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嚴先生祠堂記》原文及翻譯
《嚴先生祠堂記》是北宋政治家范仲淹名作之一。 約寫于范仲淹出任睦州太守時期。文章短小精悍,僅二百多字。主題明確,議論充分,節奏明快,感情充沛。它雖不似作者自己寫的《岳陽樓記》那樣浩瀚雄渾,也不似劉禹錫的《陋室銘》那般纖巧明麗。但卻以誠摯質樸的情愫,使人為之感動。下面我們一起來閱讀《嚴先生祠堂記》原文及翻譯。歡迎大家閱讀!
【原文】
嚴先生祠堂記
作者:范仲淹
先生②,漢光武之故人也③。相尚以道。及帝握赤符,乘六龍④,得圣人之時⑤,臣妾億兆⑥,天下孰加焉?惟先生以節高之。既而動星象⑦,歸江湖⑧,得圣人之清。泥涂軒冕⑨,天下孰加焉?惟光武以禮下之。
在《蠱》之上九,眾方有為,而獨“不事王侯,高尚其事”,先生以之。在《屯》之初九⑨,陽德方亨,而能“以貴下 賤,大得民也”,光武以之。蓋先生之心,出乎日月之上;光武之量,包乎天地之外。微先生不能成光武之大,微光武,豈能遂先生之高哉?而使貪夫廉,懦夫立,是大有功于名教也。
仲淹來守是邦⑾,始構堂而奠焉,乃復為其后者四家⑿,以奉祠事。又從而歌曰∶“云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⒀”
【注釋】
①1034年,北宋一代名臣范仲淹因宮廷矛盾受牽連,被貶為睦州知州。此時正值46歲盛年,在任期內,做了不少好事,如興辦睦州歷史上最早的書院——龍山書院,興建嚴光祠堂,并寫下了《嚴先生祠堂記》這一千古佳作。
②先生:即嚴子陵,名光,東漢實會稽余姚人。字子陵,曾與劉秀同學。劉秀即位后,他改名隱居。后被召到京師洛陽,任為諫議大夫,他不肯受,歸隱于富春山。
③光武:即劉秀,東流王朝的建立者。
④握赤符:光武行至鎬,有微賤時長安同舍儒生強華,從關中奉赤符奏上,光武因而即帝位。乘六龍:古代天子之馬駕六馬,因以“六龍”作為天子車駕的代稱。
⑤圣人之時:適合時代潮流的圣人。
⑥臣妾億兆:統治天下成千上萬的民眾。
⑦動星象:傳說光武與嚴子陵共臥,子陵把腳放在光武腹上。次日,太史春天客星犯帝座甚急,光武笑道:“我不這與故人嚴子陵同臥而已。”
⑧歸江湖:光武任嚴子陵為諫議大夫,子陵不受,隱居耕釣于富春山(今浙江桐廬)。
⑨泥涂軒冕:把軒冕看得象泥巴一樣。泥涂:比喻污濁;軒冕:顯貴者的冠服。
⑩《蠱》《屯》:均為《易》卦名。
⑾是邦:指嚴州。今浙江桐廬縣。
⑿復:免除其賦役。
⒀山高水長:指能夠世代相傳,與山水共存。
【譯文】
嚴先生是光武帝的老朋友,他們之間以道義互相推崇。后來光武帝得到《赤符》,乘駕著六龍的陽氣,獲得了登極稱帝的時機。那時他統治著千千萬萬的人民,天下有誰能比得上呢?只有先生能夠以節操方面來尊崇他。后來先生觸動了天上的`星象,歸隱江湖,達到了圣人自然清靜的境界。先生視官爵為泥土,天下又有誰比得上呢?只有光武帝能夠用禮節對待他。
《盅》卦的“上九”爻 (yáo) 都偏偏顯示“不事奉王侯,保持自己品德的高尚。”先生正是這樣做的。《屯》卦的:“初九”爻,陽氣正開始享通,因而能夠顯示“以高貴的身份交結卑賤的人,深得民心。”光武帝正是這樣做的。可以說先生的品質,比日月還高;光武帝的氣量比天地還大。如果不是先生就不能成就光武帝的氣量的宏大;如果不是光武帝,又怎能促成先生品質的崇高呢?先生的作為使貪婪的人清廉起來,膽怯的人勇敢起來,這對維護禮儀教化確實是很有功勞的。
我到這個州任職后,開始建造祠堂來祭奠先生,又免除了先生四家后裔的徭役,讓他們負責祭祀的事情。從而又作了一首歌:
云霧繚繞的高山,郁郁蒼蒼,大江的水浩浩蕩蕩,先生的品德啊,比高山還高,比長江還長。
【范仲淹《嚴先生祠堂記》原文及翻譯】相關文章:
《嚴先生祠堂記》注釋及翻譯03-28
嚴先生祠堂記文言文翻譯03-30
《嚴先生祠堂記》文言文翻譯03-31
范仲淹《蘇幕遮·碧云天》原文及翻譯03-21
《撫州顏魯公祠堂記》文言文原文及翻譯01-22
新唐書《嚴震傳》原文及翻譯10-04
范仲淹《漁家傲·秋思》原文欣賞及翻譯08-17
五柳先生傳原文及翻譯07-26
范仲淹《岳陽樓記》翻譯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