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位文理科學霸的學習秘訣及經驗

發布時間:2017-09-29  編輯:孫彩秀‍ 手機版

  2016年高考已經結束,2017高考一輪復習已經開始。小編整理了四位高考高分學霸在學習上的秘籍。

  呂承霖理科708分:

  基礎打牢發散思維多和老師溝通

  煙臺一中呂承霖同學今年高考分數為708分,成功闖進了700分大關,躋身山東省最強“學霸”之列。

  “我覺得理科生想要取得好成績要做好兩點。第一,要打牢基礎,因為再難的題也是由一個個小知識點組成的。第二,要培養發散思維,理科題靈活多變是共識,如何能應對自如,重點就是能夠做到舉一反三,讓思維充分發散起來。”談到學習方法,呂承霖不假思索地脫口而出。

  呂承霖十分注重鍛煉思維,業余時間他喜歡各種益智游戲。“我覺得解題‘思路’是理科生的重點。平時除了做游戲外,我還會通過做題來歸納一些解題思路。有的人追求做題數量,但是我相比而言更追求質量。只要把每道題徹底吃透,那效率就會事半功倍。”呂承霖說。

  “在我看來,呂承霖能夠考出好成績,與他善于和老師溝通密不可分。”畢勁松老師是呂承霖的班主任,談到自己的得意學生,他很有感觸。“我從教20年,呂承霖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一點就是他善于和老師溝通。”畢勁松告訴記者,呂承霖是一個非常謙虛的孩子,當他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困惑時,總是能第一時間找到老師溝通,并根據老師的建議迅速改正。另外,在學習方面,他總是緊跟老師思路,老師講解的問題,他吃得非常透徹。

  畢鈺坤理科705分:

  充分利用時間,訂計劃重效率

  煙臺二中考生畢鈺坤,今年的高考成績為705分,成功躋身全省前30名。

  “畢鈺坤的高考成績,他本人和家長都非常滿意。我覺得孩子能夠考出優異的成績,離不開學校和老師的培養和孩子自身的努力。他是一個自我管理能力很強、懂得規劃的孩子,有目標,也有行動。在二中七年的學習生活,孩子遇到了一群優秀的老師,三年高中雖然很累,但他非常快樂。”畢鈺坤的母親李少波對記者說。

  “畢鈺坤是一個特別珍惜時間的孩子。課堂上他能夠充分利用學習時間,‘走神’或者‘磨洋工’的事情在畢鈺坤的身上是看不到的。”畢鈺坤的班主任王清華老師告訴小編,畢鈺坤學習很刻苦,他除了善于利用時間外,他在學習上還很有計劃性。

  王清華老師說,畢鈺坤除了學習優秀外,他還在班里擔任班長,在學校擔任學生會副主席。“我覺得畢鈺坤能夠考出好成績,除了他比較善于利用時間外,還與他平時喜歡讀書,比較注重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有關。”

  于樂寧理科704分:

  課桌收拾得很干凈,不給自己做小動作的機會

  煙臺青華中學學生于樂寧,今年理科總分達到了704分,全省第31名。

  “學習就怕學死了,很多人覺得物理特別難,但我總是能從中發現樂趣。”于樂寧談到自己學習經驗時如是說。

  “我平時特別喜歡做實驗,很多物理學習到的知識,都能被我用到實驗中。這樣一來,抽象的知識就會變得具象化,我學起來自然就既有樂趣又比別人理解的深刻。”于樂寧告訴記者,自己制作過顯微鏡還嘗試運用光學原理制作三個鏡片的望遠鏡。

  “我覺得,理科學習也不是完全一樣的。比方說物理學習重在理解,但是化學和生物就要有一定的記憶。如果不能掌握每一學科的特點,區別對待的話,很有可能就會偏科。”于樂寧表示,自己一直比較注重總結學習方法,他覺得只要方法得當,理科知識也并不是很難。

  高三學習壓力比較大,很多學生會不自覺地走神,于樂寧也不例外。“我其實是一個坐不住的人,平時上課也喜歡做些小動作。但是上了高三后,我就比較注意克制。”于樂寧告訴記者,他上課時會把課桌收拾干凈,只留下學習用品,這樣做,從根本上消滅了自己做小動作的“土壤”。“我覺得,每個人有不同的生活習慣,關鍵是要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也是同樣的道理。別人的經驗可以借鑒,但關鍵還是找到自己的‘菜’。”于樂寧如是說。

  煙臺市文科狀元秦若晨:

  學習有興趣就不累

  煙臺一中秦若晨今年高考考了651分,其中語文126分、數學150分(滿分)、英語144分、文綜231分,高出一本線121分,位列全省文科第二,全市文科第一。

  談及自己的學習經驗,秦若晨說,首先要喜歡學習,把學習當成一件自己喜歡的事情,學習就不會感到那么累了。“這一點,我要感謝我的父母,他們非常注重培養她對學習的興趣,從來不過分關注分數,他們從小就沒有逼迫我學這學那,從小幾乎沒有上輔導班和特長班,寒暑假都比較輕松,自己可以支配時間,只要對學習有了興趣,就不會為分數而苦惱,因為考試不光是為了分數,更多的是檢驗自己的學習成果。”秦若晨說,“我小學的時候學習也不是特別好,上初中才慢慢好起來,上了高中高一高二的時候還有波動,高三基本穩定了,基本在前幾名,但考第一的次數不多,這次考的好主要是對考試輕松面對,有一個好心態。”

  “有了興趣,還要自己的努力,上課一定要認真聽講,利用好課上的每一分鐘。要善于積累,善于歸納總結錯題。”秦若晨說,“從高一到高三,我整理的各科錯題本有十幾本,我之前數學也不是強項,但是我平時比較注重歸納錯題,并把相同類型的題目放在一起,我覺得這樣做容易找到解題規律,數學的重點在于邏輯,當把規律找到后,很多題就迎刃而解了。”

  “另外,還要有正確的學習方法知識要靠理解,而不是死記硬背,比如英語單詞,我主要是考發音來記憶,而不是單純的背字母。”秦若晨說,“語文和英語,我覺得重點在于積累,特別是英語,除了背單詞外,還可以多看些英文的原版文章,這對于培養語感非常有效。而對于文綜來說,很多人喜歡多做題,但我認為文綜想要考好必須回歸課本。”秦若晨表示,文綜啟用全國卷以后,題目靈活度提高了,死記硬背不再奏效,想要考出好成績,就必須把課本知識吃透并加以理解。“我喜歡歷史、政治,特別是哲學部分,其中對于認識論那一部分特別喜歡,常研究我發現其實里面有很多好玩的東西,感覺學它一點不枯燥也不累。”

  除了秦若晨外,她所在的班級還有三位文科高分生,劉雪飛和宋金洋均為642分(全省前15)、張旭641分(全省16))班主任為孫奕老師。“班上60名同學58個過一本線,2個二本,其中還有幾個藝術生也過了一本線。”孫奕老師說,“學生素質素質特別好,班級整體氛圍很好,很團結,很奮進。取得成績也是意料之中。”

  林峻衛文科642分:

  學文不光要“會背”,關鍵是梳理后系統化

  煙臺二中考生林峻衛,今年高考成績為642分,全省文科排名前15位。

  “很多人覺得文科就是要死記硬背,但是從我的親身體會來看,我認為想要考好文科,理解是第一位的。”林峻衛是一個開朗的男孩,面對記者,他侃侃而談。

  “現在的考試早就不是那種生搬硬套的老套路了,題型靈活程度一年高過一年,作為一名文科生,如果還停留在‘會背’的階段,顯然已經落伍了。”林峻衛告訴小編,他平時非常注重將知識點吃透,能夠理解的,絕不去死記硬背。

  “都說文科知識點特別散,不好記憶。我的經驗是,平時要注意梳理知識,一些有關聯的知識點可以放在一起記憶。我平時也會去設計一些表格,把相似知識點都放在里面,這樣一來簡明扼要,學習起來就會很輕松。”林峻衛表示,文科的知識點雖然散,但相互關聯性比較強。只要能夠用自己的方法梳理出一個系統框架,就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林峻衛在課堂上的學習效率很高,并且十分善于整理筆記,高三一年估計他整理的筆記要有十來本。”林峻衛的班主任孫玉榮告訴記者,林峻衛平時成績好,與他善于總結、靈活運用知識有很大關系。

  2017高考一輪復習已經開始,還在為怎么學習而苦惱,不妨借鑒一下高考學霸的學習方法,并結合自身情況做以調整。祝莘莘學子高考順利,金榜題名!


更多熱門相關文章推薦:

1.2017高考各科考試大綱的變化和應對措施

2.高考狀元經驗分享:準高三千萬要注意的事項

3.月考試卷這樣分析,成績才會一次比一次高

4.記住這些讓高三備考事半功倍

5.中等生如何提高成績?教你十大技巧變學霸

6.致新高三:第一次月考準備好了嗎?

7.家長必讀:高三家長幫孩子提高成績6大訣竅

8.考生家長必讀:2017高考年備考最全清單

9.高中生應該養成的十大學習習慣

相關推薦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看免费网站黄 | 亚洲制服丝袜中文字幕自拍 | 日本亚洲国产精品久久 | 制服丝祙第1页在线 | 中文字幕第一区第二区 | 亚洲欧美在线综合色影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