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四年級上冊語文課文課件

時間:2022-05-27 15:26:54 四年級 我要投稿

四年級上冊語文課文課件(通用10篇)

  四年級是兒童成長的一個關鍵期。四年級在小學教育中正好處在從低年級向高年級的過渡期,這時候的四年級開始轉變思想方法,從過去籠統的印象轉變為具體的分析,偏重對自己喜歡的事物進行分析。接下來小編搜集了四年級上冊語文課文課件,歡迎查看。

四年級上冊語文課文課件(通用10篇)

  四年級上冊語文課文課件1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了解作者寫錢塘江大潮的寫作順序,領會錢塘江大潮的壯麗景觀,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學習本課14個生字,正確讀寫“觀潮、據說、籠罩、薄霧、若隱若現、悶雷、水天相接、沸騰、猶如、浩浩蕩蕩、山崩地裂、霎時、余波、風號浪吼、恢復”等詞語。

  3、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第四、五節。

  教學重點:

  1、字詞教學;

  2、理解作者寫錢塘江大潮的寫作順序。

  教學難點:

  領悟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壯觀的景色,激發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小黑板、教學掛圖、課文錄音、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新詞。

  2、初步了解課文,理清文章順序。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同學們,你們到過海邊,看過海水漲潮嗎?說說海潮什么樣?(江海漲潮,氣勢宏偉,令人震撼。)我國的錢塘江大潮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這里的潮比別處的潮更加宏偉壯觀,潮來時,激起的白浪達數米高,像一座城墻,你們見過這種奇觀嗎?為什么這里的大潮如此的與眾不同?

  老師簡介錢塘江大潮的形成。

  二、檢查預習情況

  1、檢查生字。

  (1)學習“潮、浩、沸、漲”,指名讀,說說共同點。(偏旁相同,都是形聲字。)組詞:觀潮、浩浩蕩蕩、沸騰、漲潮……

  (2)學習“猶、據、踮、恢”,指名讀。組詞:猶如、根據、踮腳、恢復……

  (3)出學習“罩、薄、崩、霎”,說說特點:上下結構的形聲字。組詞:籠罩、薄霧、山崩地裂、霎時……

  (4)出示“悶”:里外結構。組詞:悶雷。讀音:mèn

  (5)說說你還有哪個字記不住?哪位同學愿意幫助他?

  如“罩”字,口訣:“桌”子缺兩腿,上邊變“四”蓋。

  2、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中的句子。

  三、理清敘述順序

  1、讀課文,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順序來寫錢塘江大潮的?

  課文按時間順序來寫大潮,按潮來前、潮來時、潮過后的順序把錢塘潮的景象寫具體的。(板書)

  2、再讀課文,提出不懂的問題。小組自己解決有關詞語方面的問題。

  四、作業

  1、寫生字。

  2、練習朗讀課文,體會錢塘潮的壯麗。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壯觀,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2、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培養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

  3、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四、五自然段。

  教學過程:

  一、引入談話

  錢塘江大潮自古被稱為“天下奇觀”。我們盼望著能親眼看到這一奇景。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課文。上節課,我們初讀課文,了解了什么?(板書:潮來前、潮來時、潮過后)在這節課的學習中,我們通過閱讀課文,展開想像的翅膀,來感受大自然創造的奇異景象。

  二、通過預習,我們讀懂了什么?

  提出預習中不懂的問題。

  三、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

  1、潮來前,作者介紹了什么?(板書:籠罩白霧、風平浪靜)指導朗讀。

  2、潮來了,給你什么樣的感受?從哪感受到的?默讀讀課文,進行畫批。

  3、小組合作學習。

  (1)交流感受,品讀佳句。

  (2)作者又是按怎樣的順序寫潮來時的景象的?

  (3)分工進行有語氣地朗讀。

  4、反饋交流,教師及時引導、點撥。抓住以下要點,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談自己對詞句獨特的感悟。注意品讀結合

  (1)作者按由遠及近的順序來寫潮來時的景象的。(板書:遠近)

  (2)遠:抓住潮的聲、形來寫潮剛來時的景象:隆隆響聲,像悶雷滾動;水天相接處一條白線。潮雖遠,但氣勢已現。(板書:聲如悶雷遠處白線)讀讀描寫潮的句子。

  (3)近:抓住潮的形、聲、色寫出了潮的氣勢之宏偉:白線很快移來,加長、變寬、橫貫江,寫出了潮水由遠及近的變化。“白浪翻滾”、“白色城墻”寫出了潮水的浪頭之高,氣勢越來越大:形如千萬匹戰馬齊頭并進,聲如山崩地裂。(板書:白浪翻滾、山崩地裂)

  指導學生有語氣地朗讀,讀出潮的氣勢:先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練讀,再進行賽讀,最后安排齊讀。(讀整段時注意讀出潮水形聲的變化,氣勢由小到大。)

  (4)指導學生背誦:背自己喜歡的句子。

  5、課文中還從哪能看出錢塘潮的氣勢雄偉壯觀?讀第五自然段體會。抓住要點,師適時點撥

  “霎時”時間短暫,潮頭卻已西去,潮水奔騰之快。余波涌來,也使江面風號浪吼,江水平靜后,江水已漲了兩丈來高,都可以看出潮來之猛,氣勢之大。指導學生朗讀。(適時板書:漫天卷地風號浪吼)

  6、學完課文,你們知道為什么人們稱錢塘潮為“天下奇觀”了嗎?學生談自己的想法。

  四、總結

  1、我們學完了課文,對錢塘潮有了較深入的了解,深深地被它的壯麗景象所吸引。如果你是小導游,你怎樣向不了解錢塘潮的游客介紹錢塘潮呢?

  2、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小結。

  五、作業

  1、背誦第四、五節。

  2、收集有關錢塘江大潮的資料,同學間進行交流。

  四年級上冊語文課文課件2

  教學目標

  1.了解雅魯藏布大峽谷的自然生態情況,感受大峽谷的壯麗奇異之美。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觀潮》一課向我們呈現了一種壯麗的美,今天,我們一起走進雅魯藏布大峽谷,看看那里是怎樣一道風景線。

  二、初讀,感知全文

  1.出示雅魯藏布大峽谷的圖片,感受它的美、險、奇。

  2.初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不添字,不加字。

  3.抽讀課文,檢查預習情況。

  4.說一說,聽了、讀了課文對雅魯藏布大峽谷的介紹,你覺得哪個詞最能體現它的特點?再讀讀課文,看看有沒有合適的字?

  梳理歸納出“壯麗”“奇異”

  5.默讀全文,找一找課文哪個自然段的內容在寫雅魯藏布大峽谷的壯麗。哪些段落在寫它的奇異。

  壯麗(2自然段)奇異(3-4自然段)

  三、再讀,感悟全文

  1.齊讀2自然段,讀一讀,哪些句子最能說明雅魯藏布大峽谷的壯美。

  海拔:3000米長5044米平均深:22686009

  從這些數字中,我們深切地感受到了雅魯藏布大峽谷的壯觀。這種方法叫──列數字。

  2.除了列數字外,作者還運用了做比較的方法,找一找在哪兒?

  “美國的科羅拉多大峽谷……一爭高下”(齊讀)通過對比你發現了什么。你想說什么嗎?

  3.指導朗讀,強調氣勢。

  4.齊讀3-4自然段,找一找,你認為哪些現象最能體現出雅魯藏布大峽谷的奇異。

  奇異:山異(熱帶雨林、冰川)

  水異(涓涓細流、滔滔江水)

  生物的多樣性

  5.指導朗讀:

  6.雅魯藏布大峽谷的發現,是意味著什么呢?齊讀5自然段。為什么說它是上個世紀人類最重要的地理事件之一呢?大家交流資料,了解雅魯藏布大峽谷的歷史意義。

  四、自主朗讀,體會感悟

  1、師:雅魯藏布大峽谷的風光舉世聞名,哪部分內容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下面就分小組開個誦讀會,把你印象深刻的部分讀給同學聽,從讀中細心體會作者描寫的方法和表達的情感。

  2、學生分組誦讀并談體會。

  3、交流發言。

  4、演讀課文:

  師再次播放“雅魯藏布大峽谷”課件,并讓學生裝扮成導游,向游人介紹最熟悉的某方面的內容。

  5、雅魯藏布大峽谷的發現,意味著什么呢?齊讀第5自然段。

  為什么說它是上個世紀人類最重要的地理事件之一呢?大家閱讀資料,了解雅魯藏布大峽谷的歷史意義。

  五、總結全文

  課文為我們描繪的是大自然留給我們的珍貴遺產──雅魯藏布大峽谷。開始介紹地理位置→接著列舉數字說明雅魯藏布大峽谷是世界第一大峽谷→然后寫大峽谷的雪山冰川、原始林海,從生物的多樣性等方面描繪峽谷的奇異景觀。

  六、布置作業

  收集有關雅魯藏布大峽谷的文字和圖片資料并介紹收集資料的方法。

  四年級上冊語文課文課件3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小學語文教學必須重視積累、感悟、熏陶,重視創造性思維的培養,重視語文運用能力、語感的培養,重視學生的實踐活動,更要重視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及探究精神的培養……”這一系列目標,僅僅依靠傳統教學中的一支粉筆、一本書是難以達到的,現代信息技術以其廣博的內容,文本、圖片、音頻、視頻的多樣性以及獨特的表現力與感染力,人與人、人與計算機的互動的靈活性,加之可不受時間與空間的限制等無可比擬的優越性,與小學語文課程的整合,成為語文教學的一種新的趨勢。本課以"問題體系"為課堂教學的基本策略,以目標為導向,以問題解決為中心,以培養學生能力為目的。利用問題、情境、協作、網絡等學習環境要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讓學生在"讀中悟,悟中讀;讀中議,讀中寫",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學生語感,發展學生思維。從而不斷深刻領悟"鳥的天堂"豐富的內涵,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人文的啟迪。

  【教材分析】

  《鳥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文章記敘了作者和他的朋友兩次經過鳥的天堂時所見到的不同景象,表現了大榕樹的龐大、茂盛,以及被稱作"鳥的天堂"的名不虛傳,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中這種生命現象的熱愛和贊美。

  文章在表達上的特點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抓住景物特點,進行表態與動態的描寫;二是借景物描寫表達感情與直接表達感情相結合。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了解大榕樹的奇特和美麗以及眾鳥紛飛的壯觀場景。

  2、理解重點詞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4、體會靜態和動態的描寫方法。

  過程與方法

  1、課題導入:就“天堂”二字展開,導出課題,學生質疑課題,培養學生問題意識。

  2、目標學習:以讀為導,查閱課文相關資料,圍繞疑問展開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

  3、品味文本:讓學生在朗讀和交流中咀嚼語言文字,品位語言,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和思想感情。

  4、拓展訓練:在充分理解課文的基礎上,結合課文并借助強大的網絡優勢,讓學生通過為“鳥的天堂”做一個旅游廣告的形式,讓學生不但更深入理解文本,更超越文本回歸生活。

  情感態度價值觀

  體會作者對鳥的天堂的由衷贊美,感受人與自然、動物的和諧之美,受到熱愛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

  【教學重難點】

  1、理解文中描寫的大榕樹的奇特景象及眾鳥紛飛的幸福場景。

  2、體會作者對鳥的天堂的贊美和留念之情。

  【教學設想】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教師在教學時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體驗,有所感悟,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還要求教師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教學中,一方面靈活地利用教材,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另一方面要引導學生將純凈的目光投向美麗的大自然,投向美好的生活。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扣題質疑。

  1、同學們,在我國南方生長著一種美麗的榕樹,樹上住著許多鳥兒,鳥兒們飛呀,叫呀,它們生活得多么自由,多么歡樂啊!這就是《鳥的天堂》。

  今天,我們就跟隨我我國著名作家巴金爺爺一起去欣賞這鳥的天堂。

  2、齊讀課題。

  3、質疑課題。

  4、學生交流疑問。

  5、同學們的問題問的真好,老師給大家準備了一些資料,看了這些資料,這些問題就都能解決了。請同學們打開“延安小學學習專題網站——鳥的天堂”,瀏覽作者簡介、參考資料及寫作背景三個部分,解決你們剛剛提出的問題。

  [上課開始就讓學生融入到本節課的網絡環境之中,解決自己自己質疑課題時產生的疑問,為學生以積極的態度進入文本奠定了基礎。]

  二、整體感知,讀中悟學。

  1、學生交流感受,解決提出的問題。

  2、同學們查閱資料的本領真不小,現在老師也有幾個問題要請教大家,這一次請大家通過讀課文來解決這些問題。(課件出示導讀提示)大家讀課文的時候注意把生字讀準,句子讀通順。

  3、學生自由讀課文。

  4、學生交流自己解決的問題。

  [這課文文字優美,內容不是很深奧,學生初讀后對課文會有所領悟。但是對于文中一些含義深刻的句子以及作者描寫景物的方法體會不深。因此,給學生以導讀提示,幫助他們從總體上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維其如此,后面的教學才能順利開展。]

  三、研習疑問,精讀感悟。

  同學們讀懂的真不少,我們已經知道作者去了兩次“鳥的天堂”看到了不同的景象,現在啊!我們就跟著他去看看傍晚時分的“鳥的天堂”。

  1、第一次經過“鳥的天堂”。

  ⑴請同學們自由朗讀文中描寫榕樹的段落,看看作者給我們描寫了一棵什么樣的榕樹?作者又是怎樣描寫這棵榕樹的?

  ⑵學生自由交流感受。

  “那么多的綠葉,一簇堆在另一簇的上面,不留一點縫隙。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著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

  a聽了你們的描述,我覺得你們確實讀懂了這句話。這句話寫的多好啊!把葉子寫活了。我們一起來欣賞被日光照耀的綠葉(出示圖片)。老師非常喜歡這句話,也想來讀一讀(師配樂范讀)。

  b老師讀的怎樣?(學生評價)誰也想來試一試,指名讀。

  c想讀的同學都站起來讀一讀吧!(配樂)

  “我們的船漸漸逼近榕樹了。我有機會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樹,枝干的數目不可計數。枝上又生根,有許多根垂到地上,伸進泥土里。一部分樹枝垂到水面,從遠處看,就像一株大樹臥在水面上。”

  a是一株什么樣的榕樹?

  b“不可計數”是什么意思?

  c說的真不錯,你們都感受到了榕樹的氣勢,感受到了榕樹的美,我們一起來看看讀(出示圖片)看了圖,誰能和著音樂讀一讀這句話?

  d大家覺得他讀的怎么樣?那就讓我們象他那樣有感情的朗讀一遍。(配樂齊讀)

  ⑶看著這株榕樹,作者不禁發出了怎樣的贊嘆?

  “這美麗的南國的樹。”你說的真好!作者贊美了這美麗的榕樹,這美麗的地方,這美麗的大自然,讓我們帶著贊美的感情讀一讀這句話。

  2、第二次經過“鳥的天堂”。

  此時作者看著這棵奇特的大榕樹,朋友說這是“鳥的天堂”,作者會產生什么樣的想法呢?

  ⑴我們來看看作者又是怎樣寫鳥的?課文哪幾個段落具體寫了鳥?自己讀一讀,看看你最喜歡哪個句子?

  ⑵學生自由交流。

  鳥兒真多啊,我們的眼睛都看不過來啦,課文中哪個詞能說明這一點?(應接不暇)你能聯系上下文解釋一下嗎?

  ⑶我們也到“鳥的天堂”去看鳥兒,聽鳥鳴。(視頻錄像)

  ⑷師配合畫面讀課文段落。

  ⑸看了錄像,你想說什么?

  ⑹鳥的天堂多熱鬧啊!讓我們跟著這歡快的音樂自由讀一讀這些句子,你可以坐著讀,可以站著讀,也可以找小伙伴一起讀一讀。

  3、剛才我們讀書讀的多帶勁啊!就好象真的看到了小鳥沐浴著清晨的陽光,在自己的家園里快樂飛翔,所以作者最后會發出感慨——昨天是我的眼睛騙了我,這“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

  4、理解句子,為什么“鳥的天堂”會成為鳥的天堂?——和諧!

  [多層次、多形式、一遍又一遍的朗讀,讓學生在讀中品出言中之意,悟出言中之理,感受言中之情,既豐富了語言庫存,又訓練了語感,陶冶了情操。]

  四、拓展延伸,學科整合。

  1、同學們,“鳥的天堂”目前已成為一處游覽勝地。請你根據課文內容,并想辦法搜集一些有關的材料,用演示文稿給“鳥的天堂”這個風景區做一個廣告。

  2、展示交流。

  3、同學們,今天,我們和作者一起,欣賞了鳥的天堂。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象今天這樣,用自己的真情、真心感受,感受小鳥的快樂,珍愛自然的美麗,創造和諧的環境。

  [此環節的目的,一是培養學生搜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二是使課文內容得以拓展,充分體現“用教材教”的新課程理念。]

  四年級上冊語文課文課件4

  教學目的

  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火燒云的絢麗多彩和美妙奇異,激發熱愛自然、觀察自然的興趣。

  2、學習作者觀察事物和積累材料的方法。

  3、學習生字詞,積累好詞佳句。

  4、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了解課文是怎樣描寫火燒云顏色和形狀的變化的。

  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觀察事物和積累材料的方法。

  教學方法

  情境教學、啟發式教學及媒體資源播放

  教學用具

  生字卡片、媒體資源(動畫、PPT)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你們有沒有觀察過早晨與傍晚的天空。有時,天空的云朵色彩繽紛,很美麗,那就是朝霞與晚霞,也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紅霞、彩霞。有些云彩紅得像火燒一樣,所以人們把它們叫做火燒云。

  播放火燒云媒體資源,讓學生獲得關于火燒云的感性認識。

  請學生介紹火燒云形成的原理,了解與課文內容相關的背景材料。(可參考媒體資源《火燒云形成的原理》)

  (提示:太陽光由紅、橙、黃、綠、青、藍、紫七色光混合而成,當太陽光穿透大氣層照射到地球上時,會受到大氣層中空氣的分子阻攔,空氣中的灰塵和水滴也會使它們散射開來,使它們的光減弱。這七色光的波長各不一樣,波長短的,比如紫色、藍色光很容易被減弱;波長長的,比如紅色、橙色光不容易散射。

  中午,空氣層較薄,紅、橙、黃、綠幾種色光幾乎全部通過,只把青、藍、紫幾種色光攔住,其中,藍色光反射得最多,所以呈現藍色。

  早晨或傍晚,太陽光是斜射的,通過空氣層的路程比較長,空氣層厚,黃、綠、青、藍、紫幾種光受到散射,減弱得很厲害,不能穿過空氣層。只有紅、橙色光可以穿過空氣層,因此,天空呈現紅色。)

  二、學生自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1、教師范讀課文。

  2、學生自讀課文,找出課文中要求認讀的生字,自讀。

  3、教師講解重要的生字,學生書寫。

  (1)老師講解重要的生字,幫助學生初步認識這些字的筆畫、筆順、結構、部首。

  如:檀、盈、惚

  (2)學生書寫,教師巡視。

  (3)讓學生到黑板上書寫,其它同學在黑板上批改。

  2、理解以下詞語的含義

  笑盈盈:形容滿面笑容的樣子。

  恍恍惚惚:形容神志不清、迷惘的狀態。

  第二課時

  一、復習課文要求認讀的生字及重要生字的書寫。

  1、集體拼讀

  2、出示生字卡抽查學生的拼讀

  3、聽寫重要的生字詞

  二、朗讀課文,思考與討論問題

  1、學生朗讀課文。

  2、學生自讀課文,思考并討論:作者是按照什么順序來寫的?請給課文分段。

  師:《火燒云》這課文描繪了晚飯過后,作者觀察到的天空中火燒云的變化。作者是按照什么順序來寫的?

  學生答,教師補充并板書:

  火燒云:上來→變化→下去

  第一段(1-2)

  第二段(3-6)

  第三段(7)

  三、學習第一段(1-2)

  師:這一段是寫火燒云剛現出時的情景。請大家思考:火燒云上來時,地面的景物發生了哪些變化?

  學生答,教師補充并板書:

  火燒云上來:霞光照,地面景物變顏色

  作者是怎樣寫的?

  學生答,教師補充并板書:

  小孩子的臉——紅紅的

  大白狗——紅的

  紅公雞——金的

  黑母雞——紫檀色的

  小白豬——小金豬

  白胡子——金胡子

  師:為什么會發生這樣的變化?

  提示:與事物原本顏色有關,與火燒云變幻的顏色有關。

  四、學習第二段(3-6)

  1、師:剛才我們學習了第一段,火燒云上來時,可神奇了,竟然使地面的人啊、小動物啊全變了顏色,把它們染成了紅色的、金色的、紫檀色的。火燒云的戲法還不止這些。我們接著往下看。請同學們思考:

  (1)這課文寫火燒云主要是突出了火燒云的“變化”。那么,火燒云在哪些方面發生了變化?

  提示:顏色、形狀

  (2)作者是按照什么順序來寫火燒云的變化?先變什么,后變什么?

  提示:先寫顏色變化,后寫形態變化。

  2、學習第3自然段

  師:這一段主要寫了火燒云顏色的變化。請同學們找出表示顏色的詞,把它們劃下來。

  學生答,教師補充并板書:

  火燒云的變化:

  (1)顏色:紅彤彤、金燦燦、半紫半黃、半灰半百合、葡萄灰、梨黃、茄子紫

  師:同學們請數一數,一共有多少種顏色?

  師:作者還說:“還有些說也說不出來、見也沒見過的顏色。”大家想想,這說明火燒云的顏色怎么樣?

  學生答,教師補充并板書:

  變化多

  師:課文寫火燒云變化多,用了幾個“一會兒”?一會兒這種顏色,一會兒又另一種顏色,說明火燒云的變化怎么樣?

  學生答,教師補充并板書:

  變化快

  師:請同學們想想,如果你向別人描繪火燒云的顏色,你會用什么詞語?

  提示:五顏六色、五彩繽紛、色彩斑斕……

  3、學習第4-6自然段

  (1)學生朗讀第4-6段

  (2)師:第4、5、6自然段主要寫了火燒云形狀的變化。火燒云變成了什么?請同學們找出有關的詞,把它們劃下來,并且把表示動作的詞加上著重號。

  學生答,教師補充并板書:

  火燒云的變化:

  (2)形狀:馬——跪、站、伸

  狗——跑

  獅子——蹲

  (3)師:課文寫火燒云變成了馬啊、狗啊、獅子啊,并且,大家看,變成狗的時候,還不止是一條狗,大狗后來還有幾條小狗。說明火燒云變化的形態怎么樣?

  學生答,教師補充并板書:

  變化多

  師:課文寫火燒云形態變化多,而且變化快。板書:

  變化快

  師:課文中哪些詞和句子可以看出火燒云變化快。

  提示:一會兒、過了兩三秒、忽然、一轉眼

  師:火燒云的形態遠遠不止課文中提到的這些。請同學們想想,如果你向別人描繪火燒云的形態,你會用什么詞語?

  提示:千姿百態、姿態萬千、奇形怪狀、千變萬化……

  師:從第二段,我們可以看到作者寫火燒云的變化,主要是寫了火燒云兩方面的變化:顏色的變化、形狀的變化。從課文中,我們可以看到,火燒會變成馬,變成狗,變成獅子,而且這些馬啊、狗啊、獅子啊會跑、會跳。作者用的是動態描寫。

  五、學習第三段(7)

  1、學生朗讀第7自然段。

  2、師:這一段寫的是火燒云下去時的情景。作者用自己的感受來說明火燒云變化實在是太多了。作者怎么說?

  提示:作者說:一時恍恍惚惚的,覺得像這個像那個,其實什么也不像,什么也看不清了。可見,火燒云的變化實在是太多了。

  3、師:火燒云變化那么多,作者眼睛都看累了,想揉揉眼睛呆會兒再看。但是,怎么樣了?天空偏偏不等待那些愛好它的孩子。一會兒功夫,火燒云下去了。這句話說明了什么?

  提示:火燒云很美麗,美麗的東西往往是短暫的。另一方面,也流露了孩子們對火燒云的喜愛及留戀之情。

  六、小結

  這課文寫作者一次觀察火燒云的經過,主要描寫了火燒云顏色與形狀的變化,從中我們可以體會到大自然的美妙及作者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請同學們學習作者按照一定順序描寫事物變化的寫法,特別是對事物變化進行動態描寫的方法。

  四年級上冊語文課文課件5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重點指導“憑、踩、辟”的寫法。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感受作者用具體事例表現動物特點的寫作方法。

  4.體會“人愛貓,貓親人”的情感

  教學重點:

  學習作者是如何把貓的特點寫具體,并表達自己對貓的喜愛之情的。

  教學難點:

  在閱讀中體會“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

  教學策略:

  本課教學中采用讓學生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通過適當播放光盤片段來幫助學生突破本課的重難點、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課前準備:

  學生準備

  預習課文生字,搜集有關老舍的資料

  教師準備

  先讀光盤看看優秀教師是怎么設計的,是怎樣整體把握這個教材的,要安排哪些學生活動,為何要這樣安排;再聯系本班實際、自身實際將自己的教學設想和光盤中的教學思路進行整合。

  教具準備

  光盤小黑板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創設情境,談話交流。

  貓是我們很熟悉的動物,也是我們人類的朋友,板書:貓向它打聲招呼吧!

  從大家熱情的招呼,老師感受到你們很喜歡貓,你喜歡貓的什么?今天來拜訪我們的貓是老舍爺爺家的,老舍爺爺一生除了寫作之外,還有兩大愛好:養貓和養花。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老舍爺爺筆下的貓是怎樣的呢?請同學們打開課本P70,自由朗讀課文。

  注意生字新詞的讀音,有讀不通或者印象深刻的句子多讀幾次。

  2.檢查交流。

  (1)指名讀生字詞。(小黑板出示)

  任憑盡職抓癢淘氣開辟生氣勃勃無憂無慮溫柔可親豐富多腔長短不同粗細各異變化多端屏息凝視

  3.默讀課文,整體感知

  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容?

  課文共有()個自然段,第()至第()自然段寫貓();第()自然段寫滿月的小貓()。

  三、剖析“古怪”,賞“貓”悟“情”。

  1.貓的性格古怪在哪里呢?請同學們自讀1~3自然段,想一想、說一說。

  預案

  句子1:說它老實吧,它的確有時候很乖。它會找個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覺,無憂無慮,什么事也不過問。可是,它決定要出去玩玩,就會出走一天一夜,任憑誰怎么呼喚,它也不肯回來。說它貪玩吧,的確是呀,要不怎么會一天一夜不回家呢?

  重點指導

  (1)老實

  (2)貪玩:任憑……也……

  用上“任憑……也……”說句子。

  過渡:貓既老實又貪玩,的確古怪。它的古怪還體現在哪里?

  句子2:它屏息凝視,一連就是幾個鐘頭,非把老鼠等出來不可!

  盡職:屏息凝視,非……不可

  品味:屏息凝視

  A.誰來說說“屏息凝視”是什么意思?

  (指名回答:抑制呼吸,聚精會神地看,不發出一點聲音)

  B.我們一起來體驗一下“屏息凝視”,請大家先找好“凝視”的目標,“屏息凝視”10秒鐘。(師生體驗)

  C.交流感受。

  D.師:我們才體驗了10秒鐘,而貓一連就是幾個鐘頭,可見貓是多么的——(盡職)。(齊讀相應的句子)

  過渡:這么貪玩的貓,工作起來卻這么盡職,非常古怪!

  句子3:它要是高興,能比誰都溫柔可親: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來讓你給它抓癢,或是在你寫作的時候,跳上桌來,在稿紙上踩印幾朵小梅花。它若是不高興啊,無論誰說多少好話,它也一聲不出。

  句子4:它什么都怕,總想藏起來。可是它又那么勇猛,不要說見著小蟲和老鼠,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

  板書:高興溫柔可親

  不高興一聲不出無論……也……

  膽小:藏

  勇猛:斗

  過渡:通過剛才的學習,同學們初步了解了貓的性格很古怪,現在我們來看看外面的同學是怎么理解貓古怪的,看看他們的學習方法習慣有沒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觀看光盤中教學理解貓性格古怪的的片段)

  交流。

  過渡:貓的性格如此古怪,老舍爺爺卻非常喜歡它,大家能舉些例子來說嗎?

  2.體會貓的性格古怪在老舍爺爺的心目中也是可愛的。

  句子1:它要是高興,能比誰都溫柔可親: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來讓你給它抓癢,或是在你寫作的時候,跳上桌來,在稿紙上踩印幾朵小梅花。

  體會“蹭”

  (蹭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不同?蹭出什么?體現什么?)

  體會“梅花”

  比較句子

  在你寫作的時候,跳上桌來,在稿紙上踩印幾朵小梅花。

  在你寫作的時候,跳上桌來,在稿紙上踩幾個臟腳印。

  表達了老舍爺爺的什么感情?

  句子2:它還會豐富多腔地叫喚,長短不同,粗細各異,變化多端。

  品味“豐富多腔”

  師:我們一起來體會貓“豐富多腔”的叫聲

  a.如果貓剛剛吃飽喝足,它也許會心滿意足地長叫一聲——(生:齊叫“喵——”)

  b.如果貓聽到主人叫喚,它也許會干脆利落地短應一聲——(生:齊叫“喵”)

  c.如果貓生氣了,想要打架,它也許會粗聲地吼一聲——(生:齊叫“喵……”)

  d.如果貓正伸出脖子來給主人抓癢,它也許會非常舒服地細叫一聲—(生:齊叫“喵”)

  e.如果貓不想叫了,它就會——(生:“咕嚕咕嚕”)

  四、小結。

  從你們的朗讀中我感受到了貓的可愛,而老舍爺爺筆下滿月的小貓更可愛,我們下節課繼續學習。

  五、作業。

  抄寫生字詞,每個三遍。背誦課文中自己喜歡的部分。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師:老舍先生從哪幾方面寫這只貓?

  2.師:請你們從小黑板上任選一組詞說說貓性格的古怪。

  (小黑板出示:◇老實貪玩盡職

  ◇高興不高興

  ◇膽小勇猛)

  二、同桌互相學習,交流,通過具體事例,體會滿月的小貓的可愛。

  師:貓的性格如此古怪,但在老舍爺爺的心目中還是很可愛的。他說:“小貓滿月的時候更可愛”。(突出“更”)(板書:小貓可愛)那么,老舍爺爺用了哪些具體的事例來說明滿月小貓的可愛呢?請大家自由讀第四自然段,找出體現小貓可愛的具體事例,然后同桌之間互相交流。

  (生邊讀邊找,同桌之間互相交流)

  師:小貓這么可愛,同學們學習得這么認真可愛,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可愛的小貓。(出示圖片,師相應解說)

  師:(總結)老舍爺爺用了這么多的具體事例描寫了小貓的可愛,這表達了老舍爺爺怎樣的感情?(對貓的喜愛)

  從第四自然段的哪句話可以看出?(你見了,絕不會責打它,它總是那么生氣勃勃、天真可愛)(師板書:生氣勃勃、天真可愛)這時候,老舍爺爺完全把小貓當作一個小孩子看待了。這是什么寫作手法?(擬人)

  三、談話交流,情感提升——人愛貓,貓親人。

  1.師:同學們,貓的性格如此古怪,但又很可愛,滿月的小貓更可愛,老舍爺爺是這么的喜歡這只貓,那么,這只貓喜歡他嗎?從哪里可以看出來?請同學們在課文中找一找,想一想。(指名回答)

  2.師:你們喜歡這只貓嗎?喜歡它什么?

  生:老實、盡職、可愛……

  師:(總結)老舍爺爺喜歡這只貓,貓也喜歡老舍爺爺,同學們喜歡這只貓,貓肯定也喜歡同學們,由此可見“人愛貓,貓親人”(板書)

  四、小組合作,體會寫法。

  1.學習老舍爺爺的的寫作方法。

  師:老舍爺爺是我國一位著名的作家,他把這只貓寫得既古怪又可愛。那么,老舍爺爺是怎樣寫這只貓的,運用了什么寫作方法,請同學們分小組討論,待會我們一起交流。(生分組討論)

  交流。

  過渡: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外面的同學是如何學習作者把貓的特點寫具體,并表達自己對貓的喜愛之情的。(觀看光盤中學習老舍爺爺的的寫作方法的片段)

  交流。看了外面的同學學習的片段,對于剛才的問題,你們是不是有更深的認識?

  重點指導

  (1)用具體事例表現動物特點。

  (2)擬人的手法。

  (3)表達感情。

  2.拓展:自學“閱讀鏈接”中的文段,體會不同的寫作方法,任選一,匯報學習成果。

  師:不同的作家寫同一種動物,會有不同的寫法。現在,請同學們自學課后的“閱讀鏈接”,看看這兩位作者又是怎樣寫“貓”的,每個同學任選一學習。待會我們一起交流。

  3.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板書設計:

  老實:睡大覺

  貪玩:一天一夜任憑……也……

  貓——古怪盡職:屏息凝視

  非……不可

  高興:溫柔可親人愛貓

  不高興:一聲不出

  無論……也……貓親人

  膽小:藏

  勇猛:斗

  小貓——可愛生氣勃勃天真可愛

  四年級上冊語文課文課件6

  教學目的:

  1、通過有表情的朗讀,體會大自然的這份充滿生機的和諧之美。

  2、能正確讀寫課后十個詞語,掌握8個生字“腿、莓、式、刷、喚、咧、牧、獻”等。

  3、能在文中找到表示聲音的詞,融入自己的感受把它們讀好,并能聯系上下文,展開想象,給省略好處填充內容。

  4、能仿照3——5自然段的樣子,說說6、7自然段。

  教學重點:

  1、指導朗讀,讓學生在讀中理解。

  2、讓學生在讀中感悟這首大自然萬物和諧共存之歌的美。

  教學難點:

  在讀中感悟,展開想象的翅膀,能仿照3——5自然段的樣子,說一段話。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同學們,你們一定看見過下雨,那你們聽到過小雨唱歌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30《雨兒在歌唱》。

  2、誰來讀讀課題,指名讀,齊讀。

  二、初讀課文:

  1、雨兒都唱了些什么歌?快打開書讀讀課文。

  要求:讀準字音,不認識的字拼讀音節,把字音讀準。

  2、檢查詞語(課件):

  歌唱小腿草莓獻給喚醒

  大哈欠伸懶腰游泳池

  彎彎曲曲紅紅綠綠各式各樣

  3、剛才同學們讀的時候,有兩個長句有點兒難,現在我們就一起來讀讀。

  A:開放得真像游泳池里的/各式各樣的陽傘一樣美呢……

  B:大自然獻給我們/一片紅紅綠綠的/會唱歌的雨……

  4、同桌兩個人合作讀一遍全文。

  要求:

  (1)聽對方的讀音如果有不準的幫助糾正。

  (2)要把語句讀通順。

  (3)讀完后標好自然段。

  5、這課書共有幾個自然段?

  6、指名讀。其他同學找一找你最喜歡雨兒在什么地方唱的歌?聽完后,請你用筆在書上畫下來。

  三、品讀課文:

  1、指名說,你最喜歡雨兒在什么地方唱的歌?

  2、同學說,老師板書。(小溪、草地、土地)

  3、分別學習:(隨機出示課件)

  (1)學習雨兒在小溪里唱歌:

  A:指名讀,其他同學想一想,雨兒唱的是一首什么樣的歌?你從哪看出來的?

  B:同學從字、詞、句中談感悟。

  C:處理省略號。

  D:這是什么季節的雨阿?

  E:指導朗讀。個別讀,齊讀。

  (2)學習雨兒在草地上唱歌。

  (3)學習雨兒在土地上唱歌。

  4、過渡:雨阿,雨阿,滿世界會唱歌的雨,快拿好書齊讀后4個自然段。

  四、拓展:

  1、為什么說大自然獻給我們的雨是紅紅綠綠的雨?

  2、雨兒在小溪里、草地上、土地上會唱歌,雨兒還會在什么地方唱什么樣的歌呢?

  3、同學自己思考。

  4、小組討論。

  5、照書上2、3、4自然段的樣子說一段話。

  板書設計:

  30雨兒在歌唱

  小溪里丁丁丁

  草地上沙沙沙

  土地上刷刷刷

  …………

  教學思路:

  這是一優美的散文。豐富的想象、細膩的描寫、美妙的文字,為我們創設出了一副生機勃勃的大自然畫面。這么美的文章,我覺得從孩子的讀入手,讓孩子們在讀中去感悟這首“春之歌”。

  1、開始初讀部分我采用了自己讀、同桌讀和指名讀,這里不僅是對基礎知識的學習,同時讓孩子們進一步的在讀中體會大自然的美。

  2、品讀部分采用讓孩子們自由選擇所喜歡的段落來學習,學習的中心是“雨兒唱的是一首什么樣的歌?你是從哪看出來的?”讓孩子們圍繞中心找詞、句,讀詞、句,說感悟,再有感情的讀,來達到學習的目標。

  3、拓展部分既給孩子們展開想象的空間,又是寫話的訓練好時機。讓學生的課堂學習和生活緊密聯系。

  四年級上冊語文課文課件7

  教學目標:

  1、通過老師介紹、自學、同桌討論等學習形式,豐富對《三字經》21—26節內涵的了解,學習古代名人圣賢刻苦學習的精神。

  2、朗讀、背誦《三字經》21—26節。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同學們,我們中華民族有五千年燦爛的文化,其中《三字經》就是中國古代流傳最為廣泛的讀本之一,這本書的內容豐富多彩,涉及很多方面的知識,而且讀起來瑯瑯上口,便于背誦。

  2、這幾天我們已經學習了《三字經》下1—20節,先分小組來背一下。(學生背誦)

  3、這部分《三字經》講述了歷史朝代的更替演變,你從中了解了哪些歷史知識呢?(學生匯報交流)

  二、新課

  1、《三字經》從21節開始講述歷名人圣賢的故事。今天我們學習21—26節,相信同學們的收獲會更大。

  2、先請大家把書翻到104頁,再對照拼音,把這些內容讀正確,讀流利。

  3、自讀,指名讀,正音。

  4、先看21節,這里的`“仲尼”指的就是古代偉大的教育家孔子,孔子的學問很大,被人們尊稱為“圣人”,他還有三千個弟子呢!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受人們敬仰的大教育家,他曾經拜一個7歲的孩子做老師呢,這個孩子的名字就叫“項橐”,這就叫“師項橐”。同學們想不想聽聽這段有趣的故事呢?(老師講故事)課題研討教案

  5、古代的圣賢都如此勤學好問,我們普通人更應該勤奮學習。

  6、指名讀“昔仲尼,師項橐,古圣賢,尚勤學。”齊讀。

  7、22節中講的“趙中令”是指一個名叫“趙普”的人,宋太祖趙匡胤做皇帝時他擔任中書令,身居宰相高位。關于“趙中令”趙普勤奮學習的事,我想請我們班的xxx同學來介紹一下。

  8、齊讀“趙中令,讀魯論,彼既仕,學且勤。”

  9、下面4節中還講了很多人勤奮學習的故事,因為內容比較多,所以我們分小組來學習。第一組學習23節,第二組學習24節,第三組學習25節,第四組學習26節。你先讀讀《三字經》,再讀讀下面的文字說明,想一想你學習的這一節內容中講了哪些感人的故事?用筆圈出人物的名字,用橫線畫出感人的事情。

  10、學生對照資料自學。

  11、指名交流,同時朗讀相關內容。

  三、總結深化

  1、看來我們今天的收獲真的很多很多,不僅認識了許多古代名人,而且了解了他們勤奮學習的感人故事,誰能帶著對這些人的敬意來朗讀《三字經》。(指名讀,齊讀)

  2、同學們,其實在我們的身邊就有很多勤奮學習的老師和同學,我們不僅要向古代名人圣賢學習,更要向身邊的人學習。

  四年級上冊語文課文課件8

  教學要求:

  1、認讀反義詞及9個生字。

  2、積累詞語,填近義詞、說話,并填句子。

  3、朗讀詩歌。

  4、進行口語交際。

  5、展示本領。

  6、通過認、讀、說、寫、做,學會學習。

  7、體驗學習的快樂。

  教學重難點:

  1、認讀反義詞及9個生字。

  2、積累詞語,練習說話填句子。

  3、朗讀詩歌。

  4、口語交際。

  課時劃分:四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找兩個孩子上臺,請同學講一講兩個人的不同之處。

  2、今天我們就要學習反義詞。

  二、學習反義詞:

  1、出示“我的發現”中的反義詞。

  2、讀反義詞。

  3、談一談大家的發現。

  4、記住反義詞。

  5、表演并請同學們根據表演講出相應的反義詞。

  6、認讀生字。

  三、拓展發現反義詞:

  教室:高——低內——外上——下黑——白

  多——少前——后左——右開——關

  ……

  四、作業:

  到郊外去找,說說反義詞。

  第二課時

  一、導入:

  1、出示一個可愛的小姑娘的圖片。

  2、請完成練習:

  這是一個()的小姑娘。

  3、大家懂得詞真多,今天我們再學習一些詞匯吧。

  二、出示“我會選”中的詞語。

  1、讀下列詞語后完成練習

  美麗有名中央非常

  (1)從上面找出與下列詞語意思相近的詞語

  漂亮——

  中心——

  著名——

  特別——

  (2)讀一讀近義詞

  2、拓展練習

  中央——中心——中間

  著名——有名——出名

  特別——非常——十分

  ……

  三、出示“讀讀說說”中的內容

  1、自由讀、自由完成。

  2、上臺自由講。

  3、板書完成。

  4、出示一些圖片進行有目標的練習。

  (1)紅楓圖——()真()!我()。

  (2)秋收圖——()真()!我()。

  (3)春天圖——()真()!我()。

  (4)校園圖——()真()!我()。

  四、出示“我會讀”的內容。

  1、自由讀。

  2、出示一些圖片認識祖國的風光美,激發對美的愛。

  3、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

  五、作業:

  把詩歌讀給爸爸媽媽聽。

  第三課時

  一、導入:

  1、出示圖片。

  2、讀圖片內容,激發向往之情。

  二、進行口語交際:

  1、讀“我們去旅游”

  2、明確要求。

  (1)去旅游。

  (2)當導游。

  (3)當游客。

  3、出示具體景點的圖片、資料。

  (1)看或讀。

  (2)一部分學生當游客。

  (3)兩個學生當導游。

  (4)進行提問、解答。

  (5)評比最佳導游與游客。

  三、作業:

  回家將今天看到的景點介紹給爸爸媽媽聽。

  第四課時

  一、導入:

  1、今天我們舉行才藝展示會。

  2、可以講一講認的字,畫的圖,找的資料……

  二、才藝展示準備:

  三、才藝展示

  (注意組織學生有秩序的表演。)

  四、評價

  五、作業:

  將才藝表演給爸爸媽媽看。

  四年級上冊語文課文課件9

  【學習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能根據上下文理解“若隱若現、齊頭并進、漫天卷地”等重點詞語的含義。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三、四自然段;初步學會按“潮來前、潮來時、潮去后”的順序給課文分段。

  3、了解錢塘江大潮壯麗奇特的自然景象,感覺自然之壯美。

  【教學重、難點】

  了解錢塘江大潮壯麗奇特的自然景象,感覺自然之壯美。

  【教學時數】

  2課時

  【課前準備】

  1、課前發動學生搜集反映錢塘扛大潮的文章和圖片。

  2、課件。(圖文并茂、聲樂結合)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直奔“潮”,整體感知

  1、釋題知“觀潮”。同學們,我們已經預習過課文了,這兒的“潮”,就是指錢塘江大潮。“觀潮”,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吧?

  2、人文理“觀潮”。

  a、導人。是啊,錢塘江大潮是我國的一大自然景觀,一個旅游勝地。今天,就讓我們隨著作者一同走近它,觸摸它、觀賞它、感覺它!

  b.讀文。請大家快速地讀通課文,讀準字音。找到文中的一句話,是具體告訴“我們觀潮”的時間、地點、事情的這么一個句子。(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

  句子:這一天早上,我們來到了海寧市的鹽官鎮,據說這里是現潮最好的地方。

  ◆這里的“這一天”和“這里”分別指的是什么?你能聯系上下文改一改,自己試著說一說嗎?(農歷八月十八,海寧市的鹽官鎮)

  ◆“據說”怎么講?自古以來堪稱為“天下奇觀”的錢塘江大潮,今天“我們”這些人親眼目睹了,究竟是否與“據說”的一致呢?請同學們認真地讀一讀課文,想一想問題。

  二、品味“奇”,感覺奇觀

  你認為“天下奇觀”奇在哪里呢?

  1、邊默讀課文邊用“”劃出最能感受到大潮的“奇特”的語句。讀一讀,說一說體會。(小組交流、匯報)

  2、重點品讀“潮來時”的“奇”:壯觀、奇特。

  a、點撥:句l:“午后一點左右,從遠處傳來隆隆的響聲,好像悶雷滾動。”

  句2:“過了一會兒,響聲越來越大,只見東邊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了一條白線,人群又沸騰起來。”,

  ◆感悟形象:此時此刻,你心中最想說的話是什么?眼看潮水來了,帶給你的感受又是什么呢?

  ◆適時引導學生聯系“悶雷滾動、一條白線”的情景談感悟。(奇:聲音、形4k)

  b.精讀第4自然段,立體賞“奇觀”。

  ◆范讀,朗讀感受:這時,你又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提高學生咬文嚼字品評“奇”。

  潮水的長。你懂“橫貫”的意思嗎?用自己的話告訴大家,好嗎?

  潮頭的高。想象一下“白浪形成白色城墻”這樣的場面。

  潮水的氣勢猛、聲音響。“齊頭并進、浩浩蕩蕩”,你能想象得出那是一種怎樣的場面嗎?再加上“山崩地裂”的聲音,那時的潮水又該是一種怎樣的氣勢呢?

  ◆這三句話能調換順序嗎?為什么?(由遠及近,點撥“移”字的精妙)

  ◆欣賞課件:同學們都談得挺不錯的,那么錢塘江大潮真正到來的這一刻是不是與大家剛才想的一樣呢?那就請大家一起凝神觀賞這驚心動魄、壯麗奇特的一刻吧!+品讀回味:欣賞了潮水來臨之際的壯觀,令我們不得不佩服作者的遣詞造句之功夫,我想大家會讀得更好了,是嗎?

  ◆對話追問:如果你站在大潮面前,你會怎么想?又會怎么做呢?(啟發學生與課文、作者、大自然對話)

  ◆美讀升華:你能把自己對錢塘扛大潮的理解和感悟讀出來嗎?

  ◆配樂朗讀:“潮來時”的三、四自然段。(語速由緩到急,語調由平靜到高昂,頓挫有力)更奇的還在后頭!請往下讀。

  3、自主品讀“潮去后”的“奇”。

  a.讀了之后,你覺得更“奇”的體現在哪些情景里,哪個詞語里?

  b.適時點撥感悟:“漫天卷地、風號浪吼”等詞義及其景象。

  c“恢復”一詞能去掉嗎?為什么?(引發學生聯系前文)

  4、品讀“潮來前”的“奇”。

  a.過渡:的確,錢塘江大潮還未出現時,江面是很平靜的。當然,平時的錢塘江就挺美的,也能看到大潮。只不過,在“觀潮日”這一天,我們所看到的大潮更令人神往與期待,于是在江潮來之前,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翹首相盼。

  b.引讀:帶著這種心情讀好句子。(舒緩而又神秘、盼望的語氣)

  四、深悟“奇”,回歸整體

  激情;剛才我們仿佛追隨作者一起身臨其境地去觀賞了一次大潮,錢塘江大潮以它的壯麗、它的雄奇,令我們嘆為觀止,使我們深深折服!真不愧為“天下奇觀”,名不虛傳!讓我們再次投入地捧起書讀好課文,回味“觀潮”中的這美、這壯、這奇吧!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讀文,理清層次

  1、回憶;上節課我們品味了那“天下奇觀”所帶給我們壯觀的景象、奇特的感受,相信大家還歷歷在目!還記得一開始大家讀了課文三、四兩個自然段后,你們發現這里都是在寫什么?一、二、五自然段又各寫了什么?

  分小組讀段落。

  2、點撥時間詞,嘗試分段。(按“潮來前、潮來時、潮去后”的順序分段)

  二、積累,課外拓展

  1、尋找比喻句,感悟用法之妙。

  (共有5處,相機點拔比喻句的樣式。如:好像、猶如、形成)

  2、自主積累:自選感興趣、欣賞的精彩語句,進行美讀積累。(再次回放全文的課件,圖文并茂)

  3、抄寫自己喜歡的語句。

  4、練習課堂作業。

  5、課外拓展:(任選一題)

  a、上網搜索、電子閱覽、圖書館查找:我國其他“天下奇觀”的景點的資料和圖片,相互交流。

  b.合作研究有關錢塘江大潮的資料。可以以研究報告的形式匯報交流。

  c.在時而奔騰咆哮、時而溫婉低語的音樂聲中,指導學生:

  ◆仿寫描寫景物具體的一個片斷。

  ◆抒寫自己的情感的一段話。

  三、布置作業

  1、抄第一課的詞語組三詞

  2、《黃岡》第一課

  3、背誦課文三、四自然段

  【板書設計】

  1觀潮

  潮來前風平浪靜籠罩薄霧

  錢塘江大潮潮來時(遠)悶雷滾動越來越大山崩地裂(聲)

  (天下奇觀)(近)一條白線一堵水墻白浪翻滾(形)

  潮來后風號浪吼恢復平靜

  【課后反思】

  《觀潮》一課,潮來時雄偉壯觀的景象這一部分是課文的重點。抓住重點詞句品味是難點。學習這一部分時,我充沛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充沛讀,體會,并發動學生相互評議、補充,讓每個學生都能在自身的基礎上得到提高。教學時,我讓學生圍繞“哪些句子最讓你心動,說說體會,并把體會到的讀出來”這一問題,全班交流。即教師給學生足夠多的時間討論交流,讓學生能夠充沛發展自己的見解,允許有不同意見,并鼓勵創新,大家各抒已見。如讀到“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并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時,有同學說那情形像發生了海嘯,有同學說像發生了地震,感受到地在震動,有的同學感受到大潮涌動的速度。這一環節的設計,充沛發揮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老師搭設的學習舞臺上發揮、表演。

  四年級上冊語文課文課件10

  教學目的:

  1指導學生用優美統一的聲音演出《春來了》,用歌聲表達對春天的贊美之情。唱出三拍子的韻味、連音與斷音的對比。

  2認識3/4拍的拍號,并感受其強弱規律以及在音樂中的表現作用。通過聽音填空練習,進

  一步培養學生聽吧辨音高的能力,并能用五線譜寫出來。

  3通過欣賞,進一步熟悉我國民族吹管樂器中,嗩吶的音色及其表現特征,感受音樂,并通過音樂啟發學生的想象力。

  4通過學習,《勇敢的鄂倫春》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合奏能力。

  教學重點:

  1輕快優美的聲音,三拍子的韻律。

  2八孔豎笛合奏教學,注意協調性。

  第一課時

  教學重點:

  學唱歌曲《春來了》了解并掌握有關知識

  一組織教學:

  1引導學生說一說上學期所學的內容,啟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2復習1-2支歌曲。

  二放一首樂曲----關于春天的。

  1師:同學們,冬天過去了春天還會遠嗎?

  2請學生說一說對春天的感受,說一說你們眼里的春天。

  三教新歌《春來了》

  1聽音樂《春來了》感受三拍子的韻律。

  2復習音樂知識

  3每小節三拍

  4以四分音符為一拍

  5隨音樂感受三拍子的韻律。

  6學唱歌曲

  1)哼鳴歌曲旋律

  2)聽琴模唱歌曲旋律1---3遍

  3)學唱歌詞:

  注意:娘。看。被都是一字多音。(要多練習)。

  符點音符要唱準。

  最后的結尾要唱的輕快一些。

  四引導學生總結:

  《春姑娘》用擬人化的手法描繪出一幅春滿枝頭、桃紅柳綠的春色圖。

  五邊唱歌曲,邊踏腳、拍手,感受三拍子的韻律。

  六教師總結,學生聽音樂出教室。

  第二課時

  教學重點:

  聽音填空欣賞八孔豎笛

  一組織教學

  1復習第一課時歌曲《春來了》

  2進一步指導學生處理好歌曲。用正確的方法演唱。

  二聽音填空:(P2歌譜)

  1教師彈琴學生聽音,把聽到的音填入括號中。

  2唱一唱這一條旋律,并注意拍子的韻律。

  三八孔豎笛《勇敢的鄂倫春》

  1學唱第3頁歌譜。注意唱譜時兩個聲部的和諧。

  2分聲部吹奏練習。

  3兩個聲部的合奏練習。

  注意:第二聲部進入要及時、準確,演奏中不要受第一聲部的影響。

  演奏時,注意運舌的力度、速度,區分節拍重音與其它音的不同舌位。

  四欣賞《山村來了售貨員》

  1介紹樂曲的大致內容:

  樂曲以東北民歌音調為基礎,運用描繪性手法,通過挑貨上山,吆喝叫賣,以及山民爭相購貨的場景,熱情的歌頌了售貨員送貨上們,為山區人民服務的精神。

  2指導學生將富有想象力的旋律唱一唱,

  3指出嗩吶和樂隊對答的旋律(采用模進手法)啟發學生說一說聯想到的場面。

  4初聽全曲辯別所用樂器(嗩吶)

  5嗩吶音色高亢明亮常用于合奏、獨奏,也用于戲曲歌舞伴奏。

  6再聽全曲辨別哪一段音樂描繪售貨員挑擔上山的情景?并隨著音樂做動作。

  7聆聽音樂,細心體會閱曲的內容。

  五教師總結所學內容,布置豎笛練習,聽音樂出教室。

【四年級上冊語文課文課件(通用10篇)】相關文章:

四年級語文上冊課文講解課件11-26

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課文課件11-11

四年級上冊課文《頤和園》課件12-03

四年級上冊語文課文22課課件12-04

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課文課件03-30

四年級語文上冊課件12-01

初三語文下冊課文課件01-05

五年級上冊語文課文人教版課件01-09

五年級上冊語文課文慈母情深課件01-03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婷婷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 | 日韩欧美激情国产一区二区蜜 |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 中文字幕AV中文字幕 | 亚洲日本精品一区久久精品 | 日韩中文亚洲精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