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中秋節詩歌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一些使用較為普遍的詩歌吧,詩歌具有精煉含蓄的特點,起著反映社會生活、表達思想感情的作用。那么都有哪些類型的詩歌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于中秋節詩歌,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于中秋節詩歌1
中秋節的光芒,指向回家的方向
每一個疲憊的游子,就像離鉉的箭一樣
飛一般的奔向家鄉,感受親情的慈祥
中秋節的月亮,就像母親溫柔的手掌
輕輕撫摸在身上,每一個游子心情舒暢
幾千年的故事,不厭其煩的一代一代傳唱
明月與人,融為情感的汪洋,蔓延在人間天上
八月十五,銘刻在每一個人的心上
我在家里靜靜的思念,回顧過去中秋的月亮
只有在中秋的晚上,忙碌的父母才會靜下來欣賞月亮
看著他們喜悅的表情,我只是期盼今夜更長
月亮如水,幸福的照耀在他們臉上,清晰明亮
如今我也是一個父親,孩子卻在遙遠的地方
我只有把思念默默的傾訴給月亮,讓月亮傳輸信息
因為我們傾訴的是同一輪明月,看到的是同樣的光芒
月光因為接受了太多的情誼,分外溫馨,柔情冰爽
關于中秋節詩歌2
中秋佳節月兒圓,
和諧秋風送祝愿。
月餅薀意是思念,
神州戶戶聚歡顏。
海外赤子思故鄉,
佳節月兒份外亮。
中華民族在崛起。
祖國啊蒸蒸日上。
回歸秋風吹兩岸,
骨肉團聚是心愿。
廣式月餅寄臺南,
兩岸同圓一個夢。
國富民強有自尊,
安寧團結家和睦。
中秋月餅圓又甜,
富強康樂萬萬年。
關于中秋節詩歌3
最近幾天的六朝古都,
不知怎的陰雨連綿
強欲望的陽光,
不給機會穿過云層細縫
惟能穿透夜里的夢,
在明月與烏云之間徘徊
雖然不是朗月,
卻多了幾分朦朧的醉意
金秋的慰問必然包括金裝的月餅禮盒
可我們沒有,有的只是三天的中秋假期
與一些灰色陰雨時節的凄凄涼涼,或是
閑敲文字時鍵入閭巷的片片落花
我想獨自出去走走,
外面的風聲漸染秋的顏色
我知道,秋風沒有和家人團圓,
黎明也沒有
升起金燦燦的太陽,
或是游子在外漂泊
那片朦朧的月光背后,
定然刻著故鄉的殷殷期盼
盼星星,盼月亮,
盼不到金秋的月宮嬋娟
千里之外是否還有一輪明月,
你相信我也相信
在酒覽月華微醉后,
畫一個水水月餅
映入眼簾的是一些美好的回憶,
和一整個故鄉
關于中秋節詩歌4
中秋夜月兒圓
玉盤裝滿祝福與思念
托月光灑向幸福的人間
靜謐的夜晚
有多少人翹首眺望
尋找他的那份溫暖
柔和的月光又勾起多少憶念
那夜月亮也是這么圓
我們圍坐在小桌前
等著爸爸拿出他下礦的工作餐
那是五塊月餅兩人分一塊
半塊月餅吃的是那么香甜
如今各種餡的月餅吃也吃不完
子欲孝而親不在是何種的遺憾
走遠的故事酸楚的思念溢滿心田
在這花好月圓的夜晚
讓我們靜守一份淡然
收起一份私欲與貪婪
心存一份感恩與思念
珍惜每個瞬間
收獲家的幸福與美滿
關于中秋節詩歌5
是夢中的仙子
墜入
盈盈波光
輕揚
水花萬千
似繁星
輝映
暗淡夜色
夜色清冽
銀光流溢
芬芳的氣息
透過花兒甜蜜的夢
漾起微風
喚醒了
夢中的仙子
將遠古的傳說
悄然展開
夢中的`仙子
摘一片青云——為裙
扯一束輕霧——束腰
羽衣霓裳
云鬢輕繞
在花間
曼妙輕舞
驚醒彩蝶雙雙
一夜夢
一夜夢
彩蝶雙雙飛
弦音繞繞舞蹁躚
忽憶往事
緣起緣落
緣明滅
盡在一夜間
一夜間
夢乍醒
花影隨風余音絕
天欲明
悵然回首
夢中仙子已化月
盈盈如水淺淺幽
猶掛
中秋天
關于中秋節詩歌6
八月中秋的月亮
是最亮最圓的
月亮升起
撒下一片銀灰
竹梢上
歸巢鳥兒安睡
池塘里
魚兒躍出碧光
水里一個月亮
天上一個月亮
天上的月亮在水里
水里的月亮在天上
人們聚在桌前
分享著圓圓的月餅
柚子長得是那么可愛
八月的桂花開始飄香
為團圓增加了一份愉悅
琴聲悠悠
唱出家家團圓
關于中秋節詩歌7
離中秋節還有一個多月
街頭就看到月餅的影子
嚼著杏花樓飄香的月餅
嘗到中秋節的味道
想象中秋匆匆的腳步就來了
勾起一輪明月掛在天穹
閃現光輝,帶出年輪
小時候的記憶浮現
月亮走,我也走
心思跟著月亮跑
跑出山谷跑出村莊
城市的月光很圓很美
月宮里傳說一直在上演
中秋月圓時你就會回來
把思念遙寄給遠方親人
關于中秋節詩歌8
跟月亮碰杯
濺出的酒滴
被思鄉點燃
化成漫天的星光
思鄉
很富彈性和光澤
拉得越遠反彈越大
拉得越圓潔白光亮
今晚
歸鄉的路途
月光與夢懾足而行
父親的煙斗
已敲響山林的歌聲
母親的目光
卻在一片田野中
而我的眼睛
正被潺潺的河水
父親的煙斗
已敲響山林的歌聲
母親的目光
卻在一片田野中節節拔高
而我的眼睛
正被潺潺的河水濕潤
關于中秋節詩歌9
1、月圓夢圓
夜晚,明月高掛天幕,
一縷光照了進來。
空空的世界,
似乎只剩下這輪圓月。
我喜歡仰望她,
向她傾訴衷腸。
圓圓的月,濃濃的情,
伴我進入甜美的夢鄉。
2、思念
月是圓的,海是藍的,
在那玉盤中,
裝著遠遠的故鄉。
在那微波中,
盛著濃濃的鄉愁。
那藏在云里的月,
那躲在山頭的月,
那漂在海上的月,
都是圓的。
為何,
人卻是缺的呢?
3、中秋節詩歌簡短
夜,剛剛降臨,
她,悄悄走來。
變一束魔法,
原野變成金色海洋,
大樹披上銀色綢緞,
人間多了些許遐想。
又到中秋,
濃濃思念飄向遠方。
4、月亮的臉
你看,月亮的臉!
彎彎的,彎彎的,
像水中的小船,
遨游在銀河。
你看,月亮的臉!
扁扁的,扁扁的,
像銀色的樹葉,
寄載著鄉思。
你看,月亮的臉!
圓圓的,圓圓的,
像金黃的月餅,
預示著圓滿。
5、中秋節詩歌原創
溫馨團圓夜,
皎皎月光空。
桂花香飄萬里,
中秋情意甜濃。
載柔情,送祝福,
但愿人長久,
千里心相逢。
關于中秋節詩歌10
〈一〉
重逢佳節難團圓,
登高不忍望華天!
八月十五鄉淚盡,
月影無邊我無眠!
〈二〉
把盞悲歌中秋夜,
漫天皆白銀光瀉。
十萬萬人同望月,
兩地相思歸心切!
〈三〉
中秋忘
不舍佳人分離愁,
唯恐中秋月兩頭。
情思三日灼咽喉,
愛有清涼往高樓。
以詩寄相思
〈四〉
青春歲月,多有茫茫夜。
少時年華,怎少杯酒情歌。
無奈良人天下有,只因心中無花怎見花。
可笑情長眾口云,浮華富貴誘之能見幾人贏。
每每常道天真爛熳時,真實天真爛熳有幾時!
〈五〉
空有長恨志遠,望祖國山河定,寸土必爭。
我輩書生,筆上江湖,更思量明爭暗斗治道明。
山林震吼一聲遠,漫動云雀飛聲。
踏歌山水名自在,又怎敢妄斷紛爭。
關于中秋節詩歌11
沒有你一生陪在我身邊
像是云失去寄托的藍天
我的心如果你能視而不見
要我如何面對漫漫長夜
中秋,是一年中月最圓的時候
可此時此刻呢?
我不經想起
此生此夜不長好
明月明年何處看
今夜月明人盡望
不知秋思落誰家
每個夢總有清醒的一天
每份愛總有難舍難解情緣
就算我是如此無悔無怨
誰知是否能讓你再多看我一眼
告訴我
難道你真的說變就改變
所有的往事
都不曾再纏綿地浮現
告訴我
這世界沒有所謂的永遠
好讓我承認
真的沒有你在我身邊
關于中秋節詩歌12
如果那也算作一次分離
在我年輕的心中
是否可以原諒你
就像落葉可以原諒野風無禮
青春可以原諒歲月將她抹去
蟋蟀停止了吵鬧
石榴樹掛滿了羞紅的果
最后那一場雨淋濕了野玫瑰
你會不會坐在月下
聽我唱
聽我的歌飛進山林
飛越湖水
飛向那一輪圓月
關于中秋節詩歌13
詩歌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唐]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譯文:庭院地面雪白,樹上棲息著鵲鴉,秋露無聲打濕了院中桂花。今天晚上人們都仰望當空明月,不知道這秋思之情落在了誰家?
對月寓懷
曹雪芹
時逢三五便團圓,滿把晴光護玉欄。
天上一輪才捧出,人間萬姓仰頭看。
譯文:月亮每到十五這天就圓了,它把清光灑到玉欄上,天上的明月一出來,世間的百姓都會仰頭看。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宋]蘇軾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譯文:明月從什么時候才開始出現的?我端起酒杯遙問蒼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宮殿,今天晚上是何年何月。我想要乘御清風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樓宇,受不住高聳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賞著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間?
月兒轉過朱紅色的樓閣,低低地掛在雕花的窗戶上,照著沒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該對人們有什么遺憾吧,為什么偏在人們離別時才圓呢?人有悲歡離合的變遷,月有陰晴圓缺的轉換,這種事自古來難以周全。只希望這世上所有人的親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這美好的月光。
望月懷遠
[唐]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譯文:海上面升起了一輪明月,你我天各一方共賞月亮。有情人怨恨漫漫長夜,徹夜不眠將你苦苦思念。滅燭燈,月光滿屋令人愛;披衣起,露水沾濕衣衫。不能手捧美麗銀光贈你,不如快入夢與你共歡聚。
秋宵月下有懷
[唐]孟浩然
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濕。
驚鵲棲未定,飛螢卷簾入。
庭槐寒影疏,鄰杵夜聲急。
佳期曠何許!望望空佇立。
譯文:一輪明月高高地掛在天空,月光映上露珠晶瑩剔透,好像被露水打濕了一樣。在如此美麗的月光下,寒鵲不知道該到哪里棲息。而螢火蟲也不敢和月光爭一點光亮。隨著卷起的門簾飛進了房間。院子里只剩枝丫的槐樹落在月光下的影子,稀疏凄涼。而這個時候從鄰居那邊傳來的杵聲在寂靜的秋夜里顯得那么清晰急促。相隔遙遠。如何去約定相聚的日子,只能惆悵地望著同樣遙遠的月亮,什么事也做不了,就那樣傻站著。
關于中秋節的詩歌故事
故事一:月下獨酌
詩人李白寫自己在花間月下獨酌的情景。“對影成三人”句構思奇妙,表現了他孤獨而豪放的情懷。《李詩直解》:“此對月獨飲,放懷達觀以自樂也。”詩人上場時,背景是花間,道具是一壺酒,登場角色只是他自己一個人,動作是獨酌,加上“無相親”三個字,場面單調得很。于是詩人忽發奇想,把天邊的明月,和月光下自己的影子,拉了過來,連自己在內,化成了三個人,舉杯共酌,冷清清的場面,就熱鬧起來了。
故事二:吳剛伐桂傳說月中有桂樹,《淮南子》已言“月中有桂樹”,后來的傳說更加具體,桂樹旁又添了一個伐桂之人吳剛。月中之桂樹與吳剛的傳說,以唐代段成式《酉陽雜俎》前集卷一《天咫》所載最為具體,其云:“舊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異書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樹創隨合。人姓吳名剛,西河人,學仙有過,謫令伐樹。”意思是說吳剛曾跟隨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錯誤,仙人就把他發配到月亮,命令他砍伐不死之樹--月桂。月桂高達五百丈,隨砍即合,炎帝就是利用這種永無休止的勞動為對吳剛的懲罰。李白詩中有“欲斫月中桂,持為寒者薪”的記載。
故事三:玉兔搗藥此傳說最早見于《漢樂府·董逃行》:“玉兔長跪搗藥蛤蟆丸,奉上陛下一玉盤,服此藥可得神仙。”相傳月亮之中有一只兔子,渾身潔白如玉,所以稱作“玉兔”。這種白兔拿著玉杵,跪地搗藥,成蛤蟆丸,服用此等藥丸可以長生成仙。玉兔恐怕是嫦娥在廣寒宮中最早的玩伴吧。小結:前三大中秋故事處處帶有神話傳說的影子,關于三者之間的聯系,有一說是這樣的:相傳羿從西王母那里得到了不死藥,交給姮娥保管。逢蒙聽說后前去偷竊,偷竊不成就要加害姮娥。情急之下,姮娥吞下不死藥飛到了天上。由于不忍心離開羿,姮娥滯留在月亮廣寒宮。廣寒宮里寂寥難耐,于是就催促吳剛砍伐桂樹,讓玉兔搗藥,想配成飛升之藥,好早日回到人間與羿團聚。以下三大傳說,則有著一定的歷史原型,與知名歷史人物和史料記載緊密聯系。讓我們繼續細品吧!
故事四:玄宗游月相傳唐玄宗與申天師及道士鴻都中秋望月,突然玄宗興起游月宮之念,于是天師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云,漫游月宮。但宮前有守衛森嚴,無法進入,只能在外俯瞰長安皇城。在此之際,忽聞仙聲陣陣,清麗奇絕,宛轉動人!唐玄宗素來熟通音律,于是默記心中。這正是“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日后玄宗回憶月宮仙娥的音樂歌聲,自己又譜曲編舞,這便是歷史上有名的“霓裳羽衣曲”。
故事五:貂蟬拜月貂蟬是東漢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國色天香,有傾國傾城之貌。傳說貂蟬降生人世,三年間當地桃杏花開即凋;貂蟬午夜拜月,月里嫦娥自愧不如,匆匆隱入云中;貂蟬身姿俏美,細耳碧環,行時風擺楊柳,靜時文雅有余,貂蟬之美,蔚為大觀。正是因了這種美貌,讓弄權作威的董卓、勇而無謀的呂布反目成仇,使得不堪的朝野稍有安寧之象。
故事六:嫦娥飛月相傳,嫦娥偷吃了丈夫后羿從西王母那兒討來的不死之藥后,飛到月宮。但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所謂“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正是她倍感孤寂之心情的寫照。后來,嫦娥向丈夫傾訴懊悔說:“明天乃月圓之候,你用面粉作丸,團團如圓月形狀,放在屋子的西北方向,然后再連續呼喚我的名字。三更時分,我就可以回家來了。”翌日,照妻子的吩咐去做,屆時嫦娥果由月中飛來,夫妻重圓。中秋節做月餅供嫦娥的風俗,也是由此形成。
關于中秋節詩歌14
昨夜忽然風起
烏云淡遮
你要不要來呢
風過雨點急著赴會
星星們掩面沉睡
你要不要來呢
你不能不來
我們想念你啊
你不能不來
別讓所有的光輝如水如波
只在我們幽暗的心里
你升起
如母親輕柔的手指
在孩子的耳畔拂過
在花兒不眠的深夜
不要憂傷的美
罩我們渴望的心
你灑下桂花的馥郁
與五仁的餅香匹配
我們每品一口
圓的夢碎著圓著
人說月是故鄉明
弟兄們許已焚香祭拜
今夜媽媽的月餅散發著
牽掛味道
鄰家小妹與兄弟們在月下
玩起兒時的游戲
你升起
灑下故鄉十五田園的溫馨
關于中秋節詩歌15
中秋與過去不一樣了
過去,人類會像一只望月的狼
期待月圓時刻。花正香時,月正圓時
好多的雅士都喜歡,花間一壺酒
對影成三人
我好久看不到月亮了,月光被我夜歸時
汽車的燈光掃走了
但我知道中秋節很快就要來到
滿大街都在買月餅
滿大街都是比月亮還璀璨的燈光
活著的人都那么累
他們連仰望天空的時間和力氣
都沒有了
【中秋節詩歌】相關文章:
中秋節詩歌09-14
中秋節詩歌精選09-18
中秋節的詩歌08-25
中秋節詩歌09-14
中秋節的經典詩歌03-20
中秋節詩歌:中秋09-18
中秋節詩歌:無題精選09-18
中秋節的詩歌作文09-18
關于中秋節的詩歌08-12
關于中秋節的詩歌精選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