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鸚鵡賦》全文及譯文
在我們平凡無奇的學生時代,大家都知道一些經典的文言文吧?文言文是指用文章語言,而不是日常語言寫的文章。是不是有很多人在為文言文的理解而發愁?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鸚鵡賦》全文及譯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鸚鵡賦》
原文:
時黃祖太子射,賓客大會。有獻鸚鵡者,舉酒于衡前曰:“禰處士,今日無用娛賓,竊以此鳥自遠而至,明彗聰善,羽族之可貴,愿先生為之賦,使四座咸共榮觀,不亦可乎?”衡因為賦,筆不停綴,文不加點。其辭曰:
惟西域之靈鳥兮,挺自然之奇姿。體金精之妙質兮,合火德之明輝。性辯慧而能言兮,才聰明以識機。故其嬉游高峻,棲跱幽深。飛不妄集,翔必擇林。紺趾丹觜,綠衣翠衿。采采麗容,咬咬好音。雖同族于羽毛,固殊智而異心。配鸞皇而等美,焉比德于眾禽?
于是羨芳聲之遠暢,偉靈表之可嘉。命虞人于隴坻,詔伯益于流沙。跨昆侖而播弋,冠云霓而張羅。雖綱維之備設,終一目之所加。且其容止閑暇,守植安停。逼之不懼,撫之不驚。寧順從以遠害,不違迕以喪生。故獻全者受賞,而傷肌者被刑。
爾乃歸窮委命,離群喪侶。閉以雕籠,翦其翅羽。流飄萬里,崎嶇重阻。逾岷越障,載罹寒暑。女辭家而適人,臣出身而事主。彼賢哲之逢患,猶棲遲以羈旅。矧禽鳥之微物,能馴擾以安處!眷西路而長懷,望故鄉而延佇。忖陋體之腥臊,亦何勞于鼎俎?嗟祿命之衰薄,奚遭時之險巇?豈言語以階亂,將不密以致危?痛母子之永隔,哀伉儷之生離。匪余年之足惜,愍眾雛之無知。背蠻夷之下國,侍君子之光儀。懼名實之不副,恥才能之無奇。羨西都之沃壤,識苦樂之異宜。懷代越之悠思,故每言而稱斯。
若乃少昊司辰,蓐收整轡。嚴霜初降,涼風蕭瑟。長吟遠慕,哀鳴感類。音聲凄以激揚,容貌慘以憔悴。聞之者悲傷,見之者隕淚。放臣為之屢嘆,棄妻為之歔欷。
感平生之游處,若塤篪之相須。何今日之兩絕,若胡越之異區?順籠檻以俯仰,窺戶牖以踟躕。想昆山之高岳,思鄧林之扶疏。顧六翮之殘毀,雖奮迅其焉如?心懷歸而弗果,徒怨毒于一隅。茍竭心于所事,敢背惠而忘初?讬輕鄙之微命,委陋賤之薄軀。期守死以報德,甘盡辭以效愚。恃隆恩于既往,庶彌久而不渝。
譯文:
當年黃祖的長子黃射舉行賓客大會,有人獻上一只鸚鵡并給禰衡敬上一杯酒說:“禰處士,今日大會沒有什么可以用來娛樂賓客的,我個人認為此鳥自遠而至,明彗聰善,是鳥類中十分珍貴的一種,祈望先生為它作一篇賦,使四座得以增光,您認為可不可以呢?” 禰衡于是為之作賦,一時筆不停綴,文不加點,筆下流出的文辭說:
這是來自西域的靈鳥啊,它具有自然而奇特的身姿。潔白的羽毛體現它絕妙的氣質啊,火紅的嘴喙閃耀著明亮的光輝。性情智慧而善于人言啊,才智聰明而常有預見。因此它嬉游于高山峻嶺,棲立于幽谷深林。高飛時不胡亂集群,翱翔時必選擇佳林。深青帶赤的腳趾配以紅紅的嘴,碧綠的衣杉飾以青翠的彩衿。神采熠熠的美麗容顏,更有清脆美妙的鳴聲。雖同屬于鳥類一族,卻有著不同的智慧和相異的心性。它有資格與鳳凰媲美,其他的鳥兒怎么能與之比較德行?
于是它那令人羨慕的美好名聲傳揚四方,它那壯偉靈性的外表得到人們的嘉賞。虞人在隴坻接到命令,伯益在大漠收到詔告。這些權勢的走狗們跨越昆侖而發射帶繩的箭簇,穿過云霓而布下天羅地網。綱維之設置是如此之嚴密,最終免不了被其中的一個網眼捕獲到。雖如是但其面容閑雅而從容,心性守志而安詳。逼迫它它也不懼怕,撫摩它它也不驚慌。寧愿順從以遠離禍害,絕不違迕而喪失生的希望。因此奉獻完好鸚鵡的將獲得獎賞,而使鸚鵡受傷者將要受到懲罰。
鸚鵡啊,你天生歸于絕境而委身命運,故而你應命而離開你的集體且喪失你的伴侶。被關閉在雕花的籠子里,翅羽也被剪去。漂流到萬里之外,離家鄉重重崎嶇。間隔著岷山與障山,罹患難一年又一年。女兒辭別家庭而遠嫁他人,臣子獻出自身而投靠新的主人。即便是賢哲若生逢患難,也難免依附他人而棲游于外。何況禽鳥之類的卑微之物,能不馴服以祈求安泰!眷戀西歸之路而長懷感嘆,遙望故鄉之云而久久佇立。暗自猜想如我這般陋賤的軀體,大概不會有刀俎鼎鑊之虞?嗟嘆自身如此的福薄命苦,不知道為什么會遭臨如此的險地?難道是因為言語失當而引來禍災,抑或是處事不密而招致危害?悲痛著母子遭永遠隔離,哀惋著夫妻被生生拆開。并非惋惜自己茍延殘喘的余年,只是為孩子們的年幼無知而感到悲哀。離開我蠻夷之地的下等小國,來奉承您的體面。害怕自己的名聲與實際不符,也慚愧自己并無奇特的才干。雖然顧念著西都的肥美土地,但也能明了今昔苦樂已不一般。心懷從北到南的長長思念,因而一開口就常說懷鄉之言。
如若秋神少昊管理的時期已到,其子蓐收也整頓好了車馬。嚴霜初降大地,涼風蕭瑟肅殺。籠中的鳥兒不禁長長地吟唱以思慕遠方的故鄉,哀傷的鳴叫令同類感傷。那聲音凄厲而激揚,那容貌慘怛而憔悴。聞其聲者不禁為之悲傷,睹其容者禁不住淚如雨下。被放逐的臣子為它一次次嘆息,被遺棄的妻子為它哽咽哭泣。
感嘆平生同游共處的朋友,曾經如塤箎合奏般和諧。何故今日竟兩相隔絕,相離猶如北胡南越?順著籠檻而上下跳躍,偷窺著門窗卻徘徊不前。思念著昆侖的高山峻嶺,回想著鄧林枝葉繁茂的樹影。回頭看被殘毀的羽翼,自忖即便奮力也未必能回故里?心懷回歸的愿望卻難達目的,只能躲在角落里怨恨哭泣。暫且竭盡心力做好主人交給的事情吧,豈敢違背恩惠而忘記當初的主意?主人啊,我愿將我這不值錢的一生交給您,讓我陋賤微薄的身軀也來依靠您。希望用我的一生來報答您的恩德,甘愿竭盡我之所能來為您效力。仰仗著您多年的巨大恩惠,或許我的待遇彌久不渝。
注釋:
1.黃祖:東漢江夏(今湖北武漢一帶)太守,因其權勢顯赫,割據一方,如同諸侯,故稱其子黃射為太子,黃射當時為章陵太守。
2.處士:未做官或不做官的士人。
3.無用:無以。
4.體金:體現著金的美質。古代以五行配五方、五色。西方屬金,白色,而鸚鵡羽毛白色。體,體現。
5.合火德:南方屬火,尚赤色。鸚鵡嘴為赤色,故說合于火德。
6.識機:識別事物的微旨。
7.紺(gàn):深青帶紅的顏色。觜:同“嘴”。
8.偉:尊。
9.虞人:古代掌管山澤苑囿、田獵的官。隴坻(lǒng dǐ):即隴山,六盤山南段別稱,在陜西省隴縣西南。
10.伯益:舜時東夷部族首領,相傳助禹治水有功,禹讓位給伯益,伯益不受而避之箕山。流沙:指西邊沙漠地帶。
11.播弋(yì):布設用繩系著的箭。
12.冠云霓:在云霓之上。
13.一目:指一個網孔。
14.守植:守志。植,通“志”。
15.迕(wǔ):違背。
16.歸窮:陷入困境。
17.岷:岷山,在今四川境內。障:障山,在今甘肅西部。
18.適:嫁。
19.棲遲:淹留。
20.矧(shěn):況且。
21.能:能不。馴擾:馴服。
22.延佇(zhù):長久站立而期待。
23.俎(zǔ):砧板。
24.祿命:指人生祿食運數。祿指盛衰興廢.命指富貴貧賤。
25.險巇(xī):險惡危難。
26.階亂:導致禍亂。
27.將:或。不密:慮事不周密。
28.伉儷(kàng lì):夫婦。
29.西都:指長安。
30.代越:借指故鄉。代,代郡,今山西北部。越,南越,今廣東、廣西等地。《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有“代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句,皆不忘故地意。
31.少昊(hào):傳說為古部落首領,黃帝之子。司辰:掌管時歲。
32.蓐收:掌管秋季的神。
33.放臣:放逐的臣子。
34.歔欷:哭泣。
35.游處:往來相處。
36.塤篪(xūn chí)相須:比喻兄弟和睦相處。《詩經·小雅·何人斯》:“伯氏吹塤,仲氏吹篪。”塤,陶制的樂器。篪,竹制的樂器。
37.胡越:胡地在北,越地在南,相距極遠。
38.昆山:即昆侖山,這里泛指高山。鄧林:古神話傳說夸父追日而渴死,丟下手杖化為鄧林,這里泛指深密的樹林。
39.焉如:何往。
40.弗果:沒有成功。
41.庶:或許。渝:改變。
創作背景:
作者始避難荊州,后游歷許都,孔融愛其才把他推薦給曹操,他“自稱狂病”,拒不見曹操,并“數有恣言”。曹操欲殺不能,辱為鼓史,他又“裸身而立”,擊鼓辱罵曹操。曹操把他送給劉表,又因侮慢劉表而兩人不能相容,劉表又把他轉送給性情暴烈的黃祖。根據賦序,在黃祖的長子黃射邀請賓客舉行酒會時,作者在一個進獻鸚鵡的人的建議下創作此賦以娛眾,作者卻借題發揮,曲折地表達其生不逢時的遭遇以泄私憤。
作品鑒賞:
前兩段用多種手法、從多種側面描繪鸚鵡的麗容奇姿、辯慧聰明。先以“金精”、“火德”形容鸚鵡色澤的明輝鮮麗,繼以“能言”、“識機”的擬人手法狀其靈機聰慧,再以想象顯示出“嬉游高峻,棲躊幽深。飛不妄集,翔必擇林”的高潔情趣,又直接描繪其美貌佳音,最后以“配鸞皇而等美,焉比德于眾禽”的對比,有力地襯托出鸚鵡的美。在此,作者借對鸚鵡容姿和“殊智異心”的極力贊美曲折地表現出自己才華的卓越、情志的高尚。
從寫鸚鵡的表層結構來看,這里的形貌之美為下文的境遇之悲作了有力的映襯。鸚鵡正因為芳聲遠揚、靈表可嘉,而遭致天羅地網的捕捉。獵人奉命遠至昆侖,高達云霓,下到四方,張設羅網。“終一目之所加”,極形象地說明了鸚鵡面對羅網無法逃脫,雖是“逼之不懼,撫之不驚”,卻被迫屈心順從。鸚鵡的這種不幸境遇,不僅曲折地反映出漢末大亂賢才遭受權貴嚴密控制的時代悲劇,而且再現了作者幾經轉送、任人擺布的命運。隨后,作者巧用比喻直抒心臆:“女辭家而適人,臣出身而事主。彼賢哲之逢患,猶棲遲以羈旅。”女、臣、賢哲,是喻鸚鵡,又是自比,嗟嘆身世,憤時疾俗。
后三段寫鸚鵡的悲苦心境。作者先連用“痛”、“哀”、“愍”、“背”、“侍”、“懼”、“恥”、“羨”、“識”和“懷”十個動詞來表現出鸚鵡的紛亂思緒,身不由己的哀怨和無以為樂的悒悶。接著從側面襯托加以強化,形象地再現這種情感。“嚴霜初降,涼風蕭瑟”,渲染環境氣氛的悲涼來示現鸚鵡的心情凄涼;“聞之者悲傷,見之者隕淚。放臣為之屢嘆,棄妻為之欺欷”,用聞聲而悲的人物神情作進一層烘托。鸚鵡既有思鄉念親的痛苦,更有志趣難逞的悲嘆。它身陷籠檻之中,卻時刻“想昆山之高岳,思鄧林之扶疏;顧六翮之殘毀,雖奮迅其焉如”,“昆山”、“鄧林”是自由翱翔的理想之地,然而,羽翼殘毀,無法如愿了。這一筆,曲盡了作者明君不遇、有才無時的怨憤之情。
全賦結構精巧,語言清麗,駢儷工致,托情微妙,詠物托情非同一般,除了抒發個人的身世之悲,還要兼顧賓客的“榮觀”之樂、主人的幸慰之情和獻鸚鵡者的殷切之心,其構思謀篇使追求各異的主人、賓客、獻者、作者都獲得了心理的滿足。其一,作者寫鸚鵡由麗貌美德的贊美到閉籠離侶的哀怨,從觀者來說,得到美的享受,勾起悲的憐憫,激起感情的起伏波動。而從作者來看,鸚鵡實為其化身,形象地再現了個其才志美德和不幸的身世。其二,結尾未順勢以悲收結反而收回筆鋒,寫鸚鵡對主人的效忠報德的感激之情,這既是借以表達獻鸚鵡者對主人的奉獻誠意,又曲折地表現了主人的深情而博得賓客的信任,同時也藏匿了自己借題發揮的用心,“略無露才揚己意”。由此則言之縱橫,淋漓痛快。而寫鸚鵡從悲怨到順從的轉變,則深刻暗示作者不滿現實卻又無法掙脫,因而被迫屈心事主的人生悲劇。
【《鸚鵡賦》全文及譯文】相關文章:
《秋聲賦》全文及譯文08-25
《鵩鳥賦》全文及譯文10-19
《秋聲賦》譯文08-08
《神女賦》譯文05-30
《鸚鵡賦》原文及鑒賞03-17
《鸚鵡賦》原文及翻譯09-02
登樓賦譯文及注釋12-13
秋聲賦原文及譯文08-04
《雪賦》原文及譯文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