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謝惠連《雪賦》原文及翻譯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雪賦》原文及翻譯
謝惠連的《雪賦》沿用了漢賦中假設主客的形式,從醞釀降雪寫到雪霽天晴,展現了素凈而奇麗的畫面。下面是《雪賦》原文及譯文,歡迎閱讀。
原文
歲將暮,時既昏。寒風積,愁云繁。梁王不悅,游于兔園。乃置旨酒,命賓友。召鄒生,延枚叟。相如末至,居客之右。俄而微霰零,密雪下。王乃歌北風于衛詩,詠南山于周雅。授簡于司馬大夫,曰:“抽子秘思,騁子妍辭,侔色揣稱,為寡人賦之。”
相如于是避席而起,逡巡而揖。曰:臣聞雪宮建于東國,雪山峙于西域。岐昌發詠于來思,姬滿申歌于《黃竹》。《曹風》以麻衣比色,楚謠以幽蘭儷曲。盈尺則呈瑞于豐年,袤丈則表沴于陰德。雪之時義遠矣哉!請言其始。
若乃玄律窮,嚴氣升。焦溪涸,湯谷凝。火井滅,溫泉冰。沸潭無涌,炎風不興。北戶墐扉,裸壤垂繒。于是河海生云,朔漠飛沙。連氛累靄,揜日韜霞。霰淅瀝而先集,雪紛糅而遂多。
其為狀也,散漫交錯,氛氳蕭索。藹藹浮浮,瀌瀌弈弈。聯翩飛灑,徘徊委積。始緣甍而冒棟,終開簾而入隙。初便娟于墀廡,末縈盈于帷席。既因方而為圭,亦遇圓而成璧。眄隰則萬頃同縞,瞻山則千巖俱白。于是臺如重璧,逵似連璐。庭列瑤階,林挺瓊樹,皓鶴奪鮮,白鷴失素,紈袖慚冶,玉顏掩姱。
若乃積素未虧,白日朝鮮,爛兮若燭龍,銜耀照昆山。爾其流滴垂冰,緣溜承隅,粲兮若馮夷,剖蚌列明珠。至夫繽紛繁騖之貌,皓皔曒潔之儀。回散縈積之勢,飛聚凝曜之奇,固展轉而無窮,嗟難得而備知。
若乃申娛玩之無已,夜幽靜而多懷。風觸楹而轉響,月承幌而通暉。酌湘吳之醇酎,御狐貉之兼衣。對庭鹍之雙舞,瞻云雁之孤飛。踐霜雪之交積,憐枝葉之相違。馳遙思于千里,愿接手而同歸。
鄒陽聞之,懣然心服。有懷妍唱,敬接末曲。于是乃作而賦積雪之歌,歌曰:
攜佳人兮披重幄,援綺衾兮坐芳褥。
燎熏爐兮炳明燭,酌桂酒兮揚清曲。
又續寫而為白雪之歌,歌曰:
曲既揚兮酒既陳,朱顏酡兮思自親。
愿低帷以昵枕,念解佩而褫紳。
怨年歲之易暮,傷后會之無因。
君寧見階上之白雪,豈鮮耀于陽春。
歌卒。王乃尋繹吟玩,撫覽扼腕。顧謂枚叔,起而為亂,亂曰:
白羽雖白,質以輕兮,白玉雖白,空守貞兮。未若茲雪,因時興滅。玄陰凝不昧其潔,太陽不固其節。節豈我名,潔豈我貞。憑云升降,從風飄零。值物賦象,任地班形。素因遇立,污隨染成。縱心皓然,何慮何營?
譯文
時值年末,天色已晚,寒風聚積,愁云密布。梁王心中不樂,到兔園游玩。于是擺上了酒席,邀請賓朋好友,請來鄒陽,召來枚乘;司馬相如最后到來,坐在賓客的首位。
不久小雪粒飄落而下,繼而大雪滿天飛揚,梁王唱起《衛風·邶風》,又吟誦《小雅·信南山》,并把竹簡送給相如,說:“抒發您精密的文思,運用您華麗的詞藻,描摹眼前的景色,為寡人作一篇賦。”
相如于是離席而起,向前鞠躬施禮,說:“聽說雪宮建筑在東方,雪山峙立在西域。周文王曾吟詠‘今我來思’,周穆王也反復唱《黃竹》之歌,《曹風》曾以麻衣比雪色,楚辭也有《幽蘭》《白雪》之曲。雪厚盈尺是豐年征兆,雪深一丈則成災害,由此來看,下雪的時間和意義可謂深遠啊。請允許我從頭講:如果四時將盡,寒氣上升,焦溪干涸,湯谷凝固,火井熄滅,溫泉結冰,沸潭不再翻涌,熱風也不吹送。家家堵塞住北面的門窗,裸體國的人也穿上了衣服,于是河海籠罩起烏云,大漠揚起了飛沙;連延的云氣,重重的霧靄,遮蔽了太陽和霞光;先是小雪淅淅瀝瀝的飄灑,繼而大雪紛紛揚揚,漫天飛舞。雪花的形狀,散亂 交錯,紛紛氳氳,散散落落,揚揚灑灑,翩翩飛舞于天空,回旋堆積于地面。開始時沿著屋脊而覆蓋了樓宇,到最后透過門簾而進入室內;起初輕盈回旋于臺階下,后來飄舞縈繞于帷席旁。既可以隨方物成為玉圭,又能夠隨圓物成為玉璧。眺望原野,如萬頃縞素鋪展;仰望山嶺,則千巖銀裝素裹。這時,樓臺就像重疊的玉璧,大路猶如連綴的美玉;庭院陳列著玉階,林中挺立著玉樹。白鶴被奪去了光彩,鷴鳥也失去了鮮艷;紈袖佳人自慚形穢,玉顏美女掩面失色。至于積雪尚未虧損,在朝陽的照耀下,鮮艷如燭龍銜著燭火照耀昆侖;待到雪融結成冰柱,沿著房檐屋角懸掛,燦爛似河伯剖開河蚌排列珍珠。至于那繽紛繁復的氣象,明亮皎潔的儀態,回旋聚積的氣勢,飛舞閃耀的奇觀,真是變化無窮,實在難已盡述。如果反復賞玩,意味無窮。夜深幽靜,使人感慨,風吹楹柱,呼嘯作響,月透紗窗,內外通明。斟出湘吳美酒,披上狐貂皮衣,看庭中鹍鳥雙雙起舞,望云中大雁孤獨飛翔。踏著厚厚的積雪,憐惜飄零的落葉。思想千里外的知己,盼望與其攜手而歸。”
鄒陽聽后,(對自己構思的賦)感到慚愧,佩服(相如的賦),驅遣心中艷麗的詞藻,恭敬續接相如的賦。于是他站起來,吟作積雪之歌,歌詞是:“攜手佳人啊進入重帷,擁抱錦被啊安坐芳褥。燒上熏爐啊點燃明燭,斟滿桂酒啊奏起清曲。”又續寫白雪之歌,歌詞是:“樂曲已奏啊美酒已陳,臉兒發紅啊希望相親。放下帷帳啊接近衾枕,解下環佩啊脫衣就寢。怨恨年歲啊飛快流逝,感傷此后啊相會無因。誰曾見到階上的白雪,陽春三月啊還能長存?”歌罷,梁王吟詠玩味,以手握腕,回頭看枚乘。枚乘會意,繼作尾聲。尾聲說:“白羽雖白卻很輕,白玉雖白空守貞;都不如這白雪,隨時生滅。月亮輝映,不能掩蓋它的皎潔;太陽照耀,也不固守它的氣節。氣節并非它的美名,純潔也不是它的堅貞,隨云升降,從風飄零。遇物體成形狀,隨地勢而變形。潔白是因遇物干凈,污濁也是外物污染。只要心胸虛靜,有什么憂慮?有什么經營?”
注釋
既昏:黃昏以后。既,已經。
積:郁積。
愁云:濃云陰郁,令人不樂,故稱。
梁王:即漢梁孝王劉武,漢文帝之子,景帝同母弟,名武。封梁王,吳楚之亂中有大功,好宮室苑囿之樂。
兔園:梁王所建園林,又稱梁園,故址在今河南商丘東。為游賞與延賓之所。
旨酒:甜美之好酒。
鄒生:鄒陽,漢臨淄人,能文善辯,曾作《獄中上梁王書》。
枚叟:枚乘。大賦作家,《七發》有開風氣之作用。
相如:指西漢辭賦家司馬相如。
右:最尊貴的位置。古代以右為上。
霰:下雪時的小冰粒。
零:稀疏的飄落。
歌北風于衛詩:吟誦《詩經邶風北風》詩中北風其涼,雨雪其霧之句。
詠南山于周雅:《詩經小雅信南山》中有上天同云,雨雪霧霧之句。
秘思:深邃之思。
妍辭:華美的文辭。
侔:等的意思。
揣:即量。
稱:好。
寡人:帝、王自稱,唐代以后則只有皇帝可稱寡人,意思是寡德之人,表示自謙。
逡巡:有所顧慮而徘徊不前。
雪宮:戰國時齊國宮殿。《孟子梁惠王下》:齊宣王見孟子于雪宮。
趙岐注:雪宮,離宮之名也。
雪山:指祁連山和天山。
岐昌:岐山姬昌。周朝興盛于岐山,周文王是周朝建立者。
岐:周朝發源地。
昌:周文王。
來思:《詩經小雅采薇》中有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舊說是文王發兵抵抗獫狁保衛國家而作。
姬滿:周穆王,周昭王之子。
申:重,反復的意思。
黃竹:古歌名。《穆天子傳》
卷五載:日中大寒,北風雨雪,有凍人。天子作詩三章以哀民。首句為我徂黃竹,遂稱黃竹之歌。
曹風:《詩經曹風蜉蝣》蜉蝣掘閱,麻衣如雪。以麻衣比雪色。
楚謠:《幽蘭》和《白雪》并列,都是楚國古代名曲。
儷:伉儷、并列。
袤丈:八尺到一丈。如果降雪太深則是陰德太盛而屬于災害。
沴:氣不和而產生的病。
陰德:古人認為雪屬于陰,雪下得過大,也會帶來禍害。此處或指女主當權之災。
時義:應時之義。玄律窮,
嚴氣升:十二月律一個周期結束,嚴寒之氣上升,指冬至。冬至為全年日照時間最短,陰氣最重的一天。
玄:天。
律:運行之規律。玄律,則謂天地自然之變化規律,此處指四時更替,冬天到來。
嚴氣:冬天嚴寒的天氣。
焦溪:神話傳說中的水名。李善注引《水經注》
云:焦溪發源于天門山的左邊,南流成溪,謂之焦溪。
湯谷:神話傳說中的日出之所。焦溪、湯谷,都為極熱之處。
凝:結冰。
火井:《博物志》
記載:臨邛火井,諸葛亮往視,后火轉盛,以盆貯水煮之,得鹽。后人以火投井,火即滅,至今不燃。
又據傳說:西河郡鴻門縣亦有火井祠,火從地出。古書記載蜀中多火井,即天然氣井。
沸潭:傳說有潭水常年沸騰,酈元《水經注》記載說生的食物投到潭中,一會兒便熟了。
風:
李善注曰:在南海外,常有火風,夏日則蒸,殺其過鳥也。
北戶墐扉:北窗戶都要堵上涂泥。
北戶:朝北開的窗戶。
墐扉:用泥土涂塞門窗縫隙。
墐:刷涂。
裸壤:即裸國,古傳說中國名,其人不穿衣服。此處當指炎熱地帶。《后漢書東夷列傳》自朱儒東南行船,一年至裸國。
垂繒:用繒做衣服御寒。
繒:絲織品總名。
朔漠:北方沙漠地帶。
連氛累靄:指云氣連綿不斷重重疊疊。
靄:云氣。
揜日韜霞:將日光和彩霞也都遮掩收藏起來。形容雪大。
揜:同掩,捕取,襲取。這里是覆蓋的意思。
韜:掩藏。
紛糅:紛亂的樣子。
糅:糅雜。
氛氳:蔚盛的樣子。
蕭索:疏散的樣子。
藹藹:盛貌。
瀌瀌弈弈:形容雨雪非常大。
聯翩:指雪連續飛舞的樣子。
委積:堆積。
緣:順著。
甍:屋脊。
冒棟:覆蓋屋梁。
便娟:美好的樣子,形容雪的回旋飄落。
墀廡:臺階和走廊。
廡:堂下周圍的走廊、廊屋。
縈盈:回旋的樣子。
因方而為圭:雪遇到方形物體便成為方形,如同潔白的圭。
因:依靠,根據。
圭:古代帝王、諸侯舉行典禮時用的玉器,上圓下方,為一長條形。故賦以方比圭。
遇圓而成璧:雪落在圓形的器物上,就堆積成圓形,像璧似的。
璧:平圓的玉。
眄隰:看低濕之處。
眄:斜視。
隰:低濕地。
縞:白色絲織品。
重璧:古臺名。《穆天子傳》
卷六:天子乃為之臺,是曰重璧之臺。
逵似連璐:大道如同美玉連綴而成。
逵:四通八達的路。
連璐:成串的玉。
瑤階:積雪的石階。
挺:直立。
瓊樹:玉樹。
皓:潔白。
白鷴:鳥名。雄的背為白色。
素:白色的絹,此處比喻白雪。紈袖、
玉顏:都指美人。
姱:美好。意謂白雪使美人自慚形穢。
冶:艷麗。
積素未虧:即積雪未化。
素:白色的絹。
白日朝鮮:雪在朝陽照耀下呈現一片鮮艷。
朝鮮:非常鮮明光亮。
燭龍:傳說中的鐘山之神,又名燭陰。《山海經》
載: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其瞑乃晦,其視乃明,是燭九陰,是謂燭龍。
昆山:即昆侖山,以產玉而著稱。
爾其:至于。
流滴垂冰:水滴流注下垂成冰柱。
緣溜承隅:順著溜水或者墻角下流。
緣溜:順著屋檐下流水的小溝。
承隅:落在屋角下面。
承:使承受,即流入、注滿之意。
隅:屋角。
粲:鮮明美好的樣子。
馮夷:上古人物,渡河溺死,后為河伯。
剖蚌列明珠:剖蚌求珠。
蚌:軟體動物,體內產珍珠。
繽紛:錯雜的樣子。
繁騖:亂飛的樣子。
皓皔曒潔:潔白鮮明。
曒潔:同皎潔。
儀:姿態。
回散縈積之勢:時而回旋疏散,時而縈繞聚積的態勢。
飛聚凝曜:指風吹積雪,在陽光下分合變化狀態。
奇:奇觀。
展轉:即輾轉,反復不定。
難得:不能。
備知:全部知曉。
申:同伸,重復。
玩:賞玩。
已:停止。
楹:即屋柱。
幌:帷帳。
酌:斟酒。
湘吳:湘、吳均美酒產地。用湘州酃湖(在今湖南省衡陽縣東)水做的酒名酃酒。吳興烏程縣有若下酒,味極甘美。
醇酎:精致釀造的美酒。
御:穿。
狐貉:高級裘皮。
貉:即狗獾,形似狐,皮可制衣。
兼衣:雙層的高級衣服。
鹍:即鹍雞。鳥名,黃白色。
踐:踩踏。
枝葉之相違:樹葉凋落,故謂樹葉離開樹枝。
接手:攜手。本句暗用《詩邶風北風》北風其喈,雨雪其霏;惠而好我,攜手同歸詩句。
懣然:慚愧的樣子。
有懷妍唱:司馬相如的《雪賦》引發了鄒陽對雪的感思。
妍唱:美麗的歌曲,此指司馬相如《雪賦》。
末曲:對自己歌曲的謙稱。
乃作:于是就站起來。
作:站。
披:此處作圍裹解。
重幄:多重帷帳。
援:倚靠。
衾:大被。
褥:布墊子。
燎:燒。
薰爐:熏香之爐。
炳:點亮。
桂酒:即桂花酒。
揚:高奏。
陳:陳列。
酡:喝酒臉上泛出紅色來。
昵:親近。
解佩而褫紳:解下玉佩并脫去腰帶。
褫:奪、解除。
紳:寬大的衣帶。
無因:沒有機緣、機會。
寧:難道。
豈:哪里。
尋繹:理出頭緒。
扼腕:用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腕,這里表示思慮、
嘆惜的情緒顧謂枚叔:回頭招呼枚乘。
起而為亂:站起來作最后的總結辭。
亂:古代樂曲的最后一章或辭賦末尾總括全篇要旨的文字稱亂,此處指后者。
質:質地。
以:語助詞。
空守貞兮:徒勞地守著堅貞啊。
未若:不如。
因時興滅:這句是說隨著自然季節的變化而興起寂滅。
玄陰:暗夜。
凝:凝結。
昧:隱藏。
值:逢、碰上。
賦:賦予、形成。
任:因,憑。
班:分發。
遇:機遇。
污:相染污。
皓然:猶浩然,廣闊自由的樣子。
何慮何營:指沒有什么事物值得憂慮和追求。
賞析:
《雪賦》以歷史人物問答鋪陳描寫結構全篇。賦首先敘述了冬日里的一個黃昏(歲將暮,時既昏)”,當時的天氣不大好,寒風凜冽,陰云四起,大雪紛飛(寒風積,愁云繁)。“梁王不悅”,可以理解為心情不大好,于是率賓朋游于兔園,命人擺上美酒(乃置旨酒,旨酒即美酒)。鄒陽、枚乘、司馬相如先后蒞臨。鄒陽是西漢時期的文學家,山東淄博人,著有《上吳王書》等文作;枚乘也是西漢時的文學家,江蘇淮陰人,代表作《七發》:司馬相如大家都很熟悉,就是跟卓文君私奔那哥們,著名辭賦家,在中國文學史上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相如來得可能稍晚一些(相如末至),居客之右,古代座次以右為尊,右面可是上座,這說明司馬相如在梁王心目中是很有地位的。面對漫天大雪,梁王首先吟詠了《詩經》中有關雪的詩句,根據賦中寫到的《北風》于衛詩和《南山》于周雅,梁王吟的應該是“北風其涼,雨雪其雱(pang)”、“上天同云,雨雪雰雰”這兩句。吟畢,授簡于司馬相如。“簡”是戰國至魏晉時期寫書的竹片。曰:“抽子秘思,騁子妍辭,侔色揣稱,為寡人賦之。”意思是說你要以神奇的思想,妍麗的文辭,惟妙惟肖恰到好處的描摹雪景。
相如于是避席而起,古代人都是席地而坐,離開座位稱避席,逡(qun)巡而揖(形容恭順的樣子),以示尊敬。寫雪之前,先引出《孟子》、《漢書》、《詩經》、《穆天子傳》等涉及記雪的典籍,用來強調雪與人類生活的密切關系。“臣聞雪宮(戰國時齊國的行宮)建于東國,雪山(指天山)峙于西域(戰國時對玉門關、陽關以西地區的統稱),歧昌發(指周文王)詠于《來思》(指《詩.小雅.采薇》),姬滿(指周穆王)申歌(吟詠)于《黃竹》(詩篇名);《曹風》(詩經.曹風)以麻衣(古代白色的衣服)比色,楚謠(指楚地歌謠)以《幽蘭》(樂曲名)儷曲(名字叫做白雪的曲子);這句說周文王詠的《采薇》詩,也詠了雪;周穆王游黃臺在北風雨雪中吟詩三篇:《曹風》詩中以雪的潔形容衣服:楚地的歌謠并奏《幽蘭》和《白雪》。白盈尺(大雪)則呈瑞于豐年,袤丈(指雪深至丈)則表沴于陰德(預兆瘟疫),雪的應時之義又何止這些。這一段隱喻著很深的寓意,絕不是作者閑發思古之幽情,而是傳達作者樸素的自然意識以及“天人合一”自然觀念。
接著司馬相如用華美的辭藻從宏觀、微觀、聲色、動靜等多角度、多方位鋪敘描摹,極盡雪之形態時,“請言其始。若乃玄律窮,嚴氣升,焦溪涸,湯谷凝,火井滅,溫泉冰,沸潭無涌,炎風不興。北戶墐扉,裸壤垂繒”。這段話講的就是個“寒”字。玄律指冬季,嚴氣指寒氣,冬季寒氣上升,溪河凍得不流淌了,溫泉結冰了,寒冷的天氣使人們緊閉門窗,初上厚衣服御寒。“于是河海生云,朔漠飛沙;連氛累靄,掩日韜霞”。可謂疑云密布,滿天無色,飛沙走石,掩日避光,這一段突出一個“暗”字。“霰淅瀝而先集,雪紛糅而遂多”,這兩句寫的是下雪時的情景,先是細霰落地發出淅瀝之聲,然后雪花紛雜而落。接著寫雪落下來的形狀,“散漫交錯,氛氳蕭索;藹藹浮浮,瀌瀌奕奕”。然后寫雪落下后的形狀:“聯翩飛灑,徘徊委積。始緣甍而冒棟,終開簾而入隙;初便娟于墀廡,末縈盈于帷席。既因方而為圭,亦遇圓而成璧。”。說雪隨著方形的物體而成方形,隨著圓形的東西則變成圓形。“眄隰則萬頃同縞,瞻山則千巖俱白。于是臺如重璧,逵似連璐;庭列瑤階,林挺瓊樹”.你看雪落到原野上就像白色的絲織品,落到山峰上山峰就變成雪山,落到樓臺亭榭上樓臺就成為玉璧,落在庭院的臺階上,臺階變成玉階,落到樹上,樹就成了瓊樹。賞讀此句,呈現在你面前的就是一個美麗的冰雪世界。“皓鶴奪鮮,白鷴失素;紈袖慚冶,玉顏掩嫮。若乃積素未虧。”這幾句是說白鶴、白鷴(xiao)、美女的潔白,面對雪都自慚不如,失去其美麗。“白日朝鮮,爛兮若燭龍銜耀照昆山;爾其流滴垂冰,緣霤承隅,燦兮若馮夷剖蚌列明珠。至夫繽紛繁騖之貌,皓旰(代han)皦絜之儀,回散縈積之勢,飛聚凝曜之奇,固展轉而無窮,嗟難得而備知。”白天在陽光映射下雪的潔白、美麗、燦爛、變化無窮的種種景象,感嘆其不能備述。接下來寫夜晚,“若乃申娛玩之無已,夜幽靜而多懷.風觸楹而轉響,月承幌而通輝。”你看,在幽深肅穆的夜晚,風吹打著積聚冰凌的房柱發出響聲,月光映照著凝結著雪花的窗簾,多么明媚多姿呀!相如賦雪寫出雪的天地大美,把寫景、抒情、說理融為一體。從冬日的嚴寒、雪的生成、落雪的飄灑、寫到雪后的銀白世界;從白日映雪寫到月夜賞雪,從動態寫到靜態,從天上寫到地面,從近處寫到遠處,從幃席走廊窗簾寫到房屋瓦脊梁柱,從階梯道路寫到庭院樹木,從平原萬傾如縞寫到萬嶺千峰素白,從白日的光輝燦爛寫到月夜的幽靜肅穆,窮盡了雪的姿態、輕盈、變化,描摹了雪的飄逸、潔白、燦爛、妍麗,謝惠連這位辭賦才俊把一幅色彩明媚的白雪圖呈獻給了我們。
相如吟罷,鄒相登場。鄒陽聞相如賦,“懣然心服”,懣然慚愧的樣子;“有懷妍唱”指鄒陽有感司馬相如妍美的詠雪辭,遂作“積雪之歌”。歌曰:“攜佳人兮披重幄,援綺衾兮坐芳縟;燎熏爐兮炳明燭,酌桂酒兮揚清曲。”此歌之中的佳人,重幄、綺衾、明燭,皆為閱目之色,給人帶來視覺的美感,而芳縟、燎熏,又給人的嗅覺帶來帶來享受,又續而為白雪之歌,歌曰:“曲既揚兮酒既陳,朱顏酡兮思自親,愿低帷以昵枕,念解佩而褫紳。怨年歲之易暮,傷后會之無因。君寧見階上之白雪,豈鮮耀于陽春?”此歌在曲盡,酒陳、朱顏、昵枕、解佩、褫紳之間,情調忽變,初者“思自親”,繼而“君寧見階上之白雪,豈鮮耀于陽春?”,情緒之所以轉變如此之快,不是沒有原由的,其原由就在于“君寧見階上之白雪,豈鮮耀于陽春?”人生在世,良辰難遇,美景難求,但一切都是浮云遮眼,稍縱即逝,就像臺階上的白雪,豈能鮮耀于陽春?對比之下,司馬相如的白雪,曠達明朗,充滿勃勃生機;而鄒陽之雪,風華絕代,卻生命短促。這種來自生命本體的感傷,給雪蒙上了悲情的面紗.
《雪賦》以“王乃尋繹吟玩,撫覽扼腕,顧謂枚叔,起而為亂”對全賦進行了總理。亂是辭賦的結尾,是對全賦的總結。亂曰:“白羽雖白,質以輕兮;白玉雖白,空守貞兮;未若茲雪,因時興滅。玄陰凝不昧其潔,太陽曜不固其節。節豈我名,節豈我貞,憑云升降,從風飄零。值物賦象,任地班形。素因遇立,污隨染成,縱心皓然,何慮何營。”結尾由雪之節操而觸發了對雪的性質品德的議論,圍繞雪的“節”“潔”“貞”展開議論,說雪之“節”容易失,雪之“潔”容易污,雪的貞潔就像它的顏色一樣,最不足恃,對貞潔名譽進行了否定,“節豈我名”“節豈我貞”“縱心皓然,何慮何營”,從而釋放了縱心物外的人生哲學,這也是南朝文人的一種情懷,一種心靈解脫吧!
《雪賦》對物色的描寫細致逼真,如同意得神傳,形神兼備。語言精工、遒勁、極極富感染力,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等句勢長短穿插,錯落有致增強了節奏感和韻律美,彰顯了極高的美學價值。
作者介紹
謝惠連(407年-433年),祖籍陳郡陽夏(今河南省太康縣),出生于會稽(今浙江省紹興市)。南朝宋文學家。
他十歲能文,深得謝靈運的賞識,謝靈運每見其新文,常感慨“張華重生,不能易也”。本州辟主簿,不就。謝惠連行止輕薄不檢,原先愛幸會稽郡吏杜德靈,居父喪期間還向杜德靈贈詩,大為時論所非,因此不得仕進,官位不顯,仕宦失意。為謝靈運“四友”之一。
謝惠連的《雪賦》與謝莊的《月賦》并為六朝抒情詠物類小賦的代表作,展現了素凈而奇麗的畫面。他的《祭古冢文》,寫得也很有感情,關于古冢形制的描寫,可看作是中國最早的考古發掘簡報。他的詩作,雖不如謝靈運精警,但遣詞構句卻不相上下,運調輕靈,用詞清艷。如《秋懷》:“皎皎天月明,奕奕河宿爛。蕭瑟含風蟬,寥唳度云雁。寒商動清閨,孤燈暖幽幔。”《搗衣》中有“欄高砧響發,楹長杵聲哀。微芳起兩袖,輕汗染雙題。”《詩品》評他這兩首詩說:“《搗衣》《秋懷》之作,雖復靈運銳思,亦何以加焉。”他的一些樂府詩,則頗有牢騷不平之氣。《詩品》將其詩定為中品。后人把他和謝靈運、謝脁合稱“三謝”。《隋書·經籍志》載有《謝惠連集》6卷,明代張溥輯有《謝法曹集》,收入《漢魏六朝百三家集》中。后世學習和模仿謝氏家族文學的人很多,以至于還出現了“謝康樂體”、“謝惠連體”這種專門的稱謂,可見他們的影響之深遠。
【《雪賦》原文及翻譯】相關文章:
謝惠連《雪賦》原文及翻譯10-16
神女賦原文及翻譯04-04
《風賦》原文及翻譯02-01
《枯樹賦》原文及翻譯10-13
《雪賦》原文及賞析06-16
《雪賦》原文及譯文11-18
《李夫人賦》原文及翻譯08-14
鵩鳥賦原文及翻譯11-18
宋玉《神女賦》原文及翻譯11-27
北征賦原文及翻譯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