期,岑參創作的詩歌感時傷亂,漸趨消沉。入蜀后,山水詩中添奇壯特色,隱逸思想在詩中也有了發展。
【岑參古詩賞析《送王七錄事赴虢州》】相關文章:
《送崔押衙相州》古詩賞析01-21
《送崔押衙相州》古詩賞析05-31
古詩胡笳歌送顏真卿使赴河隴古詩翻譯賞析04-03
鸚鵡洲送王九之江左古詩賞析07-12
《令狐八拾遺見招送裴十四歸華州》古詩賞析12-08
古詩送營田判官鄭侍御赴上都賞析03-27
《寄邛州崔錄事》_杜甫的詩詞12-27
《送梓州李使君》古詩鑒賞07-11
《鄭果州相過》古詩賞析04-26
王維《送劉司直赴安西》古詩原文意思賞析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