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卓茂嘗出門有人認其馬的原文和譯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中,大家都背過文言文吧?文言文的特色是言文分離、行文簡練。是不是有很多人沒有真正理解文言文?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卓茂嘗出門有人認其馬的原文和譯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原文
卓茂嘗出門,有人認其馬。茂問之曰:“子亡馬幾何時矣?”對曰:“月余日矣!泵旭R數年,心知非是,解以與之,而自挽車去。將去,顧而謂曰:“若非公馬,幸至丞相府歸我!彼,馬主別得亡馬,乃詣丞相府歸馬。
譯文
卓茂曾有一次(坐馬車)出門。有人說那馬是他丟失的。于是卓茂問他:“你丟馬多長時間了?”那人說:“一個多月了。”卓茂這匹馬已經養了好幾年,心里知道不是這人丟的馬,但還是卸下馬來給了他,自己拉了車要離開。將要離開時,回頭對那人說:“如果不是你的馬,請牽來丞相府還我!边^了幾日那人在別處尋得自己丟的馬,于是到丞相府還了卓茂的馬。
注釋
卓茂:人名,字子康,宛(今河南南陽)人。西漢元帝時,以博學為通儒,曾任丞相府史事、侍郎、給事黃門等職。東漢光武帝時,為太傅,封褒德侯。嘗:曾經。顧:回頭看。公:對人的尊稱。歸:還。詣:到……的地方。無:通“無”,沒有。
啟示
這件小事表現了卓茂寬容大度的品質,表現了“馬主”講究誠信的品質。“子亡馬幾何時矣”的用意:卓茂問此句是要確定丟馬人的馬丟了多久,從下文看卓茂雖然有馬幾年但還是發出這樣的疑問是想確定丟馬人的馬是不是幾年前已經丟失。如果是那這馬很可能就是丟馬人的,但是只丟失1個多月,卓茂仍然把馬給了丟馬人由此可見卓茂不僅處事細心更加有寬廣的胸懷顯示出卓茂的高尚品質。丟馬人找到了自己的馬后,把卓茂的馬還了回去,可見丟馬人的守信。
總結
這件事表現了卓茂寬容大度的品質,包容他人的錯誤;同時,也表現了“馬主”講究信用的品質。
“子亡馬幾何時矣”的用意:卓茂問此句是想知道此人是否真的是此馬的主人。
【卓茂嘗出門有人認其馬的原文和譯文】相關文章:
卓茂嘗出門有人認其馬原文和譯文12-27
宋濂《嘗與客飲》原文及譯文03-20
《鄭人買履》原文和譯文05-06
王冕好學原文和譯文12-19
《送東陽馬生序》原文及譯文08-09
陳涉世家原文和譯文01-11
《與元微之書》原文和譯文10-21
《田家·南山嘗種豆》譯文及鑒賞04-23
韓愈《送窮文》原文和譯文03-11
《前赤壁賦》原文和譯文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