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北征賦課文鑒賞

時間:2022-11-03 08:30:16 辭賦精選 我要投稿

北征賦課文鑒賞

  北征賦是班彪所寫的。他出生于官宦世家,從小好古敏求,與其兄班嗣游學不輟,才名漸顯。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出來的有關于北征賦課文鑒賞,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公元23年,劉玄稱帝高陽,王莽死,劉玄遷都長安,年號更始。公元25年,赤眉入關,劉玄被殺。在這時期中,班彪遠避涼州,從長安出發,至安定,寫了這篇《北征賦》。

  《北征賦》是一篇紀行賦,為班彪的代表作,在紀行賦的發展過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它繼承《楚辭》、《遂初賦》等創作傳統,在繼承中又有變化,對后世紀行賦的創作有較大的影響。

  《北征賦》紀述他在西漢末的動亂中離長安至天水避亂的行程。結構模仿劉歆的《遂初賦》,也是結合途中所見景物與有關的史事,抒發感想。由于時事更為艱難,所表現的情緒也更顯悲沉。它的語言精麗整齊,其中寫景的一段(從“隮高平而周覽”到“哀生民之多故”),則顯得清新自然。這種描寫洋溢著作者的真實感情,而且是寫實的筆法,不同于《上林賦》等那種夸張的羅列。此前《遂初賦》的寫景,也已經有這樣的特點。它們直接啟發了后代抒情小賦對自然景色的描寫。

  如果拿《北征賦》與楚辭部分作品、《遂初賦》等相比較,就可以看出在結構上存在一些在繼承中又有發展變化的特點。

  (一)抒情方式由浪漫主義向現實主義的轉變。

  《九章》中的作品多紀實之辭,《涉江》一詩又是寫他放逐生活中最凄苦的一段經歷,但詩的開始卻采用了與《離騷》相類似的浪漫主義手法,表現他的極端苦悶,欲忍不能的感情。《涉江》的后半部分以及亂辭,也是采用的浪漫主義手法。特別是亂辭部分,采用香草美人的托喻,與《離騷》的寫法一致。《北征賦》中,無論交待起行原因,還是描寫景色都從實際出發,即使是亂辭部分,也拋卻了香草美人的托喻手法,采用更為直接的抒情方式。

  (二)寫景與抒情由分離到逐漸緊密的結合。

  《涉江》中的景物描寫,雖然能夠表現作者的凄苦情懷,但景與情從整體上還顯疏遠,還有著為寫景而寫景的嫌疑。《遂初賦》和《北征賦》寫景與抒情結合的較為緊密,特別是《北征賦》,寫景能從作者的感情基調出發,更好的表現了作者感時傷世之情懷。

  (三)借助歷史事實抒情方面,由情與史的分離到逐漸緊密的結合。

  《涉江》的整個第四部分,都在敘寫歷史上忠而見棄的人物,以表達作者自己“余將董道而不豫兮,固將重昏而終身”之情。而《北征賦》則沒有相應的部分。此賦是在紀行的過程中,將史實與感情緊密的結合了起來,而不再是單獨列為一部分去敘寫。

  (四)亂辭部分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

  由《涉江》對君主忠誠不二的感情抒發,到《遂初》的以道家出世思想作結,抒發自己恬淡的自娛之情,再到《北征賦》以君子固窮而守節的儒家思想的抒發,其發展軌跡是鮮明的。

  作為紀行賦的成熟之作,《北征賦》確實表現出了與其在賦史地位上一致的優點。交待起行原因之簡潔,借景抒情之恰切,敘史抒情結合之緊密,抒發感情之真摯,語言之平易曉暢,都是《涉江》和《遂初》所不能比擬的。蕭統《文選》選賦,紀行一門首選《北征賦》;清人陳元龍《歷代賦匯》亦列其為紀行賦第一篇。可見二人同選《北征賦》列為首篇,并非偶然。

  拓展:

  創作背景

  《北征賦》作于建武元年(公元25年),當時劉秀雖在高邑(今河北省高邑縣西南)稱帝,而舊都長安實際上已有被新市、平林義軍所立的更始帝劉玄。不久,起義軍分裂,赤眉軍攻入長安,在戰亂中長安被毀,于是二十三歲的班彪出逃涼州安定郡的高平(今寧夏固原),因作此賦。

  整體賞析

  《北征賦》與《楚辭》部分作品、《遂初賦》等相比,此賦無論交待起行原因,還是描寫景色都從實際出發,即使是亂辭部分,也拋卻了香草美人的托喻手法而采用更為直接的抒情方式。且寫景能從作者的感情基調出發,與抒情結合的較為緊密,更好的表現了作者感時傷世之情懷。還將史實與感情緊密的結合了起來,而不再是單獨列為一部分去敘寫。

  此賦開端寫了朝綱顛覆,仕路填塞、家園毀滅的北游緣起。雖在亂離之中,從“奮袂”、“超絕跡”的字面下,仍然透出作者壯勇上進之情。這是此賦的基調。

  賦中的初辭長安,回顧通天臺戀戀不已;長途遠行,馳驅中預計期程;寒風雪野中撫劍嘆息,念及畿輔故里而於邑流涕:都發自真情而有動人之力。由公劉惠及草木感懷身罹百殃;從秦昭王統兵北征引發離心煩亂,車馬行遲:這吊古傷今的情思,緊密聯系于自身遭際,自然感人,又在歷史對比中顯出作者憂思的深廣,胸懷的博大。由日夕歸牧思及人民行役之苦,詩人嘆時之心;因長城漫漫感發對蒙恬的責問,對漢文帝的景慕,使人感到作者不戚于個人憂患,立足于廣大人民的受難,要求執政者以寬仁綏遠立邦,這表現了作家自覺的歷史社會責任感。作者的這些思想感情,都是極可珍貴的。

  賦文中認蒙恬絕地脈之說為虛妄,不承認堪輿迷信。作者堅信天命有常,卒章中抒發了君子固窮而守節的儒家思想,表現了對儒家教義的篤誠。這是作家信仰的支柱,是賦文所以具有健康向上基調的精神源泉。

  全賦以寫明北游緣起開端,按旅程順序寫所見所感,卒章總言自己對避難遠行的根本態度。結構上條理清晰,連絡有序。敘事、嘆時顯出了作家情思的自然流露,渾融一體,文氣流暢。語言生動簡練,經過錘煉之功又歸于平易暢達,藝術上的用心與其創作意圖達到了和諧統一。

  作者介紹

  班彪(公元3年—公元54年),字叔皮,扶風安陵(今陜西咸陽東北)人。出生于官宦世家,從小好古敏求,與其兄班嗣游學不輟,才名漸顯。西漢末年,為避戰亂至天水,依附于隗。不久,王莽政權被推翻,劉秀在翼州稱帝。班彪欲勸說隗囂歸依漢室,作《王命論》感化之,結果未能如愿。后至河西(今河西走廊一帶),為大將軍竇融從事,勸竇融支持光武帝。東漢初,舉茂才,任徐縣令,因病免官。曾專力從事于史學著述,寫成《后傳》60余篇,斟酌前史,糾正得失,為后世所重。

【北征賦課文鑒賞】相關文章:

北征賦的鑒賞03-01

《北征賦》的鑒賞03-14

《北征賦》原文及鑒賞03-21

北征賦的譯文02-21

《北征賦》譯文03-07

《北征賦》原文及翻譯03-13

《北征賦》原文及譯文03-22

班彪《北征賦》辭賦03-24

《北征賦》翻譯及賞析03-19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国产高清精品一区在线 | 色色色色色精品免费 | 日本末成年aⅴ |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不卡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极速 | 日韩亚洲欧美中文三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