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了解兒童
兒童對學校生活有哪些期待?學生對學校生活的態度,對語文學習的態度,都將由一年級教師來奠定基礎。這一年里,我們要考慮的不僅僅是知識能力基礎的奠定,更是學習興趣的培養,與教師建立的相互信賴的關系,以及對語文課堂的積極向往。
教師首先要了解兒童的知識經驗、認知程度,為每一個兒童未來一學期以及一年的發展制定切實可行的目標(保底的和提高的)。
2.制定目標
分項制定,整體提高。經過一學期的學習,兒童應達到:
(1)漢語拼音
讀準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音節,準確拼讀音節。(不要求直呼)
借助漢語拼音認讀漢字,正音,學習普通話。
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不要求默寫)
(2)識字寫字
認識常用漢字400個,其中100個會寫。
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
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能按筆順規則寫字。字寫得正確、端正、整潔。
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
(3)閱讀
用普通話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
學習借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
對讀物中感興趣的內容,樂于與他人交流。
(4)口語交際
學說普通話,逐步養成說普通話的習慣。
能認真聽別人講話,努力了解講話的主要內容。
與別人交談,態度自然大方,有禮貌。
有表達的自信心,積極參加口語交際,踴躍發表自己的意見。