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出塞曲》古詩原文及鑒賞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收藏過自己喜歡的古詩吧,古詩是古代詩歌的泛稱。那么什么樣的古詩才更具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出塞曲》古詩原文及鑒賞,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出塞曲》
劉灣
將軍在重圍,音信絕不通。
羽書如流星,飛入甘泉宮。
倚是并州兒,少年心膽雄。
一朝隨召募,百戰爭王公。
去年桑乾北,今年桑乾東。
死是征人死,功是將軍功。
汗馬牧秋月,疲卒臥霜風。
仍聞左賢王,更欲圍云中。
注釋
(1)事見《后漢書·耿恭傳》:“恭仰嘆曰:聞昔貳師將軍,拔刀刺山,飛泉涌出。”
(2)白居易《長恨歌》詩:“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
(3)祁連:即天山。匈奴呼天曰祁連。山在甘肅張掖西南,綿亙甘涼之境,一名南山,亦名雪山、白山。按此為南祁連。北祁連即今新疆之天山,在哈密城北,自蔥嶺分支,蜿蜒而東,延袤數千里,即《西域傳》所稱北山。杜佑《通典》稱:“自張掖以西,至于庭州,山皆周遍。”蓋統南北兩祁連而言也。
(4)鴨綠:古馬訾水又名鹽難水,亦曰浿水。《唐書》:“高麗馬訾水出靺鞨之白山,色若鴨頭,號鴨綠江。”
(5)牛酒:典出《史記·司馬相如傳》:“卓王孫臨邛諸公,皆因門下獻牛酒以交歡。”
(6)唾壺:本承唾之器。晉王敦酒后輒詠魏武樂府: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以如意擊唾壺為節,壺口盡缺(見《晉書》)。麈尾:拂塵也。麈尾辟塵,古常以為拂塵。《南史》:“麈尾蠅拂是王謝家物。”
劉灣詩鑒賞
詩在邊境告急的背景下拉開序幕。“將軍在重圍,音信絕不通”,陷入了“重圍”,音信又“絕不通”,足見處境艱難,局勢危險。與之相鄰的藩鎮,“羽書如流星,飛入甘泉宮”為之告急。一方面寫重圍中的將軍,一方面寫疾如流星的文書,把邊塞的戰局寫得如一發千鈞,為后文寫兵士作了鋪墊。
詩的中間八句表現并州(今山西太原)兒的征戰生活與思想狀態。并州健兒心雄膽壯,被召募之后,想建立戰功以求取功名。轉戰各處,無所畏懼,然而“死是征人死,功是將軍功”。兵士只是為將軍的功名出力賣命而已。“一將功成萬骨枯”,官兵從來不平等。最后四句寫邊火不熄,戰爭仍將發生。廣大士兵奮戰的結果,給將軍解了圍,而自己仍然處在艱苦的境地,秋夜牧馬,僵臥沙場。這種狀態還要持續下去,因為聽說匈奴左賢王又要來包圍云中地區了。
這首詩突出封建社會官兵間的不平等,“死是征人死,功是將軍功”。全詩隨時轉換著鏡頭,多角度地表現了兵士的心態。詩起句的一個“圍”字,為全詩設置了背景,結句的一個“圍”字,含蘊豐富,余韻不絕。詩中“去年桑乾北,今年桑乾東。死是征人死,功是將軍功”語淺音響,具有民歌風味。“汗馬牧秋月,疲卒臥霜風”,對仗工整,有律句意味。全詩句式變化,節奏流轉,與所表達的內容貼合無間,增強了藝術感染力。
作者簡介
陸游(1125—1210),宋代愛國詩人、詞人。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他具有多方面文學才能,尤以詩的成就為最,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稱,不僅成為南宋一代詩壇領袖,而且在中國文學史上享有崇高地位,存詩9300多首,是文學史上存詩最多的詩人。其詩在思想上、藝術上取得了卓越成就。詞作數量不如詩篇巨大,但和詩同樣貫穿了氣吞殘虜的愛國主義精神。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放翁詞》、《渭南詞》等數十個文集傳世。
【《出塞曲》古詩原文及鑒賞】相關文章:
永遇樂古詩原文及鑒賞10-27
《春曉》古詩原文鑒賞09-14
古詩春曉原文及鑒賞07-25
《虞美人》的古詩原文及鑒賞08-28
《相鼠》古詩原文及鑒賞09-08
《春思》古詩原文及鑒賞02-18
《寄王琳》古詩原文及鑒賞07-12
關于酒的詩句的古詩原文及鑒賞08-30
《桃源憶故人》古詩原文及鑒賞07-19
《憶秦娥·子夜歌》古詩原文及鑒賞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