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孩子任性大部分的原因都是因為家庭因素造成的,很多家長溺愛自己的孩子,舍不得孩子吃苦,家有爺爺奶奶非常縱容孩子,家庭因素導致孩子任性可怎么辦呢?
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幼兒任性?
1、無原則的縱容、嬌慣
由于物質生活條件的改善和獨生子女比例的增加,很多孩子活在當下的幸福中,沒有什么太大的壓力,許多家長對幼兒的要求誠惶誠恐,孩子想怎么著就怎么著,無節制、無原則地對孩子有求必應。這樣的教養方式,孩子肯定會變本加厲。
2、幼兒自制能力差
小孩子的自制能力都是比較弱的,幼兒控制能力差,易沖動,思維帶有片面性及刻板性。父母用訓斥、打罵等方式回應孩子的一切“不合理要求”,導致幼兒產生逆反心理,以執拗來對抗父母,因而助長幼兒的任性行為。
3、父母的回應方式過于粗暴
當寶寶提出不合理要求的時候,父母如果不問緣由地訓斥、打罵等方式來回應,也會導致幼兒產生逆反心理,因而助長幼兒的任性行為。
4、父母沒原則、沒耐心
孩子有時候會一直鬧一直吵,有點父母會感覺煩,認為“反正教了他也不會聽”、“孩子還小,不懂事,等他大了自然就會好的”,而不再堅持。最終令孩子覺得只要一直吵鬧就會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所以父母還是要有耐心一點,堅持原則。
5、祖輩的溺愛
這很常見,這是很多家庭存在的問題。祖輩不僅溺愛孫子,也不敢嚴加管教。但由于父母都要上班,又信不過小保姆,因此只能把隔代喂養進行到底。始許多幼兒養成唯我獨尊的脾氣。
幼兒任性是要如何正確的教育?
1、對幼兒說話要用肯定的語氣
對幼兒說話使用肯定的語氣,比如“糖果上火,不能吃”“很晚了,該睡覺了”,而不是使用“寶寶乖,糖果不要吃好不好”等讓幼兒選擇的話。避免幼兒提出無理的要求。
2、不給孩子學會用任性要挾父母的機會
孩子一哭鬧,你就心軟了,就唯命是從。等到孩子掌握了任性哭鬧這個要挾大人的“法寶”,而無休止地惡性發展下去時,再想解決就很難辦了。孩子會很敏銳地抓住時機,學會影響父母,甚至要挾父母。所以,必須從很早就注意對待孩子的態度和方式,不給孩子學會用任性要挾父母的機會。
3、采用不予理睬的態度
不妨在幼兒蠻不講理的時候采用不予理睬的態度,讓孩子自討沒趣。當孩子做出讓步之后,就像孩子解釋為什么不能做得原因,讓他明白他的要求是不合理的,是不會被接受的。
4、合理滿足寶寶的合理需求
孩子的任性常常是為了爭取某種需要的滿足。正確的做法是以合理的方式滿足孩子合理的需要,如果等孩子任性哭鬧了,再來答應孩子的要求,這種做法是最愚蠢的。當然,對于不能或不該滿足的需要一定要堅守原則,決不能心軟妥協。
5、轉移幼兒的注意力
人的心態是由注意決定的,孩子注意轉移了,心態也就變化了。因此,要抓住幼兒的這一心理特點,及時轉移寶寶的注意,是矯正孩子任性毛病的可行辦法。反之,父母越是在一件事情上糾纏,寶寶就會鬧得越兇。
總之,孩子任性不聽話,不接受大人講的道理,往往因為大人不懂“小人”心。如果從孩子的立場,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用孩子的心感受生活,孩子的心才能和我們相通。我們一旦讀懂了孩子的心,在管教孩子的時候就會多一些順利,少一些失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