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愛蓮說》全文賞析

時間:2021-03-09 10:31:52 辭賦精選 我要投稿

《愛蓮說》全文賞析

  《愛蓮說》是北宋理學家周敦頤創做的一篇散文。這篇文章通過對蓮的形象和品質的描寫,歌頌了蓮花堅貞的品格,從而也表現了作者潔身自愛的高潔人格和灑落的胸襟。下面一起來欣賞下!

《愛蓮說》全文賞析


  原文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盛愛 一作:甚愛)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逐句翻譯

  ⒈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fán)。

  水陸上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愛的有很多。

  ⒉晉陶淵明獨愛菊。

  晉朝的陶淵明唯獨喜愛菊花。

  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

  從唐朝以來,人們十分喜愛牡丹。

  ⒋予(yú)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zhuó)清漣而不妖,

  我(卻)[1]唯獨喜愛蓮花從淤泥里生長出卻不受(淤泥)沾染,經過清水洗滌,但是卻不顯得妖媚。

  ⒌中通外直,

  (它的枝干)中間貫通,外表筆直,

  ⒍不蔓(màn)不枝,

  不纏生藤蔓,不旁出冗枝

  或:不長藤蔓,不生枝節,

  ⒎ 香遠益清,

  香氣傳播得越遠越顯得清幽,

  ⒏亭亭凈植,

  筆直而潔凈地立在那里,

  ⒐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人們)只能遠遠地觀賞(它們)卻不能親近而不莊重地玩弄它。(焉:句末語氣詞,相當于現代漢語中的“啊”“呀”等語義虛詞。)

  ⒑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

  我認為菊花,是花中的隱士;

  ⒒牡丹,花之富貴者也;

  牡丹,是花中富貴的花;

  ⒓蓮,花之君子者也。

  蓮花,是花中的君子。

  ⒔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

  唉!喜愛菊花的(人),自陶淵明以后就很少有聽聞了。

  ⒕蓮之愛,同予者何人?

  喜愛蓮花(的人),和我一樣的還有誰?

  ⒖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喜愛牡丹(的人),應該(當然)有很多人了!(宜:當然)

  賞析

  這篇文章可明顯分為二部分:前一部分對蓮花高潔的形象極盡鋪排描繪之能事;第二部分則揭示了蓮花的比喻義,分評三花,并以蓮自況,抒發了作者內心深沉的慨嘆。

  作者起筆說:“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選用“可愛”二字,包羅群芳,表明托物寄興,并不刻意求工,極見其立言斟酌之妙。接著敘說“晉陶淵明獨愛菊”。陶淵明不肯為五斗米折腰,解綬歸隱后,飲酒賦詩,安享“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田園逸趣。“獨愛菊”,顯示淵明雅致芬芳,傲然物外的性格,而且更加明確了題意:陶淵明可以愛菊抒懷,我怎不可獨愛蓮呢?繼寫“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寫了唐人,特別是統治階層“甚愛牡丹”的好尚,這幾句像是重復,但實為加深語意也,而且此句入文,讓對比感更為強烈,為其求蓮之高潔鋪下了引子。大意是周敦頤本人獨愛蓮與晉陶淵明的愛菊避世不同,為保持一份高潔,寧愿終老南山。他要在塵世中當個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這種在污世保持清白與獨自避世求真的心態,與眾人皆羨富貴(牡丹)的從眾心態是有著思想境界上本質的區別的。這為愛蓮說所要表達的“出淤泥而不染”作了最好的鋪墊。然后作者撇開一筆說,讓那班人愛其所愛吧,“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這一連串鋪敘,對蓮花挺拔秀麗的芳姿,清逸超群的`令德,特別是可敬而不可侮慢的嵚崎磊落的風范,作了有力的渲染。這幾句隱喻作者本身具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的高尚品格。實際上,他說的意思就是:官場黑暗,要在官場上保持自己高潔的品格,就如同蓮花出淤泥而不染那么難。這也是他為官的經驗總結,因為他不想同流合污。而“濯清蓮而不妖”,不過是作者的一種良好愿望罷了。他為官正直,數洗冤獄,為民作主;晚年定居廬山,著書明道,潔身自愛,頤養天年,便是身體力行,澹泊明志的體現。這正是這篇小品能給人思想情趣以深切感染的著力之處。

  接下來,作者對三種花象征的不同性格進行了比較和品評:“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本來,花是不具備人格的,但在作者眼里,蓮花近于菊,卻不像菊那樣清高冷傲,似乎是逃避現實的隱者;它更不像牡丹那樣妍麗妖冶,以富貴媚人。蓮花出于污濁現實而不受沾染,受清水洗濯而不顯妖冶,實為百花叢中的賢君子。另外,蓮花又是佛教中的圣物,如來、觀音均以蓮花為座。唐釋道世《三寶敬佛》云:“故十方諸佛,同出于淤泥之濁;三身正覺,俱坐于蓮臺之上。”作者《題蓮》詩也云:“佛愛我亦愛,清香蝶不偷。一般清意味,不上美人頭。”與這篇小品參照,情趣相得益彰。

  最后,作者評花進而對“愛”也作出評價:“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深深地慨嘆:當今之世真隱者少,有德者寡,而趨炎附勢鉆刺富貴之門的小人比比皆是;這莽莽紅塵,能有幾個志同道合之人,共同去根治這社會痼疾呢?這里先用花進行比喻,讓花的特性喻人,雖平淡,但比喻帖切,然后借花喻人,將陶淵明的避世,世人皆追求榮華富貴的心態描寫的淋漓盡致。言下雖不免流露出一種孤掌難鳴的哀怨,但意味深長,無情地鞭撻了那些寡廉鮮恥之徒。這里,周敦頤是高傲的,他那種不從眾只求純凈的心態,在碌碌塵世中是難能可貴的。他感嘆,是因為世風日下,大多數人皆被世事玷染。

  作者通過對蓮花的愛慕與禮贊,表明自己對美好理想的憧憬,對高尚情操的崇奉,對庸劣世態的憎惡。

【《愛蓮說》全文賞析】相關文章:

《愛蓮說》賞析04-02

愛蓮說賞析誰有?01-03

周敦頤《愛蓮說》賞析04-02

《愛蓮說》原文與賞析04-02

《愛蓮說》原文賞析01-15

愛蓮說課文賞析03-26

《愛蓮說》的原文及其賞析06-01

周敦頤《愛蓮說》原文及賞析07-29

《師說》全文賞析01-14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久久久精品 | 强奷乱码中文字幕熟女网 | 在线免费观看人成视频色九 | 日本羞羞的视频在线播放 | 亚洲不卡AV网在线播放 | 伊人丁香五月综合婷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