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冷泉亭記》賞析

時間:2024-01-05 17:25:12 麗婷 辭賦精選 我要投稿

《冷泉亭記》賞析優秀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冷泉亭記》賞析,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冷泉亭記》

  唐代:白居易

  東南山水,余杭郡為最。就郡言,靈隱寺為尤。由寺觀,冷泉亭為甲。亭在山下,水中央,寺西南隅。高不倍尋,廣不累丈,而撮奇得要,地搜勝概,物無遁形。

  春之日,吾愛其草薰薰,木欣欣,可以導和納粹,暢人血氣。夏之夜,吾愛其泉渟渟,風泠泠,可以蠲煩析酲,起人心情。山樹為蓋,巖石為屏,云從棟生,水與階平。坐而玩之者,可濯足于床下;臥而狎之者,可垂釣于枕上。矧又潺湲潔沏,粹冷柔滑。若俗士,若道人,眼耳之塵,心舌之垢,不待盥滌,見輒除去。潛利陰益,可勝言哉!斯所以最余杭而甲靈隱也。

  杭自郡城抵四封,叢山復湖,易為形勝。先是領郡者,有相里君造虛白亭,有韓仆射皋作候仙亭,有裴庶子棠棣作觀風亭,有盧給事元輔作見山亭,及右司郎中河南元藇最后作此亭。于是五亭相望,如指之列,可謂佳境殫矣,能事畢矣。后來者雖有敏心巧目,無所加焉。故吾繼之,述而不作。長慶三年八月十三日記。

  賞析:

  本篇選自《白居易集》。長慶二年(822)至四年,作者任杭州刺史。這篇題記即作于長慶三年(823)八月十三日。作者以杭州現任長官身分贊揚前任長官修筑勝景,旨在闡發山水佳境有益身心、陶冶性情的美育作用,符合教化。

  所以他不對冷泉亭本身作具體描寫,而是強調杭州、靈隱寺本屬形勝,指出冷泉亭的位置選擇得很好,集中抒寫在冷泉亭所感受的情趣和所獲得的啟發。它結構簡潔,層次清楚,夾敘夾議,重在議論,而論從景出,情理交融,讀來富于情致和理趣。

  尤其是第二段從冷泉亭春日夏夜的情趣,寫到它在山下水中的地位所具有的形勝和情懷,以及坐臥其上的異趣,然后歸結于情操的潛移默化,有情有景,有理有致,清婉美凈,娓娓動聽,有條不紊,確屬一種優美的游記筆墨。這篇題記雖然得體地贊揚了前任的政績,卻更富游記的情趣,而對美好的山水風景給人以健康的情操熏陶,作者的見地顯然至今仍是有所教益的。

  注釋

  冷泉亭:在今浙江杭州市西湖飛來峰下。

  余杭郡:唐時即稱杭州,治所在今浙江杭州市西。

  就郡言:謂就余杭郡的山水而言。

  靈隱寺:在今浙江杭州市西湖西北靈隱山麓,飛來峰東。

  尤:突出。

  由寺觀:謂從靈隱寺的風景來看。

  為甲:數第一。

  山:指靈隱山。

  尋;古以八尺為一尋。倍尋:兩尋,合古尺一丈六尺。

  累(lěi):累積。不累丈:即不到兩丈。

  撮奇:奇景。得要:獲得要領。

  勝概:優美的山水。

  物無遁形:謂在亭上看靈隱景物,一覽無遺。

  “物”,指景物。“遁形”,隱藏形態,指山水草木被遮蔽而看不見。

  薰薰:草木的香氣。

  木:樹木。欣欣:生氣蓬勃的樣子。

  導和納粹:謂引導人們心情平和,吸取純潔的養分。

  “粹”,精米,此喻精神滋養。

  暢人血氣:謂令人血氣暢快。

  泉:指冷泉。渟渟(tíng):水止不流動的樣子。

  泠泠(líng):形容風清涼。

  蠲(juān):消除。析酲(chéng):解酒,使頭腦清醒。

  起:啟發,振足。

  蓋:傘。

  棟:指亭梁。

  階:指亭的臺階。

  床:喻亭似床。

  狎(xiá):親昵,親近。

  矧(shěn):況且。

  潺湲(chányuán):水流緩慢的樣子。

  潔澈:水潔凈清澈。

  粹冷:形容水清涼。柔滑:形容水感。

  道人:指修行出家的僧侶道徒。

  盥(guàn):澆水洗手。

  盥滌:洗滌干凈。

  見輒除去:謂看見冷泉亭水,便把眼耳心舌的塵垢都清除掉了。

  潛利陰益:謂冷泉亭給人的好處,有許多并不顯露于表面,即指上述對人們思想情操的熏陶。

  可勝言:豈能說盡。

  “斯所以”句:謂這就是冷泉亭風景在余杭郡最好,在靈隱寺列第一的原因。

  杭:指杭州,即余杭郡。四封:余杭郡四邊疆界。

  先是:在此之前。

  領郡者:擔任杭州刺史的。

  相里君造:姓相里,名造,曾任杭州刺史。

  “君”,對士大夫的一種敬稱。

  韓仆射皋:韓皋,字仲聞,曾任杭州刺史,歷官東都留守,鎮海軍及忠武軍節度使,檢校尚書左仆射。

  裴庶子棠棣:裴棠棣,曾任杭州刺史,官至太子庶子。

  盧給事元輔:盧元輔,字子望,曾任杭州刺史,官至兵部侍郎、給事中。

  元藇:河南(今河南洛陽)人,在白居易之前任杭州刺史,當時任右司郎中員外郎。此亭:即指冷泉亭。

  指:手指。

  殫(dān):盡。

  能事:指從事山水勝境構筑的能力。

  繼之:繼元藇后為杭州刺史。

  述而不作:謂記述其事而不再構筑這類亭子。“作”,創造。

  長慶三年:唐穆宗即位第三年,公元年。

  作者

  白居易(772年-846年),唐代,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冷泉亭記》賞析】相關文章:

《冷泉亭記》翻譯與賞析12-22

白居易《冷泉亭記》全文鑒賞08-29

白居易《冷泉亭記》文言文鑒賞12-16

《滄浪亭記》原文賞析09-16

蘇軾《喜雨亭記》古文賞析10-08

《醉翁亭記》賞析06-16

《滄浪亭記》古文賞析02-02

《書幽芳亭記》賞析06-15

蘇轍《黃州快哉亭記》古文賞析02-03

《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賞析04-21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刚交 |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 | 一二三区在线视频 | 在线综合亚洲欧美日韩 | 综合网日日天干夜夜久久 | 日韩精品日韩字幕亚洲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