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古詩原文

時間:2022-03-18 14:30:48 古詩大全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古詩原文

  《送元二使安西》這首詩語言樸實,形象生動,道出了人人共有的依依惜別之情。唐時即被譜成《陽關三疊》,歷代廣為流傳。下面是關于王維《送元二使安西》古詩原文的內容,歡迎閱讀!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古詩原文

  送元二使安西

  [唐] 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注釋】:

  一作《渭城曲》

  渭城,即咸陽故城,在長安西北,渭水北岸。漢高祖時曾改為新城,漢武帝的時候更名渭城。唐代從長安往西去的,多在這里送別,詩前兩句寫景。請晨微雨,塵土不揚,柳色初綠,景色中已見離別之情。后兩句寫餞行告別,表達出朋友之間依依惜別的深厚情誼。全詩“信手拈出,乃為送別絕唱”(《唐詩選脈會通評林》引唐汝洵語)。

  蘇軾曾評王維的詩畫說:“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東坡題跋·書摩詰藍田煙雨圖》)詩的這后兩句,確是一幅餞行圖,只是詩人略去了餞別前后及餞行宴席上的種種情狀,只剪取了宴終席散之際的一個細節,但是正是這一最具表現力的細節。既表達出渾長的情致,又顯出其刪繁就簡的高妙。更,再。更盡一懷酒,再干了這杯酒。陽關,漢代所置關名,在今甘肅敦煌西,因在玉門關之南,故稱,為古代出塞之要道,當然也是詩人的好朋友元二出使安西(唐中央政府為統轄西域地區而設的安西都護府的簡稱,治所在今新疆庫車)的必經之地。故人,老朋友。西出陽關無故人,向西出了陽關,就見不到老朋友了。《唐詩別裁》:“陽關在中國外,安西更在陽關外,言陽關已無故人矣,況安西乎?”詩句看是沖口道出,不作深語,卻聲情沁骨 。首先,分別在即,離愁滿杯,往往會出現相對無言的場面。在這種情況下,“功君更盡一杯酒”,也就打破了這一讓人難以忍受的難堪。其次,分別在即,依依難舍,但是要說的話早已說過。在這種情況下,“勸君更盡一杯酒”,也就自然地推遲了離別的時刻。第三,西出陽關,瀚海戈壁,荒漠絕域,長途跋涉,其艱難困苦與孤單無助之情景可以想見,“勸君更盡一杯酒”的話,不僅蘊含著詩人殷重的憂慮,也蘊含對“故人”的誠摯期盼與良好祝愿:前路珍重!

  《唐詩摘鈔》評此詩云:“先點別景,次寫別情,唐人絕句多如此,畢竟以此首為第一,惟其氣度從容,風味雋永,諸作無出其右故也。”《甌北詩話》云:“人人意中所有,卻未有人道過,一經說出,便人人如其意之所欲出,而易于流播,遂足傳當時而名后世。如李太白‘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王摩詰‘勸君更盡上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至今猶膾炙人口,皆是先得人心之所同然也。”此詩后被譜入樂府,作為送別歌曲,傳唱不衰。如劉禹錫《贈歌者何戡》:“歸人唯有何戡在,更與殷勤唱《渭城》。”白居易《晚春欲攜酒尋沈四著作》:“最憶《陽關》唱,珍珠一串歌。”《對酒》:“相逢且莫推辭醉,所唱《陽關》第四聲,”(自注:“第四聲,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也。”)李商隱《飲席喜贈同舍 》:“唱盡《陽關》無限疊,半杯松葉凍頗黎。”

  《送元二使安西》創作背景

  此詩是王維送朋友去西北邊疆時作的詩,后有樂人譜曲,名為“陽關三疊”。元二奉命出使安西都護府,王維到渭城為之餞行,寫下這首詩。

  《送元二使安西》賞析

  這首詩所描寫的是一種非常普遍的離別。它沒有特殊的背景,有的是至深的惜別之情,所以,它適合大多數別筵離席頌唱,后來納入樂府,成為流行,久唱不衰的歌曲。

  詩人剪裁下這臨行送別時的一瞬,使其成為了永恒。老友即將遠行,將赴滿地黃沙的邊疆絕域。此時一別,不知何日才能再見,千言萬語無從說起,能說出口的只有一句:喝下這杯離別的酒吧!依依惜別之情、所有的關懷與祝福早已融進了這一杯酒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生動形象地寫出了詩人對將要去荒涼之地的友人元二的深深依戀和牽掛。詩的前兩句明寫春景,暗寓離別。其中不僅“柳”與“留”諧音,是離別的象征,“輕塵”“客舍”也都暗示了旅行的目的,巧妙地點出了送別的時間、地點和環境。后兩句點明了主題是以酒餞別,詩人借分手時的勸酒,表達對友人深厚的情意。友人此行要去的安西,在今天的新疆庫車縣境,同時代的王之渙有“春風不度玉門關”的形容,何況安西更在玉門之外,其荒涼遙遠可想而知。

  絕句在篇幅上受到嚴格限制。這首詩,對如何設宴餞別,宴席上如何頻頻舉杯,殷勤話別,以及啟程時如何依依不舍,登程后如何矚目遙望等等,一概舍去,只剪取餞行宴席即將結束時主人的勸酒辭:再干了這一杯吧,出了陽關,可就再也見不到老朋友了。詩人像高明的攝影師,攝下了最富表現力的鏡頭。宴席已經進行了很長一段時間,釀滿別情的酒已經喝過多巡,殷勤告別的話已經重復過多次,朋友上路的時刻終于不能不到來,主客雙方的惜別之情在這一瞬間都到達了頂點。主人的這句似乎脫口而出的勸酒辭就是此刻強烈、深摯的惜別之情的集中表現。

  三四兩句是一個整體。要深切理解這臨行勸酒中蘊含的深情,就不能不涉及“西出陽關”。處于河西走廊盡西頭的陽關,和它北面的玉門關相對,從漢代以來,一直是內地出向西域的通道。唐代國勢強盛,內地與西域往來頻繁,從軍或出使陽關之外,在盛唐人心目中是令人向往的壯舉。但當時陽關以西還是窮荒絕域,風物與內地大不相同。朋友“西出陽關”,雖是壯舉,卻又不免經歷萬里長途的跋涉,備嘗獨行窮荒的艱辛寂寞。因此,這臨行之際“勸君更盡一杯酒”,就像是浸透了詩人全部豐富深摯情誼的一杯濃郁的感情瓊漿。這里面,不僅有依依惜別的情誼,而且包含著對遠行者處境、心情的深情體貼,包含著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對于送行者來說,勸對方“更盡一杯酒”,不只是讓朋友多帶走自己的一分情誼,而且有意無意地延宕分手的時間,好讓對方再多留一刻。“西出陽關無故人”之感,不只屬于行者。臨別依依,要說的話很多,但千頭萬緒,一時竟不知從何說起。這種場合,往往會出現無言相對的沉默,“勸君更盡一杯酒”,就是不自覺地打破這種沉默的方式,也是表達此刻豐富復雜感情的方式。詩人沒有說出的比已經說出的要豐富得多。總之,三四兩句所剪取的雖然只是一剎那的情景,卻是蘊含極其豐富的一剎那。

  這首詩所描寫的是一種最有普遍性的離別。它沒有特殊的背景,而自有深摯的惜別之情,這就使它適合于絕大多數離筵別席演唱,后來編入樂府,成為最流行、傳唱最久的歌曲。

  《送元二使安西》作者介紹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字摩詰,漢族,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有“詩佛”之稱。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任太樂丞。王維是盛唐詩人的代表,今存詩400余首,重要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維精通佛學,受禪宗影響很大。佛教有一部《維摩詰經》,是王維名和字的由來。王維詩書畫都很有名,多才多藝,音樂也很精通。與孟浩然合稱“王孟”。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古詩原文】相關文章:

王維古詩《送元二使安西》02-28

王維古詩送元二使安西鑒賞04-01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古詩賞析05-08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古詩詩意05-08

送元二使安西古詩原文08-14

《送元二使安西》古詩原文08-04

送元二使安西古詩原文賞析05-04

古詩《送元二使安西》原文賞析05-11

古詩送元二使安西原文賞析01-21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无线看国产 | 欧美中文字幕一级电影 | 亚洲限制级资源在线观看 | 亚洲v天堂v手机在线 |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 | 最新理论片在线观看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