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注冊

人教版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廣角課件

時間:2017-12-14 編輯:飛藝 手機版

  人教版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廣角》教案及教學反思

  【教學內容】

  新課標人教版四年級上冊112-113例題1和例題2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通過簡單的實例初步體會運籌思想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應用。

  2. 使學生認識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形成尋找解決問題最優方案的意識。

  3. 使學生理解優化的思想,形成從多種方案中尋找最優方案的意識,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4. 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嘗試用數學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教學重點】

  體會優化的思想

  【教學難點】

  尋找解決問題最優方案,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景 生成問題

  燒水:2分鐘 洗水壺:1分鐘 洗茶杯:2分鐘

  接水:1分鐘 找茶葉:1分鐘 沏茶:1分鐘

  師:星期天的上午,小明家的門鈴響了,原來是李阿姨來到小明家做客。(多媒體出示) 師:從圖上你了解到了什么?誰來說給大家聽一聽?

  生:小明的媽媽讓小明幫他燒水沏茶。、

  師:想一想,你平時沏茶的時候都需要做那些事情呢?

  (設計意圖:激發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使學生處于主動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最佳狀態,有效地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

  師: 我們來看看小明沏茶都需要做哪些事?分別需要多長時間?(多媒體出示各項工序圖)誰說給大家聽一聽?

  師:小明需要做這么多事,請你幫小明想一想,他應該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怎樣才能讓客人盡快喝上茶?用你們準備好的工具圖片擺一擺,然后算一算你們安排的方法需要多長時間?

  (設計意圖:給學生提供充分的從是數學活動的機會,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二、探索交流 解決問題

  學生自主設計方案(小組合作學習)

  師:誰來給大家說說你們是怎樣安排的?(指生把要做的順序貼在黑板上。師板書所需要的時間)

  生1:先洗水壺,然后接水,再燒水(在燒水的同時洗茶杯)然后找茶葉,最后沏茶,共需要12分鐘。

  師:誰有比他們更快的方法?

  生2:先洗水壺,然后接水,再燒水(在燒水的同時洗茶杯,找茶葉),最后沏茶,總共需要11分鐘。

  師:還有沒有更快的?

  生:沒有了。

  師:你認為這兩種方法那種方法能讓客人盡快喝上茶呢?

  生:用第二種方法能讓客人盡快喝上茶。

  小結:剛才這兩種方法都是通過同時做幾件事才節省了時間,第一種方法是同時做了兩件事,第二種方法是同時做了三件事,所以最節省時間。我們在做一些事時,能同時做的事情越多,所用的時間就越短。

  (設計意圖:通過展示、比較、評價找出最優化方案,讓學生的思維有序。在初步感知合理安排的同時,對他們進行了珍惜時間,合理運用時間的教育,讓情感教育和知識技能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

  師:請李阿姨喝完茶,小明的媽媽準備用自己最拿手的烙餅招待她,(多媒體出示例1圖)

  師:從圖上你能獲得哪些數學信息?

  生:我知道每次只能烙兩張餅,每面都要烙三分鐘。

  2師:如果媽媽只烙一張餅,最少要幾分鐘?你是怎么想的?

  生:6分鐘(生演示)

  師:如果要烙兩張餅,最少要幾分鐘?(生:…)

  師:為什么只需要6分鐘?(生演示)

  師:為什么一張餅和兩張餅時間一樣? (生:…)

  如果 李阿姨、 媽媽 、小明每人吃一張餅,現在一共要烙幾張餅?(生:…)

  師:請你幫小明的媽媽想一想,他怎樣烙才能讓大家盡快吃上餅?

  用你們準備好的圓片擺一擺,然后跟小組同學說一說,說完之后小組同學把你們設計的方案填在表格中。

  師:誰來跟大家說一說你們小組設計的方案是什么?

  生演示說明

  烙餅次數餅1餅2餅3時間

  1正正 3分

  2反反 3分

  3 正3分

  4 反3分

  這樣一共要12分鐘.

  師:還有比他們更快的方法嗎?

  生演示說明

  烙餅次數餅1餅2餅3時間

  1正正 3分

  2反 正3分

  3 反反3分

  4

  這樣一共要用9分鐘。

  師:還有比這種方案用的時間更短的方法嗎?(生:…)

  師:這兩種方案你認為哪種方案能讓大家盡快吃上餅?為什么?

  生:第二種方案能讓大家盡快吃上餅,因為他用的時間最短

  師用圓片演示烙餅過程

  (設計意圖:讓全體學生清楚地看到鍋里每次都烙兩張餅,提升學生對烙三張餅最佳方法的理解.)

  師:使用這種方法時你發現了什么?(鍋里每次都有兩張餅。)

  師:跟你發現的一樣嗎?(生:…)

  師:剛才我們發現,鍋里每次都有兩張餅,這樣做不浪費時間,我們把這種烙餅的方法就叫做烙三張餅最佳的方法。

  師:所用時間是幾分鐘?(生:9分鐘…)

  (設計意圖]在這一環節的學習中,通過想一想、擺一擺、說一說.評一評四等活動來得出最優策略完成學習任務,在一項項的活動中把合理安排時間的思想方法滲透給學生,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感知從多種方案中形成最優化方案的意識)

  剛才大家找到了烙三張餅得最佳方法,你們想一想,如果要烙四張餅怎樣烙才能盡快吃上餅呢?(生:兩張兩張地烙)

  師:需要多長時間?(生:12分鐘)

  師:為什么要兩張兩張的烙?(生:因為每次在鍋里烙兩張最節省時間。)

  師:你同意他的意見嗎?(生:同意)

  如果要烙5張餅,怎樣才能讓大家盡快吃上餅?

  小組討論

  師:誰來給大家說一說烙五張餅最快需要多少時間?

  生1:先烙兩張需要6分鐘,再烙兩張還需6分鐘,最后烙一張也需要6分鐘,一共需要18分鐘。

  師:有不同的方法嗎?

  生:前面3張用最佳方法烙,后面加上兩張餅的時間就行了。

  9+6=15分鐘。

  師:這兩種方法那一種能讓大家盡快吃上餅?(生:第二種)

  師:如果烙6張,幾分鐘?

  生1:用兩次最佳烙餅法,需要18分鐘。

  生2:可以用兩張6分鐘兩張6分鐘地烙。也是18分鐘。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使學生更加深刻體會到合理安排和生活的密切聯系,讓學生暢談自己的安排和理由,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也體會到了學習數學的樂趣,從而把活動推向了高潮,很好地培養學生[此文轉于斐斐課件園 FFKJ.Net]全面思考問題的習慣。)

  哪種方法比較好,四人小組討論。

  師:剛才我們一起找到了烙一張餅,兩張餅,三張餅,四張餅,五張餅,六張餅他們的最佳方法,以及所用的最短的時間,請你們先仔細觀察一下表格,

  師:如果要烙7張餅,8張,9張 10張,分別最快需要幾分鐘呢?

  小組討論:把表格填完整

  餅的張數方法時間

  3最佳方法9

  4兩張兩張地烙6+6=12

  5最佳方法烙三餅法+兩張9+6=15

  6兩張兩張烙9+9=18

  6+6+6=18

  7

  8

  9

  10

  指生說方法和所需時間(師完成表格)

  師:仔細觀察這張統計表,還能發現什么問題?

  (設計意圖:使學生在活動中經歷發現過程,領悟數學思想方法,體驗數學活動充滿了探索與創新,嚴謹求實的科學精神)

  生1:單數要用快速烙餅法,接著兩張兩張就可以了。雙數就可以不用。

  生2:多烙一張餅就需要增加三分鐘

  生3:時間都是3的倍數

  生4:烙餅的張數×3就是他們所用最短的時間。

  師同學生一起觀察表格是不是烙餅的張數×3就是他們所用最短的時間。

  師:誰能告訴同學們要烙11張餅,最快需要多少時間?

  生:33分鐘

  師:12張餅呢?

  生:36分鐘

  師: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數學廣角的內用(板書課題)數學廣角里的知識告訴我們合理的安排事情可以節省時間,提高效率,我們在生活中也會經常遇到這樣的事情。

  三 鞏固應用 內化提高

  1課件出示做一做1

  師:小紅感冒了,吃完藥后要趕緊休息,小紅應該怎樣安排這些事情呢?

  想一想,然后同桌交流

  指生回答

  師:你認為哪種方法做合理?說說你的理由?

  師:美味餐廳也遇到了一個問題,需要大家幫助解決

  2課件出示做一做2

  先想一想,再跟同桌交流

  誰來告訴大家你按照怎樣的順序炒菜呢?

  指生回答,并說理由

  同桌討論:這幾種方案中哪種方案用的時間最短?

  (設計意圖:通過這兩個練習,進一步鞏固了所學知識,突破了難點,又培養了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四、回顧整理 反思提升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

  添加:學生操作,探究烙3張餅的方法。

  讓學生用發的圓片烙一烙,同桌說說用了幾分鐘,是怎樣烙的。(圓片的正、反面上分別寫著正、反兩字來代表餅的正、反面。)教師參與到小組活動中。

  3、學生演示烙餅法。

  師:誰愿意把你烙餅的方法介紹給大家。(學生上黑板動手烙,邊烙邊說)

  讓大家來比較:“這些烙法,哪一種能讓大家盡快地吃上餅?”

  得出結論:9分鐘是烙3張餅所用的時間最短的,我們就把(烙3張餅所需時間最短的)這種方法,叫快速烙餅法。(教師板書快速烙餅法)

  教師在黑板上演示烙三張餅的方法并小結:先把餅1、餅2同時放進鍋里,先烙餅1、餅2的正面,3分鐘后,取出餅1,放入餅3,再同時烙餅2的反面和餅3 的正面,3分鐘后,餅2烙好了,取出餅2,再放入餅1,再同時烙餅1和餅3的反面,又過了3分鐘,餅1和餅3烙好了,這樣烙3張餅就用了9分鐘。

  師:使用這種方法時,你發現了什么?(1、使用快速烙餅法,鍋里面必須同時放2張餅。2、用的時間短。)

  讓學生用烙3張餅的快速烙餅法再烙一次,邊烙邊說給你的同桌聽。

  4、拓展延伸:

  師:(出示表格,邊說邊點擊表格)剛才烙2張餅時可以2張2張烙,所需時間是6分鐘,烙3張餅時可以用烙3張餅的最佳方法,所需時間是9分鐘。想一想,如果烙4張餅,怎樣烙時間最短?

  學生發言。班內交流,并比較哪個小組的方法最好。

  教學反思:

  本節課自認為有以下特點:

  1、 靈活處理教材,使教學由易到難層層深入。

  本節課我調整了教材的順序,先從例2沏茶入手,后教例1烙餅,我認為,沏茶更接近學生生活,學生容易理解,而烙餅中3個餅的最優方案,學生缺少生活經驗,理解起來難度較大。所以兩個例題對調,使教學內容由易到難,層層深入。事實果然如此,課堂上,孩子們對沏茶的最優方案迎刃而解,而對烙餅的最優方案卻經過了一翻爭論和思索,最后才達成共識。

  2、 滲透生本理念,先學后教,不教而教。

  我針對本課的重難點設計了合理的課前小研究。讓學生提前探究,這樣各層次學生都有足夠的時間去思考,例2烙餅,孩子們在匯報時并沒有找到最優方案,而是在全班交流時通過其它同學的補充,才得出最優方案,讓大家豁然開朗。這正好突顯了全班交流的魅力,也是生本課堂中精彩的生成。真正達到了不教而教的目的。

  3、 發揮老師的引領作用,適時點拔提升思維。

  課堂中,老師的合適引領能突出重點,提升思維。例如:學生匯報完烙餅方案后,我追問,為什么烙3張餅可節省時間?順勢導出能同時做的事情同時做。另外,在探討烙餅方案時,我課件演示,加強對比,并追問為什么方案2更節省時間,引出:要最大限度的使用鍋。讓學生從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思維得到了升華。

  當然,本課也有一些遺憾的地方,例如:個別學生回答問題不夠大膽自信。個別題目老師對學生的估計過高。

[人教版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廣角課件]相關文章:

1.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角的度量課件

2.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課件

3.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課件下載

4.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課件

5.人教版小學四年級數學課件

6.人教版小學四年級上冊語文觀潮課件

7.

8.人教版四年級上冊觀潮課件

9.人教版四年級上冊音樂課件

10.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角的度量課件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观看免费观看 | 亚洲人成欧美人中文 | 亚洲人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 亚洲欧美日韩午夜福利 | 午夜久久两性视频 |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