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猜謎謠》教學設計

時間:2024-04-24 09:41:08 偲穎 謎語 我要投稿

《猜謎謠》教學設計(通用10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猜謎謠》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猜謎謠》教學設計(通用10篇)

  《猜謎謠》教學設計 1

  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對《猜謎謠》歌曲的教學,拓寬學生對各種動物的知識面,從而激發對動物的熱愛之情;

  知識與能力目標:

  用輕快活潑的聲音,充滿童趣地演唱《猜謎謠》;

  過程與方法目標:

  過引導學生聆聽歌曲、模仿動作、問答對唱、創編歌詞等活動,激發學生對音樂學習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教學重點:

  能用輕快活潑的`聲音充滿童趣地演唱《猜謎謠》。

  教學難點:

  掌握歌曲中不同部分的演唱技巧。

  教學準備:

  電子琴、課件

  教學流程:

 。ㄒ唬⿴熒鷨柡,組織教學

 。ǘ┘で閷дn

  1、談話:小朋友喜歡玩猜謎游戲嗎?我們一起來猜幾個謎語吧。(課件出示謎語,師生問答)

  2、引出課題:將謎語用唱的方式表達出來,就是猜謎謠。(板書課題)

  (三)民主導學

  1、任務呈現

  初步感受歌曲,請同學們帶著問題聽歌曲:

 。1)這首歌的音樂情緒是怎樣的?

 。2)這首歌里唱到了幾種動物?

  2、再次聆聽

  再聽歌曲,熟悉歌詞

  3、自主學習

 。1)按節奏學習歌詞

  (2)教師示范讀歌詞

 。3)全班齊讀,把握節奏

 。4)分問、答兩組讀歌詞

  4、學習歌曲旋律

  (1)出示歌譜,聽歌曲,熟悉歌曲旋律

  (2)識譜、把握唱名、音高

  5、聽唱法教學歌曲

  教師彈奏旋律,學生聽唱歌詞。

  6、處理歌曲。

  (1)問、答部分應用什么樣的語氣來演唱?

 。2)教師試唱、學生聽辨

 。3)男女生分問、答兩組合作演唱

  (四)拓展延伸

  1、提出新的難題:創編歌詞

  小朋友們真能干,這么快就學會了這首猜謎謠,那么你們能自己創編一段新的猜謎謠嗎?

  2、課件出示圖片,教師啟發學生找出兩種動物的共同特點。

  3、教師出示課件,以填空的形式讓學生進行創編。

  (五)展示交流

  1、學生演唱自己創編的歌曲。

  2、評價小朋友們覺得這節課自己的表現怎么樣?

  (五)總結、下課。

  《猜謎謠》教學設計 2

  一、教學目標:

  1、能用輕快活潑的聲音,充滿童趣地演唱《猜謎謠》;

  2、通過對《猜謎謠》歌曲的教學,從而激發學生對動物的熱愛之情;

  3、通過引導學生聆聽歌曲、模仿動作、問答對唱等活動,激發學生對音樂學習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二、教學重點

  能用輕快活潑的聲音充滿童趣地演唱《猜謎謠》。

  三、教學難點

  歌曲《猜謎謠》中相似樂句的演唱。

  四、教學準備:

  電子琴、多媒體課件

  五、教學過程:

 。ㄒ唬┙M織教學

  (二)談話引入

  師:同學們平時喜歡猜謎語嗎?

  學生:喜歡

  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一個謎語,看誰最先猜出來?

 。ㄈ┏鍪局i謠,激發興趣

  1、出示謎面,師問謎面,生回答

  提示學生:謎語的每一句都能打一動物,我們一句一句的猜。

  生根據謎面猜謎底,通常會說出很多答案,對說出不同的動物答案的學生給予肯定與表揚。

  2、初聽歌曲

  師:大家都猜的非常好。我們來聽聽書中的小朋友猜出幾種動物,又是怎么表達的?你們豎起耳朵認真聽。(師播放歌曲范唱)

  3、揭示歌曲名

  師:聽出來了嗎,小朋友們回答的時候是用什么方式?(生:唱的方式)——原來的謎語,用唱的方式表達出來,就變成了謎謠,這首有趣的歌曲,名字就叫做“猜謎謠”。

  師:一起讀一下題目

  生:讀兩遍

  師:同學們想學這首歌嗎?

  生:想

  師:想就要坐好,豎起耳朵認真聽。

  4、聆聽歌曲,感受歌曲速度

  師:它的速度是怎樣的呢?我們來聽聽看。(師播放歌曲范唱)

  生1:有點快。

  生2……

  生3……

  師:這樣的`速度往往是表現“輕快活潑”的,大家跟我一起說輕快活潑。

  再次聆聽歌曲

  師:跟老師一起隨著音樂搖搖頭動動手,感受歌曲的輕快活潑。

  過渡:XX班的小朋友真了不起!,一學就能跟上音樂的節奏,下面我們就有節奏的讀一讀歌詞。

  有節奏的讀歌詞

  師:示范一句或一段

  師:大家一起來

  生:學生拍節奏齊讀歌詞。

  7、解決難點

  (1)出示相似的兩句歌詞、歌譜,找出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師:同學們做的真棒,用掌聲表揚一下自己。接下來,老師要看看誰的眼睛最雪亮,耳朵最靈敏。請同學們認真聽一聽,找一找兩個樂句中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師彈奏兩句旋律)

  (2)請學生說一說前兩小節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3)師彈奏旋律,生唱前兩小節歌詞。(唱兩遍)

 。4)完整學唱兩個樂句,指導學生用輕快的聲音唱。

 。5)師說明襯詞。

  師:同學們唱的真動聽,你們知道“喲一、喲二、喲三、喲四”是什么意思嗎?它們叫做襯詞,(板書:襯詞)沒有任何意思,是表示小朋友猜出謎底時高興的心情。

  師:帶著高興的心情一起再來唱一遍。

  8、學唱問、答部分,了解歌曲的演唱形式

  師彈奏電子琴,用聽唱法教唱,注意提醒學生唱的輕快活潑。

  師:現在我們看看整首歌曲,歌曲中有問的、答的和齊唱部分,剛才大家唱的是歌曲的什么部分呢?

  生:齊唱部分

  師:你們看的真仔細,像這種一問一答形式的歌曲,我們把它稱為問答式對唱歌曲,大家一起說“問答式對唱歌曲”,跟著老師彈奏的旋律唱一唱。(先慢速唱,再輕快的唱。提醒坐姿)

  9、齊唱第一段

  10、自主學唱歌曲第二段

  關注學生的聲音、音準、速度,如果有錯得繼續用動作、電子琴伴奏等進行糾錯。

  11、隨琴的伴奏完整齊唱。

  12、歌曲處理

 。1)跟音樂范唱齊唱

  師:你們學的真認真,這次,我們跟著音樂范唱一起唱,要注意前奏到哪,什么時候開始唱,還要注意歌曲的速度。

  (2)隨音樂伴奏齊唱

  (2)播放音樂伴奏師生合作唱

 。4)生生合作唱

 。5)表演唱

 。ㄋ模┛偨Y

  師:學了《猜謎謠》這首歌曲,我們知道謎語有用說的,還有用唱的,而且一個謎語還有多種答案,這需要我們仔細觀察,要有一雙會觀察的眼睛。讓我們踏著音樂輕快的步伐去觀察、探索吧。

  《猜謎謠》教學設計 3

  活動目標:

  1、幼兒了解猜謎的方法,學著分析、概括謎面內容,猜出謎語。

  2、對謎語有興趣,能積極參加編謎、猜謎活動。

  3、對秋天有更多的認識,更加喜愛秋天。

  4、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5、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活動準備:

  1、父母準備有關秋天的謎語1--2個。教師準備相應的圖片。

  2、背景圖2張,可組合成一幅完整的大圖。

  3、彩筆、不干膠的紅花標記若干。

  活動過程:

  一、以猜謎會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師:猜謎語真有趣。會猜會講真聰明。前幾天,小朋友和爸爸媽媽一起準備了很多關于秋天的謎語,今天我們舉行的猜謎會上,比一比誰的謎語學得多,誰猜得準!

  二、介紹猜謎會的比賽規則。

  幼兒自由分成兩組。以兩組競賽的形式進行。一組說謎面,一組猜謎語。兩組各一張背景圖記錄比賽成績:說出一個謎面,在背景圖上貼一朵紅花;猜出一個謎底,在背景圖上貼一張謎底圖片。

  三、組織猜謎比賽。

  1、兩組輪流出謎面,猜謎語,教師主持人的身份,讓幼兒說說為什么是這個謎底,怎么猜出來的。

  2、沒有準備到的謎底圖片可由老師或小朋友現場在背景圖上畫出來。

  3、準備了相同謎面的小朋友可以同時上來說。

  四、欣賞圖片,感受猜謎活動的.樂趣。

  1、將兩張背景圖組合成一張大圖,欣賞并統計謎語的總數,體驗猜謎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

  2、鼓勵幼兒繼續猜謎語,并嘗試自己編謎語。

  教學反思:

  通過開展謎語游戲的教學活動,使我深深懂得了,利用多種感觀讓幼兒去認知事物是我們常用的教學方法。在活動中,我發現幼兒們的態度積極,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創造力也得到發揮。

  《猜謎謠》教學設計 4

  學習活動:

  水果謎語

  活動目標:

  1.能積極參與猜謎活動,初步感受猜謎的快樂。

  2.鞏固對某些水果特征的感知。

  活動準備:

  1.菠蘿、哈密瓜、蘋果、橘子、草莓等各種水果,水果粘紙若干。

  2.錄音機,熱烈歡快的樂曲。

  活動過程:

  一、產生興趣。

  1.今天,有一群水果寶寶來我們這兒做客。他們是誰呢?

  2.逐一出示水果,擺放在桌子上,引導幼兒向水果問好。

  3.水果寶寶準備了許多小禮物,他們想請小朋友猜個謎語,猜對了,就把這些禮物送給大家。

  二、學習猜謎。

  1.教師說謎面:兄弟幾個真和氣,天天并肩坐一起,少時喜歡穿綠衣,老來都穿黃衣裳。

  2.逐步分解謎語,引導幼兒學習猜謎的方法!靶值軒讉真和氣,天天并肩坐在一起“是什么意思?(這種水果不是單個的,是幾個連在一起的)”少時喜歡穿綠衣“是什么意思?(這種水果沒有成熟的時候是綠色的)

  “老來都穿黃衣裳“是什么意思?(這種水果成熟時就成黃顏色的.了)

  3.小結:每句話都告訴我們與這個水果有關的一個特征,把所有的特征合起來,我們就知道是什么水果了。

  4.請幼兒一起分析謎面。

  5.請幼兒猜謎,并把這種水果從桌子上的水果中挑選出來。

  6.教師把粘紙禮物送給幼兒,鼓勵學說謎語。

  三、跳水果邀請舞。

  1.幼兒挑選自己喜歡的水果粘紙貼在額頭上,扮演水果娃娃。

  2.在節奏感強、熱烈歡快的音樂聲中,教師當邀請者做邀請動作,請幼兒到場地中央歡快地舞蹈,鼓勵幼兒用不同的肢體動作來表現。

  《猜謎謠》教學設計 5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猜燈謎是我國元宵節的一種習俗。

  2、激發每一位幼兒嘗試動腦筋猜燈謎,讓幼兒產生對猜燈謎的興趣。

  活動準備

  1、花燈若干。分別貼有燈謎或畫謎。

  2、幼兒用書第1冊。

  活動建議

  1、在老師的引導下,請幼兒自由賞燈,發現燈謎,激發猜謎的興趣。

  2、玩猜燈謎游戲。有教師說出燈謎,幼兒猜出后悄悄告訴教師,答對了則獲得一盞精美的`小燈籠。

  3、閱讀幼兒用書第1冊,比比那個小朋友猜得又對又快。

  4、教師引導幼兒學習自己喜好的謎語。

  活動延伸

  1、教師請幼兒將自己學會的謎語說給爸爸媽媽聽,讓他們來猜謎底。

  2、教育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和家長、教師、同伴玩猜謎語的游戲。

  附燈謎

  麻屋子,紅帳子。

  里頭睡個白胖子。

  (花生)

  紅公雞,綠尾巴,腦袋藏在地底下。

  (胡蘿卜)

  媽媽有腿沒有尾,孩子有尾沒有腿。

  孩子能變成媽媽樣,掉了尾巴長出腿。

  (青蛙)

  并不大,胡子一大把,不論見了誰,開口叫媽媽。

  (山羊)

  頭戴紅帽,身穿紅袍,高聲一叫,大家起早。

  (公雞)

  《猜謎謠》教學設計 6

  活動目的:

  1、學會部分動物的英文名稱RabitTurtleCatDog。

  2、培養保護動物的意識。

  活動準備:

  1、本課教學大卡一套。

  2、4個動物頭飾;人手一張動物車票。

  活動過程:

  1、熱身:律動《Workingruning》。

  2、單詞教學:

 。1)以猜謎的形式引出動物:“有只可愛的小動物,它有長長的耳朵,紅紅的眼睛,短短的尾巴。它是誰?”(小白兔)

  RaitRait蹦蹦跳。

  游戲:教師說單詞,幼兒做動作。

 。2)師表演,幼兒猜,引出烏龜Turtle。

  游戲:幼兒隨卡片位置的高低用大小聲說英語單詞。

  (3)用叫聲的'形式引出小貓Cat。

  注意糾正幼兒的發音。

  幼兒邊說“catcat是小貓”邊作動作。

  (4)猜謎的形式引出小狗Dog。

  邊說邊拍卡片,拍到了獎勵dog一根“肉骨頭”。

  3、通過游戲,復習英語單詞:

  (1)捉迷藏:師藏起一張卡片,請幼兒看看是誰不見了,并念出它的英文單詞。

  (2)動物火車:師帶上動物頭飾,幼兒手持動物車票上車,并說英語口訣。

  《猜謎謠》教學設計 7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初步掌握謎語的特點,引起對猜謎語的興趣。

  2、在老師的啟發下,學習按物體的主要特征來猜謎語。

  3、發展幼兒的思維能力,想象力及大膽在集體面前表達自己想法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讓幼兒懂得謎語的特點,并喜歡猜謎語。

  難點:讓幼兒知道猜謎語要仔細聽清楚每個字和每句話,并把幾句話連起來想,因為謎面的每句話都是與謎底有關聯的。

  活動準備

  兩只盒子,里面分別裝有小青蛙玩具和肥皂。

  活動過程

  一、集中幼兒注意力,引起對猜謎的興趣。

  1、出示兩只盒子,提問:每只盒子里都裝著一樣東西不能看怎么猜出里面的東西呢?

  2、告訴幼兒,老師要給大家念一首兒歌,這首兒歌是講一樣東西,但兒歌中不講出這樣東西的名稱只講出它的樣子,用處或者是顏色,聲音和其他特點,這樣的兒歌叫謎語。

  3、提醒幼兒仔細地聽,聽完后把幾句話連起來想一想,猜猜是什么東西。

  二.幼兒學習猜謎語。

  1、先猜第一只盒子里的東西。

 。1)教師朗讀謎語:小小游泳家,說話呱呱呱,常在田里住,捉蟲保莊稼。

 。2)先請幼兒想一想,猜一猜,猜出的幼兒到老師耳邊來講。

  (3)再次朗讀謎語,并解釋謎語。(幫助能力較差的幼兒理解)

  (4)再請幼兒猜。(有意請能力中等及稍差的幼兒)

 。5)教師出示小青蛙玩具,分析謎語內容,幫助幼兒掌握猜謎的方法:第一句是講小青蛙的'愛好,第二句是講小青蛙的叫聲,第三句是講小青蛙的住處,第四句是講小青蛙的本領。

  (6)小結(鞏固掌握謎語的特點):兒歌中的四句話都和小青蛙有關系,說出了小青蛙的愛好,聲音特點和本領。但兒歌中并沒有"青蛙"兩個字,而是讓小朋友猜,這就是謎語。

  2、猜一猜第二只盒子里的東西。

 。1)教師朗讀謎語:看看像塊糕,不能用嘴咬,沾水搓一搓,都是白泡泡。

  (2)教師解釋"沾水"的含義。

  (3)請幼兒自己猜,猜出后到老師耳邊說出來。

  (4)教師在桌上準備一盆水,再準備一塊肥皂,一塊方積木,一只小紙盒,請一名幼兒到前面來取出自己所猜的物品,請大家評評他猜得對不對。

 。5)通過操作活動幫助幼兒理解謎語,并請幼兒一起告訴老師謎語講的是什么東西

 。6)提問:你們怎么會猜出是肥皂的?(鼓勵幼兒大膽地表達想法)

 。7)小結:這四句話中雖然沒有肥皂這兩個字,但把肥皂的樣子和特點講出來了,所以小朋友一下就能猜出是"肥皂"了。

  3、老師再請幼兒猜一則謎語,要求幼兒猜出來后不要用嘴講出來,而是到教室里去找出來。

 。1)教師念謎語:一個寶寶,圓頭圓腦;拍一拍,跳一跳;拍得輕,跳得低,拍得重,跳得高。

  (2)猜到的幼兒就去找。(教室內放若干只皮球)

 。3)找到的幼兒可以拍一拍,講一講,這個謎語說出了皮球的什么特點?

 。4)提問:你們為什么找皮球?除了皮球還能猜別的嗎?

  三、分組活動:猜謎語

  1、幼兒自由組合,四人一組圍坐成一個小圓圈。要求幼兒在老師講的時候認真聽,聽完后動腦猜。猜出來后,小組內幼兒相互講講為什這樣猜。

  2、教師巡回指導,重點幫助理解力差的幼兒理解謎語。

  3、教師每次朗讀一則謎語,幼兒猜出后,就出示掛圖,指導幼兒看看,講講。

  教師共提供三則謎語:

  丁零零,一頭說話一頭聽,兩人不見面,說話聽得清。

  紅眼睛,白皮襖,長耳朵,真靈巧,愛吃蘿卜愛吃草,走起路來蹦蹦跳。

  身上穿著花花衣,兩只翅膀真美麗,不會唱歌愛跳舞,花叢里面采花蜜。

  活動延伸:請幼兒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編一則謎語,并請爸爸媽媽寫在紙上交給老師,讓大家一起來猜。

  《猜謎謠》教學設計 8

  活動目標

  1.愛護動物,初步具有保護大自然的情感。

  2.能夠仔細觀察圖片敢于模仿表演大象的長鼻子。

  3.觀察認識大象,了解大象的外形特征、生活習性。

  活動準備

  公象、母象圖片各一張,不同姿態的大象拼圖若干幅。

  活動重點

  了解大象的外形特征、生活習性。

  活動難點

  使幼兒萌發愛護動物,保護大自然的情感。

  活動過程

  一、謎語導入,引起幼兒興趣

  師:寶寶們,我給大家猜一個謎語,你們要豎起耳朵認真聽哦。

  謎語

  有個長鼻子,

  腿粗像柱子,

  耳朵像扇子,

  尾巴像辮子。

  師:寶寶們,你們知道它是什么?(大象)

  二、觀察大象,認識其外形特征和生活習性

  出示大象圖片,請幼兒觀察。

  師:小朋友,大象是什么樣子的?你在哪見過?(請幼兒自主發言)

  師:大象有一個長長的鼻子,像什么?大象的耳朵像什么?大象有四條粗壯的腿,像什么?大象的尾巴呢?

  出示公象和母象的圖片,提問:這兩頭大象長得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

  小結:亞洲公象有象牙,母象沒有象牙。(而非洲象無論公象母象都有象牙)

  師:小朋友都喜歡大象的長鼻子,這長鼻子有什么用呢?(聞味道、喝水、噴水、吃食、載物、碰碰好朋友)大象喜歡吃什么?(草和樹葉)誰能學一學大象走路的樣子?

  引導幼兒討論大象與人們的關系。

  師:寶寶們,你們知道大象的牙齒能做什么?大象能為人做什么事情?(搬運貨物、參加表演等)大象是人們的朋友,可是人們去捕殺大象對不對?大象已經越來越少了,我們應該怎么辦?

  師:大象是我們的好朋友,所以啊,小朋友我們要保護大象,保護動物。

  引導幼兒萌發保護大象,保護動物,愛護大自然的情感。

  三、智力游戲——拼圖,讓幼兒鞏固熟悉大象的外形特征

  引導幼兒將畫面剪成塊狀,進行拼大象的活動,比誰拼得快。

  活動延伸

  小朋友們,回家跟你們的爸爸媽媽以及你的小伙伴們講一講,我們要保護大象保護動物愛護我們的大自然,好不好?

  活動反思

  這是一節科學活動,活動的主要目標是了解大象的外形特征、生活習性。開始用謎語導入活動一下就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另外因為教學掛圖很清晰,很直觀,便于幼兒觀察、比較。加上幼兒對大象充滿了好奇和喜歡,所以活動中幼兒始終很認真。很多幼兒對大象已經有所了解(平時在電視里、動物園里和書上看見過,也聽過大人講過),因此在活動中能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和觀點。對于不了解的地方也能專心聽老師講解。通過活動幼兒進一步認識和了解了大象,知道原來公象長著長長的'象牙而母象沒有,知道象喜歡站著睡覺,象的鼻子會做很多事情等。幼兒都表示要愛護大象,要保護自然。

  智力拼圖環節幼兒表現的也很棒,拿到拼圖很快就準確地完成了,幼兒對大象的外形特征掌握地非常熟悉。

  意見和建議

  講大象的外形特征時內容不夠詳細,講到大象鼻子的作用、牙齒的作用時應該準備更多的圖片,這樣更有利于幼兒觀察及理解。

  《猜謎謠》教學設計 9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4個字;并能按筆順規則正確、工整地書寫,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2、正確朗讀謎語,猜出謎底,并說說猜的理由,讓學生對謎語產生濃厚興趣。

  教學準備

  教師:本課的生字詞語卡片及課文的朗讀錄音。

  學生:人人收集幾條謎語。

  教學重點

  正確朗讀謎語和認識8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

  教學難點

  抓住事物的特點,學習猜謎的方法。

  教學設計

  一、激趣導入,學習新課

  孩子們喜歡猜謎語嗎?這節課我們就來猜猜謎語。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聽:聽錄音范讀課文,特別注意聽不認識的生字的讀音。

  2、讀:學生自讀課文,先圈出不認識的字,再想辦法認識這些字。

  3、考:同桌互相用生字卡片考考對方,用生字口頭組詞、造句、擴詞,擴得越多越好。

  三、細讀課文猜出謎底

  1、讀:自由讀課文,分別說說兩條謎語謎面的意思。

  2、猜:根據謎面的.意思,猜出謎底。

  3、說:說說猜的理由。

  4、想:再次朗讀課文,想想是怎樣猜出來的。

  5、總結:師生共同總結出猜謎語的要領

  四、字形分析和寫字指導

  1、先讓學生自己書寫,分析字形,用自己認為可行的方法記憶字形。

  2、互相交流寫好字的關鍵點,教師重點指導寫氣字。

  五、擴展活動

  1、舉辦猜謎語班會,或自編謎語比賽,評選出最會說小朋友,最會猜小朋友,好謎語。

  2、回家和爸爸媽媽商量,開一個家庭猜謎會。

  《猜謎謠》教學設計 10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歌曲的內容,知道常見的水果的名稱、特點。

  2、齊唱和分組表演整首歌曲,體會合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

  課件準備:水果猜謎圖片,蘋果、西瓜、葡萄圖片,《水果猜謎》兒歌動畫三小段,《水果猜謎》完整兒歌音頻。

  紙面教具:水果圖案頭套(蘋果、西瓜、葡萄),水果涂色卡。

  活動過程

  一、出示水果猜謎圖片引導幼兒猜一猜

  今天,我們班來了幾位水果朋友,你們猜猜它們都是誰?

  二、第一遍播放歌曲,驗證幼兒的猜想

  1、教師播放第一段《水果猜謎》兒歌動畫后,出示蘋果水果圖片;

  2、教師播放第二段《水果猜謎》兒歌動畫后,教師出示西瓜水果圖片;

  3、教師播放第三段《水果猜謎》兒歌動畫后,教師出示葡萄水果圖片。

  三、第二遍播放歌曲,了解水果的特征

  1、引導幼兒說出水果的特征,包括顏色、形狀、味道等。

  小結:三種水果的顏色、形狀和味道都不一樣。

  2、播放《水果猜謎》的完整兒歌音頻,請幼兒聽一聽,并說一說它們哪里不一樣。

  四、播放歌曲《水果猜謎》,引導幼兒學唱歌曲

  1、教師范唱,幫助幼兒熟悉旋律及歌詞。

  2、幼兒跟著教師唱歌曲3~5遍。

  3、幼兒獨立完整的唱《水果猜謎》。

  五、鼓勵幼兒分小組完整表演歌曲。(此活動環節,可根據班級孩子的情況選擇)

  1、請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水果頭套,分組演唱歌曲。

  2、開頭的“我愛水果”所有幼兒一起齊唱,之后的每個水果由一個小組演唱,連起來做1—2遍。

  活動延伸

  1、區域活動:

 。1)在表演區,投放不同水果的頭套,讓幼兒自由表現各種水果,進一步感受音樂。

  (2)在美工區,教師發放水果涂色卡片(蘋果、西瓜、葡萄)請小朋友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水果涂色。

  2、家園共育:家長和幼兒一同觀看寶寶巴士兒歌《水果猜謎》,鞏固歌曲內容。

【《猜謎謠》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猜謎謠》教學設計02-17

語文教案設計:《猜謎語》教學實錄07-21

雪花謠06-13

小樹謠06-22

雪花謠06-01

秋謠07-06

猜謎語教學反思06-20

櫻花謠全文07-07

中班語言猜謎語的教案設計08-27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福利国产小视频 | 亚洲综合鲁鲁久久五月天 | 欧美亚洲中文精品三区 | 日韩欧美亚洲综合一区 | 亚洲性爱在线网站 | 中文字字幕在线精品乱码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